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动天下-登庸计(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只要你有向学之心,任何时机都不算晚。”吕不韦微笑着去看丹霄,言语中颇有些许炫耀之意,缓缓说道,“老夫有一处春秋别馆,建了多间如同‘静逸轩’一样的书房,供来我大秦的各国才子文人编书立著,不知你觉得老夫这书房如何?是否算作研习学问的好去处?”

    吕不韦本以为能听到丹霄赞誉,他则顺水推舟也将丹霄揽在门下,给他一个机会做学问,却万万没有想到,丹霄并不为此心动,反倒是稍皱了皱眉,环顾书房问他道:“大人想听假话还是实话?”

    吕不韦愣了一下,忙道:“不必虚妄,老夫平日听的假话太多了,你就实话实说罢了,不必拘泥。”

    丹霄抱拳道:“那在下就说实话了,大人您这书房不乏美感雅趣,却又太庸俗花哨了些。”

    “此话怎讲?”这书房是吕不韦精心布置,字画、屏风、古琴全都是珍奇异藏,丹霄的话虽令他心有不快,他却又很想听听丹霄能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丹霄道:“大人若曾真心做学问,便知书房乃文人安身立命之所,高雅别致的装扮倒在其次,最重要是有做学问的氛围,不管是华丽还是朴素,终都要气质一致。在下窃以为,书房须得有沉稳宁静的感觉,人在其中才不会心浮气躁,但是大人您这儿虽摆满精致物品,却总显得有些繁杂,至多算是珍品收藏馆,不能归为做学问的好去处。”

    对于丹霄这番听起来不识好歹的批评,吕不韦心中却是暗暗惊诧。事实上,他虽也饱读诗书,却从未真正潜下心来研读学问,至多算得上商界中的佼佼者,称不上真正的文人,虽收拢诸多文人食客编纂巨著,自己却终归有些沽名钓誉之嫌。丹霄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却正好中了他的软肋。

    见吕不韦长久沉默不语,丹霄以为是自己的直白冒犯了他,便略带歉意道:“在下多有得罪,还望大人见谅。”

    “无碍无碍,你说得很有道理!”吕不韦忙道。

    二人正处于有些尴尬的局面时,高若恰巧出现,与他们道:“大人,晚饭已备好摆上,夫人请大人和公子前去用餐。”

    吕不韦抬眼看门外,已是夜幕初上,忙对丹霄道:“光顾着与你聊天,不觉天已黑了,走走走,我们去吃饭,一起饮几杯!”

    丹霄大大方方道:“好。”

    吕不韦到了饭厅之后,看到摆上来的饭菜,不由得略皱了皱眉,问高若道:“不是吩咐了要盛情款待么,为何只做了这些素淡小菜?岂不是怠慢了贵客?”

    “这……”高若面有难色,抬眼望了望丹凝,未再出声。

    丹凝额上还微带汗珠,看得出是刚忙活了许多事似的,她微笑着望向吕不韦,口中道:“大人见谅,这些饭菜是我亲自准备的,虽然朴素了些,却都是霄儿幼时爱吃的。”

    丹霄望着满桌子摆的素淡小菜,以及年少时最爱的山药汤,神情略显呆滞。他完全没有想到,隔了那么久之后,还能闻到这出自丹凝之手的熟悉饭香味。这里的一餐一饭,确实都是他最爱的食物,触景伤情,不由得心里一酸,喉头就跟着哽咽起来,半晌也迈不动步子。

    吕不韦听了丹凝的解释后,呵呵一笑道:“既是夫人一番心意,那就另当别论了。丹霄,来来来,快坐下吧,不必拘束!”

    丹霄这才回神,挨着丹凝坐了下来,席间他与吕不韦仍有交谈,丹凝也不插话,只静静听着。她被他说话的样子吸引住,心无他顾,眼中盛满温暖目光,她对丹霄那种无法掩饰的理解与信任,让吕不韦看着都觉嫉妒。

    面对丹霄这个年轻人的时候,吕不韦察觉到自己竟有些无措感。这些年来,各国有才学的谋士都慕名前来投奔他,他见过的有才学有胆识之人比比皆是,却从未在任何一人身上见过丹霄这般洒脱气度。丹霄既没有无可奈何的自卑,也没有苟且偷生的低微,身上更看不见对世俗金钱的媚俗。这人太过潇洒,活得无拘无束,无愧于任何人,反倒使吕不韦觉得棘手了。

    吕不韦生平最不怕的就是贪婪之人,他最了解这种人的本性——因为与他有类似的地方。这种人不管渴慕权势还是财富,都离不了向上攀爬的手段,吕不韦知道要用什么来利诱这种人,也熟谙打压控制贪婪之术,但面对丹霄的镇定和淡泊,他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丹霄太像丹凝,不管是气质还是性格,姐弟俩都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恰是吕不韦最不擅长攻破的险关,令他不由得生出些无计可施的挫败感。

    待晚饭过后,吕不韦派人送丹霄回玉馆,丹霄同丹凝告别之时,吕不韦允诺他可以随时来探望丹凝。

    丹霄离开之后,回到卧房中的丹凝还是面带喜色,依旧沉浸在与亲人重逢的欣悦之中,不似往日的沉静与温顺,今天的她显得格外真实活泼。见她心情通畅,吕不韦也跟着高兴,趁机向她建议道:“凝儿,我见丹霄谈吐不俗,气度非凡,若总是屈尊为他人做事,未免太可惜了些,倒不如让他来府中居住,跟着我修文涉政,也好为将来前程铺路。”

    “大人,万万不可!”听闻此言后,丹凝脸上立刻浮现出惊恐神色,忙与吕不韦道,“能再与霄儿相见,丹凝心里已是感激万分,只求从此平静生活,再不作任何妄想。”

    “为何?”吕不韦不解她为何如此惊慌,与她耐心解释道,“我不过是见他一心向学,所以诚心要帮他,若他能抛却旧时辛苦,开开心心过锦衣玉食的日子,这有什么不好么?”

    丹凝真心道:“大人好意我明白,但请容我斗胆说句实话……您若帮他,就等于害他……我已遭罪受苦,不能再害了霄儿!”

    见丹凝面庞浮现悲伤神色,吕不韦心中一凛,了然道:“我明白了,你是怕赵姬再——”叹息一声,余下的话已不用再多说,彼此心中也都已了然。吕不韦生怕触痛丹凝苦楚,握着她的肩,轻声宽慰道:“莫担心,她不会再伤你了。如今她已离开咸阳,迁居去了别处,我保证,她再也不能动你一个指头,相信我。”

    丹凝垂下眼睑,放任自己依靠他的肩膀,她轻声道:“我信你……但我仍是不能让霄儿涉险,只要他能平平安安活着,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好男儿顶天立地,必得有一番作为,才不算枉来尘世走一遭。”吕不韦劝说丹凝道,“你若执意如此,很可能会断送他的前程,他确实是很有才华的人,莫非你想因自己的畏首畏尾耽搁他一辈子吗?”

    听了吕不韦的劝解,丹凝的心有些动摇。她细细一想,自己的确未曾问过丹霄日后的打算,但她却能从短短的相见时间里看到他不凡的一面,幼年丹霄就聪明异于常人,若真是一生隐遁收敛,倒也真有些委屈他了,想到这儿,她不禁有些迟疑:“这……依大人之见,我应当如何?”

    “你应当放手让他去攀登高处。”吕不韦对她保证道,“我都是为了你好,凝儿,他既是你的亲人,就等于也是我的家人。把他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吕不韦的这番话感动了丹凝,在他殷切目光的注视之下,她终于对他点了点头,默然道:“一切听凭大人做主。”

    吕不韦心中窃喜,将她揽在怀中,他所想的是,只要能留住丹霄,丹凝也就不会离开他,可以一直与他相伴。

    丹凝在他怀中轻声叹道:“你知道么,他不在的日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说,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漫长的黑夜总会变亮,活着总是得活着,虽不知心中有何向往,要等待些什么……现在好了,现在我再也无须为这些伤神。”

    在这春风沉醉的夜晚,门外花香暗暗浮动,与丹霄一别七年后的丹凝,在此时才终觉心神俱安,再无惊惶。

    她心内暗暗祈祷着,但愿今后的日子,与这唯一的亲人再不相离。

    时光就这样若有若无地流动着,转瞬之间,三年已过。

    这三年以来,在丹霄的打理下,“戒忧堂”玉馆已在长阳街立足鼎盛,并接连开了两家分店。丹霄培养出几个精良的玉雕师,因此玉馆的活计他便不必亲自动手,只消背后指点便可,很多的时间他都用在了读书上,不管是文学还是商经,吕不韦都是对他倾囊相授,从无任何私心。

    自从与丹霄重逢后,丹凝一直过着平和安好的日子。赵姬在三年前就已迁徙离宫,前去雍城行宫躲灾避难,据说她临行之前曾请道士算了一卦,卦言她若继续留在咸阳,将有性命之忧。因而,在得到嬴政允诺之后,赵姬就带着嫪毐转迁至雍城居住,这一住就是三年。

    嫪毐因终日侍从赵姬,又得赵姬在嬴政跟前美言,所以备受嬴政宠信和感激,得到的赏赐异常丰厚。迁到雍城后,那里的一应事情便全由他做主,光是伺候他和赵姬的仆婢就有百千余人。听闻他是太后跟前的大红人,各地去投奔他求仕途的宾客也不少,渐渐地,雍宫长信侯嫪毐的名气,几乎要与咸阳城的文信侯吕不韦并列了。

    在此之前,吕不韦养了上千门客,包吃包住,并发给他们钱财,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考撰写成文字,汇集成册。丹霄跟着吕不韦的日子,也加入到编纂撰写书著的人群中。在门客们最初交上来的书稿中,因为大家各有各的心得和经历,所以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他们在文章里畅所欲言,论万物古今之事,上下四方、兴废治乱、士农工商等全都有论及,丹霄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和删定。

    这些门客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虽不乏贤士能人,大多却都恃才傲物,摆脱不了轻视别人的习气。起初他们很看不起丹霄,认为自己辛苦所作书稿由一个毫无名气的年轻人来删改,实属不能忍受的屈辱,但等他们看完丹霄修改过的稿件后,却只能默默叹服了——丹霄虽然年少,才华却当真出类拔萃。

    待书著终于完成时,已经秦王政八年,书中融合了儒家、道家的思想观点,对法家和墨家观点则采取批判态度,可谓“诸子之位兼有之”。全著共含八览、六论、十二纪,一百六十篇,共二十多万言,初定名为《吕览》。可吕不韦思来想去,终觉不够妥当和响亮,他不知要给这著述换个怎样的名字,便决定听听丹霄的意见。

    为此吕不韦特意召丹霄进书房,与他商讨道:“如今书著已成,也算了却老夫一桩心愿。今日请你前来,就是想听听看你的意见,老夫想给书著取个好名,你有何高见?”

    丹霄谦逊道:“此事自然当由大人拿主意,丹某怎敢妄言。”

    “老夫既然请你前来,便是信任你,你只管说说自己的想法,不必太拘泥。”

    丹霄低头沉思片刻,并未直接回答吕不韦的问题,反而问他道:“大人身为国父,官高位重,有权有势,为何还不满足,一定要花重金立此书?”

    吕不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觉得呢?”

    丹霄答道:“若丹某没猜错的话,大人定是想要流芳百世,名存青史,令万世后人敬仰。”

    “你倒是够直接。”吕不韦并未怪责丹霄的坦白和冒犯,反倒因此觉得跟他更亲近了些,也就直言道,“孔夫子被世人尊为学问大师,正因他写了《春秋》一书,孙武能当上吴国大将,也是因吴王看过他写的《孙子兵法》。因而不瞒你说,老夫广纳贤士编书立著写出《吕览》,最初也是想扬名立世,垂范后代。”

    丹霄微微一笑,同他道:“既是如此,以丹某所见,大人不如就将此著取名为《吕氏春秋》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