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林
程宪涛同志是辽宁的小小说作家。黑龙江一家文学杂志社朋友介绍了程宪涛同志的创作近况和活动经历,我听了备感亲切。一是我对辽宁铁岭印象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到铁岭访友,知道那里也盛产煤炭。二是辽宁《鸭绿江》文学杂志社对文学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1983年我在《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学习的经历,至今为此感到骄傲。基于以上渊缘,在接到给程宪涛的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写评论的任务时,我没有推辞。
现在传媒很流行一句话叫实话实说。在我提笔之时,我找到了被作家朋友程宪涛信任而公允负责的感觉,激发出为读者朋友介绍程宪涛小小说的兴致。据我所知,文学评论这类文章,在高校学报刊登的一般是供专业学者研究之用。在报刊登载的大抵是有引导创作趋向活跃创作思想之功。而若在文学作品集内刊有的文学评论,我认为最主要的作用是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所评论的只不过是先睹为快,在众多读者之前抛砖引玉而已。我觉得所谓文学评论之类,既是反馈与作家本人交流探讨的,同时也是与众多读者交流互动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谈谈读了程宪涛的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的一些体会,祈望和读者朋友共同品味、理解、认识小小说中的丰富内涵,携手努力为繁荣小小说的创作,为文学事业的和谐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我的几点体会可能有“厨房”语言之嫌,还望读者朋友和作家本人指正。
程宪涛的小小集《相似的爱情》,所有篇目都是已经发表过的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拜读之后,总体感觉是作家的政治思想成熟,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素质。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出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致力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深切愿望。作家主动大胆地干预生活,针砭积弊,鞭挞陋习,举良向善,从多方面展现出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方法,这在当下是非常宝贵值得张扬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巨大变革发展之中,社会矛盾极其纷繁复杂的现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机遇,也为作家、艺术家审视生活,把握历史趋势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点上,程宪涛的直面现实,披荆斩棘,秉持为人生而奋斗的文学理念,其精神品格尤其令人称道。作家的大有作为令人敬佩。
那么,程宪涛的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表现出哪些特色呢?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作家作品的成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与作家的社会阅历、理论水平、艺术素养、创作经验、文化知识的积累等等有密切的联系。所谓的“功夫在诗外”就是要从作品之外探讨作家的艺术技能和艺术手法。如果仅从阅读一遍两遍作品就急于判断作家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未免太简单了,果真那样,就不会催生出“红楼梦之学”。所以我只能谈些体会,盼望与读者朋友及作家本人交流。
一、语言流畅而丰富多彩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最基本的元素是语言的艺术性。古今中外的作家、诗人无不是精通语言内涵与韵味的语言大师。程宪涛同志目前在一家电力企业工作,并非中文系科班专业出身,其小小说的语言表达,叙述的节奏,句式的流向,转折的灵活,辞采的选择以及长句与短句的自如运笔,都表现出小说家所具备的驾驭语言文字的文学素养。行文的简洁机智,词语与语气的组合,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文采飞扬,干净利索。在他的爱情系列或讽诫系列的小小说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展现。大家知道,小小说的创作对语言的要求比较苛刻,要把人物写活,选取精彩情节,提炼支撑全篇的细节,叙述清楚人物关系等等都要约束语言的弹性,控制辞采在语境中的位置和辅射力。也就是说既要写出复杂又要写得准确。像《高跟鞋》《瓜子里的爱情》,不仅人物个性鲜明,作家叙述的语言功力几近炉火纯青。
二、故事情节平中见奇,意境新颖深远
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总结出小小说有三要素: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外。其中情节的选择设计,对小小说的创作是一个关键环节。既不能太复杂,太离奇,又不能过于概括,过分虚拟。在真实性、现实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把小小说的情节安排设计得顺理成章,充满悬念,水到渠成,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需要和思维方式,是考验一个作家把握小小说整体架构兼顾各方面艺术组合创造性的客观尺度。程宪涛的小小说作品,在情节的设计安排上,颇有“老练老道”的才华。品读他的爱情系列小小说,往往是读者看得入迷,兴致盎然,不禁一振令人释怀的时候,小说的情节也进入尾声,说大白话就是像“喝二两老白干”正好,活血提神。然而,小小说中构筑起来的生活环境及其人物关系发展变化所形成的情节意境,却长久铭刻于读者的记忆中,正如古人云:“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东方树:《昭昧詹言》)这就启示我们,作家创造的意境愈新鲜、深远,就愈能表达更深沉的感情,就愈能引起读者去思考想象,也就是“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这个道理。
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有很多篇目让人读了储存于心中,例如《情人的钮扣》,一对情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女的要给男情人缝上做爱时丢失的钮扣。这样一系列的细节,支撑了全篇。迭宕起伏,把男子的自私和无所顾忌,把女人的细腻、隐秘和狡猾,刻画得生动、含蓄而刻骨沁肺。一枚钮扣,代表了许多时尚的流行的符号。爱情婚姻中的许多信息凝固成多维的情感系统。你若游戏人生情感,小心提防哪条神经、哪路情感系统发生爆炸,后果只有自负。还有许多类似的平中见奇的婚恋故事、职场故事,作家都截取得集中而适宜,平常而出人意外,喻意悠深,余味弥久,令人由衷感到读了“解渴”,展示出小小说昂扬的生命力。
三、人物个性鲜明,有很强的概括性
小小说与短篇、中篇相比,不具备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的优势。人们常常称小小说为微型、袖珍的“体裁”,这样的体裁外在的容量限制了作家的十八般武艺,但同时也迫使作家拿出创作的硬功夫。在有限的文字量之内,把人物写活、写生动、写出个性又具有共性的人物风采,是反映作家创作小说的基本功和文学才华的综合“函数”。
程宪涛的小小说,所勾勒刻画的人物,所设计的人物关系,都相当鲜明而有特点。其中有一篇《枪》,一名老公安徒手当枪就震慑住了犯罪分子。《差的不是钱》一篇,小韩替局长随礼花了100元钱。单位传言局长欠了小韩100元钱,多日之后,小韩找局长要钱,局长当着上级调查组人员的面前,笑哈哈地还给小韩100元。小韩客观上证明了局长的收入“窘迫”和“清廉”。局长的笑哈哈,透射出人物个性的圆滑世故和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城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含而不露、左右逢源的虚伪脸孔。还有《为局长认爹》中处世圆滑、向上陷媚办事机智的王主任,《现场办公》中的朱老总,对这些人物作家都在叙述描写中,准确勾勒出人物的表情、行为、动作和极有漫画特点的表演,使读者感到这样的人物就曾在身边,就曾舞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给人留下悠远的思考空间,小小说的表现形式轻巧灵活,并不强求反映某些生活情节的完整性,但是绝不可轻淡写人物。程宪涛的小小说,在表现人物的情绪、感情、举止、心理等方面极为敏锐,捕捉瞬间的特征,很是准确。这就给读者以清晰的人物形象,概括浓缩了世象万千、人情冷暖、苦辣酸甜、奇情百变的人生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小说的内涵,其丰富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析清楚的。这也是小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四、题材多样而表现出多层次的主题思想
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部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大多数篇目是程宪涛的早期作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作家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倾向,笔者在网络中看到了程宪涛更多的小小说作品。
概括起来,作家程宪涛小小说创作题材比较广泛,有爱情婚姻题材,有反腐倡廉的,有二人转艺人生活、乡土风情的,也有网络时尚的,还有一些针砭时弊、透析世象市井生活的,林林总总,色彩斑斓。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程宪涛写的长篇小说《边走也唱》的片段等。表现世象市井生活的小小说《反串儿》,表现了二人转艺人在历史上的坎坷经历。《计中有计》一篇写的是三个土匪当家的故事。由于作家选取题材的多样,其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已经确立,进入了文学创作的旺盛时期。
作家程宪涛的小小说创作主题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抨击腐败现象,批评官僚主义和鞭挞职场生活中种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人浮于世等弊端陋习,表现了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愤世嫉俗、忧国忧民,追求理想主义的崇高精神。
二是批判了当前社会伦理道德暴露出的金钱主义、物欲贪婪、自私忘义、婚恋失范等等现象,揭示了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伦理问题,表现了作家鲜明的批判态度和寄予重建伦理道德规范的美好愿望。
三是批判了落后的所谓时髦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颓废的人生观,揭示出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管理疏漏,警示人们珍爱自己,珍爱人生,积极向上地迎接生活的考验。
四是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怪现象,启发人们怎样在社会变革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人生坐标,完善自己的人格。
此外,还有许多令人称奇的小小说,其思想内涵,令人回味,显示了作家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超越时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其中小小说的思想内涵,可能要由读者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历参与其中,或许能找到客观的答案。
综上所议,作家程宪涛的小小说集《相似的爱情》,是作家早期作品的一次回顾审视,一次总结。笔者以为,在小小说创作上,程宪涛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
如果读者、作家、评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帮助作家总结小小说创作上的得失,或挖掘创作潜能的话,是否可以苛刻一点,坦诚一点,探讨以往小小说创作有关问题?有的小小说容量似乎是一般性的短篇小说的压缩,有点浪费资源。有的小小说的选题有点“跑偏”、“单薄”。其二是在保持小小说叙述语言个性化的同时,是否可以更灵活一些,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环境下的不同人物,运用各异的叙述句式语调及叙述节奏,增强小小说的阅读情境和理解效果,从而力避形成类属的模式化倾向。
给程宪涛这样有影响的作家写所谓的评论,实在惴惴,囿于本人处事做人恪守的原则,说朴实的话,讲真诚的话,就拉杂地写到这里。盼望程宪涛在文学道路上烈马奔腾,再展雄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