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事-戒烟劝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烟草于万历年间自吕宋舶来,很快流行开来。烟草种植也遍及南北,顺治六年(1649),进士方孝标谪戍宁古塔,其以当地种植生产烟草款待宾朋,其作《吃烟》诗:“塞俗如同麻麦收,翠茎红蕊种三秋。沙畦薰焙传方法,上炕宾朋当款留。”此后人们渐识危害,久服肺焦,津涸液枯,枯槁憔悴,暗损天年矣。崇祯十二年(1639),朝廷即发布“禁烟令”。随之,也就有了劝诫之辞。

    郑板桥有联提及戒烟:“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因火生烟,丫能回头便成人。”道光十九年(1839),苏州太守李璋煜将其所作《戒烟歌》张贴于交通要道:“劝我民,莫吸烟,五脏六腑都熬煎。如同饮鸠毒,想一想,速死由己不在天!”李伯元《南亭四话》载《鹊桥仙》讽刺抽烟者:“樽前席上,明僮传与,吹气如兰堪忆。山人肠肚转车轮,这吃字虚名何益。偷闲忙里,消除烦恼,也有些风力。醉乡尸小不封候,拼做个烟霞成癖。”

    辛亥革命后,上海革命军外交总代表伍廷芳、上海军政府民政长官李平书,在味莼园发起禁戒纸烟大会,社会名流响应。伍廷芳的秘书朱文炳还创作有《竹枝词》:“有人口插一支斜,或是香烟或雪茄。纵未逢人当面骂,自低人格丑难遮。”此后不久,华航琛词曲的《戒烟歌》广为流传:“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民元(1912)6月,此歌收录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民唱歌集》。

    1946年,冯玉祥赴美考察水利,期间的一次会议上,被会场纸烟熏得头痛,遂作打油诗斥之:“大会礼堂,又熏又臭,又臭又熏。既熏且臭,既臭又熏,熏而又臭。熏熏臭臭,臭臭熏熏。亦熏亦臭,亦臭亦熏。”此诗还被译成英文,登载于《纽约时报》。

    民间尚有劝诫歌:“洋烟开花一朵朵,教哥莫把洋烟学。吃坏多少好小伙,玩坏多少少年婆。”《吸烟“十字令”》云:“一嘴黄牙烟臭浓,两眼发燥心朦胧,三口落吐吊精神,四时衣衫尽烟洞,五脏受害不必说,六腹烟熏捐身躯,七月秋凉咳嗽起,八成肺病烟起源,久久吸烟最危害,十万钱财付东流。”延安流传一首戒烟歌:“骑马不骑拐子腿,交朋友不要交烟鬼。烟鬼嘴臭心肠黑,烟熏火燎活受罪。”

    酒后茶余香闻兰蕙,风清月白味淡芭菰,有戒烟歌,便有劝烟歌,如“未谢人间火食,却餐天上烟霞”“吞云吐雾似仙,扬眉吐气入神”“低头三吸神游天仙境界,仰天一喷气壮云雾山河”“银棒几燃浑致醉,乌丝一缕欲望饥”“呼吸间烟云变化,坐读处兰桂芬芳”,最是“芭菰寻淡趣,香草思美人”一句,称得上佳句。齐白石也有诗句“烟入水中去,诗从腹中来”。“停云积雪芝兰室,吸雾餐霞烟火仙”“淡淡烟云归一路,吸取水旱备双枝”“烟醇味香上等烟,价廉物美优惠价”“会中滋味频尝取,纸上烟云任卷舒”“领取会中好滋味,餐将洞里古烟霞”等等,则适宜做烟店广告。

    陕西旬邑流传有《一口烟》:“刘备抽了一口烟,带上人马进西川。孔明抽了一口烟,率领兵马出袛山。关公抽了一口烟,封金挂印出五关。张飞抽了一口烟,当阳桥头吓曹蛮。赵云抽了一口烟,长坂坡前杀的欢。黄忠抽了一口烟,抡刀大战定军山。”

    戒烟歌,劝烟也歌。歌者,朗朗上口,易于传播,两般目的,皆知其力。

    知其害而无法避其害,无志者常立志,时戒时抽,愈戒愈抽,遂有人作叠字联:“屡抽屡戒屡屡抽屡屡戒;日戒日抽日日戒日日抽。”横批为“白费功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