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的启示-山路弯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戚爷住山上,山上便蛇一样盘下一条小路,直奔山下小镇。先是土路,后是石板路,悠然地躺在林间。小镇人都知道山上有奇峰异景,却不知路是戚爷的功劳。

    戚爷修路原本为方便自己,没料日后会方便小镇人夏天上山观景。观景人必经戚爷小屋,必到他家讨水喝。水是正宗的山泉。正是那泉让戚爷当年下决心定居山上的,戚爷把山泉圈在了后院。早先,戚爷在门前备上干净的碗和一缸水,供路人饮用,有人用后就自动放下些零钱。后来,缸前便有了那块木牌和几个歪歪斜斜的字:免费泉。

    日久,小镇人无不知道戚爷是小屋的主人,无不知道小屋的主人叫戚爷。

    可也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外地人。外地人来串亲戚或慕名到山上游玩,路过戚爷的小屋,也不忘用戚爷的粗碗往矿泉水瓶子里灌泉水,戚爷看着他们灌泉水就笑眯眯的,他们也对戚爷笑眯眯的,还说“谢谢大爷”。戚爷就格外开心。

    戚爷从没有这么开心。戚爷在山上种了几十年地也没有这样开心。

    开心过后,戚爷就伤心。伤心时,戚爷总是爬上高高的山石看茫茫的树林,聆听凝聚了他几十年心血的树林轻轻地对他歌唱……

    戚爷的心总是在那歌声中慢慢平静。

    平静的戚爷便能在山上平静地生活,几十年如此。戚爷主要在山上种些花生之类的作物,用它们去换大米……小镇人都愿吃戚爷种的花生。戚爷的花生仁小,却出奇的香。小镇人买戚爷的花生从不跟戚爷砍价,戚爷说多少就多少,同时也为报山泉之恩。戚爷从不多要一分钱。所以每年秋天,是戚爷到小镇最多的时候。一挑挑沉甸甸的花生总是在山路上晃出动听的音乐,也把戚爷的身板晃得硬硬朗朗。

    戚爷万万没想到,这年秋天的第一挑花生下山他就成了新闻人物了。

    这天,戚爷一早挑着几十斤花生下山。微风把花生的香味送入林间,引来上百只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蝴蝶,仿佛一支迎亲的队伍,顺着山路奔向小镇。戚爷不由愉快地哼起了一首老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老头儿!”

    戚爷被这猛一声野吼怔住了,四处张望不见人,嘀咕着“见鬼”,又继续赶路。

    “老头儿,站住!”

    戚爷这回听真切了,是个粗嗓门儿汉子。他放下担子,坐在扁担上……

    戚爷看见一个像是迷路的汉子从树丛中出来。那人过来就忍不住抓起一把花生,剥了几粒扔进嘴里,边咀嚼边问:“卖?”

    “卖。”

    “称十斤。”

    戚爷用编织袋称好后,没料那人扛起花生就往树丛钻。

    “钱!?”

    “钱?老头儿你去打听打听我是谁?我是老大!”

    戚爷如见恶虎,一扁担挥了过去,那人当场断气。戚爷清醒后如五雷轰顶,扔了担子直奔小镇派出所投案自首。

    派出所的警察听说戚爷杀了人,不信。来:到现场,他们不约而同地一声惊呼:“戚爷,你老人家立大功了!他正是我们四处追捕的黑社会老大西瓜皮呀!”

    戚爷也不信,他一扁担搞定了一个黑社会老大,且还是一个市公安局悬赏通缉了一年多的黑社会老大。市报市电台电视台记者在追踪采访戚爷时,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烈士的父亲,他儿子牺牲在自卫还击战,他妻子是在他儿子牺牲的消息中暴病而去的。戚爷从此就来到了山上,他说他种树是为了纪念牺牲的儿子和儿子的烈士战友们……

    记者问:“戚爷,你拿着公安局奖励的5万元有什么打算?”

    “植树护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