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放歌-守住第一道防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管住自己是上天堂的羽翼;放纵自己是滑入地狱的开始。

    守住第一道防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坚定必胜信心,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难道非要等第一道防线被摧毁,损耗了一定的声誉和物质资源后,才去拼命地挽回吗?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轿夫穿着一双新鞋进城,刚开始的时候,这位轿夫小心翼翼的,时时在意,步步留心,生怕弄脏了新鞋。后来,一分心踩进了水坑,弄湿了一只新鞋。于是,他便高一脚、低一脚地踩过去,再也无所顾忌了。

    轿夫行路中有过防备、有过警惕,但自从踩湿一只鞋后,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其实,为官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少数领导干部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的确想一心一意做好官、做清官。但随着职位的上升,权力的增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慢慢侵蚀了灵魂,最终走上犯罪之路。其实,领导干部是常在河边走的人,要想“不湿鞋”,不仅得时时盯住“河里的水”,还得时时盯住“脚下的鞋”,时时提高“自警”意识,守住第一道防线。

    为官者必须在每一步行动之前,用法律、纪律和道德准则来对照、思考,看是否“越雷池”了,是否有悖于自己上任伊始的廉政宣言,适时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终,举轻若重,一丝不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湿鞋”、“湿身”,避免走上邪路,避免由公仆变为罪人。

    在人生道路上行走,原谅自己是一杯苦酒;放纵自己是一封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朋友,拿起你的杀毒软件勇敢地杀灭它吧。只有把我和管住自己,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之旅的快乐!

    忘记什么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可太多的人还不知道,世上有比追求幸福本身还幸福的事吗?

    总填不饱肚子的人可能会想,若是哪天能吃上一顿丰盛的筵席,那才叫幸福。而贪婪的商人却会认为,人世间难道还有什么比挣钱更开心的事情吗?

    苏东坡老先生的小册子《东坡志林》里讲了一个他认为非常可笑的笑话。

    两个叫花子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等我有了钱,我会怎么办?”一个说:“等我有了钱,我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另一个马上讥笑他的理想不够远大:“等我有了钱,那就吃饱了还吃,吃饱了还吃,哪有工夫睡觉啊!”

    望见了太阳,就感到了生命给予的幸福;望见了绿草,就感到了春天给予的幸福;望见了耕耘,就感到了收获给予的幸福……幸福,就是我们期待着实现的那个目标,也就是过去常说的追求和理想。你对幸福期待得越久、越迫切,幸福的含金量就越高。

    于丹教授给我们讲所谓的“国学”,讲《论语》,讲《庄子》,二者可怎么融合呢?一个是入世,要建功立业;一个是虚无,要清净无为。她把西方的现代哲学与中国古老的哲学相调和,又引用台湾作家、旅美文豪的励志故事来讲解那些难于理解的“道”、“君子”、“小人”等内容繁复的名词术语。到最后,都是要求听众读者们,要平和地看待眼前的一切,要正确地对待遇到的得失。当然,这里的“得失”不是一个并列词组,而是一个偏正词组,强调的是“失”。而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也不缺少。没有缺少也就没有企盼,衣食无忧,精神饱满,每天生活在惬意之中:有工可作,有爱可好,有朋可友,有情可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我这里双双获得丰收。

    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是不幸的,却不大喜欢说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人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很知足。因此,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忘记什么是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袁枚说“忘足,屡之适;忘韵,诗之适”,与此同理。

    为国家留下记忆

    以学养智    ,以文养心,以善养德,以乐养生,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爱好,不惑之年后的一个选择,更是我一个不可抗拒的执著坚守,它使我在茶余饭后的创作激情有增无减。其意义和好处,不仅使我在物欲横流和挑战、诱惑并存的今天,能屏弃心浮气躁,保持心灵上的一片宁静,让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日子/像一首首诗歌/时时在人类的头顶上/开出花朵”,更能让我为传播社会时代的先进文化、为历史的真实记载和为国家留下永久的记忆,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

    好的文学作品,是读者的心灵鸡汤,能让读者看到人世间朴素的美好,品味到平常生活的滋味,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激发勤奋工作和挑战人生的斗志。它是有意义的知识,也是生活的哲学,更是人生的思考。它是情感的慰藉,也是力量的源泉,更是精神家园的守望。

    为了让每一篇文章尽可能地出新、出奇、出巧,双休日我闷在屋里一写就是一天;有时会在半夜“腾”地坐起来,把蹦出来的火花赶紧记录下来,借“灵感”趁热打铁。夜深人静,灯下拾穗,是我写作的最佳时机,也是我写东西思路最好效率最高的时候。每每这时,我都力争倾注自己的最大心血、最大激情与最大执著。因为,每完成一篇文章,不仅是写作数量的积累,更是我一次生命介质的燃烧。于是,我时常用“追求尚未成功,士成还需努力”来鼓励自己,让每一篇文章结束的过程,都是我心中“伟大”追求的一个成功诞生。

    此前的《唱给母亲》、《圣洁之爱》、《驾驭心情》等文集,由“当代作家”编辑,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后,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朋友,尤其是专家学者对我的作品作出评介,我就颇为高兴与自豪。但我一直觉得意犹未尽,加之经不起领导和同事、亲朋和好友的鼓动,索性又日积月累,把写作一直坚持下来。

    今天,祖国的繁荣让人民安康,中国的强大令世界瞩目。在不寻常的盛世年代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荣光,融汇在祖国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也需要我们记载到历史的画卷上,写进改革发展的篇章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人们心底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一致的,对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而文学写作所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敬崇,对幸福生活的慰赞,对真理正义的弘扬,正是代表了这个社会的时代主流。

    我深知,对艺术的追求包括文学创作,犹如奋力攀登理想的高峰,这一高峰直插文学艺术那耀眼璀璨的云端,那是一个神奇的思想光芒与美不胜收的精神境界呀。然而,攀登这一高峰,既不像观花赏月那样悠闲自在,也不像湖面荡舟那样浪漫轻松,尤其是业余创作的甘苦,必然伴随着艰辛困苦甚至磨难,渗透着心血与汗水的洗炼。经管如此,我仍试图以一种文化的自觉,令传统的评论与现代的感悟相融结缘,文化与文学携手共进的尝试,一篇篇积累 ,一日日攀登……

    一腔挚爱深深奉献心声佳语;万缕痴情款款绣出五彩烟霞。

    对文学艺术的崇尚敬畏之心,让我完全抱着一种神圣感来从事写作的。从诗歌到散文,从感悟到评论,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考,从主题性创作到写作的个性追求,所言之处,尽力捕捉和反映我们现实中人生的最难点、生活的最热点、思想的最疑点、社会的最焦点,其艺术旅途既有我个人成长的独特阅历,也浓缩了我们这一代共和国公民所特有的时代性,是社会当意识和时代的使命感,成就了我的创作走向与创作历程,最终使我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出版了4本不同类型的文集,并赢得了专业作家和艺术家特别是广大读者的青睐与尊重。

    超越繁忙,超越孤独,超越烦恼,在写作中苦中求乐,乐在其中的追求与跨越,为我的写作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新天地。

    一个追求人生价值者,生命一天也不能空转。而一个人能在思想、写作上的不懈追求与不断创新,用创新思维打造精彩,用美好文字铸就难忘,用写作快乐记载历史,那他的日子就格外地充实宏大,他的生活乃至生命就会多姿多彩地丰盈起来。

    凡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作品,都成了思想的里程碑。

    写作是一种生活乐趣、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实现。

    “忙”、“苦”、“累”,是我坚持写作的三个最突出的感受。但通过自己把经过细心观察的那些有意义的人和事,用精雕细刻的文字记录下来,能为国家、为历史留下一个记载、一种记忆,能向世界传达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与心态的美好,以及太平盛世大团结大和谐的生活状态,我就备感幸福与无比欣慰了。

    我把时光能定格

    人生可以复制的东西很多,唯有岁月的行走无法复制。就是说,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是不能倒流的,这是古今中外人所共知的常识,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自然法则。谁能违抗得了呢?然而,我却做到了,我把时光能定格。因此,我骄傲!我自豪!我想,这可算作是我今生今世的一个伟大之处吧!

    那是我一次从哈尔滨去深圳出差,是北方初冬的一个傍晚。记得飞机起飞是下午4时一刻。

    冬季的北方,天短夜长。下午4时的哈尔滨,夜就已悄悄地拉下它那黑蒙蒙的巨大帷幕。

    太阳落山时分,我和一位同事登上了机舱。落座后,我习惯地贴近舷窗向机外望去。这时,飞机舷窗外面已经是黑麻麻看不清东西了。

    夜色降临,当飞机起飞时,从机窗眺望远方,在天空与地面的连接处,有一道色彩斑斓的景色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太阳落山时,天边的云彩烧成的红彤彤的晚霞!

    大自然的景观,多美的景色呀!我差点叫出声来。我不顾一切地在眺望,在欣赏,在陶醉……

    我凝视远方天边处的色彩风景,上边是幽蓝色,中间是枯黄色,下边是紫红色。简直是一道偌大的彩虹,横在天边与大地的地平线之间。那情景,异常独特;那色彩,非常独有。因为,此时此刻,已进入夜间,我发现舷窗外的天空已是黑色的,地面也是黑色的,唯有天空与地面的连接处,是夕阳西下时发出的一道彩虹般的光芒,让我在欣赏赞叹之余,不时地生出一个个美好的憧憬与遐想来。

    飞机升到万米高空,由哈尔滨直飞深圳,即由地球的东方箭似般地向地球的西方飞翔。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办理登机牌时,都要靠舷窗的座位,我的这一需求,十有八九都能得到工作人的关照。我喜爱在靠舷窗座位就坐,是因为在旅行途中,能随时向窗外眺望。观蔚蓝天空的景色,赏茫茫云海的妙境,以便生发出不尽的遐想与人生感悟,陶冶情操,愉悦心情。而每次这样的飞行,都能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难忘而愉快的旅途。

    人大概都有样一个感受:当你处于愉快的场地时,时光就过得飞快,让你把疲劳与不快都忘得一干二净。奇怪的是,飞机在哈尔滨起飞时,绚丽的晚霞美景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而当飞机飞行半个小时后,我发现,舷窗外的晚霞景色一点也没有变小变暗,依然像在哈尔滨机场起飞时,那样的动人。要是在地面上,用不了几分钟工夫,太阳落山时那道彩虹,还没等你赏完看够,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难道飞机飞行的速度,竟能追赶上太阳落山的脚步?

    飞机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不断地加快速度,在箭似地向着目的地驶去的同时,似乎在和落山的太阳赛跑。

    我看了看手表,又过了半个小时后,我发现,飞机舷窗外天边与地面连接处的那道晚霞,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哇!真是妙极了!真太神奇了!我禁不住地叫绝。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喜,我竟能神奇而亲身地感受到,“我”把时光停留了一个小时!

    我虽心里清楚,这种奇妙现象,是飞机从地球东方向太阳降落的西方飞行使然,是飞机的速度追赶太阳落山的脚步所造成的自然物理现象,但这毕竟是我在平时不能感受、不能体验、不能欣赏也无法感受、体验与欣赏到的“奇迹”啊!

    我把时光能定格!

    这不是梦幻,而是“现实”!不是“神灵”的感悟,而是“自然”的体验!不是幻觉的升华,而是真实的经历!这种值得任何人赞许、惊叹与炫耀的奇迹,难道不是一种骄傲,一种伟大,一种不虚此生的理由吗?!

    其实,我把时光能定格,并不是因为我伟大、因为我有特异功能,而是我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纪实情景罢了。

    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和身边,都存在着美景和感动,只不过是我们没注意、没发现而已。假如你不是有欣赏的眼光,独到的思索,你就什么也看不见、感不到、赏不着……

    人生也如同旅途一样,如果精神委靡,心态老成,那只能是煎熬时间,浪费时光,勉强地虚度年华而已。

    想出头先低头

    “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要想出头,必须先懂得低头”。这是我在人生阅历中的一个深切感受。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前辈,当他昂首阔步进门的时候,头被门框狠狠地撞了一下,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许多的门。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说:“很疼吧?可这也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间,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聪明的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所得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作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这一准则让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著,成为一代伟人。在一次谈话中他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下腰做好攀登的准备。所谓“低头拾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稗子的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如果没有忍受“胯下之辱”的低姿态,怎么会有后来的赫赫战功?

    我们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一个人勇敢,但时时处处不示弱的人能得一时之利却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倒是有一些人凡事忍让,不逞能、不占先,心境平和宽容,做事持之以恒,他们即使遇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这种人跑得不快,但能坚持到终点。

    面对压力不低头的人是有个性的人,会低头的人则是聪明的人。低头是一种人生智慧。学会低头,也就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小忍大谋;学会低头,就能顺利地越过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低矮“门框”,免受无谓的伤害;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避免铸成大错以至抱憾终身。

    记得孩提时,有一天我正在睡午觉,刚一睁眼,还没来得及把四周的视野辨别清晰,爷爷从外面回到屋里,乐呵呵地对我说道:“好长时间没抱抱大孙子了。来,爷爷抱抱。”话音未落,一双大手就伸过来了。我下意识地一扬胳膊,就亲昵地被爷爷抱在怀里,举在高处。当时心里只觉得美滋滋地高兴,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如今,每每想起小时候被爷爷抱起来,双腿不用劲儿就离开地面的舒服感觉,我仍然陶醉不已。三十年以后,当我自己的孩子朝我伸出双臂请求抱一抱的时候,不管当时我有多忙、多累,从不会有半点折扣。因为我知道,孩子口里轻柔的一声“爸爸抱抱”,包含了多少亲情的渴望和依恋啊!那是让每一个爱孩子的父亲俯下身去,拥起片刻幸福与温存的呼唤!

    曾经在失落时问过一个朋友:“幸福是什么?”他给我列举了一大串:幸福是悲伤时爱人一个温暖的眼神,幸福是一个几乎遗忘的朋友在你患难时打来的问候电话,幸福是久别返乡后又一次听到母亲絮絮的叮嘱,幸福是童年的记忆依旧清晰,幸福是饥肠辘辘时能够饱餐一顿的痛快淋漓……

    现在,回过头来再谈“幸福”二字,我很想说:幸福就是一种体验,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提炼与感悟,是每个小小心愿得到满足后,从心底里发出的一种美好的感觉和真切的感激。

    其实,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那一刻真是不胜枚举: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久久地享受着温柔的海风;又饥又累的旅行途中,吃了一顿香喷喷可口的饭菜;燥热的夏日午后,坐在清凉的家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啊,真是太多了。

    然而,有关部门在一次调查中,有一个让人吃惊的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居然有一半的人觉得自己不幸福。究其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对幸福的感受——因为他们过于物质化,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做是一件可炫耀的外表。或者说,在他们眼里,太多的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一旦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心生怨气。

    有这样一条格言是:“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

    感恩会使你每时每刻都过得相当愉快,人际关系也会变得真诚和谐。所以说,正如小时候被爷爷抱起时那种幸福美感一样,善于感恩,对美好的人和事存有一种欣赏和感激之心时,就有幸福可言。

    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满足,而要靠自己内心的知足与感受。感恩能让人获得舒心满意的好心情。栽种一株快乐的花朵于心田,让幸福的舞姿如花之绰约。倘若如此,幸福便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