一瞬集-解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园里的老景

    老景——不是“老的景观”,而是由老年人构成的风景。

    一、家的快乐有时在房子外面

    闹非典如被软禁,外界的所有活动都取消了,对作家来说这未尝不是好事,闷头写吧,可游泳馆一关闭,我就蔫儿了。游泳十几年,如同有烟瘾、毒瘾一般,每天早晨不在水里折腾一通,浑身不自在,干什么都没有精神。

    天天关在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子相依为命,大眼瞪小眼,几天下来倒是老伴先受不了啦:“你天天闷在屋里老跟睡不醒似的,非典是染不上了,可时间一长这不被关傻了吗?”

    闹非典闹的脾气有点邪,老伴的话是关心,我却没有好气地回敬道:“傻了省心,难得糊涂嘛!”

    “别抬杠,明天早晨跟游泳的时候一样闹铃响了就起床,跟我去水上。我先打拳,你散步也行跑步也行,实在不想动就站在树林里听鸟叫,或冲着湖面愣神,也比赖在家里不出屋强。等我打完拳咱俩打半小时的羽毛球,我想运动量也够了……”

    哦,这是怕我傻了给她找罪,想来已经为我的状态动了不少心思。她本来每天早晨在住宅小区的空场上跟一群女人先打太极拳后耍剑,有音乐,有头领,耍把完了还可以唧唧嘎嘎,东家长西家短,不亦乐乎。为了陪我不惜放弃自己的习惯和快乐,这就叫“老来伴这个情我得领。

    所谓“水上”,即水上公园。是天津市最大的公园,有东西:两片大湖,分南北两部分,北部精致,供游人娱乐的设施也更多些。南部浩大,述保留着诸多野趣,是动物园。我之所以从市内所谓的“欧洲风情街——五大道”搬到了市外的“水上花园小区”,就是冲着这两湖水和硕果仅存的一片林木。谁叫我名字里有个“龙”字呢,喜逐水而居。北方太干了,连续多年的干旱,地干透了,人也干透。

    第二天早晨,老伴提上一个兜子,里面装上羽毛球和球拍,用矿泉水的瓶子灌满凉白开,述放进两个香蕉,说运动后的20分钟之内要补充糖分……挺正规,一副教练口吻。到公园门口先花100元买了两张年卡,我不觉一惊:“呀,你怎么就断定非典能闹一年?”

    她说:“买门票一个人每次是15元,买月卡25元,你说哪个划“好好好,年卡就年卡,我可把丑话说在前边,游泳馆,开我就不来了。”

    你爱来不来,好像谁还非求着你不行。”

    别看拌两句嘴,一进了公园心立刻就变了,嗨,水阔树茂,微风扬花,春来阳气动,万物生光辉。空气带着花草的清芬,吸一口清凉清新,清澈透肺。我心胸大畅,真想敞开嗓子喊上几声……其实公园里已经有人在喊,此起彼伏,相互应和,有的高亢,有的尖利;有的粗嗔,有的古怪;有的唱歌有的学戏;有长调有短吼;有男声,有女腔;有的在林子里喊叫,有的则扬着脖子边走边喊。旁若无人,随心所欲,只管自已痛快,不管别人的耳朵是否能接受。我还不敢那样,只有走到清静的地方,看看四周没有人了就猛地喊上两嗓子,老伴撇着嘴偷笑。但喊着喊着胆儿就大了,声音也放开了,学虎吼,学鸟叫,只是怎么学都不大像。倒是老伴学布谷鸟几可乱真,有时还能跟树上的真布谷鸟呼应上几句……

    老伴像野营拉练一样在前面走得飞快,一边走一边指导我:“不能松松培培,慢慢吞吞,走要有个走的样子,才会有效果。”我不知她要达到什么效果?来到西湖南岸的一排大柳树下,她选中了一块幽静清洁的地方准备施展拳脚,我则没有目的地开始慢跑,哪儿热闹就往哪儿凑,有时还会停下来看上一会……公园里不同的景区集结着不同的人群,玩着不同的花样,我跑跑停停,停停看看,等我兜了一大圈再回到柳树下,老伴的太极拳已经打完,正拿着根枯树枝当剑在瞎比划。看我回来就收起式子:“你一直在跑?还是又碰上熟人聊大天了?”

    我说:“行啦,这又不是在家里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我跑也跑了一会,聊也聊了一会,现在就要跟你大战一会。”

    在公园里想个可打羽毛球的地方太多了,我们选了一棵大梧桐树下的阴凉地拉开了阵势,一交手,我的兴致立刻高涨起来。原以为打球不过是哄着老伴玩,谁料她竟能跟我真地打个不分上下。表面上我打的是攻势球,她处于守势,有时我倾全力狠命的连续攻上六七拍”竟不能把球扣死,反而被她回击过来打了我的空挡。看来小区的这群老娘儿们不光是打拳练剑,还经常摸球。打球有对抗性、游戏性,因此就有乐趣,我们打了半小时,大汗淋漓,甚是过瘾。后喝光带来的水,吃了香蕉,回家冲个凉,好不痛快!

    从此,每个早晨又成了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每个人的家都是设在房子里面,但家庭的快乐有时是在房子外面。

    人们还喜欢说人的本性难移,人是不可改变的。渐渐地我却觉得自己的性情变了很多。我生来脾气暴躁,小的时候曾骑着牲口打架打到邻村,眼眶被打破差一点就成了“独眼龙”。当然也打破过别人的脑袋。后来以写作为生便成了文学的工具,性子不由自己控制,就更没准头了。不是有哲人说:自杀有一百种,其中就有嫁给作家这一条吗?以前我不发火的最高记录大概只有两个月左右,自打去公园跟老伴一块晨练,有一年多没有认真发过火了。

    后来非典警报解除,游泳馆开放,我也先到公园跟老伴打上半小时的球,然后再去游泳,她则留在公园里打拳。有时感到光是晨练还不满足,吃过晚饭后也一块到公园里转一圈。说来真是奇怪,一到公园情绪就不一祥,两口子便有话可说……

    在这之前,老夫老妻的哪有多少话好说?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面对面,还要看电视里的新闻。吃过饭我躲在自己的书房里,她愿意干什么就千什么,但我最烦她到我的屋里来,我写字台后面的电线如一堆乱麻,她打扫卫生时不知碰上哪一根就会造成死机,很容易会成为闹一场别扭的导火索……

    所以说,越是离得最近的人越难于交流。好像用不着多说什么,什么都是应该应分,理所当然。别看羽毛球不起眼,可它像个灵物,在两人中间飞来飞去,快慢难测,球路不定,这就有了悬念,有了戏剧性。因此在打球的这半小时里,两入说话最多,笑的最多,喊叫的最多。夏天我光着膀子,下面只穿一件运动短裤,汗珠子跟着球一块飞,我自己痛快,老伴看着也痛快。

    生命需要共鸣,有共鸣才有激情。我们是在:“文革”初期结婚的,那时候没有蜜月,也不知蜜月是什么滋味,临到老了,因闹非典似乎闹出了一个“蜜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俩躲开热闹又走进水上公园,静色当天,清光悠悠,林排疏影湖生满月,四周一、片柔和,满园的清辉也将心神透析得清清爽爽。我们慢慢地走着,还象征性地分食了一个小月饼——中秋节嘛,不吃个月饼亏得慌。

    当我们兜了一圈走到竹林前的广场时,空中有了露气,天上香满一轮,地上流光一片,我们舍不得离开,总觉得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环境中,老两子还应该干点什么……可惜我当兵当的不会跳舞,但哼哼曲调还可以,反正四周没有人,我就嘴里哼哼着和老伴跳起了“贴面舞”。这似乎正应了一句流行歌词: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二、地书

    你知道什么是地书吗?如果不懂,赶快去公园里见识一下。

    还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经常会带他们去公园,京津的几个公园都去过不止一次。自我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几乎就再没有进过公园的门。二十多年来,公园的变化很大,过去的公园里以青年人和孩子最多,主要是哄孩子的和谈恋爱的。现在的公园却成了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到处都是老年景观,到节假日才有一些青年人和儿童,但谈恋爱和偷情的也不多。这是因为公园里的好地方都被老年人给占了,而且还咿咿啊啊地大声喊嗓子,搅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兴致。幸好现在的年轻人开放、大胆,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亲亲热热,用不着花钱再藏到公园里偷偷摸摸。这让人怀疑,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不是点过分了?但也说明现在老年人的快乐远远高于青年人的想像。

    就在进公园的头一天早晨,我就见识了“地书”表演,可谓大眼界。在湖边的台阶上,有十几位老人各自手握一杆一米多长的大笔,蘸着湖水在地面上写大字。躬腰悬臂,提气凝神,有的工楷,提按顿挫,一丝不苟;有的工行书,水润滋漫神韵自摇;有的工狂草笔走龙蛇,水滴飞溅。无论字写得好坏,都浸润着一种气韵精神,泛溢着一股快乐。

    有人写的是现成的豪言壮语:老骥伏枥,老当益壮;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有人在抄写时下流行的顺口溜:春眠不觉晓,麻将声声了,夜来风雨声,输赢知多少……

    围观者跟着一块念,然后哈哈大笑。每个字都有其含义,每句话都表达一定的内容,于是这种现场地书表演就有了社会性、讽刺性和娱乐性。每个执笔者的性格不仅体现在字上,还体现在所写的内容上,使湖边变成一个大娱乐场。写的,看的,在一旁给出词的,起哄叫好的,相互切蹉技艺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的……这种地书的大笔都是自制的,笔杆用塑料管或拖把杆代替,笔头则是海棉或泡沫塑料,蘸一下湖水能写五六个字。省钱,省事,用不尽的湖水,写不完的土地,既练字,又健身,还可养神益智。难怪写地书的人越来越多,看地书的人也越聚越多。

    其中有位老太太的字写得很见功力,自己写一阵就扭脸指导一下身旁的一位老先生:“你为什么老把字写这么小?抠抠缩缩,瞎瞎糊糊,湖水又不花钱,让字伸开腰,比划舒展开,不怕难看,就要个大气!”

    老先生不吭声,笔下的字果然写大了。但字一大笔画就散了:“你瞧瞧,这么难看还谈何大气?”

    呀?听口音有点耳熟就凑过去仔细端详老先生的面容果然很像我过去认识的一位梁总工程师,学冶炼的留美博士。他的太太则是留苏,当时是另一个大厂的厂长,人称香水厂长……想到此我似乎真的闻到了老太太身上有股淡淡的清香。

    在我的记忆里,梁太太只要出门就一定会往身上喷点香水,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香水这种东西,就是从梁太太那里长的见识。上个世纪的50年代,“苏联老大哥”援建的项目正如火如荼,梁总作为高级专家也在我们厂呆过很长的时间,每当他的太太到我们厂来找他,在她走过去十分钟内,楼道里还有香水味儿。那时候苏联制造的东西讲究傻、大、笨、粗,连香水的味道都格外刺激。只要她一来,我们就关上楼道两头的门,禁止闲杂人员随便出入,以尽可能多保留一会楼道的香气。

    “文革”一开始梁总被打成“美国特务”,但他大腹便便,体胖心宽,在厂里挨完斗,堀家换一件干净衣服像没事人似的上街混在人堆里看大字报。1968年春天,我刚结婚不久,床铺、柜子、饭桌都是用旧木料自己胡乱打成的,因此非常想有一个新的写字台。可一般的写字台我的小屋里放不下,有天下班后在劝业场花32块钱买到一张小号的“一头沉”,可没带绳子,用自行车驮不走。我只好将桌子搬到大街上,等着看见个熟人就有办法了,那个时候城市小而我们工厂大,再加上物质匮乏,大家有空就大街上踅摸点吃的或便宜的东西,在市中心会经常碰上同事或熟人。果不其然,不大一会儿工夫就看到梁总顺着街边的大字报溜达过来了我冒叫一声,吓得他一激灵,我赶紧凑过去小声说:“我得给您找点麻烦,是您回家给我拿条绳子来,还是在这儿替我看着桌子,我去找绳子。”他选择了后者,等我找来绳子还帮着我把一头沉的小写字台捆到自行车的后架上想起这些往事,我忍不住想笑,便直起身子学着梁总的口吻说:“好,水边写水字,字水灵,人滋润。”梁总身边的老太太扫了我一眼,到底是留苏的,气势还像“苏联老大哥”那么冲:“什么叫水字?这是地书,懂吗?我们有个正经八百的地书协会,会员比在纸上写字的书法家协会的人还多!”

    我赶紧改口:“失敬失敬,地面练地书,越练越地道。”

    老先生也借机站直了身子看我半天才笑模悠悠地说:“你是大笔杆子(这是我在工厂时的外号)?”

    我笑了:“您果然是梁老总,几十年没见却在这儿碰上了。”“你一定是几十年没到公园来了?人们不是经常感叹世界真小吗?何况一个城市!”

    不错,一个留美的炼钢老博士,一个学机的留专家,如今都成了地书协会的会员,好风雅,好情趣,越老越精神!

    梁总摆摆手:“行啦,别咬文嚼字,我知道你的本意是想说,水边写水字,越写越水,字水人也水……”

    “木敢,不敢!”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赶忙摆手。

    老工程师依然像过去那么风趣,年近八旬还有这般风采,我想跟他天天在水边练地书有关。于是我向他请教了制作地书笔的方法,打算回家也做它一管,以后也常来湖边凑凑热闹。

    三相依为命的和谱

    你只要经常去公园,时间一长准能结识一些有味道的老夫妻。

    老曹两口子的年纪比我大,他们每天只是拉着手在公园里慢走,走一圈之后就在长臂猿的铁笼子前做他们的“夫妻操”男的先双手趴在栏杆上,引起背让女的捶打,从肩到臀,细细地捶拍一阵,然后再把腿架到栏上,从上到下又捶个溜够。

    我在旁边看着都舒服。

    女的给男的捶完了,男的再给女的捶,程序一样。只要他们两个一捶打,笼子的长臂猿就响应,追逐,吼叫。先是由一个猿挑头:哇呜哇…首领叫过几声之后,全笼子的大小猿就跟着一起呼应:呜哇儿呜哇儿呜哇儿……

    一边叫着边撒欢抓得铁笼子呼呼山响。

    我问老曹:“这些长臂猿认识你?怎么你们一亲热它们就闸腾?”

    老曹说:“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可能不认识?它们是妒忌,是模仿,是给我们俩助兴。”

    老曹是南方人,曾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文革”中被下放到市郊的干校,老婆跟他离婚自己回南方了。每到秋天,干校会分点粮食或地瓜之类的东西,他没有家伙盛就装在自己的裤子里,把两端的裤脚系死,扛在肩膀上回城。他现在的老婆当时是跑郊县的汽车售票员,看他这个人很有意思只要他一上车就给他张罗一个座位,车上人太挤的时候就把售票员自己的座位让给他。

    其实老曹把粮食杠回家也没有人吃,渐渐地就开始把粮食往那个女售票员的家里扛了。售票员是天津姑娘,嘴茬子厉害,卖票的嘛,什么人都见过,什么嘎杂子琉璃球都能应付,但他们结婚后过得很好,这就叫合适。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一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抻仙眷侣了。

    另有一个老齐,曾是一家有400名员工的企业主,连续两次决策失误,把企业整黄了。后又借了2万元开了个土产杂货店,不想开张没多久被一把大火烧光。老伴急火攻心脑出血,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老齐每天早晨用车推着老伴在公园转一圈儿,哪儿风景好、哪儿有好看的就推着老伴往哪儿去。这一圈儿溜下来要两个多小时,然后回家,在路上顺便买了早点,服侍老伴吃完早饭,自己便扛着板凳上街去磨剪子抢菜刀。

    他卖手艺有个习惯,客户身上有零钱就给,没带钱就下一次再说,下一次如果忘了也就作罢。老齐经历了大起大落,把什么都看淡了,越穷越简单,活得简单了负担就少,人反而更豁达。他们有儿子,提出要接他们过去,老齐不干,他说凭自己的手艺够吃够喝,老两口子这样挺自在。

    只要有老伴在,他的房子就是家。有家,自己的心就有地方存放。心放好了,别的东西都丢了也不怕。他还给我念过一首唐寅的《叹世》: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成反成羞。

    有脚伸处且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成忧不用愁。

    这是唐伯虎受徐经(徐霞客的曾祖父)会试作弊案的牵累,在大牢里被关了一年多,后来虽侥幸保住了性命,却断了前程,只能回乡以卖字作画为生,饱尝世间冷暖,作此诗聊以自慰。不想老齐竟能倒背如流,可见他的内心承受力也很不错,在物欲横流的商品世界也算得上是位高人了。他高在不仅:能上能下,能富能穷,而且穷得不失尊严。

    人有钱活得体面很容易。没有钱了,就必须有大智慧,才能活得快乐而有尊严。

    公园里许多看似很寻常的老夫妻,背后或许都有不寻常的故事。我还注意到另一种现象,凡一起到公园晨练的夫妻,大都是和谐快乐的,经常闹别扭的或同床异梦、分床异梦的不会到公园里来。老话说,男人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两样:好老婆和好身体。但不能由此而推断,凡不来公园的就不是和谐快乐的夫妻。只能说公园里确能调节性情,对上了岁数的人更是如此。

    美女的宿命

    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卖弄性感,连马路边的电线杆子都扯旗挂彩、搔首弄姿。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繁荣了美女经济,成全了一个物质时代。女人被公认是“物质动物”,她们推动物质变化,物质又推动社会前进。几乎可以说,不追求物质的女人,简直就算不上是上进的女人。

    不信请看,现代经济活动中哪还有离得开美女的?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以美女为主,各行各业的形象大使多是美女,美女们占据了五花八门的杂志封面和报纸的彩版,更不要说一次次的选美大赛、模特大赛,到处都在晃动的礼仪小姐,以及一切娱乐场所里的美女班、美女排、美女连……美女成了一种紧俏的永远都供不应求的生产资源。

    当天生的美女不够用时,就“人造美女”。难道世界上还有不是“人造”出来的美女吗?“造”即“做”,格外强调“人造”牌,是指由父母“造”出来以后,再经别人的手加工细作一番。这种美女可以大批量生产,源源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消费社会嘛,形成了蓬蓬勃勃的选美经济、选美文化,造就了一种有目共睹的美女强势。

    因为,当今世界仍是“父权资本主义”,或者说是现代文明下的“父系社会”。所以对美女的需求无尽无休,无可估量。人们相信美貌总能带来好运,灿烂的微笑、殷勤周到的服务总能讨人喜欢,使人神经松弛,感情变得柔和,更便于打交道。正如时下的顺口溜所说:“办公有美女不累,喝酒有美女不醉,谈判要美女调剂,成功靠美女勾兑。”人长得美了到哪儿都沾光,人见人爱,人见人帮,社会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是“光环效应”。

    于是,美女们在政治和一切社会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女总统、女总理、女部长、女议员、女大使、女慈善家等等,甚至在最枯燥乏味又无比凶险的金融以及其他经济领域,美女们的力量也举足轻重。如华尔街著名的“铁面美女”萨莉克劳夫切克,是知名的伯恩斯坦证券分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年薪超过200万美元,并有“研究之王”的美誉,曾两次被《金融投资者》杂志评为华尔街头号证券分析师。是“头号”啊,前面没有男人。而且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的“头号”!

    最近猎头公司,対中国一些城市的高级女性人才的任职情况也做了调查,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以广州为例,在十项职位中有一半是女性占优势,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女性占80%;财务经理(总监)女性占60%;行政经理女性占90%;其他部门经理女性也占了40°。于就有专家预言,在能够想见的未来,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经济危机,世界范围内的“美女经济”却会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态势,而且还会继续兴旺发达下去。因为未来千年世界经济的第一大推动力将是休闲娱乐业……而休闲娱乐业恰恰是美女如云的地方,那正是她们的强项。甚至可以说,休闲经济即“美女经济”。

    相反,凡缺少美女参与的地方就容易不景气。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男子足球,按理说这跟女人的关系最小,可有人说中国足球之所以老是扶不起来,一次次气死国人不偿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美女介入。南美洲和欧洲的足球之所以踢得好,是因为人家的选美冠军、超级名模以及各种各样的女明星都争着嫁球星。而中国的女明星们都想方设法嫁老外、嫁老板,“国脚”们倍感寂寞,到了赛场上便提不起精神,弓着腰,缩着脖,像来了大烟瘾。

    当今社会,女人只要长得美了,似乎无论干什么都沾,甚至包括真杀实砍地打仗。在西非的利比里亚内战中,有一支威名赫赫的反政府的娘子军,其首领被誉为“黑钻石”。当地的政府军一提到她的名字就胆颤心惊。这位“黑钻石”,芳龄只有22岁,骁勇善战,足智多谋,领导着反政府武装对政府军节节进逼,终于在去年8月迫使总统泰勒下台。由于她一直拒绝向媒体透露自己的姓名,“黑钻石”便成了她的名号。最近有美国记者采访了她,形容她真是“酷毙了”!那一身打扮无论到巴黎,还是米兰,都绝对称得上时髦:头戴红色贝雷帽,上身是一件背部全裸、低胸的大红肚兜儿,连吊肩带都省了,只靠两条红丝带系着。所以,女性胸部特有的曲线充分凸显,透着非洲女性特有的大胆和泼辣。她的下身穿一条蓝里泛白的紧身牛仔裤,腰间松松地系着一条宽式皮带,上面反插着一把锃明瓦亮的手枪和一部手机。左手腕上戴着时尚手表,表带也是红色的;右手腕上套着两只象牙手镯,脖子上挂着一个纯金饰物,而墨镜始终是吊在胸衣上。(见秋叶的《传奇黑钻石》)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武装,也有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统帅,惟独美女领袖成了“黑钻石”。就像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兵死了不少,当了俘虏的也有,只有美女林奇出了大风头,又拍电影,又写传记。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美女炸弹”,在伊拉克和中东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自杀性爆炸,造成死伤无数。然而这类“美女杀手”并非伊拉克和中东的特产,俄罗斯美女玛丽亚伯格,就是让国际刑警组织最头疼的恐怖女杀手,先后在全球参与了16次恐怖活动。为捉拿她归案曾悬赏10万美元,可是连奉命去捉她的联邦调查局探员都为她的姿色所迷,反成了任她驱使的裙下之臣。多年来死在她手上的情人不计其数,所以才被称做“黑寡妇”——这是一种致命母蜘蛛的称号,每次交配后都要吃掉雄蜘蛛。

    但,“黑寡妇”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本拉登训练出来的“美女肉弹”,却有8000余名,身上注射了病毒,又经过专门培训,然后经由加拿大到美国。她们个个拥有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的身材,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身着迷你超短裙,脚踏性感细高跟鞋,花枝招展、婀娜多姿地进出于游乐场所,使出浑身解数勾引美国军人,成就美事。只要她们每人能让1000个美国大兵染上艾滋病,就可以荣获“圣战”烈士的称号,会在天堂有一席之地。所以这些“拉登美人”个个都视死如归,不留后路地献身到底。令美国人防不胜防,忧心忡忡,惊呼“美女病毒”比起毒气和其他任何生化武器都更可怕!

    美女居然成了一种病毒。却不要以为这种病毒只在西方传播,她们同样也攻击中国人。原湖南《娄底日报》的政法记者伍新勇,网罗当地欢场中有些姿色的小姐,组成一支类似“拉登美人”;的队伍,指使她们去跟当地的官员们做爱,然后带着留有这些官员精液的安全套找他领奖。根据官员的级别高低发给数额不等的奖金,俘获一名正处级干部可得100元,副处级80元,正科级50元,副科级30元。有的小姐一天可收入1000元,可见其效率之高。这些精液被伍新勇冷藏在冰箱里,随时用以要挟那些官员,迫使他们都成了他手中的工具。

    和禽流感之所以能造成世界性的恐慌,是因为病毒变异,使人难以辨认,摸不着抓不住,一时想不出对策。美女病毒的杀伤力也来自当代美女们的变异,令男人们死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有的喝了一罐美女递给的饮料被麻翻,有的在做爱时或在睡梦中成了美女的刀下之鬼……青岛一女士一口气扇了她文夫300多个耳光,自己竟累得倒在地上。《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了复旦大学在读女博士生伍某,长期殴打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后丈夫王某,除去咬、抓、掐之外,还动用过电蚊拍和菜刀……

    变异是一种潮流,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得克萨斯州32岁的漂亮空姐陶森,嗜好亲眼目睹执行死刑,在过去的11年中,她跑遍全国各地亲眼见证了103次行刑,沉迷于享受这种毛骨悚然的快感之中。且毫不隐讳地说:“当见到一个死囚坐在电椅上像一条鱼般被烧熟,或者被枪杀、被注射毒针处死,现场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以及用鼻子嗅到的血腥气味,令我有充电般的感觉,精神为之一震。它比滑雪、跳伞和笨猪跳加起来的剌激度还要高,我无法摆脱这种魔力。”你看看,女人们,特别是美女们都是怎么了?

    仇恨和报复成了她们的“常规武器”。然而,她们的仇恨和报复往往又以牺牲自己为前提。可见美女们并不像看上去那样能给自己和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幸运,甚至在婚姻和情感上也并不比常人更幸福。欧洲有两位数学家通过反复计算,制作了“根据以人们的择偶方式来衡量社会幸福程度的数学模型”,在最新一期的《新科学家》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计算结果:在一个无时无地不受到美女图画和照片轰炸的社会中,造就了许多人不切实际的期望,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又造成了个个不幸的现实——美女只会破坏他人的幸福。而他们中只有很少几个美貌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情入,大多都活得很不开心。

    真是造化弄人,正应了佛家所言:“生活的本质是命运,命运的本质是因果,因果的本质是觉悟,觉悟的本质是皈依。”无论哪一种境界都不是单纯由相貌所能决定的。

    拉老手

    近读国内新版的《蒋经国传》,有一节让我感动。

    蒋方良当年不顾一切地嫁给了蒋经国,轰轰烈烈地从俄国跟到中国,最后又跟到孤岛台湾。在她人生的中途蒋经国还曾背叛过她,闹得世界土无人不知,她最终还是全部接受下来,包括蒋经国的思想及其一切。但到了晚年,蒋良非常孤独,儿子先她而?,自己的身体文不好……

    已当了多年总统的蒋经国,无论多忙,每晚上必坐在蒋方良的床边,双手久久地拉着夫人的两只手。有话就说两句,没有话就这么拉着手对坐一两个小时。天天如此,直到他逝世。

    这就是拉老手!

    而现代人则不喜欢拉老手,“拉着老婆的手,好像自己的左手拉右手”。更希望拉情人的手或一切小姐的手,说“拉着小姐的手,一下子回到十八九”!

    但,一般人还更习惯于拉小手。孩子是各家的“小皇帝”,在大街上或公园里人们见惯了爷爷、奶奶们的老手拉小手,或年轻父母们的大手拉着孩子的一双小手。社会开放,生活在变,人们在公众场合也经常见到亲亲热热的青年男女拉着手,甚或勾肩搭臂,相拥相吻,也习以为常了,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为之特别感动。

    于是,城市里最美的一景,是恩恩爱爱的老夫妻,手拉着手,相依傍,相扶持,散步,逛街,遛公园。或轻声说着什么,或一言不发,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平和。却又是那样和谐,令人感到舒服、艳羡。

    认为心的交流、情的交流、乃至爱的交流,只是青年人的权利,到了老年夫妻就变成“伴儿了”,这是一种误解。“伴儿”有各种各样,简单地相守,缺情少趣,麻木疲塌地等待死神的召见,也叫做伴儿。心心相印,越老越相互依恋,欲没有了,情却加重了,越活越有趣,这也叫伴儿。

    老了也要拉拉老手,要有肌肤的接触。事实证明,那些越老越恩爱,同出同进,同说同笑的夫妻,不仅健康快乐,寿命也长。

    老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快乐减少了。要快乐就必须有接触,有交流。不能隔离自己,疏远亲人和朋友,成天装出一副“老正经”的样子。

    有夫妻间的交流,还要有跟社会和他人的交流。傍晚或早晨,城市里的许多公园基本上变为老人公园,几个或十几个老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练功压腿,或扭或跳,交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小道消息,哪怕是发牢骚,传闲话,张家长,李家短,也能排遣孤独和郁闷。

    孤独是老年人最可怕的杀手,而自我封闭正是纵容孤独。被孤独越缠越紧,就会出事。

    有一种夫妻,上了年纪之后变得相互无话可说了。仿佛一辈子的话早说光了,变成了哑伴儿。生活失去了声音也便失去色彩,失去了许多欢乐,变得枯燥、漫长,精神萎顿,厌世。

    宝贵的生命变成了一种痛苦的消耗。

    有人退休或离职后,便觉得被社会抛弃了,不愿出门,不想见人对一切都看不惯。其实是一种胆怯,越退越没路,越缩属于自己的空间就越小。出问题的大多是这种人,或精神崩溃,或过早地谢世。

    有句老话叫“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累”。现在倒过来了,受累是享福,享福是受罪。有人忙碌了大半辈子,到老年却忍受不了清闲,变得精神恍惚。

    闲——意味着无用,意味着多余。忙碌的人年轻。所以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上班的时候人是好好的,退休后一年半载人就完了。

    人是感情动物,无法在没有感情的沙漠中生活。人是社会动物,与社会隔绝人也无法存活。

    法国一著名的洞学家维罗尼凯,曾创造了在82米深的洞穴中独自生活了110天的世界纪录。最后却精神错乱,“在地下看到了不可理解的现象”……于去年自杀身亡。

    最近北欧则曝出另一则惊人的新闻,7年前两对夫妇在滑雪时遇雪崩,落进一个山洞,山洞很深,无法爬出来,里边却有水,有昆虫。更重要的是他们有4个人,像个小社会一样,大家有感情,有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吃昆虫,喝生水。7年后被救出来,除去面色苍白,营养不良,基本上是健康的。

    心宽者体健,那些乐乐呵呵,能上能下,能富能穷,能高能低的人沾光,兴趣多多,希望多多。厂长不当了可以去看自行车,处长下台了可以找个地方去守夜看大门,局长不当了可以去东跑西颠联系业务,正式工人当不成了可以去找点临时的活儿干,实在找不到活干,玩儿也要玩出点花样儿,游泳、下棋,凑到人堆里聊天,都是不用花钱的。总之不能把自己关在家里发闷、发傻、发呆。

    应该提倡每个单位在组织老职工外出参观旅游时,允许带老伴儿。文明的社会提倡“拉老手”。

    有些人恰恰到了老年才会体验到自己的青春。

    情境领导

    我意外地得到了一本关于“情境领导”的小册子,知道中国还有一所“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单是这名称就很特别,难道是专门培养“终生领导者”的?莫不是想复辟终身制?世界上真的有“终生领导”这样一种“艺术”?

    其实,“终生领导”就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终生职业就是当企业的领导者,或者说这是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终生追求。目前全球已经有一千多万职业经理人,应该说这是一个职能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动之中的职业选择,并不是一种持久不变的职业状态。

    那什么是“情境领导”呢?其定义为“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可以解决他们被替换的问题。”请注意“被替换”这个词说得非常准确,简直是触目惊心!“被替换”就是被淘汰!市场体制下的竞争中人,谁不怕被淘汰?对“被替换”的恐惧就像一根鞭子,把现代商品社会驱赶得剑拔弩张、鸡飞狗跳,连喘息的工夫都没有。在充满激烈竞争以及公司间频频并购重组的时代中,每个企业、每种产品以及每个人,都面临“被替换”的巨大压力和实际问题。所以,“情境领导”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方法教会领导者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正面对追随者施加影响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情境领导”最大特点是关注追随者的行为,同时以具体任务为基本要素,充分体现了组织行为学的特点。追随者的状态是动态的,随时可以改变。这种动态,一方面是指在不同的任务面前,追随者的状态是不同的;另一方面,采取何种领导风格,也会引起追随者的状态变化,或者往正面的方向发展(例如从没有意愿的状态上升到有意愿的状态),或者向负面的方向衰退(从有意愿的状态下滑到没有意愿的状态)。还有一个因素,人是社会动物,其情绪会随着外部事件而波动,如股市下跌、配偶有了外遇、孩子没有考上重点学校因此,领导者是否使用了最合适的领导风格至关重要。正确的领导风格会促使追随者的状态提升,而不合适的领导风格则会造成追随者状态的下滑。可以说,“情境领导”的根本宗旨,就是有意识地变换领导风格来适应和激发追随者不同的准备状态,提醒领导者该何时介入,何时不介入,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介入。从而在管理过程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进入崭新的领导境界,使追随者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有能力,有信心和有意愿。并最终实现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共同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创造和诣人性的企业文化。

    “情境领导”告诫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挑选和组织那些赞成、支持、笃信他们所确定的方向而又能发挥作用的伙伴,具备那种赋予人们力量、鼓励人们实干的能力。世界500强之一的强生集团总裁拉尔夫拉森说:“一个人所能行使的权力是有限度的,除非你能想方设法使人们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否则便算不上什么领导艺术。”人的心理以及人性化的认知和表现都有许多共通之处。老子也说过:“欲上民,必以言之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如果你要成为领导者,首先你必须懂得如何追随。这与“情境领导”的内涵不谋而和。或者干脆说“情境领导”的倡导者抄袭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才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咨询大师!

    简单一句话:“情境领导”就是为了提高领导力。而领导力,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能够影响他人做本来可能不会做或做不好的事情。目前,领导力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因素:需求最高而供应最短缺的品质。不信看看世界500强就明白了,一个优秀的企业绝不是某个单一的因素造成的,但有一个相同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都有一个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杰克韦尔奇有个观点,整个企业的工作是从最上层的领导开始的,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为整个公司定下基调,他们工作的力度决定了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的工作力度,他们工作的努力程度和与下级的沟通,能获得成百上千倍的效用。

    尽管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在做人的风格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领导艺术上却有着本质相同之处。比如,为企业确定明智的方向,领导者最根本的创造力是精到的战略头脑,准确地预测和把握未来的趋势,给企业带来变革,“在真正的较量中做出重大决策”。创新就是生命,有人给企业家定义为:“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独霸世界电脑芯片市场十多年的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出过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偏执狂”就是对市场极度敏感和执著,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走在别人前面。

    平庸的企业家会认为,从他们登上总经理的位子起,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卓越的总经理会认为,自己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像比尔盖茨,许多年来一直毁誉参半,甚至官司缠身,他却有被这些杂事所困扰,继续领导公司不断开发更多更完善的软件,从网上热线服务到网络系统,设计自动防浪板的电脑程序……因此才使微软的效益不断翻升,直至最后赢得了官司。

    优秀领导力的另一个体现是“坠入情网”。出色的总裁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企业,以恋人般的热情投人,不顾切5现代社会变化纷繁,企业家只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才可以帮助公司提升整体竞争力,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锦绣风光

    世界上没有华人在那里生活的国家不多。中国人出国没有得到过当地华人的帮助和关照的也不多。不知别人感受如何,反正我每次外出,尽管邀请我的不一定是当地的华人或华人组织,但到了异国他乡,总会遇上一两位或几位热情的华人,得到他们同胞式的理解和照顾,令人感念不忘。这篇短文里要记述的就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一对华人夫妇:

    锦——是南洋商报总主笔王锦发先生。

    秀——是他的夫人、医生谢秀凤。

    王先生是一位儒雅、爽直的学者,在一次聚会上和我相谈甚契,便主动要陪我两天。当我在吉隆坡的主要活动结束以后,他和商报的副刊部主任陈和锦先生轮流驾车,陪我去大马(马来西亚的简称)北部重镇怡保,游霹雳洞、登极乐寺。和锦礼佛的虔诚,让我感动,并因之对他生出极大的好感和信任。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听锦发及时的即兴介绍,使我深悟出“看景不如听景”的道理。游览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位风趣的知识渊博的人在旁边讲解,就只能走马看花,日后很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了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当地人做导游,可就大不一样了。他精通大马历史、风土民情以及宗教文化,见景生情,触类旁通,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使随意浏览变成了愉快的获益匪浅的“留学”。这是学者本色,不足为奇。倒是在赶回吉隆坡的路上,我有机会看到了这位学者的另一面。我们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雷暴的袭击,不知是雷阵雨在追赶我们,还是我们在追赶雷阵雨,在狂风暴雨之中,在疾雷闪电的威逼之下,锦发居然把自己的私人汽车开到了一百六+多迈,他闭紧了嘴,眼睛盯着车窗前面。公路像一条河,四周是密集的水雾,暴风卷着雨鞭肆虐地抽打着车身,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我感到汽车变成了一条顶风破浪的快船。此时的总主笔大人,完全像个“飙车族”。

    第二天,锦发马不停蹄又陪我乘机去槟城,他在槟城的老同学们闻讯聚会在一起欢迎他,大家忆往事,发感慨,相互打趣,纵酒放歌。我在他们忘情的豪饮和畅谈之中知道了许多王先生过去的故事。从学生时代他似乎就是个“铁笔御史”式的人物,为自己办的报纸写社论,抨击时事,纵论天下。从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我读到了一部生动的马来西亚近代史。几杯酒下肚,总主笔先生变得愈发可爱了,口无遮拦,插科打诨,最后酒喝了个够,话却还没有说够……

    以他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职业,结交一直是非同一般的广泛。他找的或找他的,如果在工作时间不能到办公室去打搅他,那么就只有拥到他的家里来。这对他的家人可是个不小的负担和考验。想不到他的夫人竟像一个慈善机构的主持人,善气迎人,一见之下就能让人生出亲和、诚挚和信赖之感。对这样的主人如果你一味地说打扰了之类的客套话,反会显得自己虚伪,伤害了她的一番真情实意。

    他们的家是一幢紧凑的二层小楼,虽然紧凑,楼下还是有必不可少的车库和一个精巧的小院落。院子里打扫得尘不染,角角落落、空中地面,恰到好处地养了些植物,録意盎然,生出静气。屋里收拾得就更加干净、舒适,可见女主人的理家能力。最为难得的还是她的待客之道。许多家庭是把干净和舒适对立起来,为了保持干净就不可能让客人感到舒适自由,在谢医生的家里,你却不会有拘束之感。

    当我知道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中医大夫,还是中国气功保健研究院的顾问,就不能不感到惊讶和好奇,或者说对这位和善的老大姐肃然起敬了。中国的气功保健研究院是不会轻易到马来西亚聘请一位顾问的,想必这位谢医生在医术上有绝活儿我们一下子就谈起来了,我向她请教,以前我曾练了许多种气功,却始终毫无感觉。

    问我都练过什么功?我说练过鹤翔桩,练了一段时间一直麻木不仁,就改练严新的静坐5?,能坐住却不能入定,脑子里老是胡思乱想,眼前总也不能出现严新说的那种美妙的景象。以后见异思迀又学香功,练了一阵仍是毫无反,有位大名鼎鼎的专写气功的作家说,我跟气功没有缘分。谢大夫也问我到底对气功信不信?我不能说不信,许多年前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查出来的胆结石,就是被沧州一位气功师给排掉的。从那会儿起就对气功有了好感。后来由于自己练功无感觉,对这玩艺儿又不敢太相信了。

    谢大夫笑了,笑得像个有耐性的气功大师:叫你们这些人真的相信气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然而练功有五字要诀:信、练、德、悟、传。信是基础。目前的科学技术尚不能解释宇宙中的许多神秘现象,更不能穷尽气功和特异功能的本质。既不能穷尽其本质,要彻底否定它就未免显得简单和武断了在她讲解玄妙的气功理论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位《易经》专家提出的“人体生命场论”,按照这种理论,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个特定的人体生命场,不同的场就会创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谢秀凤大夫的生命场,一定是富有强大的磁力和真诚的善意,善意就是最好的医术,积善在身,犹如加功,人不自誉,而人誉之……谢大夫极为机敏,我稍一走神,她就停止宣讲气功理论,让我到院子里把香功练给她看。她曾到洛阳访问过香功的发明者田瑞生先生,我可以对气功半信半疑,不知为什么对她却不能不信,不能不服。我刚练了几下她就看出了毛病,叫我的手腕子不要提溜甩挂,放松不是稀松。我按着她的纠正再练,不知是因为心诚了姿势正确了,还是纯粹出于心理感觉,似乎觉得双掌心发热发麻,有了气感。心诚则灵,果然不谬。

    这一对夫妻可谓是“不最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的性格中有太多相像之处。王先生的朋友进了王家,就成了谢医生的朋友,王先生也不再多操心,只剩下乐呵呵地和朋友们聊天、吃东西,享受着夫人创造的温馨。他们家的这种气氛,大概就是气功理论所表述的那种良好的气场,进人他们的家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人一种健康有益的气功态,“空空朗朗圆圆融融,一片单纯祥和。”

    在吃水果的时候,谢医生见我对两种热带水果格外感兴趣,就建议我给家人带点回去。当时我没有反对,她就记在心里,第二天早晨上机场之前,便带我到市场上采购,不容我推让,不用我操心,很利索地把该买该带的东西都采办好,打点整齐。这也许不算是什么大事,却给我以很深的感动和教育。我回国后先向家人讲了锦发夫妇的家庭氛围,在请朋友们品尝我带回去的热带水果时,也向他们讲了我在马来西亚见到的“锦秀风光”。每当有国外或外地的亲戚朋友到家里来,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突然想起谢大姐,想到她是怎么待我的……

    渐渐地我悟出了一点“谢秀凤功法”的功理,练功先修德,德是功母。善意就是心的美德,他们以一种自然的诚恳的热情善待一切朋友,不求回报,却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一这就是快乐。所以他们夫妇永远是那么的自信、自足、自乐。

    琴瑟争鸣

    且看这夫妻俩戏剧般地“你追我赶”的经历:

    他先一步当上了全省最大的一家西药制药厂的厂长,她紧跟着出任全省最大的也是全国知名的家中药制药厂的厂长。

    几年后他被提拔为省医药局副局长,她则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企业家以及许多其他的荣誉和头衔儿,如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人大代表等。

    他又升高一步到省经委担任副主任,成了全省的生产大调度员,她则被中央一个部门看中,想调她进京担任一个正厅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她所在的省是毛泽东主席没有到过的极少数的几个省份之一,可见其偏远。对一般人来说能离开边疆到首都工作,还有一个正厅级的职务,不会全无吸引力。但真正让她动心的是一个发达国家向这个部门提供了折合人民币一亿多元的合作资金,她正处于一个企业家的巅峰状态,有不少极有前途的设想,正可以利用这笔钱为国家干点事。但,她最终还是放弃了。省里挽留她,她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愿丢下自己的家庭。职务会发生变化,但家庭不能变。这时候她被任命为省医药局副局长,正是她丈夫以前担任过的职务……

    不以每个人事业上的成败论家庭。成功和失败是偶然的,暂时的,家庭则长存,中国人连死后也要认祖归宗,并不太习惯去见上帝。

    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家庭,有多少种家庭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味道,即所谓“百姓百家百种味儿”。但,每家都有一个“当家”的,也就是占据户口册上第一页的入——“户主”。家庭有各各样的类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当家人”,或“男强女弱”,或“女强男弱”。男的“强”女的就可以“弱”,男的窝囊女的就必须强梁,反正每户都必须有一个能够当得起家做得了主的人……打住,何为“强”?何为“弱”?

    职位高、权势大、有本事、挣钱多、事业成功,难道就是“强”?反之为“弱”?智慧超群、性格坚韧、敢于决断、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领导欲,莫非就是“强”?反之为“弱”?

    各家有各家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好恶,柔弱女子的可敬之处往往是她的强韧,男强人的弱点也常常更招女人喜爱。

    这一对儿算什么类型?

    如果硬要分类,只能算是“男强女亦强”。

    他们从相识相爱就开始相互竞争,相亲相争又两不疑。在大学里他们是同班同学,她上课不动书,高度集中精力听讲,甚至知道老师下一句要说什么。这种善于集中自己注意力的本事让同学们惊奇而又羨慕。

    他上课则不听讲,下课后看书,完全靠自学,自制力很强。不知是天才的习惯,还是故意与班上的女才子形成反差。

    他的总分常常比她高,是班上稳扎稳打的佼佼者。

    但,有几门单科她才是真正的尖子。其中尤以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最为突出。这是两门公认最难学的功课,特别令女生头疼,惟她却最喜欢这两门功课,对逻辑思维有天生的爱好。

    毕业考试她的高等数学比他高两分,他至今还耿耿于怀。让他不快的是怀疑老师判分可能不公正。他的根据是,当时大学里的王牌教授认为自己一生只教了两个有前途的学生,其中一个是她,另一个应该是他却不是他。

    她喜欢一个人读书,温习功课不愿碰上本班的人。然而不论她躲到哪里,总会有人找到紧跟着就会围上来一帮。没办法,同学们要找她问功课,何况她长得又是那么可爱纤巧优雅,鲜亮脱俗,典型的江南美姑,人人都喜欢接近她。毕业那一年的理论力学十道大题,大家都不会,她却轻而易举地就做出来了。

    、他偏不去请教她,自己查资料,终于也做出来了,考试的成绩还很不错。老师却说:“没想到你也会考这么好。”言外之意只有她考得好才是应该的正常的在意料之中的,这当然令他很恼火。英语他考了全年级第一,老师却说:“你会查字典。”

    她考得不如他,大家却认为的天分极高。因为她平时很少复习功课,临阵磨枪也不显得很匆忙,似乎只有天才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他很用功,决不放弃全班第一的位子,道是脑瓜很笨的表现吗?,

    这或隐或显的偏见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他们在同去井冈山的路上却意外地产生了感情。那个年代作为这种感情的最大胆浪漫的表示,就是相互交换照片。

    他回到家把照片拿给父亲看,老人一惊,这样美得让人不敢喘气的姑娘真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他让儿子马上出发,当天就得把她请到家里来,老人非得亲眼看看心里才会踏实。

    他坐上了从扬州到南通的公共汽车,心急火燎找了靠窗的位置,只有借助清凉的风来平息心里的紧张不安:两个人刚有那么一点意思,这样风风火火地闯到她家里去是不是太冒失了?她有主见有个性,万一不随自已来怎么办?父亲会不会怀疑他不知从哪儿捡来一张漂亮姑娘的照片唬人……

    下车后他临窗的半边脸抽搐扭歪……一张原来清俊的脸,只几个小时的工夫被怪异地变形了,嘴眼歪斜连说话也吃力了。

    她吓了一跳,受了感动,还有隐隐的内疚,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心里明白,自已是非他不能嫁了。她陪他回到他的家,拜见了未来的公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安慰他,照他,替他挂号,陪他治疗……仅有“一点意思”的感情突然成熟了,公开了。

    毕业分配的时候,边疆一个省正好有两个名额,他们很容易争取到这两个名额,这对江南的才子才女便来到陌生而闭塞的高原城市,开始他们琴瑟争鸣的生活在他脸上几乎看不出曾患过神经麻痹的痕迹,那好像是为了撮合他们的一份天意,是一为他们的婚姻增加浪漫曲折的色彩……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只祧事业不挑地点,当时的事业只有个“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他被分配烧锅炉,她被分配烧电焊,都是跟火打交道。

    这两个化工机械专业的高材生从生活的最底层迈开了第一歩他上班下班都穿一身工作服,从身内到身外全部按工人阶级的标准武装,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身上有油污,脸土挂煤灰,比地道的锅炉工更不怕脏不怕累,比工人更像工人。别人却一眼就能看出他不是工人,气质是煤灰油泥所掩藏不住的。他聪明过人却心无旁鸯,干得实在,干得最苦。他喜欢说话,说出的话有味道,因为他的才智除去应付锅炉之外还有很多富余,就变成滔滔不绝的幽默和机智。他无法使自己变成一座只会吃煤的锅炉,说话能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保持思想的机敏。工人们喜欢他,即使是地道的工人也不会比他的人缘更好,肝胆之交多在草莽。他现在也算是省里不算小的干部了,遇上搬家、打家具这类的事情,还得请当年锅炉房的哥们儿帮忙。即便他不在家都没有关系,那些老哥们儿像干自己的事一样为他“两肋插刀”。

    他们都想消失在工入阶级队伍中,他做得比较成功,她却无法让自己不突出——

    同样也是电焊工作服,只是由于过肥过大,她稍加改造,再穿到自己身上就变成了“迎宾服”(那个年代对最高级女装的统称),大方得体,婀娜生姿。高原上也有美女,但很少见过像她这样的皮肤,娇红欲滴,嫩白透明,仿佛风一吹就会破,再配上洒脱的仪态,剪水的双瞳,才华横溢,在工厂里自然格外招眼。更何况她还有不少绝活——不管从哪一方面看,她都跟焊枪、面罩、烟雾、火烫不协调,可烧出的焊缝跟她的人一样漂亮,这是一。绝活之二,每逢参加批判大会,她总要带上一只鞋底儿,台上狼烟滚滚在进行路线斗争,她在台下飞针走线,从容熟练,一场批判会下来她能纳好一只鞋底儿,针脚反正一样,一片均匀而规则的菱形……她把机械制图的技巧用到纳鞋底儿上了。自己纳的鞋底儿穿在脚上舒服,父母、丈夫都穿她做的鞋,这一手全厂闻名。

    她干什么都要当冠军,在生活里她的确是许多单项的冠军。

    幸好“文化大革命”已进入末期,两年后她调回技术科从事应该从事的设计工作。

    他似乎更得风气之先,先她一步当了官。当然,第一个受到官场伤害的也是他。20世纪80年代初;,工厂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新闻,他被诬陷干了那种最容易把自己搞臭也最能伤害妻子的事情,传言纷纷,搞得他陷入一种洗不清白愈描愈黑的趟尬境地。

    她没有像事件的设计者所估计的那样也抬不起头来,或者跟丈夫大吵大闹甚至要离要散,却意外地从容和理智,站在丈夫的身边,上班一块来,下班一块走,连进食堂吃饭也是在一起,说说笑笑,亲亲热热,旁若无人。他们在别人面前从来没有这么亲近过。新婚阶段也没有,成熟以后更不会,她的卓然气度反使想伤害她和她丈夫的人陷于卑微和难堪。

    上级机关派人来调查这个案子的时候,不仅知道他是无辜的,更重要的收获是发现她“有一套”。她是搞技术的,不懂政治,甚至不喜欢政治,但她有一种天生的气质,做了比政治家还高明的事情。

    这件事为以后突然提拔她到另一个制药大厂当副厂长埋下了伏笔。

    才目互信赖是他们心灵的支柱。

    两个极端聪明的人,花钱却没有计划,谁领了工资或发了奖金就放在一个没有锁的抽屉里(他们家没有二个带锁的抽屉),谁用钱就自己去拿,没有大小,不分主次,当然也不存款。挣多少花多少、,那时候想存款也没有能力,两人的工资能够应付生活所需就不错了。

    有一个月,距离发工资还有一周,抽屉里竟没钱了,只好凑合。

    好在每个月发了工资先买粮食,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其他就一概免了。可钱到底是怎么花光的,谁也说不清楚。

    过了几天打扫卫生在抽屉缝里发现还压着15元钱。如同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全家人好不高兴。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回到家就简单了,人在自己的家里是真实可爱的。如果人在家里也不再真实可爱,这个家就失去了家的意义,也许该散伙了。

    谁说生活是枯燥的?当你走进家庭就丰富多彩了,只有在家里才能够躲避高雅的或无聊的孤独。

    谁说生活太紧张?当你躲进家里便放松了。

    他在外面重,有条理,虚心耐心,耳聪目明,呈智慧态。一回到家从里到外都累极了,要休息,要松弛,要自在,呈自然态。高声舌,自得其乐地哼唱扬州小调,不管别人的耳朵是否受得了。

    不讲分寸地随便批评孩子。比如一家人打牌本是很高兴的事,他会突然因哪个孩子出错二张牌而高声叫嚷,搅得大家不欢而散。或者指责这个没把碗筷洗千净,要不就指责那个桌子没揩净……他的喊叫却是无心的。他有强大的理智,在外面靠理智活着,回到家想靠感情生活,彻底地舒展自己,不再有丝毫约束,不再有种种顾忌,随心所欲。他太喜欢自己的家庭,信任自己的家庭,反而身在福中不知福,回到家就完全回到了他的“自由王国”,因此他一进家,孩子们就说:“爸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小儿子知道爸爸妈妈疼他,因此比两个姐姐更敢说。

    “反正理永远长在爸爸的嘴上。”

    “我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我,咱们家的生态环境终究还是平衡的。”

    她的确喜欢儿子,不论有多大的烦恼,一想起儿子就什么气都没有了。儿子身高178米,体重79公斤,就要高中毕业了,她仍然把他当成个大玩具,给他起了20多个外号,随乱叫:大熊猫,小呆瓜,瓜宝宝,皮特爷爷,小祖宗,瓜老先生……

    儿子今年考大学,晚上她陪着儿子块温习功课,一块书,她认真看一遍就能背出来,儿子倒还背不出。这并不妨碍她一看见儿子就笑。

    上边还有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儿,一个在大学读书,一个在工厂上班。

    美满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幸福与一般人的幸福性质不样,她在家里跟在外边一样,不喜欢高声讲话,习惯于轻声细语,把噪音都让给丈夫一个人。

    他晚上要看电视,明知道大多数电视节目俗浅无聊,也许正因为电视节目无聊才要看,不必动脑子,相反地对大脑倒有转移和调节作用,甚至还能帮助睡眠。有时他就靠在沙发上以鼾声陪伴着孤单单的电视机她晚上回到家,除去做家务,帮助儿女,喜欢一个人独坐一会儿,想想工厂的事儿,想想今天已经发生的和明天可能发生的事儿,看完白天在工厂里没有时间看的文件,有了诗兴还会立即命笔,记下自己的感受。她外貌秀婉,诗词里的胸襟却相当豪放沉浑。选一首她1988年5月在美国学习时写的《望海潮》,可一隅而三反:

    雨肥梧桐,风送残红,夜阑春残美洲。独自凭栏,重洋远隔,心随故国神游。翠竹绿红楼。潇湘飞落红,淑女浓愁。千古绝句,安有绿肥红瘦。

    无需泪潸香丘。休效黄花瘦,愁载千舟。一览环球,群雄林立,小龙竞相逐流,光阴不复留。想浩浩十亿,当思沉浮。故国深忧,情思万缕系神州。

    他到中央高级党校深造一年。

    她当了三年副厂长,五年厂长,使厂子大变了,从外观到内部质量都变了。盖起了四栋厂房大楼,产品连续三届获得了国家金牌奖,可谓“三连冠”。当她要离开工厂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干部和工人都哭了……如今的干部调动能有如此效果,无异于群众向她颁发了一个分量更沉重的奖牌。她舍不得不厂,工厂也舍不得她,当厂长当到这个境界,还有何求?

    他的官比她大,人们在介绍他或提起他的时候还是习惯于说他是她的爱人。可见当她的爱人比当官更出名更幸运更惹人羡慕。

    可是,他从来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心骨,尤其在生活出了麻烦的时候。

    人们对他的忌羡里也有对他的不公正,由他们两个组成的家庭,却拥有一切让人妒忌的幸福。

    写到此,我还是拿不准要不要讲出他们的名字……

    情书种种

    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离术开一个“情”孛——学会发声,就有了情歌;发明了语言随之也学会了说情话;创造了文字,便有了情书。发乎于情,困乎千情,心思用尽,好话说尽。仇润喜的《邮人说信》一书,堪称世界樁书大全,分析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成功的和失败的情书,《读来令人称奇》就地取材,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炫耀才智。一位地理教员的情书里有这样的话:“你是东半球,我是西半球,我们在一起,便是整个地球!”数学教员受启发,也無猫画虎:“条爱的,你是芷数,我是负数,我们都是有理数,就该是天生的一对!”化学教员看他们都成功了,就也学这一套花言巧语:“你是氢,我是氧0,我们的结合便是水20了。”没想到他的女朋友缺乏幽默感,且格外认死理,回信跟他断了关系:“怎么有两个,还没结婚就有了第三者!”

    可见写情书也需要创造,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新,照抄:照搬别人的老套路容易误事。如,以多取胜,烈女怕缠郞。法国画家列克鲁尔,在给情人的情书中就只有:句话:“我爱你!”然而他把这句话重复了187万次,这可是个土夫活啊!没有点磨洋工的劲头坚持不下来,他恰恰就是靠这种泡蘑菇的工夫打动了对方。1974年冬,70多岁的梁实秋邂追了小他30岁的歌星韩菁清头两个月就写了90多封情书。后来越写越多,去世后编成了厚厚的足有六百多页的一大本。

    工于心计,出奇制胜。现代女孩子们都一窝蜂地想嫁给茵场上的英雄。英雄才有几个,女球迷则不计其数,要想把牌球堇逍到手绝非易事。荷兰19岁的少女丹妮,就凭着一封别致的情书,立马便俘获了五次被选为荷兰“足球先生”的世界级巨星克鲁伊夫。克氏收到的情书可车载船装,一般的信他是不看的,有一天收到了一本裘皮精装日记,随意一翻,每一页上都有他的签名。这调动了他的好奇心,便一路翻下去,最后是一封写给他的信:“……我已经看过你踢的100多场球,每一场都要求你签名,而且也得到了,我多么幸运啊!现在,愛神驱使我寄出了这个本子,如果你不能接受我奉上的爱情,请把这个本子还给我,那上面克鲁伊夫的名字会给我破碎的心一半的慰藉。我多么想也得到那另一半啊……”

    这个少女成功了,一周后他们开始约会,并订下终身。爱情确是一门艺术,写情书光靠有爱情还不够,还要有点绝的,会花样翻新,一鸣惊人。

    写情书大都要装出被爱情热昏了头的样子,无耻吹捧,山誓海盟,以肉麻当:浪漫,蠢话连篇。情人间的绵绵私语,固然是越蠢就越甜蜜,但过了头也容易被误解,或华而不实,或满纸都是空洞无物的“假、大,空”;让情人摸不着头脑,又如何向你托付终身?为音乐而生的贝多芬,在爱情上并不走运他留下的三封情书也许能解开他在爱情上失败的原因。第一封:“我有满怀心事要向你申诉,唉,有时我觉得言语文字殊不足以表达感情。祝你愉快,愿你永远做我惟一忠实的宝贝,做我的一切,恰和我对于你一样。”第二封,我哭起来了,你周然也有爱情,但我对你的爱情更加浓厚…“哎,上帝呀一一我们的爱情岂不是一种真正的空中楼阁~可是它也像天样稳固。”第三封:“请你放安静些,你要爱我,今天,昨天:我因思念你,不觉涕泗滂沱了~你,是我的生命一是我的一切……”

    满篇都是删节号和波折号,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用这种方式表达的爱情,自然会充满波折,或是不知所终。而有些人又因为太会说,花里胡哨,天花乱坠,反而坏了自己的好事如本朋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声名仅次于华盛顿的样大人物,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同时还发明避雷针、富兰克林炉等,被誉为“万能博士”。其妻去世后他追求巴黎上流社会里的一位艾尔维修斯夫人,那女人还深爱着已经去世的丈夫,拒绝了他。他于是写了一封很长的情书,卖弄才情,像编造荒诞剧一样说他遭到拒绝后回家就躺倒了,以为自己已经死去,随后便进入天国并看见了那个寡妇艾尔维修斯太太的丈夫。岂知那个男人在天国又娶了新的太太,欢爱异常,把前妻离得一干二净。富兰哀林非常愤怒地替他正在追求的艾尔维修斯太太抱不平,最卮还有神来之笔,说那个寡妇的丈夫在天国娶的新老婆正是他富兰克林前不久死去的子……以期激起那女人的醋意和恨意,从而跟他结合。岂料游戏玩过了头,再二次被人家拒绝现代年轻人写情书就轻松多了,嬪皮笑脸,贫嘴滑舌,搞一点脑子急转弯就行了。这里不妨摘一点现代情书中的“经典”句子:

    “我要正式向你问路,怎么样才能走到你心里?”“我真想看看你领子上的标签,想知道你是不是天堂造的?”“今天的雨真大,是老天爷冲着你流口水!”“请相信我,我一定舍让你成为世界上第二最幸福的人。因为有了你,我才是第一最幸福的人!”

    好啦,该打住了。别人的情书看得太多,就容易变得写不了自己的情书,眼高手低,如同赛场上的裁判,说起来头头是道,下到场子里却找不到北。

    战友情论

    在人类各式各样的感情中,战友情是很特殊的——我所说的战友情是指真正在部队里结下的友情,不是泛指一切“共同战斗过的人”的那种感情。“文化大革命”中,如同将阶级敌人扩大化一样,辂战友的涵义也扩大化了,除去敌人,剩下的都是“战友”。人们也确实处处、时时、事事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全民皆兵嘛!那时候连江青都穿上绿军装,无论走到哪里第一句话总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

    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一天在大街碰到了部队上来天津办事的战友,因我的日子正不好过,相互只把万千感用到眼睛上,行了个注目礼。未能握手便又分手了,心里却格外亲,格外热,真想把他拉到家里倒上酒好好喝一顿,说它一天一夜的诘儿。此后许多年都为部次没有请战友到家里吃顿饭而换这几年战友间有了联系,每年聚会一次,每聚会一次我都要兴奋几天。我看大家也是如此,其快乐程度胜过任何一个节日。

    这让我不能不思索:战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让人这么留恋、这么珍惜?

    战友之情是在生命的黄金时期、生活的浪漫时期、社会的特殊需要时期结下的。有生死之交,有血溶于血。不是爱情却有爱情的真,不是亲情有胜似亲情的热,有男人的刚,也有女人的柔。有豪情,有烈性,有无数难忘的故事和美好的记忆。

    我是60年代第一个春天当上海军制图员的。赶上了我国界定自己的领海,美国军舰不停地侵犯我国领海,我们不停地发出窖告,—次又一次打下敌人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赶上了北部湾战争,这都跟我的业务有关,经要连续很多天不能离开绘图室;还赶上了著名的“度荒”,我人高饭量大,有个战友每顿饭都要省出一个馒头让给我吃。夏天我们支农,看见能吃的马济菜就采下来,没带装菜的家伙,就脱下水兵裤,塞满了放在肩头扛回营房,像装备了新式救生设备。

    战友聚会之所以迷人,就因为它像一条倒流的时光隧道,让我们重回当年,重温青春时期的种种梦想和碰碎梦想的命运……平的变奇,淡的变浓,甚至连受到的挫折和打击也变成一种有味道的东西。

    一个人当几年兵,就足够受用一生,感悟一生,回味一生。打上兵的印记,就永远是兵,刚当兵是新兵,三年后是老兵,退役后是大兵——无论城市和农村,任何一个单位,人们对新来的复员转业军人统称大兵。不管他以前是工程师、学生、工人、农民,军装把他以前的色彩都遮盖了。

    5年的制图员生活培养了我终生对海、对图的亲情。海图上有我,我心里有海,眼里有图。生命中怀有和享受过战友情是幸运的。否则,我会以为人生不够完美。

    有人说战争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表现战争中最动人的部分是歌颂战友之情。想想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艺作品,哪一部里没有战友情?甚至在古代被中国人奉为友情典范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其实就因为他们是战友,在漫长的战乱年代中,生死相依,祸福与共,所以友情才那么亲密,那么牢固。

    在好莱均的反战片、动作片和警探片里,也要有战友情的支撑。有一个套子是:某老兵退役后或某杀手金盆洗手后,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忽然有人来报信,他的战友被杀或被困,立刻重披战袍,冒九死一生、家破人亡的危险,去救战友,演绎出无数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就连傻乎乎的阿甘,在战火中不也舍死忘生地抢救他的战友吗?

    八

    没有战友情,就无法支持一场战争厂啤友情在任何二个国家的政枒和军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谁是西点军校几期的,谁是黄埔几期的,隹是哪个兵团的,隹是哪个军的,只要知道谁跟谁是战友,另的就不用供了:

    当然,古今中外战友反目为仇乃至相互残杀的也很多,就像爱情有结合有离异,友情也有忠诚有背叛,但人们还是不能没有爱情和友情。

    但,生活中当过兵的人终究是少数。有幸能成为这少数中的一员,有战友也是人的战友,终生享受战友之情,不能不说是命运的厚赐。而且战友情像酒,时间越长,越是离开了部队,越纯、越香、越珍贵,

    于是,在战友们聚会之巵,乘兴写下此文,权作纪念。

    癌性格

    既然世界上没有重样的人,也就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不仅每个人各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有人甚至具洛双重或多重性格。就连表面上长得差不多的双胞胎,性格也往往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性格来自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生活经历,由复杂的心理构成,是一个人心理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

    也正由于人类性格的太多样和太复杂,人们出于研究、交往和表述的需要,常把各种人的性格合并同类项,加以典型化和类型化。

    比如文学家们,老想按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办法,将人物的性格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智多星型、猛张飞型、奸曹操型、水性扬花的潘金莲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型……心理学家更喜欢把人类性格划分成几大类,有的分成“独立型和顺从型”;有的分成“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有的根据社交素质分成“优越外倾型、失意外倾型、进取内倾型和自卑内倾型”。

    还有人将现代人的性格分为“管理者型——感情外向,开朗活跃,人际关系好,情绪稳定。行为型——富进取心,容易急躁,人缘差,常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议论。平均型——不善交际,但适应性强,遇事想得开,心宽体胖。安定消极型——稳定,孤僻,内向,反应迟钝,耽于幻想,常处于被动状态。”

    最厉害的就是医学家,他们将人的性格跟疾病联系起来,如美国的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通过大量临床和实验,总结出一种“冠心病性格”。其特点是:性情暴躁,争强好胜,心绪波动大,常怀戒心和敌意。这种人醉心于工作,总觉时间紧迫,行动快,效率高,却又缺乏耐心。

    中国的癌症治疗专家谢东泽指出,“癌性格”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癌基因从“癌”到“症”的催化剂,不良情绪是癌肿细胞最有效的培养液。“癌症的发生80%与环境因素、个人经历的内心冲突以及性格特征有关,性格癌症有可能引发身体癌症,身体癌症反过来又加重性格癌症。”

    虽然癌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化学致癌物质、放射线、遗传、病毒感染等,但现代医学发现没有一个致癌因素能单独引发癌症,许多物质性的致癌因素往往要在精神的参与和作用下才能产生破坏力。

    那么,什么是“癌性格”呢?谢东泽归结为:孤僻、抑郁、多疑善感,好生闷气,自我体验深刻却不愿意表露;沉默寡言,处世冷淡;心胸狭窄,常钻牛角尖,容易记仇,报复心强;易躁易怒,忍耐力差;看什么都不顺眼,喜欢抱怨,有外人就跟外人闹别扭,没有别的人就跟自己闹别扭。这就是典型的“癌性格”。再具体说,抑郁好生闷气,并常常带气吃饭易患胃癌;长期处于失望自卑中的女性易患宫颈癌;压抑不得释放、经受克己情绪折磨者易患肺癌;怒气难以自制又常常压抑愤怒,易患乳腺癌……

    这话让人惊怵,却也不必被吓着。很少会有人把“癌性格”的诸多特征都占全了,顶多:就是占上一两项或几项。再说谁愿意生来就有一副“癌性格”呢?有时一个人对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俗话说“人走倒霉字喝口凉水都塞牙”,坏事都叫你赶上了,长期生活在“癌环境”里,性格又怎么能保证不生癌呢?癌症本来就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好像现代社会就容易培养“癌性格”。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不难,想改变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本性难移”嘛!

    但,“难移”并不等于绝对不能移,有人受强刺激会发疯,发疯就是改变。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遭受了重大的事变之后,性格会发生突变。这就看是不是轮到了那一步。据北京“抗癌乐园”的调查,检查出癌症后加重了“癌性格”的患者,早早地都死了,可谓越怕死,死得越快。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试着改变自己“癌性格”的,相当多的“老癌”存活下来。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性格即命运。”

    人的性格是自小养成的,既然认识到现代商品社会容易出“癌性格”,现代人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又过于宠爱,就应该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培养。社会上不是正在流传着一个给心灵钉孔的故事吗?一个父亲让脾气很坏的儿子每发一次脾气就往门上钉一颗钉子,那个小午有时夫要往门上钉兰十多颗钉子,后来觉得钉钉子比控制脾气还麻烦,就渐渐地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父亲又叫他把钉子取下来,门上留下许多钉孔。这位父亲告诫儿子,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像这些钉午一样钉到人家的心里,即使拔出了钉子,还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疤痕。

    现代人时兴逼着孩子自小就学绘画,学弹琴,学外语……能有条件多学一点东西未必不是好事。但,学什么都不如让孩子养成一种优秀的性格。爱因斯坦有言: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性格的优秀,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都市里的情场

    居住在湖北恩施五峰山革命烈士陵园附近的居民投书《楚天都市报》说,现在的情侣们竟把陵园当做幽会的场所,或嬉戏于烈士的墓穴之间,或在树木、阶石乃至墓碑、墓穴上乱刻什么“某某爱你一万年”之类的昏话,或公然坐在烈士墓碑上谈情说爱、拥抱接吻……这,真是成何体统!

    可话又说回来,现代城市越建越大,房子越建越多,围墙和栏干越来越多,保安也越来越多,惟独供情人们活动的亲密空间却越来越小。你叫那些动情的滥情的憋不住熬不住的热恋或乱恋中男女,到哪儿去亲热?有亲热才好散热,倘若热度一天天在增高,却无处发散,岂不要出事?

    膨胀的都市也膨胀起人们的欲望,包括情欲,格外炽盛,恨不得一步到位,神鬼不怕。而陵园这种地方恰好十分清静,私密性好,若有树木遮挡或靠山临水就更妙。说实话,现在要找这种地方恐怕也只有去陵园了……

    天津当然也有烈士陵园,就建在全市最大的公园——水上公园的里边,或者说是水上公园建在了烈士陵园的里边。后来在烈士陸园旁边又毁掉一片茂密的林子,建起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纪念馆。去年的天津啤酒节就在水上公园靠近烈士陵园的一侧举行,啤酒节嘛,自然要喝酒,按国人的习惯,喝酒还须有下酒菜,这就要爆炒、油炸、醋溜、烧烤等等。

    每天人山人海,成千上万张台子在花草树木中间摆着流水般的宴席,烟素火燎,大吃大喝,喝多了就大喊大叫、大闹大笑。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都在自己的地盘上搭起舞台,请来各种档次的演出队,那真叫唱对台戏:你冲着我吼,我冲着你喊,敲当面锣,打对面鼓,比着看谁的声势大,谁能吸引更多的人。摇滚乐砸得地动山摇,“美女野兽组合唱得鬼哭狼嚎,又正赶在三伏盛夏,台三点式,游客薄露透,台上疯唱,游客跟着哼哼,台上疯跳,游客跟着跺脚,越到晚上越热闹”天都闹到下半夜应该说啤酒节办得非常成功,我曾询问过一个卖烤羊肉串的小舨,他说每天至少能卖出一万串。若五角钱一串,一天就是五千元!商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老百姓过了半个月的狂欢节,只是有点搅扰周总理夫妇和先烈们。倘他们泉下有知却末必会怪罪,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不也是他们的遗愿吗?

    现代城市生活宠论多么节奏紧张、竞争激烈,人的天性中爱热闹的因芋还不垄宁都丟光,生活不能天夫凑热闹,可也不能全无热闹。没有热闹生活就会死气沉沉、缺少活力,该热闹的热闹一下,能给城市人的生活增添乐趣、焕发生机。所以,域市里不能没有供老百姓免费热闹的地方。你没有这样的地方,老百姓就会开辟出这样的地方。

    海河流经天津市中心一段的西侧,紧靠着一条马路,这条马路边上从早到晚都坐满了人,下棋的、打牌的、拉胡琴的、唱戏的、举着牌子找工作的、或坐或站看热闹的……中心广场大草坪上的动物雕塑,也常被玩耍的孩子们毁坏。北运河边上的滦水园微缩景观,更是屡遭破坏……这是为什么呢?

    恐怕跟能供人们热闹的场地太少了有关。因为人们要寻找热闹的劲头是限制不住的,特别是现在城里闲人很多,下岗的多,退休的多,老人孩子多,这么多天天都没事干的人,你叫他们去哪儿呆着呀?

    但也有人想出了绝招,在草坪上面十字交叉地拉上铁丝网。本来是美化环境的草坪,却让人感到不那么美,甚至不舒服,容易联想到战争年代的封锁线、地雷阵、敌占区,产生恐怖和厌恶心理。所以越是新区,越是好地方,越缺少人气,到处都悬挂着“禁止人内、违者必罚”的大牌子。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城市建那么大、弄那么洋气,到底干什么用呢?说白—了城市不就是住人的吗?就该照顾到居民的兴趣和需求,让人感到居住的方便、实用和快乐。

    这让人想到早在1857年,曼哈顿还没有塞满摩天大楼和小汽车,美国的园林建筑师奥姆斯特德就预见到纽约人将来需要在市中心有个休息的地方,于是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修建了阔大的中央公园。公园建成后奥姆斯特德特意在纽约各地张贴示意图,指明去公,园的路径和方向,鼓励穷人和病人到公园去,无论贫富都可以在里面游玩,公园里的草地不会让任何人有受歧视的感觉,在中央公园每个人都受欢迎。以后的事实也证明,每个纽约人或去纽约的人,都愿意去中央公园里走走看看。奥姆斯特德成功的将风景变为城市建筑,纽约中央公园也成了城市建设的经典。

    城市生活无非就是三大块;商场、情场、官场。佛说世界是有情世间,城市就该有情,环境也要有情,建筑更应该有情。

    每逢佳节不思亲

    过去挖苦祟洋媚外者,说在他们眼里“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我在国外也赶上过中秋节,1982年在北美过八月+五,到夜晚竟怎么也找不到月亮。最近几年倒是发现园的月亮比住宅小区的圆,租比小区的亮,且圆得饱满,亮得安静。

    连续多年,每到中秋之夜,我和妻子都到公园里或坐或走地呆上一两个小时。前几年非常清静,闹非典那年的中秋夜,公园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子。这两年人开始多起来,也大多是上了一些年岁的人,我真想打听一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在这月圆之夜不跟家入团圆。

    要到公园里来

    妻子说何必去问别人,问问你自己还没答案吗?不错,我们在家里无非是守着电话机子,等着它响起来听到儿女们的问候,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响?如果它不主动响,你想用它找到儿女们却并不容易,即便你找到了他们也往往不能多说上几句。所以,我不如揣上手机到公园里来寻找中秋节古典的味道,人与月遥迢相望,寄托情怀,凝神而思,获得一种难得的明澈和宁静。

    而公园外面的月亮太闹了。城市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闹月饼,将中秋节变成了月饼推销节、跑关系节。而现在的月饼又千奇百怪,有纯金造的,有纯银做的,有直径六米的,有高度十三层的总之就是不让人好好吃的。可是,中秋的神粹是“月”,不是“饼”呀!光在“饼”上闹腾,出奇制胜,赚钱第二,超女促销,模特当道……热闹是足够了;可人们却觉得中秋节的味道变了,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缺了什么呢?

    一种静,一种情,一种思,就是古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人间无非两种境界:团圆有团圆的祥和,不团圆有不团圆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怎么可能一味地闹呢?过节不可不闹,不可光闹,光闹就把节味儿闹没了。这味道就是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情怀。现代人怎么就变得没有惦念、没有乡思,“每逢隹节不思亲”了呢?过年变成狂欢节,国庆节是“旅游黄金周”,节节都是赚钱节,节节都想日进斗金……

    难道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已经人月两圆,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每逢佳节倍思亲”了吗?事实是今天的世界仍然流动太多,不团圆太多,往往“求名为骨肉,骨肉万余里”。有的大学不得不开展督促学生给家里写信或打电话的活动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愿意写信,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这样的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亲情淡泊,没有责任心,自然也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在是有本事的有专长的有关系的有钱的和有权的谁不想出去?以前“绝户”一词是令人恐惧的,甚至是一种诅咒,而今“绝户”就是“空巢”,是一种时尚,甚至还能令某些人艳羡…现代人的情感就是这样被一个个五花八门的“现代观念”给稀释了。亲情本来是最没有条件的,而现在的人却在亲情上有着太多的算计是不是影响自己赚钱,影响自己的升迀,影响自,己的学业,甚至是不是影响自己的约会、出游……等等。

    公利心搀和:进来,亲情还能不打折扣?古人讲孝子侍亲不可有“八态”沉静态、庄肃态、枯淡态、豪雄态、劳倦态、疾病态、愁苦态、怨怒态。观在只要还有点孝心,即便有这“八态”也还算是好的。就怕孝心全无除这“八态之外再加上凶恶态、虐杀态家庭暴力已不新鲜,甚至像孙子杀死奶奶,儿子杀死毋亲,或儿女杀死自己、让老人绝户绝望得生不如死。现代人为什么得抑郁症的特别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亲情。”

    没有亲情,人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是亲情温暖着人的心智,缺少了这份温暖,人必然会感到冷寂和孤独。广州的谢洪均老人死在家里两年多,一个活人变成一堆白骨之后才被人发现。(《南方都市报》2005、9、15)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对远在天边的事情可以夸夸其谈,对身边该管的事情却漠不关心。这也是现代人感情稀释的典型表现:防着离自己最近的人,越对身边的人和事越冷漠。这还不是过去人们所批评的“娶了媳妇忘了娘”,如今不娶媳妇也可以忘了娘,而且也不只是忘了娘,娶了媳妇的也可以忘了媳妇,或忘了丈夫。

    网上有个段子形象地刻画了这种情感稀释的过程:“两千年代,爱情太快,从爱到崩,一个礼拜。周一放电,周二表态,周三同床,周四腻歪,周五小闹,周六开踹,周日寻找新爱。”现代人的情感甚至不只是被稀释了,还感染了“情感溃疡”,流脓渗水,破破烂烂,自己的不珍惜,也不拿别人的当回事,动不动就卖情卖肉。成都一女大学生当街叫卖自己的“情爱日记”,广东一男青年举着“出租处男”的牌子沿街兜售,北京一大学在《爱情婚姻家庭社会学》的课堂上,一百多名学生跟着老师齐声高喊:“性,性,性!”像搞传销,真不知道这是在鼓励自己,还是吓唬自己?是示威,还是胆怯?

    你说这不是“溃疡”是什么?到处滴嗒,滴嗒的到处都是腥味儿。所以,社会学家根据各种各样的调查,为现代人的情感总结出一系列的“定律”。比如《男女定律》:聪明的男人+聪明的女人浪漫;聪明的男人+愚蠢的女人怀孕;愚蠢的男人+聪明的女人绯闻;愚蠢的男人+愚蠢的女人结婚。而《情人定律》是:1、情人迟早会变心,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2、情人若不变心,则你会变心;3、无论谁先变心,变心的一方必先指责对方变心;4、如果两人都变心,则会有其他变心人来插足其间。

    男女之情尚且如此,对待父母、兄弟、朋友、邻里的感情已经被“稀释”或“溃疡”到什么程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过年过节本来可以治疗这种“稀释”和“溃疡”,现在似乎恰恰相反,加剧情感的“稀释”“溃疡”,年节过后人们变得更疲倦,更隔膜。那么,人类发明年节的本质和意义岂不是变了?

    爱情欺负什么人

    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编辑,非常崇拜某女作家,求我写了封引荐信,千里迢迢去“朝圣”。“朝归来仿佛突然长大了十几岁,口称可知道人间是怎么回事,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了,已经过去好长时间,还对那位女作家过的日子感慨不已。她没有想到启己心目中的文,学女神、一代才女,竟然过着坻乎于凄凉的日子:独身一人”请了一个保姆,每隔三天来一次,帮助收拾一下屋子,做顿有干的有稀的饭菜。在保姆不来的日子里,她便吃剩菜剩饭,或随便糊弄一点,有一口没。

    女才子刚50岁出头,功成名就,按理说正是享受人生的最好时期,抓住中年的尾巴,充分体验成熟的生活和成熟的生命的种种欢乐。而她却没有,早早地松开了手,提前以老年的心境安详自然地迎接老境的到来。这是为什么?她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喜欢这种缺陷?

    这位年轻的编辑也是女性,所以感触就格外深切。曾引以自豪的满脑袋现代意识,也受到强烈的震颤,以致动摇并生出许多疑问:俗云“少年夫妻老来伴儿”,为什么年轻的时候称夫妻,而老了就称“伴儿”?“红颜多薄命”“赖汉子找好妻”……这些重复了千百年的老话,至今仍在重复,一定有它的道理。它成了创作上的一个很大的套子,历代都有文人钻进钻出套来套去,也说明生活里还在不断发生这样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优秀女子的悲哀用不着我来饶舌,打开现代社会这本大书,有多少“女强”被无能的丈夫背叛乃至遗弃;有多少出类拔苹的女性拥有漂亮的容貌、成功的事业、足够多的金钱等一切令人妒忌的东西,惟独不能拥有令自己满意的爱情,或者曾经有过但没有全始终。莫非爱情也是“高处不胜寒”?这里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对不同的人来说,爱情的分量也不一样,从重达千斤到轻如鸿毛的都有。有人时刻准备用整个生命去爱,为了爱而生存,视爱情为人生的全部,为追求伟大的爱情即便毁灭了人生也无愧无悔。这是悬空式的伟大恋人,把自己整个吊在了想像中的爱情大树上。任何爱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愈是优秀分子,由于智商高、知识多、想像力发达,这种主观色彩就愈重。而客观现实是,那种伟大的灿烂辉煌的爱倩本是很容易能碰得到的。于是,视情感为自己惟一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便铸成天下情人的悲剧因素。

    爰情的辉煌在于浪漫,爱情的长久取决于清醒地对感情的把握,这是另一种人的爱情观。不管讲起来多么动听,写在纸上多么漂亮,爰情只是类生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生存的全部。不论所爱的人多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个社会。正如鲁迅所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普通人往往既需要爱,也不能离开养育这种爱或毁灭这种爰的现实世界。如果不是选择死。而是选择生,就不能排斥理智。理智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付出的“沉重而又无可奈何的代侨”,人要生存就不能没有连智的帮助,不要理智就是取消人类的存在。当然,这里所说的理智的“重大功用并木是单指用它来对付爰情。”

    然而,古典式或者浪漫式恋人斯信奉的真正的爱情有三个特性:“强烈、疯狂、毁灭这显然是排斥理性的。理性介人爱情,必然注重瑰实,讲求实际。这很容易被指责为平席,不懂爱情。而在爱情的波涛中翻船溺水的,常常是那些对爱情懂得太多的人。使爱情和不幸成了相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爱情有欺骗自已的天性。

    古今中外举世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秀分子极端推崇独特的风格和个性,爱起来却喜欢跟别人比:“你看人家怎样怎样追求理解,寻找知音——其实上帝造出男人和女人是为了让他们相互爱恋,未必是为了让他们相互理解。人际之间尤其是男女之间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彻底的全无保留的沟通。你理解你自己吗?往往似了解非了解反而会产生一种神秘的情感,成就爱情。一且彻底了解,优点视而不见,缺点一目了然,便会生出许多失望,相互的吸引力也随之丧失。如仅仅是一杯清淡寡味的白开水还算是好的,倘若再清澈见底地看到许多毒菌病块,忍无可忍便会分手。所以,许多长久夫妻的长久秘诀,是爱对方的缺点。一个人身上的优点谁都喜欢,而缺点,尤其是隐秘的缺点,只有爱人知道,能够容忍,当然包括帮助,帮助不好仍然是容忍,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惰性,根互适应,了。这种习惯和适应构成了一种深切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关泵,生理、心理上的一种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胜过浪漫的爱。虽然爱情的光环消失了,换来的是长久而平实的爱情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也是一种包容,包容婚姻中的各种的缺陷。高调好唱,但不要说爱缺点,即便是容忍缺点对一个优秀人物来说,也是很困难的,因聪明人爱挑剔,会挑剔。凡事都有个限度,不同的人、不同的爱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限度。如果容忍变成了一种下地狱般的痛苦折磨,岂不成了罪孽?这要看容忍什么样的缺点,看对方还有没有值得重视的优点,对有的人来说容忍变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另一些人则是夫唱妇随”。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某夫妻中的一个曾犯过严重的很丢人现眼的错误,邻里朋友还记忆犹新,可人家两口子又一抉上街、散步、说说笑笑,日子过得还不错。当事人、受害考比别人转弯子还快,这是为什么?一个女研究生热烈地爱上了自己的导师,这位导师正值中年,是个有成果的名人。他的夫人知道了,不气,木躁,找到了那位研究生,心平气和地问她对自己的导师知道多少?他有名气,有成就,别人很容易看到他的优点,很容易喜欢他,爱他。这位夫人又列举了只有她才知道的他的许多缺点和身上的疾病,讲了自己是怎样忍辱负童地帮助他,照顾他,使他有今天还有牢靠的明天。最后坦诚地向研究生:“如果你自信能比我做得更好,我就撤出,成全你们。”结果,在这场感情纠葛中撤出的是那位研究生。她没有把握在成了导师的妻子以后还能长期忍受他的缺点和那讨厌的疾病。

    规代社会流传着不少害人不浅的观点:“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爱情常常毁了婚姻,婚姻也可以毁了爱情”,“享受爱情和享受生活是矛盾的,优秀女子的理想爱情属于一个高尚的社会,无法和世俗的生活协调”。优莠女子的感情负担太重了。爱得浅了不够味,怀疑不是真正的爱情;爱得太深了又会患得患失,不仅会爱得没有了自己,述将最终失去所爱的人。说起话来思想很“现代”,真正动真情爱上了一个人,文会变得很“传统”。我在一次会议上曾听到一位情场得意的老兄发过这样的感叹:“愈是优秀的女子愈烦人!”

    看来,对优秀女子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现代”,要么保留一颗女人的平常心。优秀而又幸福的女人多半都有一颗平常的心,她们活得自然而文完整。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的生命,倒常常是有缺陷的。尽管这种缺陷也不失为一种美”种高尚。记不得是哪位先哲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一个婚事顺利的普通人要比一个过独身生活的天才幸福得多。这话也不是没有毛病,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一样。

    怀有一颗平常的心,就是愿意回到家庭中过普通人的但是牢靠的生活,驾驭爱情,充实自已的人生。所谓用彻头彻崑彻里彻外的轭代观念武装自己,就是为了对付爱情的从属性和不平等。把人类“最沉童最可怕的一种情感”转化成一种“轻松、自由、信任,豁达”的男女关系。这就是现代爱情的基本特点年月目本家妇女杂志《莫拉》做忑一哥调查,为种尹人打兮种是以放弃工作专做主妇的山口百惠所代表的温柔贤惠型种是以松田圣子所代表的我行我素型,不放弃职业,不舍弃自我。结果是大多数人更喜欢后者。《两性差异》一书的作者韦娜说得更直截了:卜对手男女双方而言,爱情是为生存而战社会继续开放,观念不断变化,带来了许多快速而多变的感情问题:婚姻的缺陷暴露得最多,感情的饥渴者和流浪儿最多,情人最多,几乎冲击了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人。心里岿然不动者是少数,已经采取了行动的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七、里有所动或正准备动。至于怎样动,动的结果如何,那就难说了。敏感的人总是先动,所以要格外珍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