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旧闻-蜀中官场旧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考一部中国官场史,很多古籍文献,都提到过“升官图”。但真正意义上的“升官图”,谁也没有见过。

    然旧时四川官场中,却流传着许多隐语,乃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官场隐语,至今仍大行其道,可谓流毒深远。

    许多初入官场,不谙“官术”者,欲晋升往上爬,因听不懂官场隐语,屡屡错失机会,虽孝敬了大把银子,终一无所获。

    ●“这事上面盯得紧,要黄!”

    手握“帽子”的大僚,面对送礼求官之人,总是面无表情,语气十分肯定地说:“这事上面盯得紧,要黄!”

    谋权者听了这句话,往往莫明其妙。

    不早就说好了,那个“肥缺”给自己的吗?“冰炭费”也没少送呀,怎么就黄了呢?!

    不谙谶言的官场“雏儿”,听罢此番言语,心里必定忐忑不安,无可奈何地羞愧而去。

    倒是那些老吏官油子,听了上司的这番话,必定满脸笑得稀烂,知道谋求的“肥缺”,很快就到手了,连连点头哈腰,告辞而去,回到家中,匆匆准备若干黄金,悄悄送给官夫人,果然得了那“肥缺”。

    原来官说此语,翻译为:“我老婆眼睛尖,只要黄鱼儿(黄金)。”

    ●“这事没得希望,不成。”

    说这话的“僚”,大多为“雅官”,对古玩字画珍爱有加。他们注重名节,一副道貌岸然模样。

    而行贿求官之人,偏偏又没得真才实学,哪听得懂这般谶言?灰溜溜回到家里,请教师爷。

    考一部中国官场史,很多古籍文献,都提到过“升官图”。但真正意义上的“升官图”,谁也没有见过。

    然旧时四川官场中,却流传着许多隐语,乃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官场隐语,至今仍大行其道,可谓流毒深远。

    许多初入官场,不谙“官术”者,欲晋升往上爬。因听不懂官场隐语,屡屡错失机会。虽孝敬了大把银子,终一无所获。

    ●“这事上面盯得紧,要黄!”

    手握“帽子”的大僚,面对送礼求官之人,总是面无表情,语气十分肯定地说:“这事上面盯得紧,要黄!”

    谋权者听了这句话,往往莫明其妙。

    不早就说好了,那个“肥缺”给自己的么?“冰炭费”也没少送呀,怎么就黄了呢?!

    不谙谶言的官场“雏儿”,听罢此番言语,心里必定忐忑不安,无可奈何地羞愧而去。

    倒是那些老吏官油子,听了上司的这番话,必定满脸笑得稀烂。知道谋求的“肥缺”,很快就到手了,连连点头哈腰,告辞而去,回到家中,匆匆准备若干黄金,悄悄送给官夫人,果然得了那“肥缺”。

    原来官说此语,翻译为:“我老婆眼睛尖,只要黄鱼儿(黄金)。”

    ●“这事没得希望,不成。”

    说这话的“僚”,大多为“雅官”,对古玩字画珍爱有加。他们注重名节,一副道貌岸然模样。

    而行贿求官之人,偏偏又没得真才实学,哪听得懂这般谶言?灰溜溜回到家里,请教师爷。

    师爷见多识广,当然知道“大僚”意,解释为:“这事若无稀罕旺宅(希望)之物(诸如古玩字画)奉上,是肯定办不成的。”

    吏依师爷之言,千方百计搜罗珍玩,择机相赠于官,果应验之。

    ●“此事莫再说了,考察你几年没得长进!”

    闻听大僚此言,上门送礼的小吏,必定额头冒汗。

    我的妈呀,“吏部尚书”都定调了,哪还有升迁可能?!

    吏实在不明白,自己政绩突击,百姓口碑甚佳,才干也在他人之上,为何得此评价?

    师爷必笑曰:“真是迂腐至极!谁说你业绩没长进?实指你每年进的‘贡’,还是那么少,一点长进都没有!”

    吏将信将疑,试之果然。

    ●“谢谢您!”

    在旧四川官场上,这句隐语曾颇为盛行。

    说这话的“大僚”,必定身居要职,大多贪婪成性,又特别好色。

    设若该员职责所致,出巡某地,欢迎的人群中,偶有姝丽者,必紧握其双手,连连哈哈大笑,声若洪钟地连说三声:“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旁人不解何意。

    此女既非大僚故交,又非其人分管下属,怎会如此热心,大声言谢呢?

    如果此女懂窍,知官运来了,必定连连点头,声如黄鹂般婉转:“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下来后,该女必用心打听,大僚下榻驿馆详情。

    夜里,独自打扮一番,再次潜去“欢迎”。

    师爷释之曰:“欢迎者,乐意(欢)淫(迎)合也。谢者,言射也!”

    有对女下属言之,而暗成情人者。有对地方官言之,而公款嫖宿娼妓者。有权色交易,而私通者……

    凡此种种丑闻,屡见于报端,实不胜枚举。

    ●“定当后报!”

    “定当后报”之语,原本是一句客套话。谓事成之后,当报答有恩于己者。

    21世纪初,在四川官场中,这句话却另有“深意”。

    行贿者所求事,虽有了些眉目,但尚未最终敲定前,往往牵肠挂肚,必给“僚”拿言语,以表忠心,千恩万谢后,再添上一句:“属下定当后报!”

    局外众生懵懂,哪知人家言啥?这句平常话,实为行贿隐语。

    师爷于蜀中官场,莫不左右逢源,释之曰:

    (1)行贿者为男性,此话则是:“事成之后,定当厚报!”

    那么厚报的标准,又是多少呢?

    求平调至肥缺岗位者,三倍于“潜规则”(各地各行业,都有自己卖官的价码)之数。

    求晋升一级者,五倍于“潜规则”之数。

    (2)行贿者为女性,则变成了“事成之后,定当后抱!”

    说这话的女下属,必须年轻漂亮,在得上司多次暗示后,便把自己所求之事,悄悄告知“首长”。

    “首长”何等人物?害怕落了把柄,被她拴住套牢,便以欲擒故纵之术,一再吊她胃口。

    女下属终不敌,很快败下阵来。更多腰带不牢者,则是心甘情愿,被他“后抱上床”。

    (3)若跨行业晋升,或与“僚”私交不深。这类“倥子”小吏,也有办法“通天”。

    有称“官媒子”者,专吃这种“窜窜”钱,他们会收一笔介绍费,牵线与“师爷”认识。

    师爷者,“僚”之心腹,或本家兄弟姊妹也。个个神通广大,在官场呼风唤雨,人称民间“吏部尚书”。

    师爷接了“单”,收受不菲酬金后,答应替他打通“关节”。

    事若不成,酬金奉还。重信守诺,乃师爷立足之本,故使之如鱼得水,无往不利。

    官场中人,皆奉之为神明。

    跨行业求晋升,价码高得离谱,八倍于“潜规则”之数。

    宋朝吴曾著《能改斋漫录》言:“世以下之所以通款曲于上者曰‘关节’,然唐已有此语。”

    可见行贿之风,古已有之。

    有贪得无厌之“僚”,见行贿者志在必得,或初入此道,便放长线钓大鱼,让人家出更多的“血”。

    以至行贿者上台后,急于捞回本钱,不择手段“大薅羊毛”,最后翻了船,拱出大小“首长”一串,一同关进“鸡笼”(牢房)。

    这类“僚”吃人不吐骨,破坏“官场规则”的行径,必为同僚所不耻。鄙之为“锤子领导”,意为“敲破天不补”的棒槌!

    “锤子”一词,在四川话里,又有“球经不懂”之意。

    丁酉秋八月于蛙鸣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