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故事-神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品美酒,享佳肴,乃人生之幸事。殊不知有滋有味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辛酸,或窘迫,或残酷,或智慧……

    早先,镇上有个厨师,名叫张三,他身怀绝技,菜里不放丁点荤腥,就能空手做出带鱼味的菜肴,也能做出带鸡味或者带鸭味、肉味的菜肴。因为这手绝活,张三被人称为“神厨”,贫穷人家遇有喜事,又买不起多少荤菜,就常常来找张三帮忙。

    张三只二十出头,个头不高不矮,品貌也很端正,他白围裙一扎,往灶台上一站,操起家伙来真是神气十足,不少未婚的姑娘总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十里外有一个朱员外,家里有钱有势,他闻听关于张三的传言,觉得挺好奇,但又不屑找张三帮忙。不想一日,朱员外遇到一件难事,他有个独子,今年十六岁,这天,小少爷闹着要吃鱼汤面,这本来很平常,上街买两条活草鱼回来便成,可眼下是严寒的冬天,湖面上结冰封冻已经月余,市面上连鱼鳞都没有一片,莫说是鱼了。没有鱼就做不了鱼汤,没有鱼汤又何来鱼汤面呢?

    朱员外无奈之下想起了神厨张三,便忙派家人去请。家人如此这般对张三一说,张三欣然应允,随车前往。

    在朱员外家的灶屋里,张三只用半炷香的工夫,就做出了一碗香气扑鼻的胡椒鱼汤面,上面还撒了一把绿如翡翠的青蒜,诱人的香味飘了一屋。

    当张三把胡椒鱼汤面端进堂屋时,小少爷早已按捺不住,抢过碗去就大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啧啧称道:“香,真香!好吃!真好吃!”坐在旁边的朱员外闻着那香味儿,也差点流下口水。

    小少爷有个姐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脸上飞起一片红霞,热热的目光不时地在张三脸上飘来飘去。张三走了,可朱员外家的事情更大了。为啥?朱家小姐茶饭不思,昼夜难寐,不是念叨鱼汤,就是念叨张三,才过去了几天,人就整整瘦了一圈。

    朱员外急得手足无措,找来几位名医给小姐诊治,都说小姐得了心病。夫人知道女儿这是看中张三,害了相思病,急得泪洒衣襟,直催朱员外快想办法。

    朱员外咬咬牙,心想:就是把女儿下嫁给这个小子,也不能便宜了他,一定要他把绝技交出来,好让我们朱家人今后有享不尽的口福,也可以因此而省了银子。

    夫人一听也觉得此计甚妙,这事情于是就这么定了。

    这一日,媒婆来找张三,说是朱员外让她来为小姐提亲。张三心里真是喜不自禁,原来张三从员外家回来以后,心里也念念不忘朱小姐的音容,所以当媒婆说出朱员外的条件时,张三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媒婆原以为张三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没想他这么快就点头,估计事成之后朱员外给的赏钱肯定不会少,媒婆不禁大喜过望。

    第二天,张三随媒婆又踏进了朱家的门,双方谈妥,半月之后张三迎娶朱家小姐,但这之前要先向朱家传授自己的神厨绝技,如果食言,听凭朱员外告官发落。

    喜期转眼就到。这天,张三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花地领着花轿在一阵吹吹打打的声乐中来到朱家。按事先的约定,朱员外特地把身边的人都退了下去,自己一人跟着张三去灶屋。

    朱员外原本还担心张三的高超绝技自己能不能一学就会,没想张三这招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只见张三从怀里掏出四块毛巾,上面分别绣着鱼、鸡、鸭和猪的图案,张三让朱员外分别闻这四块毛巾的味儿,朱员外不闻则罢,一闻竟惊诧不已:绣鱼的毛巾上面是浓烈的鱼香;绣鸡的毛巾上面是浓烈的鸡香;绣鸭的毛巾上面是浓烈的鸭香;绣猪的毛巾上面是浓烈的肉香。

    朱员外忙问:“难道这毛巾绣什么就会有什么味儿吗?”

    张三笑了,说:“员外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这毛巾其实只是一般的毛巾,没有什么名堂,只不过是我先把鸡鸭鱼肉这些东西分别煨成浓汤,将毛巾放在里面浸上一个时辰,拿出来晾干,然后再浸上一个时辰,再拿出来晾干,这样反反复复多次。直到最后,这些东西的原汁完全渗透进了毛巾里,到需要用时,只要把毛巾扔在锅里一煮就行。上次小少爷的鱼汤面,我就是用鱼毛巾煮汤做的。”

    朱员外听了,顿时像吃了大亏似的呆在那里,愣了半晌,才说了一句:“你小子,神厨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啊?我真是便宜你了!”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朱员外还有啥辙?

    这时,外面的笙箫唢呐响了起来,爆竹再次鸣放,张三朝朱员外鞠了一躬,随后就兴高采烈地奔出灶屋,领着朱家小姐一路吹吹打打地回家去了。

    (范学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