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福的家人当时已离开甲板,在何天福回到甲板之后他们也回来了。可是何天福不敢住在家里,怕遭到暗算,白天都躲在山上的隐蔽所去,这个隐蔽所是当年游击队员下山到卡迪卡素夫人家看病之前的隐身之处。只有晚上他才敢偷偷回家吃饭。
何天福度过最初十分困难的几天之后,写了一封信给已住到怡保的卡迪卡素夫人,请她向游击队领导江雁转达他的困境和解救要求。几天之后,江雁开车来到甲板何天福的家,带着他前往怡保。何天福见到了日夜想念的卡迪卡素夫人,卡迪卡素夫人留他住在了自己宽敞的波士打144号的房子里。
何天福在卡迪卡素夫人家住了一个星期,像个男护理一样帮助坐在轮椅上的卡迪卡素夫人处理繁忙的事务。在这段时间,许许多多的东南亚军方高级官员来看望卡迪卡素夫人,因为她的事迹已经被战地记者广泛宣传,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女英雄。当时面包紧缺,但是英国陆军的专车每天会送来三条刚刚烤好的苏格兰口味面包。何天福住在她家的时候,每天来看望她的各民族访问者像流水一样从不间断。
何天福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江雁的委派,让他到近打州担任英军136部队的联络官。在他即将启程的一天早上,何天福还在自己的房间里,9岁的小朵恩走进来,一脸神秘地拉他到外面的客厅去。何天福知道外面有客人,坚持要梳理好自己的头发穿戴整齐才愿意出来。他走到客厅后看见卡迪卡素夫人和一群客人聚在一起。突然他看见他小时候的女友“竹帘姑娘”就在客人中间。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她了。她这会儿正坐在卡迪卡素夫人的轮椅边上。朵恩拉着何天福的手一直到了她的母亲面前。
“摩鲁,我想问你一句话。”卡迪卡素夫人对何天福说,她还是习惯喊他的外号。“在我即将被日本人逮捕的几天前,我曾和你说过如果我能渡过这个难关坚持到打败日本人之后,有一天我会想办法让‘竹帘姑娘’和你重新成为好朋友。你记得我说过这个话吗?”
何天福说不出话来,只是不住地点头。
“还不止这句话。”卡迪卡素夫人继续说。“我还说过要让你们结成夫妻对不对?现在你马上要调动到近打州英军136部队当联络官了,今天是最好的日子,该把这件事定下来。”
卡迪卡素夫人随后让何天福把手伸给他的小时候的女友和玩伴“竹帘姑娘”,她显得有点害羞,把手缩了回去,卡迪卡素夫人握住她的手和何天福的手交叉在一起,然后继续说道:
“英军东南亚司令部已经决定要送我到英国伦敦治疗,我很快就会离开这里。我希望在离开之前,你们两个人能够答应我将来你们会好好地在一起生活。我有一个预感,不久之后我会死去。会死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而且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在旁边。”
……
第二天,何天福跟着江雁前往近打州担任新职,那里正要举行一场日本人受降仪式。那以后他再也没见到卡迪卡素夫人。
1945年12月5日,卡迪卡素夫人和她的丈夫AC医生、女儿奥尔加和朵恩乘坐英国军方提供的专车离开了怡保。卡迪卡素夫人不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走路,上下车都得由AC医生搀扶。卡迪卡素夫人在离开马来亚之前想要和朋友和亲人告别,所以专车在吉隆坡和柔佛州分别作了停顿。大批的亲友以及关心她的群众为她送行。之后,卡迪卡素一家来到了新加坡海岛总医院,医院要为卡迪卡素夫人做最后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卡迪卡素夫人在医院住了十天,在十二月十六日这天,一辆救护车载着躺在担架上的卡迪卡素夫人前往军用飞机场,一架编号为KJ897的英国皇家空军运输机已等候在跑道上。上飞机的舷梯很陡,小朵恩被一个空军飞行员抱了上去,奥尔加和AC医生则自己走上了飞机。AC医生和两个女儿围绕着卡迪卡素夫人说着话,做最后的吻别。
“这真的是非常伤感!”60年之后,80多岁的奥尔加对访问者这样说。她还能清楚地记着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和场景。那个时候她离25岁生日只有两个月了,她完全明白母亲这次远去英国很可能是永远的分别,她只能在心里祈祷母亲能有最好的结果,而小朵恩也预感到她将再也见不到母亲了,不停地擦着眼泪。卡迪卡素夫人泪如雨下,因为只有她知道等待着朵恩的将是漫长的寂寞日子。
两个月之后,霹雳州战犯法庭审判怡保宪兵头目吉村军曹,他面对两项主要指控:残暴虐待卡迪卡素夫人和她七岁的女儿,在母亲面前将女儿吊在树上,下面燃起火堆;野蛮拷打卡迪卡素夫人,将她打成半身瘫痪。由于卡迪卡素夫人此时已赴英国治病,不能出庭直接作证,一度使得法官难以对吉村定罪。然而很多曾被关押的怡保居民出庭作证,证实了吉村的罪状。经过三天的审讯,吉村被判处绞刑。怡保的人民为这个结果感到如此高兴,专门成立了一个代表团要求法庭主席同意他们建造一个公开的绞刑台,像法国大革命一样在街头公开绞死吉村。
从1945年底到1947年全年,卡迪卡素夫人在伦敦一家教会医院一边接受最好的医务治疗,一边开始书写自己的战时回忆录《NODRAMOFMERCY》。经过一批医生的努力,卡迪卡素夫人的瘫痪情况有所改善,可以在使用拐杖之下用腿走路。这期间,她为了履行在监狱时许下的一个愿,远行到了法国朝拜卢尔德神殿。她一度相信自己能够全面康复并准备在圣诞节之后回到怡保去。而且这个时候她还获悉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已决定授予她一枚乔治勋章,这是大英帝国对于平民的最高奖赏。
1947年11月7日,卡迪卡素夫人在马来亚驻英国公使的陪同下前往白金汉宫参加颁奖仪式。卡迪卡素夫人在盛大的仪式上让人印象深刻。她还是很虚弱,骨瘦如柴。她拄着两个拐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乔治六世国王面前,让国王把金质乔治勋章别到了她的衣服前襟。
然而,就在这盛大的庆祝会之后,卡迪卡素夫人突然病情加重,开始发高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英国冬天的寒冷促成了她的旧病发作,但是她的医生知道,其实卡迪卡素夫人在战时受日本人酷刑造成的损伤并没有得到康复,相反,她病残的躯体正在慢慢地枯萎慢慢地死去。1948年初,卡迪卡素夫人转移到了阳光相对充足的苏格兰接受治疗,在这里,卡迪卡素夫人知道自己的时日所剩不多,于是全力以赴去写自己的回忆录。到后来,她的手已经无法拿起笔书写,教会给她派了秘书做记录。最后的部分她几乎是在昏迷中的间隙写成的。5月底,她终于把书写好了。
卡迪卡素夫人的最后日子是在圣·玛丽医院度过的。导致她死亡的原因是吉村的皮靴重踢她下颚的那一脚。她下颚断裂的骨头一直没能愈合,最后导致了败血症,让她昏迷不醒。卡迪卡素夫人一直怀着热切的希望相信自己能康复过来回到马来亚,她与伤病搏斗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后不得不放弃。她死于1948年6月12日,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卡迪卡素夫人最初埋葬在苏格兰一个叫雷纳克的教堂墓地。在众多的悼念花环中,有一个来自马来亚抗日游击队,上面写着一句话:“你为了我们而死。”1949年,卡迪卡素夫人的遗骨最终回到了怡保。那一次的迎接灵柩仪式十分盛大而隆重,怡保的市民几乎全城出动,迎接这位忠肝义胆的女英雄回到自己的家园。但是,在迎接卡迪卡素夫人遗体的人群中已经没有马来亚抗日游击队的人员身影。因为马共游击队这时已经和英国人闹翻,再度武装起义回到了丛林打游击战。
日本人突然宣布投降,使得马共游击队和英国军方的蜜月期提前结束了。
还在日本人宣布投降之前,马共总书记莱特对于形势的发展有着预先的估计。他根据缅甸和欧洲战场英军逐步取得主动的形势推断出英军很快会反攻马来亚。在1944年的10月,莱特召集了全马来亚的游击队高级将领到雪兰莪开会。莱特在这次会议上担忧的是当英国人一旦重新占领马来亚,一定会和游击队翻脸。所以从今天开始,游击队要为了将来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公开的武装力量,这一部分要和英国军方合作,听从他们的指挥。而另一部分的队伍将是秘密的武装,到了一定的时候,这支秘密力量会独立运用。莱特的报告给了游击队将领一个明确的印象,这支秘密的队伍将来会和英国人战斗。莱特的远见让大家很信服,各个州的游击队开始了组建秘密队伍,同时还在几个主要的州的丛林的深处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而这一切,全躲开了英国人的眼睛。
1945年8月16日那一天,陈平正在霹雳州召开游击队领导的每月例会,突然传来了日本人投降的消息,陈平意识到现在是要开始实行莱特预先布置的计划的时候,就是要加强秘密部分的游击队武装,在丛林里的秘密军火库囤积尽量多的武器,做好英国殖民者回来统治的准备。
日本人宣布投降的时候,马来亚境内没有英国的军队,只有马共游击队的武装在各个地方和日本人作战,所以在东京宣布投降之后,日本人立即伸出触角和游击队接触商议谈判的事宜。他们焦急地表示出一种愿望想不理睬投降的命令,而转向和游击队组成一个联盟。日本人其实很了解马共游击队和英国人之间的矛盾,他们的意思是愿意和游击队一起同卷土重来的英国殖民地战斗。如果游击队同意的话,那么他们就听从游击队的指挥而不去当战败国战俘。这样一个具体而认真的想法,从日本军队驻扎在森美兰、近打、霹雳州以及柔佛州的最高长官的信使转达到游击队总部。这个问题引起了霹雳州游击队高层激烈的辩论,其结果是大部分成员的意见倾向于接受日本人的计划转而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回到马来亚。在霹雳州游击队开会讨论而没有做出决定的时候,整个日本军团做好了准备带着完整的军事装备和武器弹药投向游击队方面。
然而就在会议期间,马共中央的一位女交通员江雪蓉从吉隆坡来到霹雳州带来莱特的指示,要陈平立即启程前往吉隆坡去见他。所有在霹雳州开会的游击队领导人认为总书记莱特的紧急召见意义重大,决定将开了一半的会议暂停,等陈平回来之后马上重新开始。陈平立即搭上了火车前往吉隆坡,到达时间是八月十九日,可是莱特已在数小时之前离开了吉隆坡紧急前往新加坡,但是他留下特别的指示给他。那是一份正式的文件,将在几天内对外宣布。这里有八条内容,第一条就是要支持苏联、中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所组成的世界安全同盟。陈平在接下来的时间知道了莱特已改变了原来的政策,就是准备和英国人全面合作,放弃武力抗争,走和平议会斗争的道路。在英国军队回来之后,游击队要交出公开的武器。陈平看到莱特政策180度的大转弯十分震惊。唯一一条让他略为宽心的是莱特主张继续隐藏丛林深处的秘密武器弹药。
陈平前往吉隆坡见莱特的时间里,霹雳州的游击队士气高涨到了最高点,大部分的人都在考虑准备继续在丛林里武装斗争,只是他们的目标变成了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然而在陈平从吉隆坡回来带来了莱特的指示之后,这种借日本人之力抗击英国人的可能化为泡影。
三个星期之后,英国军队开始登陆马来亚半岛,重新成为了马来亚的统治者。
马共游击队迅速被边缘化。英国人一方面高度赞扬马共游击队的抗日贡献,一方面要求游击队交出武器。1945年11月15日,英国人召开了马共游击队上缴武器大会。那一天会场上的翻译就是精通中英文的何天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