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狼驯成狗是人类前进的一大步
在人类社会的孩童时期,狼与人类结成了对子。人和狼都要捕杀猎物以活命,而二者的捕杀对象往往是同一目标,这自然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世间的事,都是对立中有统一。人与狼生活在同一天地之下,二者自然就有了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关联。作为人的一方,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发现了事物的两面性。狼的迅猛、机警、执着、灵性和团队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于是便有了将狼驯化成为狗的过程,并将狗作为家畜之一;远古时代有的部族还将狼作为图腾。古籍《列子·黄帝论》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貘、虎为前驱,三战而后得志。”说明黄帝集团中的某个部族最早驯化了狼,并以狼为部族的图腾;其后北方民族,如回纥、匈奴、突厥都把狼作为图腾,并将绣有狼头的大纛作为王的标志。
《魏书·高车传》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匈奴单于有两个女儿,美貌如天仙,国人都视为神女下凡。单于说:“我的这一对女儿,哪个凡人能配娶她俩?只有上天有这个资格。”于是在国北无人之地,筑起一座华丽的高楼,将二女安置,并祝告曰:“天神,请你自己来迎娶吧!”过了三年不见动静。女儿的母亲准备接回来,但单于却说:“不可,还没到时候。”又过了一年,便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吼嚎,并用爪子扒开了台土为洞,安然而居。妹妹便说:“父汗将我们关在这里,心想要配给天,如今可来了一只狼,莫非它是神物,是天打发它来的吧。”说完就要下去与狼为伴。姐姐大惊说:“狼是畜牲,你这样做,不是辱没了父母吗?”妹妹不听劝,下台做狼妻,生儿育女。其后逐渐繁衍成国即为隋唐时期中国西部强大汗国回纥。这也是回纥国以狼为图腾的来由。此后,回纥可汗出征,都要在全军将上前庄严大呼:“让苍狼作为我们的战斗口号!”其传说中的英雄可汗乌古斯出征乌鲁木可汗时,苍狼便来作为向导史诗中是这样描写的:
翌日黎明时候,
乌古斯可汗的营帐里,
射进来像目光一样的一道亮光,
亮光里出现一只苍毛苍鬃的大公狼。
其后,这只苍狼大步走在千万铁骑之前。大军跋涉多天,苍狼终于停下了脚步,乌古斯就在这里打败了他的劲敌乌鲁木可汗。
从此,代代回纥可汗都要建狼纛,拜狼纛。“安史之乱”时,唐朝名将郭子仪前往回纥可汗处,请他出兵助唐平乱。那可汗便自恃兵强马壮摆架子,他先要郭子仪按回纥礼仪拜狼纛,然后才接见了郭子仪,答应出兵。(见《新唐书·回鹘传》)
国外也有崇狼的习俗,如:北美印地安人有崇狼部族;罗马市以哺乳的母狼为城标等等。总之,人类从视狼为神到驯狼为狗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步,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狩猎民族,都视狗为忠诚的朋友,保护家园的卫士,生产上的助手,生活中的伴侣;到近现代,狗的作用在战争、反恐、禁毒、医学、宇航、救援、文化娱乐等各个方而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时至今日狗已成为人类最庞大的宠物群,追本求源,狼是狗的祖先,狗从它的祖先那里继承了特别发达的嗅觉,而人便利用它的这份天才为己服务,故狼、狗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狼的本性不敢恭维
古人对狼的本性早有了解,所以《史记》中有项羽“贪如狼”的比喻:在青藏高原的肉食动物中,如豹、狐、猞猁、艾虎、鹰隼等,它们虽都是钢牙利爪,但都是以吃饱为原则,吃饱了它们就停止猎取行动。哪怕那美食就在它的眼前,也不屑一顾。可是狼不一样,它有一种凶残而贪婪的秉性。有适合的条件,特别是饿急了时,它们会猎杀很多生灵。这我可是领教过了的。1963年,我在察苏上庄下乡,住在队长康成福家,他家的后院墙就是羊圈的北墙。一天晚上,天快亮时,饲养院中响动很大,全庄子的狗都狂叫起来,惊醒了我和康队长,我俩都以为有人来偷羊。但很快就传来了挡羊娃的哭喊声:“狼来了!狼进了羊圈!把羊咬死了!”我俩赶紧穿衣上房。在朦胧的晨光中,羊圈内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多只羊,其他的羊挤在墙角中发抖。只见一只很大的狼,不断地纵跳,想跳出羊圈墙。它跳进来时,身轻力快,但这时它老人家吃得太饱,影响了它这位顶级跳高健将的成绩。每一跳离墙头总是只差十多公分,而扒不到墙头,无奈地溜下来,然后又是下一跳,真是锲而不舍。康队长见队里的羊遭了大难,心痛得大骂起来:“妈妈日的,你咬死一只羊也就罢了,足够你吃几天,你竟压密儿往倒里放,队里养这点羊容易吗,我不剥下你的皮,我就不姓康!”说话间,他将他家烟囱一脚蹬倒,将砖一砸为二。在狼跳起来扒到墙上,将落未落之时,大概有一两秒的停顿,这时康队长的飞砖就向狼砸过去,端端地打在狼头上,狼嚎了一声跌落在地。第二次起跳又在原地挨了更重的一砖头,第三跳只到半墙就被打下去了。狼被这三砖头砸得懵头转向,卧在了墙根,老康将剩下的砖头,全部准准地砸在了狼头上,狼的后蹄蹬了一下,便无声无息,说明已经一命呜呼了。下到羊圈后,才发现这狼咬死了8只羊,咬伤了3只,老狼的这次歼灭战使队里的羊损失了四分之一,老狼也赔上了命;皮子剥了后,挡羊娃见狼的肚子如鼓,把胃打开后,那大块大块的羊肉还很新鲜,估计了一下,至少有30多斤精肉,怪不得它跳不起来。通过这件事,我对老康的绝活儿十分敬佩,顺便说他是“老康三砖定输赢,老狼一命归黄泉”。此话还在庄子上传开了,老康听后,大不以为然,他说:“我七岁就挡羊,抛石头是每一个挡羊娃的看家本领,有啥夸头?”
这只狼大意失荆州,怪它自己谋划不周,犯了“鸟为食亡”的大忌,但更多的狼可要小心谨慎得多。一次我跟晁古尔典去下夹铙捉狼,那是一个下雪天,老晁说,这时候下夹铙最好,雪会把人的气味、脚印都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再奸的狼也会上当。为此,他正朝着夏日哈大山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说:“狼是山神爷的狗娃子,山神爷不放话,狼就不上夹子。”第二天一大早,我俩兴冲冲地跑去看夹铙。谁知那夹铙的一周,有两只狼的脚印,它俩在五十米外就绕着陷阱转圈子,每转一圈蹲下来观察一会儿,至少转了十多圈,最后在离夹铙一米的地方停下来,一左一右两条尾巴把雪都扫光了,说明停了好长时间,但它俩没吃那一口放在夹铙一边上的肉。最终,大踏步地向上山的方向跑去了。这一对老狼何等的小心。
一次我在查查香卡下乡,这是一个藏族小山村,半农半牧,所以大多数人家都养猪。初夏的某日,这个绝少有新闻的尕庄子传出了一条大新闻。那天一大早,银木措大婶到屋顶取牛粪片准备烧早茶。看见一只狼竟咬着一头克郎猪的耳朵,一边跑一边用尾巴拍着猪的尻蛋,那猪竟哼哼着,乖乖地和狼一排儿向荒地里跑去。她连忙大喊:“啊哟!谁家的猪叫狼赶跑了!大家快起来追!”等大家披着衣服出来时,猪和狼都不见了。一查证,原来是加央家的猪叫狼赶跑了。加央叫上兄弟和妹夫,拿上铁锨、棍棒,盯着狼的脚踪一路过去,到晌午时,追到一个狼洞前。只看见了被啃得精光的猪骨架,满地是大狼小狼的脚印,原来这是一只要给它的一窝狼仔寻口粮的母狼!它要咬死猪,那样它很难把一只六七十斤的死猪拖到洞中去,于是它来了个赶活猪的方法,真是很有心计。
柴达木的狼声名在外,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领教过柴达木狼的厉害。在《荒野的召唤》一书中,他写道:“藏狼体形不小于普通狼,不同的是,它的毛色为浅黄与白色相间。很可能在甘肃被蒙古人称为‘乔伯尔’的狼也属于这一种,但是在甘肃很少,在藏北却很常见。辽阔的荒原、丰富的动物种类决定了狼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荒原上生活着无数的野牦牛,每年都有不少的自然死亡;另外,狼还时常三五成群去捕捉其他动物,如藏羚等。
西藏狼比灰狼怯懦许多,力气也小。我们的两条蒙古狗常在夜里与藏狼厮打,而且往往得胜。除胆小之外,西藏狼还特别放肆无礼,惹人厌烦。每天夜里,它们都多次来到考察队帐篷旁,想出其不意地占点便宜。此外,为避免打死的野兽(牦牛除外)被狼吃了或毁坏,根本不能放在野外,哪怕只有一小会儿。有一次,我的同伴在距宿营地不足三公里处打死了四只雄性藏羚羊后,返回营地牵骆驼,以便驮走猎物。可是,当他牵来骆驼时发现所有的猎物都被狼吃得一干二净。在修沟郭勒河边的一个地方,我们把几磅黄油埋入岩屑层中,打算返回时再来取,但是,可恶的狼嗅到了黄油的味道,它们掀开压在上面的大石头,将美味的黄油和布袋一起吃了。有一次,我将滑膛枪和一些子弹留在了山里,第二天到原地一看,枪不见了,子弹也没了,全被狼拖走了。枪在不远处找到了。但是开过一枪,看来,当狼拖着枪走时,扳机挂在了石头上;至于子弹,就这样丢了。
尽管狼厚颜无耻,但是却很警觉,距离很远就不让人靠近,若想不提前埋伏好就在白天打死它,那是难上加难;况且,它受伤后生命力仍很顽强。总之,为了得到一张藏狼皮,我们费了不少功夫。后来,我埋伏在一头死野驴旁,才打死了一只狼。
有几次,我们夜里荷枪实弹守在死牦牛旁,子弹没少用,狼却一只也没打死。最好的方法是用番木鳖碱去毒死狼,或者用捕兽器捉狼,但是,这两样我们都没有。顺便说一句,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捕到西藏的很多动物。
西藏狼的发情期在1月,但这时,它们一群仍然不会超过十来只。
与狼对峙三小时
笔者在野外几次遭遇过狼,都是有惊无险,但每次的记忆都十分深刻。文革开始时,我正在巴隆剪羊毛。县人委吴主任送来一纸条,上书“见条立即回县,参加运动,不得有误”,一时没伴儿,只得孤身从巴隆骑马回县。由于走错了路,从早上6点起程到晚上11点时,我还独自一人在戈壁沙漠中踽踽而行,人和马都疲惫不堪;是夜残月如钩,夜色沉沉,四面山峰如鬼魅般狰狞,眼前是一片渺茫和辽阔,不知路在何方,只凭老马行缰。突然,从左边远处传来一声悠长的狼吼声,充满野性的饥渴,阴森可怖,似利刃穿过我的心房。当狼一嚎之后,右后方便有另两只狼的回应,三只似在一问一答,很快我就感到了三只狼分左右,对我形成了夹击之态势。狼紧紧相随,我感到我与狼的距离只有五六十米。但此时,月入黑云,我啥也看不见。嚎声越来越响也越来越近,它们在商量何时下手,我感到今夜凶多吉少,命悬一线。我突然记起,不久前,我曾在夏日哈遇到一位要到查查香卡采购药材的收购员小赵,由于是同路便结伴而行。这个年轻人是第一次到牧区,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事都想知道。他问我这路一上如此荒凉,会不会遇上瞎熊?我说,很早以前这里有瞎熊。但现在瞎熊都跑到深山中去了,你想见一面怕不容易。正说着他惊恐地大喊一声:“看瞎熊!”我举目一望,远处有一头两岁的牦牛犊卧在崖根里养神。我便取笑他制造紧张空气,此事一笑了之。谁知过了一多月,突见媒体刊出一则惊人报道,说赵某在采购路上,路遇巨熊挡道,并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了过来。赵某一身正气,浑身是胆。他从怀中掏出红宝书,高声朗读:“下定决心,不怕牺牡,排除万难,争取胜利。”那瞎熊一听这段豪言壮语,便落荒而逃。对此,我不胜惊讶,很佩服这位年轻人的政治悟性和不凡的想象力。
此时此刻的我,无法活学活用他的退熊之术。因为我的红宝书装在被褥中,我不能下马取书,给狼以合围聚歼的机会。这会儿我只有一把五寸藏刀,那是吃手抓用的,用来对付这三只把我当成手抓的狼是派不上用场的。这时我想起了瓦布洛老猎人给我传授的几条经验。他说遇上一只孤狼,根本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是两只以上的狼,就要特别小心,但千万不要紧张,实际上狼更怕人。但如果你心慌一寸,狼劲就能长一尺,人不慌张狼就下不了决心;其二,如果是晚上就点火或抽烟,左右画圈,把烟头吹出火星,这时才知抽烟还有吓狼的功用,平常说这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不抽烟,更不带火,这一招是用不上了;下一招是唱歌。底气越足,就能把狼的气势镇住。平日里,我也会吼几声“尕马一回拉着来。”但此时此刻连半匹尕马也拉不回来;剩下最后一招,就是甩缰绳,我把缰绳抡得左右呼呼响,这一招好像还管事,狼声停了好一会儿。再一次嚎起来时,那嚎声好像也远了一些,这使我胆子大了起来,开始唱歌,歌词是我的保留节目《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越唱声音越大。当唱到“那天我去山上打猎骑着马”时,底气冲斗牛,连自己也觉得奇怪,竟有如此高的分贝。这时我的歌声和狼的嚎声混在一起,这可是人狼二重唱。事后,我感到当时的表现很滑稽,带几分闹剧的味儿。人狼相持三个多钟头,谁也奈何不了谁。我突然立马一个小垭豁上,前面是几点电灯光,不远处还传来一片狗叫声,听起来竟然如此的亲切可爱。我纳闷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啊!原来我站在了红山嘴垭豁上。前面灯火闪烁处正是我苦苦寻觅的察汗乌苏!我温暖的家就在那灯火阑珊处。我放马奔下山口。回首处,残月将欲西沉,碧天如水。唯见山冈上,碧海青天的大背景上,映出了三只狼蹲着的剪影。三只狼齐声一嚎,好像有几多的愤懑和不甘心。嚎声的潜台词是:“小子,这回算你命大,咱们下回见!”
要给狼留一生存之地
从古至今,人视狼为恶兽,欲全歼而后快,而狼是一个历经千难万劫生存下来的物种。这全得益于狼有着十分优良的生存本能。
狼的社会组织严密,等级森严,所以狼群能够组织有效、精准的伏击战、合围战,还能将大型猎物赶入冰原、沼泽、断崖绝境,然后慢慢享用。它们还能同心协力捕捉身量比它们大数倍的野牦牛、野驴、盘羊等;在食物缺乏时,它们可以忍饥挨饿数日不食,一旦锁定目标,它们可以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追逐猎物,猎物不到手,决不罢休;它们的嗅觉是第一流的,能在几里外嗅到猎物的各种信息,做出是否出击的正确判断;它们的耐心也可圈可点,当一只狼瞅准了一个旱獭洞时,它可以一动不动地守候一两个小时。旱獭也是很有耐心的主儿,往往是一个在洞内,一个在洞外,双方比赛谁更有耐心,结果往往是旱獭命归黄泉。
有几位猎人告诉过我同一件事。即有的狼被夹铙夹住后,如果是公狼,大都会等着猎人们剥皮割喉。如果是母狼,特别是正在喂奶的母狼,会咬断自己被夹住的爪子,逃之夭夭。因此而成为瘸母狼者十分凶残,对人的报复性大增;公狼在狼家庭中很恪尽职守,一个个都是可爱的狼爸爸。当母狼生育时,小狼出世时,公狼会特别勤快,早出晚归,将捕到的食物送给母狼吃,还从口中吐出已入胃的食物,供小狼吃。当小狼长到一月左右,狼爸、狼妈、狼崽一家同享天伦之乐,据见过此情景的猎人们说:“简直和人没两样。”
在人与狼的生存博弈中,人是强势一方,但狼还是薪火相传,留子留孙地挺了过来。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牧区广泛开展“打一只狼,奖一只羊,狼皮归己”的活动。其效果显著,但狼很快就以新的生存技能,对付人所想出来的种种灭狼办法。狼并未灭绝,只是种群变小,这有点分散打游击的意蕴;国外也曾大规模地开展猎狼,欧美各国还动用了直升机、红外狙击枪等先进工具,但效果也和国内差不多。狼依然在绝境中生存着。
但人类对狼的认知也与时俱进。世界各国先后都对狼的认知有了一个拐点。那就是狼在生物圈和多样性的生物世界中起着一种微妙的调节作用。有一些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有些还在探索之中。狼的生存,在更深的层次与人有着某种关联。狼全部灭绝了,那自然的链条就断了一节,对人而言,并非就是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由于地域有限,为了保护野生鹿类等草食动物,将狼剃了光头。谁知几年之后,鹿群中的鹿都大腹便便,越来越发福,整日卧地不起,形如呆鸟,种群开始退化衰落,生育力降低。
经科学家研究,方知没有了狼,这鹿们自然要享清福,就像八旗子弟们入关一久就没有了昔日的雄风。真是“福兮祸所伏”,人兽同理。这自然也就影响到了人的利益。于是黄石公园的管理人员又从千里迢迢之外的加拿大引进了一群狼,放入公园。不几年,那鹿群又精神抖擞了起来。看来世间万物,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之间都是一种奇妙的相生相克的共存关系,永恒不变。
我国已将狼列入二级保护动物,这是对狼在大自然中有一席生存之地的认可,意义深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