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妹-寻找合作伙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醒来,雅丽已经在等她们吃早饭了。粥、肠粉、豆腐脑、豆浆、油条、鸡蛋等各种小吃摆满了一大桌。

    吃完早饭,雅丽拿出一份名单,说:“这些人都是广州的商界名流,咱们先研究研究,看找谁比较好。”

    她们分析了很久,决定先去找广州宇宙房地产公司的梅老板,梅老板看完合同,摇了摇头,说:“军产房是做不得的,军产房不能办理落户,不能抵押贷款,不能出租转让,不能合法继承给子女,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一般不允许向社会公开销售,还有被部队无偿收回的风险。”

    三人听得冷汗直冒,急忙起身告辞。

    一个星期以来,她们找了赵、钱、孙、李等老板,各种原因,没有人愿意去珠市投资,名单最后只剩下沈老板。

    沈老板和雅丽认识已经好多年了,雅丽从前在夜总会时他经常去捧场。雅丽自跟了龚先生后,便换了手机号码失去联系。沈老板接到大歌星雅丽的电话,受宠若惊,说晚上要请她一起吃饭。雅丽却说下午要去公司找他。

    下午,三姐妹来到沈老板的办公室。沈老板五十出头,事业有成,老婆和孩子全在国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品茶泡女人,他说茶能轻身换骨,而年轻女孩能给他激情。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当别人夸他年轻时,他会很得意地说这就是他爱茶爱女人的原因。

    沈老板喜欢美女,更喜欢歌星明星,他觉得一个男人的品位取决于他和什么样的女人交往,雅丽能抬高他的身价。

    看雅丽带来了两个美女,沈老板喜笑颜开,乐颠颠地亲自给她们沏茶。雅静看到他办公室里的茶具,备感亲切。便抛了个媚眼,接过了沈老板手里的紫砂壶,为他们表演起了茶艺。

    说到茶艺,雅静自然是一套一套,从茶圣陆羽的《茶经》聊到陆游的“酒可止,茶不能缺”。从选茗、择水、烹茶到茶道艺术,把沈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大有一种如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他嗜茶,爱茶,也自以为最懂茶,雅静精湛的茶艺表演以及对茶道的独特见解,还是让沈老板自叹不如。

    他们一直聊了两个多小时,沈老板对雅静的茶艺赞不绝口,雅静不失时机地夸奖沈老板,说:“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遇知音一个足。怪不得姐姐说她认识的朋友,就数沈老板最有文化品位,今天见了果然如此。”

    沈老板心里高兴,意味深长地看了雅丽一眼,说:“多谢雅丽小姐夸奖,其实,我也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以后还要向三位小姐多学习。”又接着卖弄说:“酒乱性,茶清心,其实,我也饮酒,但一般都是浅尝辄止,我最看不起那些酒色之徒,几杯酒下肚就不能自制,非要喝到忘形癫狂,还自以为是英雄肝胆。在我眼里,天天喝醉的人不是婊子就是疯子,三位美女你们说是吗?”

    雅静拍手叫好,说:“沈老板的话真是太经典了,我也对咱们中国的酒文化不能理解,好像是非要把人灌醉了才高兴,才算尽了地主之谊,岂不知喝酒伤身。喝酒是越喝越糊涂,咱们喝茶是越喝越清醒,以后一定要劝朋友们少喝酒,多喝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因为我们爱好相同,今天才有幸坐在一起。”冬妹边说边从包里拿出合同递给沈老板,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仰慕沈老板的才智和为人。另外,我们在珠市拿了一块宝地,想要开发房地产,姐姐说您最智慧,最有生意头脑,我们就来找您了,需要您的指导,看能不能一起合作?”

    沈老板粗略地看了看合同,说:“凭我生意人的经验,这应该是个赚钱的买卖,可我不懂房地产,隔行如隔山,你们最好是找个懂房地产的看看。”

    冬妹说:“我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来找您的,您不像那些土老板只知道认钱,我们看上的是您的人品和智慧。您也许对房地产没有经验,但俗话说‘隔行不隔理’。有人说八十年代搞承包三产发财,九十年代靠走私炒股致富。现在城市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农村人大量拥进城里,国家又在房改,政府需要房地产增加GDP,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投资房地产一定能赚大钱,我们坚信只要这个项目启动后,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至少上亿的利润,我们为了拿这块地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差点连命都搭上了。您是最精明的生意人,应该也看得出这绝对是块大肥肉,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进军房地产。”

    沈老板听得非常入神,赚钱是商人的本能。其实,他也早就看上房地产市场,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入手。在他以前的观念里,漂亮女人是花瓶,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他虽然泡过很多女人,但大多都是逢场作戏,玩玩而已。可在面前这三个自信优雅的女人面前,他不得不改变对女人的看法。她们的话句句在理,把市场、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在她们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回顾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不由感慨万千。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为了他的工作,父亲提前办了退休,子顶父职在服装厂做了一名维修工,自我感觉还不错。可是,自知道几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同学靠投机倒把发了财,买起了摩托车,他再也无法安心工作了,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辞职做了个体户,因为经验不足吃过许多苦,后来靠贩卖走私手表赚了第一桶金,果断承包了一家连年亏损的服装厂。接外单,创牌子,闯市场,试制新产品,历尽艰辛,终于成立了中外合资企业,创建了闻名国内外的大品牌,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典范。又逢国有制企业改革,他瞄准商机,大刀阔斧地兼容收购了几家国有企业,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大老板。在商场,他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在用人上,他择人任势,洞若观火,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前些年他把老婆孩子送去了国外,现在每天的工作是泡女人,玩茶艺。当别人夸他是最会生活的老板时,他会校正说自己是企业家,不是老板。在他心里,老板和企业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老板做事,企业家做人,老板靠投机取巧,企业家却是造势谋局。他最看不起的是那些事必躬亲的老板,他觉得智者用人,领导最高的境界是会用人,能用人。因此,尽管他的事业做得很大,却很少操心。

    他仔细看了看合同,上面写着甲方出地,乙方出资建房,平分使用权。心想这几个女子真不简单,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地,再来找自己筹钱建房,简直是空手套白狼,无本万利。常以为自己是经营之神,但今天,在这几个小女子面前,他不得不认输。

    冬妹看他低头不语,作沉思状的样子,分析说:“这么好的项目千载难逢,您算算,一共有三十亩地,也就是两万平方米,扣掉二分之一的绿化和公用设施还有一万平方米,一万平方乘以平均六层等于六万平方,六万平方除去给甲方一半,咱们还有三万平米。我们预算了,小高层一平米的建筑成本大约是五百元,而现在珠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五六千元,也就是说您只要投入三千万,这个项目的盈利将是上亿。”

    沈老板虽然一直觉得房地产是块香饽饽,但确实没有细算过到底能赚多少钱,听冬妹一算,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没想到一个项目就能赚上亿,心里不觉失衡。自己旗下的几家服装厂全部加起来一年也就上千万的毛利,还自以为是成功的企业家,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见短识浅。他做了二十年的生意,全部的财产加起来可能还不如房地产的一个项目赚的钱多。他下决心要尽早进军房地产,但脸上依然不动声色,干咳了两声,说:“几年前,就有朋友让我投资房地产,我一直没下决心,可今天见到三位美女,我是不是该重新考虑一下。几位小姐可真是能做生意,先利用关系从部队拿来地,再来找我出钱,你们就坐收渔翁之利。”

    “瞧您说的,我们哪敢坐收渔翁之利,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为了这块地,付出的心血和金钱我也不多说了,现在我们已是精疲力竭了。刚才冬妹跟您说需要三千万本钱,可因为我们和市政府的关系好,您只要先拿出一千万启动资金,先盖一部分,再把样板间装修了,咱们就可以开始售楼了,用售楼款再盖二期三期,我敢保证您只赚不赔。赚的利润咱们一人一半您看如何?”雅静从包里拿出一大沓照片递给沈老板,说,“这是我们奠基仪式那一天来给我们捧场的领导,珠市市委五套班子全来了。”

    沈老板瞟了一眼照片,说:“几位小姐果然是神通广大,能和几位美女合作,且不说要赚钱,就是看了也开心。”

    雅静拍手说:“沈老板果然是痛快人,咱们明天就动身去珠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