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校风-好课程 树学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和平区振兴街第二小学

    诉衷情

    洪钟大吕金镈鸣,

    少年出英雄。

    唐韵宋风朗朗,

    敢与李杜争锋。

    中国梦,

    盼振兴,

    燃激情。

    初日新耀,

    一传号角,

    万里风鹏。

    这是我校家长观摩过课堂教学之后,为学校所赋的充满激情与期盼的诗词。是呀,看着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听着课堂中一声声精彩的作答,感受着学生每一点的成长进步,又怎能不让家长和老师欣喜万分、激动不已?“尚德、乐学、笃行”是我校长期以来孜孜以求、不断厚植于课堂之沃土而形成的振兴学风。如今,当崇尚美德、乐于学习、坚定执着的学风充盈于课堂之上,弥漫于校园之中时,学校为六年前所划定的“名嘴全景育人课程”的蓝图而深感骄傲。

    目标——为远方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长期而意义深远的工程,小学阶段更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目标,提出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仔细研读,无论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还是社会实践,无不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欣喜地发现我校的视野点与之不谋而合。然而核心素养若要转化为学生能力、形成学生精神共识的学风学纪,就要依托于课程这个主要载体。我校选取了“口才”这一突破口,精心培植出指向学生人文底蕴、乐学会学、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名嘴全景育人课程”。

    实践——在脚下

    (一)丰富的课程内涵

    口才的培养,看似只有一个训练点——说,实则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流利表达的背后是与之匹配的自信与内涵。

    根据学生的心理及表达能力的普遍水平,我校为学生编写了打通学生表达心理、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等的系列课程。

    1.“小名嘴”基础课程——会说

    全校学生使用精心编写的名嘴教材,学习表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内容分为言之有术、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味,涵盖了表达方法、内容、情感、思想、内涵五个方面的内容。

    2.“小名嘴”内涵课程——说得好

    “说得好”需要调动学生大量的知识内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具有“压舱”的内在积累,才会在表达中引经据典,深刻独到。我校为各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了具有文化性和积累意义的内容。既有古今经典诗文,又有蒙学读物,还有名篇佳作。潜隐在时间溪流里的民族瑰宝在学生的诵读声中发挥了育人的功能,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成为学生“名嘴训练”的源头活水。

    3.“小名嘴”励志课程——敢说

    “会说”“说得好”的前提是“敢说”。很多时候,孩子秀口难开,是缺少表达的勇气与自信。用学生熟知的人物来激励学生的进取心,比如屏幕上知名的主持人,电影中挑战自我的英雄形象,生活中意志坚定的榜样。通过阅读、看录像、看电影、听报告的形式,告诉学生,他们行,你们也能行。鼓励学生汲取榜样的力量,以走出其当众表达的心理恐惧感。

    4.“小名嘴”实践课程——有主见

    在学生敢说、会说、说得好之后,更希望学生表达得有个性、有主见。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一个人要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对信息的个性评价,体现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需要关注世界,我校又为学生打造了“小名嘴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窗外瞬息万变的世界,思有所见,见有所感。

    (二)深入的教学实践

    有了教学内容,怎样让其有效落实呢?我校又在广度与深度上不懈探索着。

    1.拓广度,营造浸入式名嘴课程学习氛围

    学校精心编织名嘴学习长、短课时与微课时相结合的时间网络。将“名嘴课”排入课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进行统一授课,用于基础课程和励志课程的教学。周二、四、五早自习的20分钟的名嘴小课,用于进行内涵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每节课前3分钟是“名嘴学习”的微课时,用于学生个人“名嘴学习”的成果反馈。

    2.凿深度,激发旺盛的名嘴课程生命力

    为了保证“名嘴教学”的质量,教学领导与骨干教师一同摸爬在教学一线,结合教学实践开发出“名嘴训练课”“名嘴活动课”“名嘴汇报课”“名嘴特色评价课”。用不同的课型来契合学生“名嘴学习”的进程,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为了提升名嘴训练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开发出了名嘴课“四步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为“名嘴课”教学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示范。

    为使教师明确“名嘴教学”训练重点,目标明确地进行教学,我校又出台了课堂评价标准导引方向。将“名嘴训练点”定向于:洪亮度、流畅度、自信度、倾听力、表达广度与深度以及表达礼仪。同时不仅在“名嘴课”中要关注“名嘴训练点”,在其他学科中同样把“名嘴训练点”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语文学科侧重学生表达流畅度、感染力、想象力的评价;数学学科侧重表达逻辑性、条理性的评价;在美术学科上,这个学期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加入“画面情景再现”的环节,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言中有画,画中有言。

    (三)放大的课程外延

    我校对课程的理解不仅仅是上几节课,几年来学校一直在搭建课程的体系,打造“名嘴全景育人课程”的概念。除了把名嘴的培养贯穿于课堂,也注重贯穿于学校活动、校园环境和家庭生活之中。活动、环境与生活是更具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立体课程。

    1.打造活动课程

    学校以“输出带动输入”的原则,为学生组织了大量各类活动,以活动中的体验、实践、成就感反向促进对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投入,来打通学与用的关节。

    学校活动课程可以分为德育实践类、体艺类、特色类和传统文化类。活动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出品牌性、联动性和生长性。这些极具见识感的活动课程从学生兴趣需要出发,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孩子们的童年涂抹亮丽的底色。

    2.打造环境课程

    校园环境是放大的书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让墙壁说话、让环境发声,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在表达。名嘴墙、光影长廊、礼仪墙、小黑板等设计,体现出对学生和教师的指导性、激励性和目标性。一步一景,一景一内涵。

    3.打造生活课程

    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为家长准备了家教方面的生活课程。家长进校园活动、特色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等方式,传递教育理念,凝聚家校之力,打通家校之间的经脉。学校还与省委讲师团结成学习共同体,定期将高水平的讲师请进校园为老师、家长做讲座,大家受益匪浅。

    这三个方面织就了全面育人的课程网络,全景课程以超大的教育广角,实现全景覆盖,学练结合、家校联手,贯通课内外,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回报——开心颜

    名嘴课程犹如温暖的阳光,为学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更牵动着学校的整体发展,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孩子们毫不吝惜地把“最喜欢的课程”的褒奖授予“名嘴课程”。家长对名嘴课程的开展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良好的口碑使得学校的声誉越来越好,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样得到了提高。

    2015年,我校因有自己独特的校本课程,有幸加入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2016年喜讯传来,“名嘴课程”获评新教育全国“卓越课程”。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对振兴人多年来执着于一事的最大肯定。

    明天——踏歌行

    学风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学校将继续秉承“好课程,树学风”的整体思路,做好课堂建设,树立良好学风。对于名嘴课程的未来,学校做了如下思考。

    (一)强化学校课程的统整感

    未来学校要大力推进名嘴课程的统整感,使其更为自然地嵌入到全学科的教学中来。并以完备的全学科课堂评价量表为考评依据,充分发挥名嘴课程“五步目标体系”,即说明白、学明白、写明白、想明白、做明白的导学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全学科的学习服务助力,以达到既服务教学、提升教学,又以表达为突破口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提升学校课程的质地感

    学校课程的存在有其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以学校课程触及课堂教学变革就是振兴二校追求的远期目标。学校的名嘴课程以其强大的承载力和现实意义成为触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名嘴课程的内容从学生表达交际的现实需要出发,课型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所以学校将大力在名嘴课堂上进行课程改革探索。通过研训一体的主题式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引领教学行为,以此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变革。

    振兴二校将紧扣“名嘴全景育人课程”这一发展关键点,为了学生的明天,不懈努力;带着美好的期许,踏歌而行!(高继忠潘静撰稿)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风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推进“尚德、乐学、笃行”的学风建设,开展名嘴课程,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