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旧闻-奇门遁甲二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奇门遁甲源于巫,历史可谓久矣。商周之甲骨文,已有“巫祝”记载。

    据专家考证,巫术发源于下川东,中心区域为巫山。

    巫术者,古之祭祀习俗也。

    巫山即名于此。

    时至今日,巫术种种诡异,犹让人毛骨悚然,神秘而不可解。

    灯火遁

    木匠为“五匠”之首。

    从业者很自豪,尊鲁班为祖师爷,皆言习有“鲁班术”,诸如起水、报犯、退煞、化骨等等,无所不能,探根溯源,和巫人同宗。

    20世纪30年代,川中胖子店(今四川中江县仓山镇),有木匠李明祥者,声名远播。

    因排行老四,江湖人称“四木匠”。

    “四木匠”七岁时,拜“鬼工”周连科为师。

    “鬼工”饮誉川中,木雕技艺出神入化。

    “四木匠”入门翌年,即跟随师傅来到成都,参与文殊院修缮工作。

    当年修缮工程浩大,数百工匠混住于工棚中。唯周连科名头响,独居院侧别墅里。

    据“四木匠”回忆,“鬼工”夜里喜外出。每每外出时,必紧闭门窗,点燃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

    灯前,放一盆清水,并再三叮嘱他,须一直守在桌前,不可打翻盆里的水,更不可让灯熄灭,否则斩他手脚。

    几十年后,李明祥还清晰记得,师傅说话时,眼里放出的光,亮得骇人。

    李明祥乃七岁孩童,任周连科千叮咛万嘱咐,也难免走神分心。

    一天夜里,周连科外出,子时未归。

    李明祥困得厉害,一头歪倒在桌上,将油灯碰倒熄灭。盆里的水,洒得干干净净。

    直到天快亮时,周连科才撞门而入。

    李明祥惊醒,见师傅浑身血迹,左臂已被劈断,悬吊吊剩一节衣袖。

    李明祥吓得大哭。

    周连科并未理他,直接进入卧室,携一沉重包裹,跳窗翻墙而去。

    李明祥失去依靠,流落成都十余年,听人说师傅去了青川,躲进大山里避祸。万般无奈之下,遂改投名师陈伯川。后挟技回到家乡,创“明祥坊”木器行,名播巴蜀间。

    “四木匠”乃一代宗师,至死也没弄明白,“鬼工”当年为何夜出。

    笔者多方探索,亦难解其秘。

    近日,读傅崇矩《成都通览》,至“灯水遁”一则,若有所悟。

    “……有一人者,二人者,穿得气派,请一人背行李,前来占店,将号挂起。言说到此会人收账,饮食行动一味洒脱,白日满街满巷打探路径,某家有银,某家有钱,放于某处,探得实在,才好下手。每夜叫幺师与水一盆,自己带有灯台,自己灌壶油,言道我夜下要照起亮才睡得着。店主堂倌概行不知,夜静时随灯而去。所盗尽是无义之财,无故失之,令人不解。为富贵者,其财来之不高,故去之亦不高耳。”

    傅先生之叙述,与周连科所为,实如出一辙,始知“鬼工”者,必巨盗无疑也。

    盖因周连科所习,乃旁门左术“灯水遁”,非真正的“鲁班术”。故一代名匠李明祥者,始终不明其所作所为,也在情理之中也。

    至此,“灯水遁”之秘,昭然若揭。

    紧闭门窗者,怕外人窥室内虚实也。

    点油灯长明者,旨在告诉他人,自己一夜未离开也,倘若事发,便以此为托词,辩解于官,以便逃脱罪责。

    一盆清水者,因室内紧闭门窗,以消除燃灯所产浑浊之气(二氧化碳),不致使守灯之人窒息也。

    借尸还魂

    20世纪初,潼川道士青水廷,在东川颇有些名气。

    说来蹊跷,偌大一座府城内,竟无一人知晓他是哪里人氏,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据他本人吹嘘,幼时上终南山,偶遇仙人得道,一夜间飞临潼川府,专为济世而来。自诩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可借尸还魂。

    青水廷身躯修长,相貌清奇,每每外出云游,不论有事无事,总手持一柄拂尘,做游方道士状,一副高深莫测模样。

    邻人不知虚实,皆称他为青道长。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九月十三日。

    前清举人曾三峰,突然暴病身亡。一应身前身后事,全无交待。

    曾三峰乃潼川名流,与各界交往甚广。

    曾家数十人口,无一得知老爷心愿,颇为不安。

    有好事者言,曾见青道士作法,能让死人说话。

    曾家人将信将疑,悄悄请来青水廷。

    果然仙风道骨。

    青道士浑身上下,青衣青裤青布鞋。他来到棺木前,摆下师刀令牌,口含一支野鸡翎子,手持松木宝剑,一通疾速比画。

    悬垂的黑纱,便无风自动,掀开一道拱门来。

    随从六位小道,各持法器,自拱门鱼贯而入,列座棺木两旁。

    巳时三刻,灵堂内法器齐鸣,经声朗朗。

    青道士挥剑,将一雄鸡头斩下,将鲜红的鸡血淋在棺木翘头处,复将所衔野鸡翎子,从口中取下,择翎上细绒毛若干,粘在棺木翘头上。

    二秀才曾鸿举,是曾家唯一入仕者,为曾举人生前最宠。

    青水廷示意,让二秀才过来,躺在棺木旁,面覆一张黄裱纸。

    诸事准备妥当。

    青道士仗了松木宝剑,左三圈右三圈,围着棺木作起法来。

    一边挥剑疾走,一边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曾家大老爷快还魂。”

    六位青衣小道,随着师傅口令,雨点般敲打着钹儿磬儿鼓儿。

    曾家十余妇人,遵青道士所嘱,齐刷刷跪在棺木前,高声哭喊道:“大老爷呀,您走得匆忙,有何未交待之事,赶快对我们说啊!”

    青道士二目如电,手中松木宝剑一挥,“夺”地一声响,插在棺木翘头上。

    灵堂里,大人细娃全闭了嘴,法器声也戛然而止。

    怪事真的发生了。

    二秀才躺在棺旁,原本一动不动,竟开口说起话来。所言声调和语速,与曾举人毫无二致!

    曾氏各户家长,纷纷上前对话,皆明证无误。

    临近午时。

    该问的问了,该说的说了。二秀才躺在地上,始终没有醒来迹象。

    青道士有些慌乱,忙仗剑作法,求曾老爷把人放了。

    一连作法三遍,二秀才依然不见醒来。

    青水廷这才着了慌,额上冒出诸多细汗,推说曾老爷舍不得他,要留二秀才多待一会。

    青道士饮一口香茗,将气息调理均匀后,再一次仗剑作法。

    众小道全站起身,一边敲打手里法器,一边跟在师傅身后,围着棺木转圈,脚下疾步如风。

    曾家主客数十人,齐声大喊:“举人老爷,快放二秀才回来吧!”

    密闭的棺木里,“剥剥”一阵响。

    二秀才终于醒来,懵懂地望着众人。他不知发生了何事,任由旁人百般询问,皆一问三摇头。

    老辈人言及此事,每每赞不绝口,青水廷果真神通广大。

    翌年中秋,二秀才曾鸿举,邀青道士吃酒赏月。

    席间,宾主雅趣甚高,频频举杯,直饮到月行西天方止。

    青道士步履踉跄,醉醺醺走出秀才家门,遂觉身后有异,却又不知异在何处。

    他朦胧入得一巷,巷里风声正疾。正行走间,身后猛然哗哗直响!扭头一看,什么也没有,向前一走,响声又起。

    青水廷大骇,忙摆下师刀令牌,又是仗剑作法,又是口念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玉皇大帝护我行,四大天王来开路,八大金刚保我身!”

    作法毕,心稍安,擦掉额上之汗,移步再行,谁知刚一起步,身后之声又起!

    青水廷大脑如遭棍击,两眼昏花不辨路径,撩起青布长衫,没命奔逃。

    巷内小路,坑洼不平。

    青道士跑得越快,身后声响越急。“哗哗哗”,“哗哗哗”,似有万千厉鬼追撵。

    青道士拼尽全力,狂奔到自家庭院,声嘶力竭大叫“有鬼”,数声而亡!

    家人闻声开门,见青道士七窍流血,已无气息,然遍查全身,无丝毫创伤。唯脑后发髻上,吊一根细麻绳,绳上系干笋壳两张。

    青家人终不明白,青道士身健如牛,为何七窍流血而死呢?

    有知内情者说,青道士素与二秀才交好,在曾举人灵堂上,合谋演过“借尸还魂”的把戏。传青道士不落教,事后未将许诺银两,兑现给曾鸿举。

    二秀才无意几个银子,然恶心青水廷为人,趁中秋饮酒之机,将笋壳系之发髻,故意戏弄他。

    谁知青道士没真本事,居然遭“鬼”骇死了!

    丁酉夏五月于蛙鸣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