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玻利维亚莫拉莱斯的“社群社会主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身是创建于1995年3月27日的争取人民主权政治组织,它是由古柯农、垦殖农和小农的工会组织为主体的新兴左翼政治力量。该组织成立后不久加入了左派联盟,参加了1997年的选举,其领导人之一的埃沃·莫拉莱斯(1959~)作为左派联盟的候选人当选为众议员。莫拉莱斯是艾马拉印第安人,出身贫苦,父亲是矿工。小时候他放过驼羊,中学时期因家贫而辍学,后当过矿工和面包工人,服过兵役,后任古柯农组织执行秘书,1996年成为玻利维亚全国古柯农组织的领袖。1998年,莫拉莱斯成为争取人民主权政治组织主席。1999年,该组织改名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争取人民主权政治组织”,简称“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在1999年地方选举中,“争取社会主义运动”获得11名市长、81名市政议员的职位。在2002年1月的大选中,莫拉莱斯作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在第二轮选举中以微弱劣势失利。但“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27名众议员和8名参议员的议席。在2005年12月的大选中,莫拉莱斯作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候选人以53.74%的选票当选为总统,并于2006年1月22日就任,成为玻历史上首位印第安人总统,同时兼任“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席。2009年1月,玻利维亚以全民公投形式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5年,不能连选连任,但同时规定现任总统可以参加于当年年底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2009年12月6日,玻利维亚举行总统选举,莫拉莱斯获得63%的选票,再次当选总统,并于2010年1月22日就任。

    2.莫拉莱斯“社群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莫拉莱斯在首次就任总统时庄严地宣誓,要在玻利维亚建设“社群社会主义”(Socialismo Comunitario)。莫拉莱斯在就职演说中说,玻利维亚腐败和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这说明新自由主义模式绝不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玻利维亚将彻底抛弃这种模式,根据本国国情来搞好自己的经济建设。他表示,新政府将严厉打击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动,主张实行“零可卡因”政策,但反对实行“零古柯”的做法,因为在玻利维亚要完全清除古柯是行不通的。他还说,玻利维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还是有那么多的同胞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去谋生,到国外去找一份不稳定的工作来谋生,这令人感到痛心。他表示,本届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自然资源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

    莫拉莱斯认为:“社群社会主义就是人民生活在社群与平等之中。从根本上看,农民社群里就存在社会主义”。“我认为我们的模式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这是一种建立在团结、互惠、社群与共识基础之上的经济模式,因为对我们来说,民主就是共识,在社群中,我们是协商一致”。“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在社群基础之上的社群社会主义,我们认为,这就是建立在互惠与团结之上的社会主义”。

    从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纲领、莫拉莱斯的就职演说和执政以来所采取的政策来看,莫拉莱斯的“社群社会主义”的主要主张是:在玻利维亚实现社会正义,以人为本,承认人的权利;主张参与民主,召开制宪大会,选举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议员;承认玻利维亚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以印第安文明和价值为根基、以独立战争英雄的思想为指导,建立“拉美大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企图,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声援正在为自由、正义和解放而斗争的力量和运动;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新殖民主义政策,捍卫主权、经济主权和发展权。国家资源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公社、工会和家庭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发展基础,政府将保护它们;解决人民的问题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和政府的宗旨;“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主张“社群社会主义”,发展社团民主;保障充足的粮食供应、有效的医疗和良好的教育,捍卫贫困和边缘居民的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的购买力,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等。莫拉莱斯承认,建设“社群社会主义”任重道远,资本主义只会伤害拉丁美洲,而社会主义意味着公平和公正,使拉美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种族主义或法西斯主义者统治”。

    玻利维亚前驻中国大使路易斯·费尔南多·罗德里格斯·乌雷尼亚于2008年10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做的《社群社会主义: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回应》的报告中称,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原则是基于对历史记忆的重拾、认知和评价以及先烈们为了实现以下目标而进行的斗争:社会正义,消除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人类和宇宙以及一切生命形式都被认同并能够平衡共存,承认人权的普遍原则;以各种社会组织间的共识、尊重和认同为基础的参与式民主,消除贫穷、苦难和歧视;各个民族、人民和国家,无论其政府组织形式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如何,都有其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千百年来形成的智慧;建立“拉美大祖国”,团结各国人民的力量摆脱新自由主义、帝国主义和跨国集团;重建玻利维亚,使之成为多民族、多文化互相尊重、和谐共存的国家,消除社会排斥;纪念为维护在玻利维亚植根已久的土著文化的独立性和久远价值而斗争的英雄;抵制各种干涉行为和帝国主义行径,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将其视为一种左右玻利维亚人民意志、控制民族国家及其财富和命运的企图;强调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团结为实现自主决定的主权国家的自由、正义和解放而斗争的武装力量和社会运动;谴责霸权国家的军备竞赛,认为其强大的破坏性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公社、工会和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应受到政府制度的保护;充足而有保障的食物供给、有效的医疗服务和消除歧视的教育体制;弘扬社群社会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社会和土地等是“生活得好”的重要因素;保护被掠夺者和被边缘化群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捍卫经济、社会权利未受保护的中产阶级的权益要求,使其潜力得到发挥、生产能力得到发展;发展能够将政府和一切社会部门联系起来的、具有社会和经济内涵的参与式民主;关注在旧的发展模式下被忽视和边缘化的贫困地区的发展进程;使劳动者获得体面的工资、使本地产品有公正的价格,保护生态产品;实现土著民族自治,保障其集体人权和在平等的条件下行使公民权;建立“共识民主”,主张人与自身、社群、家庭和自然之间的本源认同与平衡;改变造成饥饿、贫穷和苦难的内部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歧视。重拾祖先的骄傲和智慧,树立自尊,克服几个世纪的内部殖民主义和外部殖民主义造成的自卑。

    “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理念的价值观基础是:自由、尊严、平等、公平、对等、互补、团结、透明、社会责任、尊重生命、尊重人权、尊重文化多样性。

    2008年4月21日,莫拉莱斯总统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土著问题常设论坛第七次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了拯救地球、拯救生物与人类的“十诫”。这“十诫”也被看做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国内和国际政策的10点纲领性原则,“十诫”的主要内容是:

    (1)消灭资本主义。莫拉莱斯认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要救治地球母亲就必须找出其病因,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地球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还造成了贫富分化。资本主义体系追求利润的逻辑正在破坏地球,它向一切事物索取最大的利润。这是那些把增加利润、降低成本作为唯一追求的跨国公司的逻辑,是无限消费的逻辑,是利用战争夺取市场和自然资源的逻辑。它不顾及对市场和利润的追求意味着破坏森林、剥削和解雇工人并把维持人类生活的基本服务私有化。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没有什么事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都变成了商品:水、土地、人体基因、传统文化、正义、道德、死亡和生命本身。就连气候变化也可能最终变成商品。只要资本主义尚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会继续增加、垃圾将继续充斥全球。不要自欺欺人,关于自由、体面的生活的理想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为了保护地球、生命和人类,必须消灭资本主义。

    (2)放弃战争。

    (3)建设一个没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世界。

    (4)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和生命,保障水资源成为人类和一切生物的权利已是刻不容缓。

    (5)发展绿色能源,杜绝能源浪费。必须控制全球能源的过度消耗并寻找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中小规模的水力发电是我们的选择。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是拯救地球、人类和生命的又一项基本任务。

    (6)尊重大地母亲。大地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生命本身。不能再继续污染地球母亲了。

    (7)享有基本服务是一项人权。享有教育、卫生、水、电、通讯、交通和信息等基本服务是人的基本权利,不能被私有化。全社会应使上述种种成为普及全民的公共服务。要拯救地球就必须保证全民享有上述人权。

    (8)反对消费主义,遏制奢侈浪费。

    (9)尊重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使各种文化和经济模式和平、和谐地互补发展,对拯救地球、人类和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10)要过好的生活。建设与地球母亲和谐相处的“社群社会主义”是立足世界的方式。印第安民族主张推动建设一个公正、多样、包容、平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使所有民族都能生活得好。生活得“好”,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和大自然为代价。“生活得好”就是不能仅仅考虑人均收入,还要关注文化认同、社群和人们之间以及人与地球之间的和谐。印第安民族相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群社会主义,其基础是人民和社群,而不是把自身利益凌驾于社会全体利益之上的国家官僚。社群社会主义为社群集体谋利益,而不是为少数有权人谋特权。与以往那些失败的模式不同,社群社会主义不仅顾及人,也将自然和多样性融入其中。它不再遵循单一的发展主义的模式,不再不惜一切代价实行工业化。反对毫无节制的发展,而主张人与人、人与地球母亲之间的平衡与互补。

    3.“社群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为实施“社群社会主义”,莫拉莱斯执政以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

    (1)实行石油和天然气国有化。2006年5月1日,莫拉莱斯总统颁布天然气和石油国有化法,宣布对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实行国有化。法令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恢复对石油天然气资源完全和绝对的控制和所有权;从2006年5月1日起,所有在玻利维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活动的外国公司,都应向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YPFB)交出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权;在法令发布后180日内,所有在玻利维亚运营的外国公司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条件,与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重新签订合同。根据国有化法令,在规定的6个月期限到期之前,玻利维亚政府已于同年10月份先后同在玻利维亚经营的所有12家外国石油公司进行了重新谈判,达成了协议,共签订了44项新的合同。玻利维亚国会已于11月30日正式批准了这些合同。外国公司已向玻利维亚政府及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移交了多数控制权。与此同时,玻利维亚政府也允许外国公司可以从投资中获利,但不能拥有控制权。2012年5月1日,莫拉莱斯总统颁布最高法令,宣布对西班牙电网集团所属的国际电网公司实行国有化,并命令军队正式接管该公司所有设施。通过这项国有化措施,玻利维亚国家电力公司已对玻利维亚的电力生产、运输和销售业务体系恢复了控制权。

    (2)召开立宪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新宪法。2006年7月2日,玻利维亚举行立宪大会选举,执政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获得了立宪大会255个代表席位中的137席,超过60%。2007年12月8~9日,立宪大会通过了新宪法草案。2009年1月25日,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投,约60%的玻民众支持新宪法。新宪法使玻利维亚人民,尤其是印第安土著居民和农民、矿工等低收入阶层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印第安人将被赋予行政、法律、经济、宗教和文化方面更多的自决权。在印第安人传统居留地上,土著社群可根据自己的传统选举领导人。此外,将成立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多民族立法大会”,土著社群将获得更大的参与权。新宪法共有400余条款项,赋予了玻利维亚中央政府更多的权力,并规定各级政府机构应向占玻利维亚人口大多数的印第安人打开大门。

    (3)多次举行全民公决,就是否同意扩大地方自治计划、总统和副总统等去留问题等进行表决。在2006年7月2日举行立宪大会选举的同时,玻利维亚就是否给予全国9个省更大自治权的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公决的结果,56.2%的选民反对改革现有的地方自治机制,反对扩大省级政府的自治权力。但在全国9个省中,有4个省,即东部富裕的圣克鲁斯、贝尼、潘多省和南部塔里哈省的多数人对扩大自治权投了赞成票。所以,这次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给这4省闹分裂埋下了祸根。2008年8月10日,就总统、副总统以及全国9个省中8名省长的去留问题举行公民公决。莫拉莱斯总统获得67.41%的支持率,从而将继续留任总统。

    (4)进行土地改革。2006年6月3日,莫拉莱斯总统在东部圣克鲁斯市将第一批土地国家所有权的证书交给贫穷的农民,从而开始了一场他所说的真正的土地革命。莫拉莱斯宣布,政府将分配200万公顷国家的土地给农民,在开始阶段分配的土地不包括征收私人的土地,以后将会影响到庄园主的闲置土地,政府准备将其收回归国家所有。同年11月28日,在参议院通过土地改革法以后,莫拉莱斯正式颁布新土改法。根据新土改法,国家有权向庄园主征收部分闲置土地,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无地的贫民和土著居民。莫拉莱斯宣布将把大量私有空置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给贫民和土著居民,但这一法律遭到一些省,特别是东部省的大庄园主的反对。

    (5)改变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莫拉莱斯制定了国家发展5年计划,计划强调要改变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指导计划的四项原则是要使玻利维亚成为一个“发展生产的、有尊严的、民主的和主权的国家”。除前面已提到的石油国有化、土改等措施外,计划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战略部门,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业、能源、环境资源等;二是就业和收入;三是基础设施和生产;四是生产服务。计划提出经济年增长率达7%。在扶贫方面,制定了扶贫计划和支持团结互助计划,此外,还制定了扫盲计划。莫拉莱斯主张打击贩毒活动,但允许农民种古柯。莫拉莱斯称玻利维亚将实现“零可卡因,零贩毒,但并非零古柯”。莫拉莱斯强调要改变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必须从结构上解决问题,建立适合玻利维亚的经济体制。他宣布取消自1985年8月29日开始实施的推行新自由主义计划的21060法令,将改变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自由裁员的做法,将取消自由进口商品。

    (6)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莫拉莱斯奉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化的外交政策。莫拉莱斯执政后,加强了同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他多次访问古巴和委内瑞拉。2006年4月29日他访问古巴时,与古巴和委内瑞拉领导人签署了抵制美国支持的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人民间贸易条约”,并把这一条约纳入“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框架之内。莫拉莱斯努力发展同巴西、阿根廷及邻国的良好关系,努力促进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莫拉莱斯政府重视发展同欧洲的关系,曾多次访问欧洲一些国家。莫拉莱斯政府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持批评态度,谴责美国对玻利维亚内政的干涉。2008年9月10日,莫拉莱斯总统下令驱逐美驻玻大使菲利普·戈德堡,理由是戈德堡在当地煽动反政府抗议,鼓励分裂活动。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玻美关系有所改善。

    莫拉莱斯执政以来,遇到了国内外的众多挑战和问题,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是:

    (1)地方分裂势力和反对党的挑战。玻利维亚4个比较富裕的省,即东部圣克鲁斯、贝尼、潘多省和南部塔里哈省在反对党的支持下,加紧进行分裂活动。此外,在反对派的队伍中,除大资本家和大庄园主外,也有一些工会组织和民间团体,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主,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莫拉莱斯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影响。社群社会主义并不排斥地区自治。莫拉莱斯政府颁布了以实现政治非集中化和地区自治为目标的“安德烈斯·伊瓦涅斯法”。但是,政府和反对派对“自治”的理解分歧很大。反对派要求包括独立的立法权、分享能源税收等内容的“完全自治”;政府强调地区自治必须以确保国家统一为前提,认为反对派的“完全自治”等同于“独立”,势必导致国家分裂。双方分歧多次引发国内政局动荡。2008年5月和6月,富裕4省先后举行自治公投,在有效票中赞成票占压倒性多数。但是,全国选举法庭和总统都拒绝承认上述公投结果。自2011年9月以来,玻利维亚一部分印第安人和环保主义者多次举行游行,抗议政府在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区修建一条长达300公里的公路,该公路横穿塞古雷国家公园的印第安自然保留地,被认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2)美国的敌视和跨国公司的挑战。莫拉莱斯曾多次指责美国企图派人暗害他,指责美国在背后支持反对派反对玻利维亚政府。此外,莫拉莱斯的国有化、土改等改革措施,也触犯了一些在玻利维亚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利益,它们对莫拉莱斯政府仍然持观望和保留的态度。

    总的来看,莫拉莱斯的执政理念和政策措施,与他的前任有很大的区别。有人称莫拉莱斯的“社群社会主义”是“21世纪拉美的第一场革命”,也有人称之为“玻利维亚的第二次革命”。在玻利维亚国内外,对莫拉莱斯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不尽相同。莫拉莱斯能否顺利地把他的改革措施进行下去,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