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天等你-一缕炊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给我砌个烟囱,我就搬家。四公公说。

    为了推动龙潭村的经济发展,政府领导班子这些年都在招商引资。招来不少外地客商,在龙潭村建厂房,办公司。原本贫穷落后的龙潭村,几年下来,变成了富饶的轻工业集中地。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现如今都是按时按点上班的工人,再也不用风吹日晒地在黄土地里刨食。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龙潭村能盖厂房的地皮已经不多,领导们大会小会开了无数,决定缩小面积,盖一个小区,让村民们搬进小区房,空出村庄盖厂房。

    搬迁告示一公布,整个龙潭村的村民们欢呼雀跃,住进小区,这就意味着彻底和农村告别。从此后,他们也可以像城里人那样干干净净,待在家里就可以上茅房。

    得到村民们的大力支持,龙潭小区的建设很快竣工。搬迁仪式举行后,村民们都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有花园、有喷水池、有健身广场的新房。只有四公公和四奶奶不愿意搬,不搬的理由是新房里没有烟囱。

    乡长和村主任来了,好话说了一箩筐,说得舌干唇裂,四公公只有一句话,砌个烟囱,我就搬。这不是扯淡嘛,小区楼房里用的是天然气,无烟无污染。先不说污染不污染的问题,就是没污染,这个烟囱也没地方可砌啊。

    乡长认为四公公不搬,还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无非就是嫌拆迁款少,于是说,老人家,您要是嫌拆迁款少,我们再补足给您,您说要多少,我们申请一下,您看这样可以吗?

    四公公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在新房里砌个烟囱给我,我立即搬。

    村主任和乡长无招了,请来四公公的左邻右居当说客。左邻右居劝四公公,跟四公公讲新小区像花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跟四奶奶讲新房南北通透,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比坐在土墙根下晒要舒服多了……无论邻居们怎么说,老两口纹丝不动,咬紧牙关,最后还是那句话:砌个烟囱就搬。

    谁也不明白,四公公为什么一定要砌个烟囱才肯搬新家,只有四奶奶最清楚,四公公离不开烟囱,全是因为文姑姑。

    文姑姑是四公公和四奶奶唯一的女儿,也是龙潭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专业是英语。在当时,龙潭村的村民们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却出了个张口就讲外国语的大学生,对于龙潭村的人来说,是件了不起的事。文姑姑成了龙潭村的骄傲。整个村的人都羡慕四公公,说四公公养了个好女儿,将来准找个好婆家,让四公公和四奶奶有享不尽的福。四公公和四奶奶听着这些赞美之词,美在心里,笑在脸上。

    文姑姑在要毕业那年,跑回来跟四公公说她要去英国。文姑姑爱上来中国留学的英国小伙子,她要随这个小伙子去英国。四公公懵了,他不知道英国在哪儿,也从没见过外国人,他只知道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洋鬼子。

    四公公不让文姑姑走,把文姑姑锁起来。四公公锁得住文姑姑的人,锁不回文姑姑的心。更让四公公和四奶奶心惊的是,文姑姑的肚子像个气球,一天比一天大。四公公哪丢得起这个人,打开房门锁,对文姑姑说,你走吧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文姑姑走了,没想到这一走,音讯全无,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去了英国。从那以后,龙潭村的人,没有一个见过文姑姑。

    四公公每天上山砍柴,为的就是不让家里的灶台断了炊烟。文姑姑走的时候,哭着对四公公说她会回来的。四奶奶插了句嘴说,傻孩子啊,你去的是英国,等你回来,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只怕等你回来时,连家门在哪儿都不知道了。文姑姑说,不会的,我认得咱家的炊烟。

    四公公真怕搬到新家后,没有了炊烟。文姑姑回来找不到家,怎么办?

    当乡长了解到四公公不搬新家的真实原因后,他再不敢催促四公公搬家,但是又不能真的在小区新房里给四公公砌个烟囱。

    现在,偌大的一个村庄,只剩下四公公老两口。每天四公公去山上砍柴,四奶奶在家烧火做饭,炊烟袅袅飘荡在空荡荡的村庄上空,飘得乡长心烦意乱,又无计可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四公公和四奶奶老两口自己搬了,不过他们没有搬进新小区,而是搬到敬老院去了。敬老院在龙潭村外,四公公和四奶奶选择去敬老院,完全是因为敬老院房顶上的烟囱。

    一年后,有人在乡长面前提议,把敬老院也规划在拆迁范围内。乡长走到窗前,看着到处高楼耸立的龙潭村,吐着烟雾悠悠地说,敬老院先不拆吧,那里冒起的炊烟,恐怕是龙潭村最后的炊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