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四川一境,从业者甚众。或曰风水师,或曰阴阳先生,装神弄鬼骗人钱财。
被骗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平民百姓,莫不对此深信不疑。
何为堪舆?
“堪”为高处,“舆”为低处,特指宅基或坟地周围地理。
地理者,山水也。
山为龙行,水为脉动,是为“风水”(龙脉)。
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是为“阴阳”。
三者皆为一说,乃相宅撵地(墓地)之法。
蜀谚云:“人穷怪屋基,屙不出屎怪茅厕。”
设若谁家人丁兴旺,家族事业发达,为官者仕途通顺,人们往往会说,他家宅基地好,占据了风水宝地,或祖坟埋正了龙脉穴位,子孙后代得此庇护,必永享荣华富贵。
李淳风师袁天罡
堪舆一道,自晋发展到唐初,出了两位大师,史上赫赫有名,即蜀人袁天罡和李淳风。
二人因善风鉴,懂堪舆,同为帝国司天监(天文台长官)。新旧唐书有传,足见声誉之隆。
关于他们的故事,民间传得神乎其神,不胜枚举。
宋代学者吴曾,著《能改斋漫录》,记载了二人一件趣事。
袁天罡本蜀郡人,未显达前,筑庐阆州(今四川阆中)蟠龙山。
李淳风事以师礼。
二人郊行,见一牛迹。袁曰:“牝而有孕,又左目必伤,当产一犊。”寻问之,皆然。未几,产一犊。李曰:“从学久矣,未闻此术。”袁曰:“非术也,牛之有孕,左重,牡也;右重,牝也。吾视牛迹,左足深,必产牡也。唯食右边草,必左眼伤也。”李叹曰:“兄之术可及,其智不可及也。”
袁李二人皆风鉴大家,历被堪舆门道信徒所尊。
莫非真有窥测天机之“术”?
恐无人知晓。
但诚如李淳风所说:“兄之术可及,其智不可及也。”
由此看来,世间七十二行,能称作领袖者,除了勤勉之外,非智慧绝伦者,不可为也。
凡事做到了极致,皆可让万民信服,不仅堪舆一道。
张阴阳撵地
清道光年间,遂宁“张阴阳”善风鉴,为人相宅撵地,声名远播。
张阴阳俗名张纪山,自幼家境贫寒,五岁时到蓬溪高峰山学道,十六岁成为游方道士,行走川内数十县;二十八岁回到遂宁,入驻天上宫。人称张大师,私下叫他张阴阳。
时有安居(今安居区)土豪蒋元安,夏夜暴饮烈酒而亡。
蒋元安有两子,长子蒋良,次子蒋华。
好事者谓之曰:“老太爷系暴毙,乃凶灾。需择一佳地下葬,免遭尸变!”
蒋氏兄弟默然。
张阴阳奉邀,来到蒋家大院。
初入宅门,即手持松木宝剑,绕灵堂三匝。业内有个名堂,叫作“封煞”。
他随后收了剑,双手捧罗盘,绕大院一周后,再顺着院后小路,径入山中。
傍晚时分,张阴阳回到蒋家,言走遍周遭五十里,无一中意处。或曰靠山不佳,或曰朝向不好,或曰地脉与天象不合。
时值大暑,灵柩如置火炉,蒋氏兄弟心急如焚。
张纪山见了,将手中法器,抖得哗哗直响,正色曰:“为人撵地,事涉天机,轻者折寿,重者天谴。尔等凡夫俗子,岂可焦躁不安!设若得罪神灵,如何是好?”
兄弟俩闻言,哪还敢作脸作色?
张大师睨之,嘴角挂一丝笑。为宽蒋氏之心,翌日天明,嘱二人同往。
午时,至卧龙山狮子坪。
此地山环水绕,状如太师椅,乃难得一见之佳地也。
张阴阳大喜,端着罗盘绕视,指崖下一凹处,言为龙脉“上庭穴”,葬之后人必发达,求功名者,可达州府一级官职。
蒋氏兄弟喜出望外,乐呵呵付了银两。
张阴阳笑笑,将十两银子揣入怀中,再端罗盘,反复凝视良久,轻声叹息曰:“惜哉,憾哉!穴为斜脉挂角。虽有一甲子福缘,若葬之,则大房兴二房败矣。”
兄长蒋良,闻言大喜,欲将老父厚葬于此。
蒋华则勃然大怒,誓要张纪山另择他地。
张纪山无可奈何,继续进山寻找,寻至山腰二台地,又选中一穴,状如牙床,言为龙脉之“中庭穴”,葬之则富及五代。
兄弟二人又喜,争着付了十两银子。
张纪山毫不客气,将银再揣怀中,端着罗盘,原地转了三圈,再次遗憾地说:“此为偏脉,葬之,则兴二房败大房。”
蒋华笑逐颜开,蒋良怒目相向。
见二人互不相让,张纪山坐石上,闭目做神游状,少顷,发间有青烟冒出,良久而起,不管不顾蒋氏兄弟俩,独自入深山中。
又三日,张阴阳疲惫而返,喜滋滋言道:“总算不辱使命,吾殚精殆智,终在卧龙山南麓,择得一地。地为龙脉‘下庭穴’,状如二龙护宝,葬之则诸房皆兴。一甲子后,蒋氏一门定家道昌,财气旺,官运通。”
蒋氏兄弟闻言,自是感激不尽,各封花银二十两相赠,旋即入卧龙山,找到穴地主人,不惜百金相购此地,择日出殡。
出殡日,大雨倾盆。
张阴阳言曰:“淋殡淋殡,黄土变金。”
是夜,雨停月明。
张纪山作法毕,收拾道具返家,行至三岔路口,见四下无人,悄悄到葬地原主人家,又分得黄金五十两。
原来,张阴阳故弄玄虚,一再拖延择地,旨在伺机寻找合作者。
他那日独自进山后,随意定下一地,即上门找到地主,授意索要高价。
二者同谋,合演骗人鬼把戏,居然美其名曰:“千人累,不如一人睡(葬)!”
可谓骗术高明矣。
丁酉夏五月于蛙鸣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