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翻开历年的重大安全事故记录,我们会发现像公式一样的事故发生“标准”,即某人因为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某人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企业安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岗位责任不明,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制止违章行为等。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安全责任意识的缺失。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企业损失,员工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保障企业安全就是维护员工自身利益。

    在医学中,白细胞被称为血管中的“健康卫士”,它随血液在人体内到处游走。一旦人体受到病毒的攻击,白细胞就会接到“警报”,迅速接近血管壁,通过变形穿过血管壁细胞,奔赴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线,准备战斗。在企业这个有机体中,也会出现“健康危机”,这时,我们就应当像白细胞那样,在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在工作中做好“望”、“闻”、“问”、“切”,做好企业的安全卫士。

    林是一个工作积极热情,每天朝气蓬勃的人,而且他相当有力气。一天早上在运送原料时,平时他只要一拉一拔,250千克的A4塑桶转两个圈就到了吊机下。

    这一天,林和往常一样开始工作,但是,塑桶在侧转到位放下时,桶内的液体从桶盖小孔中溢出溅在他的脸上,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更糟糕的是流到了眼中。幸亏参加过培训,知道“要立即用水冲洗1分钟以上”的紧急处理方法。他立即采取措施如法冲洗,及时赶到医院诊治,万幸,眼睛没什么大碍,但是这次经历把林吓了个半死。林这一次,可以说是“吃了一堑”,“长了一智”。自此后,工作前再也忘不了仔细检查,不仅如此,他还督促化验员取样后把桶盖拧紧。

    林的经历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了终生的遗憾,对于企业,对于个人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工作中一定要有安全责任意识,时时检查,查到隐患,立刻消除,绝不让隐患有任何成为事故的可能,每一家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能够保卫企业的卫士。只有人人成为企业的安全卫士,那么企业及至和企业利益相关的每一位员工才能平安度春秋。

    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基层班组,已跨入了“重协作、讲凝聚力”的团队精神时代。该队在班组员工内部实施了“互保联保责任制”,有效调动了班组员工预防安全事故的积极性。老员工陈泽民在起班组的安全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讲的是服从命令,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往往只是保证‘自己的盐罐子不生蛆’,至于别人怎么干,那不关自己事。而现在,每个人都把安全生产作为班组共同奋斗的目标,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身边的人和事。”

    安全问题人人有责,应该时时关注。要将“安全”二字铭记心中。在战斗中,最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是第一线,最容易发现危险的也是在第一线。同样,在企业中,最容易出现危机和发现危机的也是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员工是你最好的哨兵。”《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关于危机管理的一篇文章说,“询问员工看到了何种潜在危机,并征询员工的意见,还要给那些报忧者一定的奖励。”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员工,你站在公司的最前沿,可以最先察觉危机,一旦出现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上报,为公司把好脉,因为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生产确保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在生产工作中,安全是前提,是保证;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一切。有着强烈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员工是公司的栋梁,由这样的员工组成的企业安全有保障,生产才能红红火火,才能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如果一位没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员工去做事,那么,再漂亮的制度、流程都是一种摆设。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他会竭尽全力去做好他应该做的事,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去做事。企业拥有这样的员工,还愁生产没有保障,企业不能发展壮大吗?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说“戏比天大”,某钢铁集团一位普通的汽车司机冷晓奇也常说:“企业员工的责任比天大。”他不仅说到了,而且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2004年9月的一个深夜,在钢铁集团设在江西某大桥的工地上,员工们正在挑灯夜战。冷晓奇开车路过工地材料堆放处,发现远处有一个人肩上扛着一卷电缆线正匆匆离去。他心想:有人偷工程材料!于是,他一边高呼“抓小偷”,一边开车向那人追去。狡猾的盗贼看有人追来,马上扔掉电缆线,冲下路基,向黑暗的田野里跑去。

    冷晓奇来个急刹车,打开车门,跳下车,奋勇追去。盗贼慌不择路,跳进河里,冷晓奇也跟着跳进河里。当盗贼爬上对岸时,被冷晓奇紧紧抓住。冷晓奇大喝一声:“走,到派出所去。”盗贼狗急跳墙,恶狠狠地从身后抽出一把锋利的镰刀,拼命朝冷晓奇身上砍去,冷晓奇顿时血流如注。他一边与盗贼英勇搏斗,一边用力高喊:“抓贼啊……”

    由于冷晓奇身上多处负伤,流血不止,体力不支,盗贼扔下镰刀,趁夜色逃匿了。

    闻讯赶来的公司员工和几名在工地的领导,连忙把受重伤的冷晓奇背上车,紧急护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

    后来,根据冷晓奇对盗贼的形象特征的描述,公安人员第二天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冷晓奇为保护工程材料与歹徒搏斗负伤后,公司董事长从太原赶到工地看望他。面对领导的夸奖,他只是谦虚地说:“每一个热爱企业的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因为这是责任。”

    冷晓奇的话道出了一个真谛:责任是缔造名牌企业的主要力量。责任可以保证企业之树常青,保证员工的职业之树常青。我们应落实好一切责任,因为我们的责任心是推动公司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员工的责任心越强,企业的损耗就越低,效益就越高;反之,如果企业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再强大的企业也终会倒闭。

    企业不是福利院,不是疗养院,不是慈善机构,企业担负着自负盈亏的沉重压力。如果面对企业的安全责任,员工选择逃避,那么他对企业来说无异于慢性毒药。

    “冯晓,快到下班时间了,还有那么多重车没拉,我们每次多挂一个重车好吗?”某天早班,采煤A队一班新员工李明以商量的口吻问工友。 

    “绝对不可以。这属于严重违章,我坚决不同意!”就这样一句话,一起违章事件被扼杀了。

    其实,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坐公共汽车”,这辆车子就好比是我们的企业,富也好,穷也罢,都是我们大家的:车况好时,我们坐在上面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车子坏了,走不动、推不动时,我们不能抛弃它,要爱惜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更要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人人尽了自己的责任,车子才会再次发动起来,载着我们平安向前。只有将安全工作做到位,才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是不能够正常进行的。

    切断错误链条,让问题止于自己

    在著名的“蝴蝶效应”中,亚马孙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其原因并非是蝴蝶扇动翅膀的力量,而是蝴蝶扇动翅膀产生的微弱气流变化,恰巧处在大气循环系统的敏感位置中,“敏感位置”才是引起巨大风暴的原因。在生产工作中,重大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初始的“小错误”开始的,总是发生在最易于被人们忽略和轻视的那一点上。

    某企业的一位仓库保管员,在夜里值班的时候违反规定酗酒后,沉沉地睡了过去。恰巧当天晚上企业厂长路过仓库时去仓库转了转,发现了这位保管员。厂长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呵斥:“要是发生了火灾和盗窃怎么办?”这位睡眼惺忪的保管员借着未醒的酒劲,也大声地说:“发生了问题,我负责!”在这漆黑一片、四下无人的夜晚,这位保管员的责任看起来是那么的单独和孤立,似乎与任何人都毫无关联。但,这不是事实真相。

    这位保管员的“出了问题我负责”的豪言壮语,是愚蠢的、无知的。保管员的岗位责任,只是企业组织里成百上千个责任中的一个,它和企业组织里其他的责任紧密相连。如果保管员的岗位责任缺失,由于这种联系会导致一系列的责任缺失——如果因为保管员的失职而发生火灾或盗窃,接下来呢?生产部门将因领不到原材料而被迫停止生产,销售部门会因生产部门的停产而无法履行销售合同,财务部门将因销售部门不能履约而无法按计划收回应收款……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责任缺失,就这样导致了一连串的恶性事件。

    正如“蝴蝶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不可能彻底地避免孤立和偶然错误的发生,但可以监控到错误发生质变前的种种征兆。只要能及时采取措施,完全可以控制局势的发展,切断错误链条,让问题止于自己,防止小错误变成大事故乃至灾难性事故。

    研究表明,96%的安全事故是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只有4%是由不安全环境造成的,可以说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故能否避免靠的就是责任。员工的责任意识,不仅是为企业负责,更是为自己负责。如果某一个责任环节缺失了责任,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下去。

    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一起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会导致一系列事件发生。它的基本含义是,事故的发生,就好像是一连串垂直放置的骨牌,前一个倒下,引起后面的一个个也倒下。当最后一个倒下便是危害结果发生。

    这一理论的创始者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沿着如下顺序发生、发展的:人体本身按人的意志进行动作潜在的危险伤害。这个顺序表明: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是人的本身素质,即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知识、意识、技能方面的问题等;按意志进行动作,即出现设计、制造、操作、维护错误;潜在危险,则是由个人的动作引起的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潜在危险会引起的事故发生;伤害,则是事故产生的后果。

    后来,我国有关专家对此又做了一些修改,变为:社会环境和管理缺欠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事故。就是说,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是社会环境和管理的缺欠。这里强调了社会和管理的作用,其余的内容与原来的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更具体、更明确了。

    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的措施是: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例如,尽一切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态,则伤害就不会发生。

    每个员工都应该对工作中的“小错误”多些敏感,提高安全认识,减少不安全行为,注意安全细节,因为灾难性的结果往往是由小错误引发的。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对差错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可以防止差错被不断地放大成事故。

    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会牵动全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细小的疏忽所产生的后果都会不断扩大,它们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将演变成重大的安全问题。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负责,我们就不可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每一个人都在生产流程之中,对安全流程负责是不能推脱的。安全流程的进行就是为员工们创建一个安全环境,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能主动关心自己的同事和合作伙伴,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及时发现与处理安全隐患,切断错误链条,让问题止于自己。

    安全操作,何时不再追悔莫及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相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全部,没有了生命,一切都不存在。安全就是生命,一旦安全没有了保障,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和员工一定要遵章守规,否则事故一旦发生,一切都无法挽回。

    一个星期六,A矿采矿车间采矿班风钻工解某如往日一样在上夜班。到了班组,开完班前安全会,解某开始上岗作业。来到采场130-6#掌子面,解某心里琢磨着明天要和女朋友见面,心里特别美,这让他干劲十足,于是使劲地打炮眼。当打完第5#峒子的炮眼之后,解某听说当班只有一名爆破工,当班要放5个峒室的炮,肯定会晚下班,这样的进度必定影响第二天相亲,于是,解某决定帮爆破工李某干活。解某主动找爆破工李某要来了雷管、炸药,就独自一人进5#峒子内进行装药填塞工作。炮装完之后,解某掏出打火机用明火直接点炮,把九根导火索烧着。炮点完后,就一个接一个地响了,解某还没来得及退出峒子避炮,炮飞石已把他打倒在峒内。5#峒子炮响完之后已是第二天清晨7时30分,准备下班的工友未见到解某,马上进峒子里去找,结果发现解某已被打伤,于是迅速将他抬送矿医院进行抢救。由于解某头部受伤严重,在送往矿医院的途中不幸死亡,年仅20岁。

    从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来看:解某是风钻工,不应该干爆破工的活。他这样的行为是严重的违章作业。解某还违反了“严禁用明火点炮”的安全规定,并且在没有安全监护人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峒子内装药、放炮。这些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某冷拉型钢有限公司冷拉车间7时30分工人开始上班。上班后,车间主任周某对在岗员工进行分工,冷拉车间共有9人在岗,其中盘圆拉丝工1人,其他人员都在冷拉大车间工作。拉丝工朱某操作型号为JZQ650的卧式拉丝机,工作程序是把65毫米圆钢拉成6毫米的圆钢。他操作拉丝机将第三盘圆钢快要拉完时(每盘约150公斤),发现拉丝机运转不正常,判断机械有故障。他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和断电停机措施,就伸手排除拉丝机故障,结果其左手、右手和上半截身子被卷进拉丝机。9时45分左右,冷拉车间工人解某到拉丝机旁拿工具箱时,发现朱某被绞入拉丝机中。解某立即切断电源,并随即叫来几个人,用大铁剪把钢丝一道道剪断后,救出朱某,但朱某已经死亡。

    拉丝机操作工朱某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该公司的《卧式拉丝机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开关部位启动开关,碰到特殊情况立即停机;设备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得接近滚筒,更不允许用手摸拉制的钢材。

    因为违章操作,朱某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故的后果往往是相当严重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仅是将生命的责任融入到安全生产之中,提高安全意识,绝不越雷池一步。

    安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头等大事。众多的安全实践中,在真正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中,人都是第一位的,主要表现在: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技能不足、安全行为不规范,其中尤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问题最为突出。

    导致人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可能各异,但将这些事件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不安全行为就是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的外在表现。工作中一定要按章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安全。因此,要将安全意识融入血液中,只有时刻记得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责任,严守操作规程,才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