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比洛教授對這個幼童做了簡單的智能測驗後,發現了令人驚訝的答案,原來這名越南幼童學習發生困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太笨,相反的,是因為他的智商太高,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對他來說過於簡單,反而產生了學習障礙。
經過輔導之後,這位越南小童跳級上課,並且在十三歲時就進入大學就讀。
還有另一位專攻數位訊息波形的諾門教授也向我們說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類似故事。原來,諾門教授在童年時候也曾經被歸類為無可救藥的低智兒童,後來經過輔導,才發現他有閱讀障礙,經過特殊的傾聽式教育,他也在廿一歲的時候便拿到了電磁學博士學位。
每當我在異國聽到了這樣的故事,總會忍不住想起鴿子籠時代的夥伴之一,那也就是咱們的陳鳥育。
現在想起來,咱們的陳鳥育老兄其實就是前面故事中,那些懷材不遇天才份子的翻版,只是因為空間不同,就沒有美國人的運氣了。
陳鳥育老兄有多天才呢?這點從羅幹的敘述中就可以略見端倪。羅幹和陳鳥育是國中時代的同學,據他說,國中時代他們班上常考英文的音標小考,每次考一百題,只要照陳鳥育的答案抄一遍,不是九十八分就是九十九分。
升上高中之後,陳鳥育的成績就沒像國中時代那麼好,一方面是因為,臺灣的大部份高中課程念得好與否和聰明才智沒有直接關係,基本上,只要你的智力中等,再加上一個可以坐上十六個小時的屁股就可以搞定。再者,高中時代好玩的東西也比較多,他老兄逐漸把精神放在打球、玩牌、聽音樂上邊,所以一些要花上不少時間的文科成績就開始走下坡。
在我的記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玩樂的項目,陳鳥育也時時展現他的天才。
有一陣子,班上的傢伙們流行玩象棋,棋力當然有高有低,但是在所有人裡面,從來沒有一個人贏得過陳鳥育。他下棋的方式很奇怪,出手非常的慢,左手永遠在那兒掐來掐去。後來我們忍不住問他,這樣掐到底在幹什麼。答案是很驚人的,原來咱們的陳鳥育老兄居然在算棋,算的是棋面上所有棋子的走法,據他自己說,可以算到五步棋以後。
但是,陳鳥育的真正天才還是在數理科的方面。平常上課的時候你絕對看不見他聽課或是抄筆記,有時打著瞌睡,有時聽著音樂,他有一臺小收音機,平常就像是他的器官之一似的,永遠帶在身邊。可是,每次物理和數學考出來絕大多數都是漂亮的滿分,雖然背誦的科目考得一塌糊塗,但是理解的科目卻始終是傲人不已的成績。
有一回,數學老師拿來一個他也不知道答案的益智問題,說是曾經試過好幾個名校的學生,卻沒有人可以解得出來,那堂課他把課提早上完,反正閒來無事就寫出來給我們看看。
那個問題是這樣子的:
有十個盒子,每個盒子內各有十個珠子,一共一百個珠子,每個珠子各重一百公克。但是,其中有一盒的十個珠子是假的,每個只重九公克,但是你並不知道哪一個盒子裡的是假珠子。
現在,給你一個能測出精確重量的磅秤,只稱一次,問你有沒有辦法找出哪一個盒子裡裝的是假珠子?
在課堂上,幾個數學不錯的傢伙躍躍欲試,其它人也想得相當努力,但是沒多久大家的結論是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一致認定數學老師出的是一個耍弄人的題目。
因為只能稱一次,怎麼可能找出來哪個盒子裡的是假珠子呢?
但是,你當然可以想像得到,這個沒有人解得出來的問題不多久就被陳鳥育解決了,而且是一個非常巧妙的答案。
「十個盒子,」陳鳥育像個大師似地站在數學老師面前,輕鬆地告訴大夥兒。「從第一個盒子取出一顆珠子,第二個盒子取出兩個,以此類推。十個盒子最後一共取出五十五個珠子,如果這些珠子全是真貨的話,應該重五千五百公克,但是因為有一個盒中的珠子是假的,假珠子只有九公克,所以稱出來的重量看少了幾公克就知道是第幾個盒子裡是假珠子。」
你該看看數學老師當時那個表情的,他老人家的嘴巴張得老大,豎起大拇指久久合不攏嘴來。
就因為這個印象太深刻了,後來在臺中市有過一次校際數學比賽,參加者都是全國的一流明星學校學生,像建中、北一女、南一中之類的當代高手,咱們數學老師獨排眾議,推薦陳鳥育前去參加,所有的參賽者之中,只有他不是所謂一線明星學校的學生。
那次數學比賽據說充滿了無比的傳奇性,比賽出八道題,限時兩個小時,而咱們的陳鳥育先生那天還睡過了頭,遲到了一個小時,所以,他實際上只有人家一半的時間完成那八道題。
比賽的結果後來非常的驚人,成績發表出來陳鳥育果然榮獲冠軍,而且是絕對壓倒性的冠軍,因為他答對了七題,第二名的傢伙只做對了一題半,而大多數的傢伙們連一題都做不出來。
但是,那個獎杯並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因為幾年後陳鳥育並沒有考上大學,而且聽說他還重考了三年。
一個在外國可能成為不世出奇才的傢伙,卻在我們這個島上進不了那扇可笑的窄門。
不為什麼,我只是覺得該讓你知道一下,在咱們這個教育制度下,我們曾有過這樣的天才悲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