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里的简单物质-海季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去太仓

    去太仓,请带上北方的经幡

    给妈祖庙[64]的灰色殿脊添上色彩

    还可以,把某次道场的颂词和音乐

    在白墙和碧水的镇子上恢复

    如此盛典,是行吟诗人低首借妈祖的海路

    渡向印度西海岸,访问古里[65],拜谒郑和的灵

    2.宁波湾

    持丽春黄酒,坐在外滩的石条上

    隔三江的交汇口,看海上茶路的标识碑

    以及宋朝船家的木锚

    这天,下着小雨

    是黄酒的劲道,还是海水蒸腾的烟雾

    安,并于七下西洋结束后在此亲立“通番事迹碑”。

    使我乘在了绿眉毛[66]上

    嗅知一些味道

    背后,冰冷的海风送来我听不懂的外语歌谣

    以及往时的呐喊

    以及教士的朗诵

    可是,今天我的红衣伴女已去他乡采茶

    郑和大舶的鸣笛

    在一声一声地督促

    岸石上如织的影子,使我唯能空在江心

    可是,我的身子上

    挂满了海盐,如等待剥蚀竹简的消息树

    3.

    节令将近小雪,南方飘着雨

    在茶寮,看见马帮从山涧穿过

    这队马帮,是我在旅伴的眼睑里发现的

    连同马队围起的宿营地,和遮住天穹的丝绸

    当然,茶树下的沃土

    在雨的间隙,升起紫烟

    把朱熹和家眷的私语

    把略带忧伤的眼睑

    还给了栖息在崖壁上的蝙蝠

    那我,唯能藏在武夷山石的侵蚀沟里

    秘密地把茶神瞭望

    4.盏碗

    舷窗外凝固的云

    像喂养远行骆驼的盐场

    等待铃铛声

    再远点,生气的铁红色

    像北方的山,或者南方的山

    聚起,如同盏碗

    盏里,是时间岩里的水

    清洁两双手

    5.

    暮色来临,福州巷子里的青石和白墙

    缓慢地渡向桔黄的灯光里

    地标的高楼里

    有二位刚刚摸过寿山石料油脂的人

    各自把盏喝茶,也在听地铁工地的打桩声

    而另外一些人

    隔着窗子,猜测不远处巷子里的房舍

    和舍里先贤的起居,和客栈茶盘里的残汤

    而另外一些人

    在想象着青石下旧时的河床

    还有河水上的舟,以及撑舟的女子

    这些过客,也与轰鸣的打桩声一起

    守夜

    6.

    红衣女伴,在马江[67]码头

    给我说,这是洪山码头

    是要把我从铸铁的炮台

    引向渔民的船舱

    是要把星位卡上的坐标线错开

    沉下考工石

    可是,星座仪是固执的

    它在海基线上遗留下

    ——甲申七月初三日13时56分

    如刀子,封我喉

    喉下淤血,使生者如巫

    举起幡

    (这时候才知道,吐血毙命,也是幸福的)

    幡扬起,是要有长号的伴奏

    我在马江码头

    等待号手

    7.

    在泉州湾的蚵壳厝残墙旁

    从牡蛎壳里把海风——冬天的季节风请来

    送我,和我的旅伴去欧陆

    那这样,先用寻埔女的头花

    围堰起一面内海

    接受我带来的北方田地和耕牛

    向南方聘婚

    这样,我们减掉熟悉的面孔

    减掉地图上的街区

    把瓷器贩卖,把香料焚烧

    也海祭私情,也庆贺生育

    这样,我,和我的旅伴们

    就会为宋朝的船

    拔锚,拔起石锚、木锚、四爪的铁锚

    8.

    在厦金海峡,乘小艇

    从红色浮灯和绿色浮灯[68]之间

    漂过去

    到海那边,把目光丢下

    使其像一枚海牡螺

    听郑和大舶的舵轮声

    到海那边,把我,和旅伴的心灵影子留下

    使其生长

    使其与金门的海礁并立

    丢下,其实是一种为了增加些许海盐的方式

    使向欧陆的洋流

    硬质化,像伸向历史的栈道

    9.海季风

    日落,或者日出

    都会把海平线染红

    异乡的海鹰

    蹲在红里把来和去化作灰烬

    而骨殖,写下铭文

    安放在海床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