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成市,俗呼为椒子街。
前几年间,成都城市扩建迅猛,大量文物古迹丧失殆尽。有志之士痛心疾首,多方奔走呼吁,引起了市上高度重视。故组织文物(方志)专家,对辖内古迹进行甄别,以利于保护。
众专家学者引经据典,力证椒子街名乃讹传,实为交子街。
何也?
史载,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最早诞生于四川成都。
交子街名,即缘于此。
初时,交子并非纸币,而是一种特殊的存款凭证。
据专家考证,四川乃大宋首富地,经济十分繁荣,区内商贸异常活跃,“交子铺户”应运而生。
这些“交子铺户”,见客商多携巨资入川,十分不便保管,便以私家之名,承诺为之保管现金。
客商择信誉佳者,将钱存入“交子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楮纸券上,并标注特殊暗识,交由存款人保管,凭此券随时取用。铺户按一定比例,收取保管费。
这种楮纸券,时人称作“交子”。
交子乃四川俚语,有交流交合交换之意。
交子安全便捷,深受客商欢迎。有鉴于此,“交子铺户”大增。交子发展到后来,慢慢规范格式,确定面款大小,使之有了货币特征,最终演变为纸币,逐渐流通开来。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癸卯条载:“初蜀民……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1016年),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交子发展过程
在“十六户主之”前,交子营业者皆个体铺户,即“私为券,以便贸易”,但“奸弊百出,狱讼滋多”。
随着“十六户主之”,他们联合成立交子总铺,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
联合交子总铺,并不局限于成都,四川各地都有分铺。不论总铺还是分铺,交子铺户恪守信用,皆能做到随到随取,信誉声望日隆。
经营者后来发现,动用部分存款并不危及交子使用。便尖起脑壳想办法,将交子制成统一格式,额定不同面值的大小票,公开向市场发行。
交子发展至此,已完全具备信用货币特性,成了真正的纸币。
据考,北宋景德年间,不同商号的交子铺户(例如建行、工行、商行等等),猛增至近百家,然而各行其事,诉讼日多。
时,张咏知任益州,有鉴于交子铺户乱象,即着手大力整顿,剔除不法之徒后,专由16户富商经营。
交子遂首获官方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发“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28%。
交子经数十年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时,公元1023年,欧州尚处在黑暗的中世纪。
清《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三年一届,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迄神宗时,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认,即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
●交子为何出现在四川
世界第一张纸币,出现在西蜀两川故地,绝非偶然。
首先,宋初之蜀地,偏安一隅,未受唐末五代战乱之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史称“扬一益二”。
在世人眼里,天下富庶之地,首推江东扬州,益州(四川)次之。
唐代卢求著述《成都记》,云:“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
在卢求眼里,扬州算什么?还不抵益州一半!
如此繁华之区,商贾往来云集,贸易繁荣自不必说,交易数额必也十分惊人。
交子既携带方便,又易于交换,出现在益州,就不觉为怪了。
其次,宋初商贸发展快,物流需大量钱币。传统铁钱笨重,不便携带。铜钱虽然较为轻便,而且面值高,但十分短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四川地处偏远,一直通用铁钱。
铁钱十分笨重,面值也很低,每十铁钱才值一铜钱。
南宋蜀中学者李攸,熟于宋代掌故,著有《宋朝事实》一书。书中引用张若谷、薛田二人奏文说:“川界用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析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之,即难以携持。”
当时市场物价,一匹布值铁钱两万。如用铁钱购一匹布,必车载船运不可。
一匹布尚且如此,大宗物资奈何?
客观市场需求,促使货币趋于轻便,以利物流贸易。此乃四川较之它地,最早出现纸币的另一主因。
再者,大宋国虽高度集权,但货币并未统一,存在多个货币区。各货币区为了本区利益,皆各自为政,互不通用货币。
时全国区划23路,有13路专用铜钱,4路(益梓利夔,即后来之四川)专用铁钱,陕西及河东诸路,则铜铁钱兼用。
各货币区内,一律严禁货币外流,以避免本区货币紧缺。
四川因严重缺铁,铜更不敢奢望,时去蜀汉739年,仍在使用刘备所铸大铁钱。鼓励使用纸币,乃防止铁钱外流之最佳办法。
当其时,宋王朝边防吃紧,常受辽夏金三国侵扰,军费开支和赔款数额皆十分庞大,急需发行大量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故对四川使用交子,也持肯定态度。
川峡四路之益州,便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
东门地处成渝通衢,交子铺户多汇聚于此。朝廷为了便于管理,特在此地设立“交子务”,交子街遂闻名国中。
何时讹为椒子街,惜已不可考。依实物所能见者,清光绪年间成都地图,已标有椒子街名了。
丁酉夏六月于蛙鸣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