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康乃馨-汝荣兴的现实主义写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华鸣

    据我所知,生活中的汝荣兴基本上可归入到“传统”的那一类人中去,他甚至还传统得有点儿“冥顽不化”——据他自己坦白,时至今日,他还从来不曾拿他的银行卡去那些自动柜员机上取过钱,而宁愿不厌其烦地到银行的营业所里面去排队等候,因为他总是担心那些既没血又没肉的自动柜员机会将他的银行卡吞进之去后再也不吐出来……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小小说的汝荣兴,近三十年来便也始终走着一条很传统的创作路子——现实主义。

    是的,在汝荣兴的小小说作品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现实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时时能感受到他对现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现实的冷静审视与思考。在汝荣兴的笔下,来自现实的生、旦、净、末、丑竞相粉墨登场,源于生活的种种好现象或怪现象纷纷抛头露面。可以这么说,汝荣兴那已经发表的八百多篇小小说所组成的,是一个现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现实的大观园。

    不过,小小说的汝荣兴,又绝不是那种不敢拿自己的银行卡去那些自动柜员机上取钱的人——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汝荣兴的小小说创作走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道路,但他的许多具体的作品,在表现手法等方面,却又常常是不拘一格的,甚至还常常是花样翻新的。

    我们不妨来看看代表着汝荣兴不同时期的创作的这样三篇作品——

    一篇叫《记者》。这篇发表于1984年,后被选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属上海文化出版社“五角丛书”中的《讽刺微型小说60篇》一书的作品,应该是汝荣兴的成名作。当然,对现实生活中那类只会说不愿做,或者是只会叫别人去做自己却不愿去做的人的鞭辟人里的讽刺,无疑是这篇作品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之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对这篇作品念念不忘,另外的一个原因,则是它所采用的那种类似于电影中的分镜头和戏剧中的旁白的写法——这是一种在今天看来也还颇有新意的写法。

    另一篇为《非动物故事》。它由《猫性》和《狗捉耗子》两题组成,发表于1992年。这是一篇寓言体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是猫和狗。但猫和狗说的都是人话,很现实的人话;做的都是人事,很现实的人事;而且,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近乎文言又显然很是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一切,相信也就是它在发表后很快便被《小说月报》和《读者文摘》先后转载,又很受如今的好几家文学网站青睐的缘由之所在了。

    第三篇是《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发表于1999年,后被收入《1999年度中国最佳小小说》等多种选本直至被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我在北极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篇作品,无疑是汝荣兴很重要的一篇代表作。同时,这也无疑是一篇很科幻又很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现实中的人性——特别是关于现实中的人性恶——的“深度报告”。而它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除了其内容的发人深省之外,那种带有科幻特点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显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上述三篇作品,我想我们应该已经能够对汝荣兴那些现实主义的小小说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理解了。

    当然,倘若我们因此而全盘肯定汝荣兴的小小说创作,那既是不客观的,也是对汝荣兴的不负责任。事实上,在汝荣兴的众多作品中,也难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些作品过于注重内容的现实而显得空灵不足,有些作品则明显地患有主题直露一类的毛病。这应该是汝荣兴在今后的创作中需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

    按照一般的评论文章的常规写法,到了这里,也该是我收笔的时候了。不过,关于小小说的汝荣兴,我觉得还有一点是我们所不能忽视因而很有必要在此“画蛇添足”的——那就是汝荣兴的小小说评论。

    事实上,汝荣兴的小小说评论既是小小说的汝荣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小小说的汝荣兴不同于众多别的小小说作家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在当代小小说作家队伍中,既能搞创作又能搞评论的人实在不多,甚至可以说真的很少。这就一下便凸显出了汝荣兴的非同一般与可贵来。

    不错,汝荣兴的小小说评论虽然还算不上很多,而且主要也还只是一些针对个别问题(如《小小说应该“大”一些》《小小说的困境》《故事:小小说的立身之本》等)和个别作品的评论,并没有形成他的完整的评论理论体系,但这又并不影响汝荣兴在小小说文坛的那种堪称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汝荣兴毕竟是个小小说作家而非专业的小小说评论家。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那些评论,我们都清楚地看到了汝荣兴在专注于自己的小小说创作的同时,对小小说的现状、对小小说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等等,显然倾注着比不少人更多又更深的关心与思考。

    至此,我对汝荣兴多年来一直说他是小小说的“铁杆哥们兼痴心情人”,也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更深的敬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