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有轨迹,会稽山是人生的拐弯。从大学毕业进山工作,到后来出山进城,背后一定有一种力量在支持我的梦。这是我在小说中一直寻问的力量,这种力量神秘而梦幻,却依然通往人生的归宿。
我大学毕业在会稽山腹地一个小镇的中学工作七年,我的小说与会稽山有关。第一部小说《开往会稽山的客车》讲述的是城市梦中纯洁的爱情,而在《会稽山的雪》中,爱情开始变味儿,但女主人公心里依然渴望雪一样纯洁的爱。对爱情追求的复杂的情感,是改革开放初期人性的真实写照。她世俗又脱俗,迷惘又不甘堕落,人性的复杂体现在情感的纠结中。人世间纯洁的爱情永远存在,正如会稽山的雪。
小说的环境定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说想探求男主人马宁女朋友的“事实真相”: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真心喜欢上了会稽山爱写诗的年轻老师?事实真是如此?对于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美丽漂亮的身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她真正的恋人是谁?她在追寻什么?故事围绕这名女大学生的人生爱情而展开,是对过去生活某一片段的回忆,宣泄了作者的怀旧情绪,阐释人的爱情与命运的诡秘。正如小说所言,“会稽山的全部秘密都在这里”。
小说的故事,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会稽山。没有完全的真相,只有真假难辨的回忆,以及回忆所能引发的对过去的怀念与情感。
小说最初以日记的形式写于20年前。2015年我的第一部小说《开往会稽山的客车》定稿等待出版。一个冬天的晚上,我有时间翻阅旧稿,当读到小说中写到雪的章节时,心灵再次被会稽山纯洁美丽的“雪”感动。窗外北风呼啸,心中却有一盆炭火在烧。这是一种久违的情感,温暖瞬间传遍全身。于是,我决定推翻旧稿,重新写作。在文本的叙述上,采用倒叙方法,以女主人事件的发生作为小说的开始,用近二分之一的篇幅追述雪一般迷人又迷茫的青春往事。
小说写作到三分之一时,晚上从江边散步回来,脑海中有了更好的构思。于是,结构上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此后,小说的写作越来越顺,是因为故事的情节发展越来越清晰,小说中马宁与夏晓丹的情感不再扑朔迷离。
小说的初稿完成于2015年8月的暑假,2016年暑假第一次修改,2017年的春夏第二次修改,这年的冬天第三次修改并定稿。
越州市,是一个虚拟的城市,它除了与小说中的会稽山有联系外,没有其他意义。同样,越州师范学院也是一个虚拟的大学,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学历。会稽山小镇,则是会稽山所在乡镇的地理符号,是我年轻时记忆中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小说2017年被列入宁波市文联文艺创作重点项目。小说的出版得到了宁波市文联、作协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在此深表谢意。感谢我供职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领导与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出版社编辑老师和朋友们对小说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倪田金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