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的武器前沿-非致命武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现代化武器发展的进程,目前的状况是硬杀伤与软杀伤武器同时并举,致命武器与非致命武器同时发展。在战场上,有一种武器可以使人丧失活动能力,但是不致人于死地;也可以使武器装备失效,但并不完全损坏,这类武器叫做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武器装备起作用;另外一类是对人员起作用。

    专门为了对付武器装备的非致命武器有很多种:橡胶溶化剂,可以溶化橡胶制品。把它洒在路面上,凡是橡胶制的车辆轮胎或战士穿的胶底军靴,遇到它就溶化了,车辆、人员动弹不得,不能继续作战。

    强力粘结剂,这种粘结剂是一种强力胶水,如果把它喷射到机场的跑道上,几分钟就会把飞机牢牢地粘住,使飞机无法起飞。也可以把枪炮粘住,使武器无法操作。甚至可以把人员粘住,无法迈步。

    特种润滑剂,这种像蜂蜜一样的润滑剂洒在机场跑道、公路或航空母舰甲板上,由于摩擦力降低,使车辆无法运行或飞机无法起飞和降落,好像冬天在冰上走路容易摔跤一样。这种润滑剂可以用飞机或用导弹洒播。任何交通运线,只要洒上这种润滑剂以后,所有的车辆、飞机都难以行动。

    油料凝固剂,这是一种化合物,它可以使燃油在常温下迅速凝结成胶冻状,这时坦克和各种军用车辆发动机都不能工作了,不管是汽车或是坦克都无法起动。还有一种专门培养的细菌也具有使油料变质而凝结成胶状物的功能,这是一种对人无害的细菌。

    金属致脆剂,这也是一种化学药剂,把它喷洒在敌方各种兵器和装备上,使得金属部件变脆,因破裂而损坏。

    超级腐蚀剂,这种腐蚀剂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当把它抛洒到敌方武器和装备上,如铁桥、铁轨或坦克,既能腐蚀金属,又能腐蚀飞机的挡风玻璃和光学仪器,使它们受损而不能使用。

    乙炔引爆剂,它也是一种化学物品。乙炔是水和二碳化钙接触后产生的可以燃烧的气体,它与空气混合,遇火很容易爆炸。利用炮弹把它打出去以后,乙炔气体被吸入坦克发动机里,因为这里面有空气,当这两种气体混合后,只要发动机一点火就发生爆炸,把坦克的发动机摧毁。

    泡沫云墙,有一种炮弹,里面装的不是炸药而是能产生一种飘浮性非常强的泡沫材料。当炸弹炸开以后就产生很多泡沫,泡沫量很大,像云雾一样在空气中持续一定时间。大量的泡沫把整个坦克或装甲车都包围起来,驾驶员观察不到前进的方向,只能停在那里。另外这种泡沫被吸到坦克或汽车的发动机里,也会造成发动机熄火,使自身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阻燃烟云,也是一种化学品,它本来是作为灭火剂使用的。用炮弹把它发射出去,爆炸后形成阻燃烟云,这种高效灭火剂吸收到坦克发动机里以后,发动机熄火,使得坦克和其他车辆瘫痪。

    纤维炸弹,有一种炸弹里面放的不是火药,而是一种金属纤维,因为金属有导电性,把这种炸弹发射到敌人的发电厂、雷达站、配电站、高压线或其他有电器设备的地方,这种金属纤维的烟云可以使电器发生短路,造成停电,使敌方要害部门无法工作。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曾经用巡航导弹发射了纤维弹,袭击了伊拉克的发电厂,由于纤维弹的作用使得伊拉克军队指挥总部停电几小时。这种金属纤维如果落在坦克车里也会造成电器失效,坦克再也没有战斗力了。对付人的非致命武器也很多,有一种催眠化学弹,在炮弹或炸弹里装着一种化学药品,如果人闻到这种气体以后,就会昏昏欲睡,行为反常。使得指挥人员没有办法指挥,战斗人员也没有办法参加战斗。很像吃了蒙汗药,中毒轻的虽然可以说话,看东西,但是身体不能动弹,重的就会昏迷不醒,因而失去了战斗力。

    还有一种毒剂是通过皮肤吸收的,人员只要是接触到含有这种药品的空气,就会呕吐、恶心,因而失去抵抗能力。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次“猫怕老鼠”的试验。把一只猫,又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箱子里,猫立刻扑上去把老鼠叼在嘴里。试验人员从猫嘴里把老鼠夺下,随即给猫注射了一针。不久,猫变得完全没有了精神,当再把老鼠放进箱子时,猫反而表现出胆怯惊恐的样子,东摇西晃地步步退后。猫怎么会害怕老鼠呢?原来刚才给猫注射的是美国新发明的BZ失能剂。那是一种能够造成人和动物短时间内出现精神障碍,使躯体功能失调的药剂。ZB失能剂也是一种毒品,但是它不会把人毒死,而是使人闻到这种毒品以后就会丧失作战能力,过一段时间以后还可以恢复,也不需要治疗,使人暂时失去抵抗力。这种非致命武器美军曾经在越南战争中用过。有人认为在今后的战争中,将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武器,使人失能而不丧命。

    闪光弹也是一种非致命武器,闪光弹爆炸以后不是产生碎片或是冲击波,而是出现最强的闪光,闪光很亮,可以破坏一些探测仪器,也可以使人暂时失明或造成永久的伤害。这种闪光弹已经在实战中使用,可以用炮发射或空投,美国研制反坦克闪光弹,它使坦克的各种仪器不能工作,又能造成坦克中的人员晕头转向,眼花缭乱,瞬时失明或变成瞎子。闪光弹可以制成手榴弹,它也可以用榴弹发射器来发射。这种闪光弹对付恐怖分子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使恐怖分子暂时失去活动能力。非致命武器的种类很多,现在还在不断研究,比如,美国研究了一种金属网罩,它是通过枪或炮发射出去以后形成一张很大的网,可以把坦克或人员,特别是集中在一起的人员给罩住,使之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计算机病毒也属于一种非致命武器,现代军事指挥、军事装备、武器中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一切军事活动将全部瘫痪。科学家预言,未来战争破坏力最大的已不是核打击,“计算机病毒打击”将更直接、更有效、更危险、更现实。1991年,美国曾用这种武器成功地攻击了伊拉克的指挥中心,提供了“病毒”参战的经验。鉴于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巨大作用,1990年,美国国防部曾出资55万美元招标,征集干扰和摧毁敌方电子系统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已经很多,而且还在不断产生。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敌人的机器感染病毒,因为它不像使人得病的病毒那样可以通过自然界传播。目前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方法有:利用无线电从空间注入。把病毒变成无线电信号,通过无线电注入敌人的接受设备,使其在电子系统中扩散,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破坏。另有一种办法就是把病毒存放在可以出口的武器计算机芯片中,平时发现不了,一旦需要可以用无线电遥控使病毒复活。由间谍把计算机病毒偷偷输入到敌人的计算机系统中,这是最直接的办法。这里对我们有一个启示,必须发展自己国家的计算机制造业,绝对不能完全依赖进口。要十分警惕进口的设备中可能有“鬼”,特别是军事部门和国家要害部门。

    随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很多非致命武器都还在研究探索之中,每个人都可能是非致命武器的发明家,因为非致命武器不一定需要很复杂的技术,也不一定需要很高级的材料,这里面只包括人们很高的智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