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戈尔德的魔术-赤子之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玛丽戈尔德以为一年四季里都有动人心魄的美,其中尤以9月为最。那时候,群山是蓝色的,港湾沿岸那一大片小麦田是暖金色的,而秋意深浓的峡谷里则满是熠熠生光的叶子。玛丽戈尔德一直觉得秋天里有种属于她的存在。倘若她能找到,便能独自占有它。于是,这神秘的探寻便为9月和10月镀上了一层魔幻的美。

    当然,9月通常都开学了,可玛丽戈尔德的这个9月却是个例外。8月的热浪把这孩子折腾得病怏怏的,因此,母亲、祖母和玛丽戈尔德婶婶都建议她多休学几周。克朗叔叔可提醒玛丽戈尔德婶婶了,她本来就是个医学博士。

    接着,母亲便收到了艾琳·温斯罗普姨妈的信,信中邀请玛丽戈尔德去拜访她和莫里斯姨父。艾琳姨妈是母亲的姐妹,而温斯罗普和莱斯利两家一向相交平平。祖母便说她觉得玛丽戈尔德还是呆家里好,这么说还真让人不快啊。

    母亲说:“我们去年让她拜访了安妮婶婶。我想,艾琳觉得这回也该轮到她了。”母亲并没明说她认为父母双方的亲戚玛丽戈尔德都应该拜访,也不知是太胆小还是太擅辞令的缘故。可祖母还是明白了,便也不再反对。因此,玛丽戈尔德动身前往猫头鹰之丘拜访莫里斯姨父和艾琳姨妈。“猫头鹰之丘”这名字让她着迷不已。名字带上了山丘便立显俊美,而猫头鹰之丘更是有种魔幻色彩。

    莫里斯姨父和艾琳姨妈私下里都有点担心玛丽戈尔德会寂寞想家,可玛丽戈尔德从来就没这么想过。她爱极了猫头鹰之丘。这个地方如此浪漫——它矗立在高耸陡峭的山上,一个树木葱茏的小村庄依偎在山脚下;夜里,山上的林子会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但那并不是人们发出来的;远处的群山如同滚滚的绿浪,连绵不断。莫里斯姨父脸色红润,神采飞扬,让玛丽戈尔德觉得这阴郁的天气都要晴朗起来了。艾琳姨妈长相肖似母亲,不过她不像母亲守着寡,也没和祖母住一块,自然她的笑声要比母亲多多了。

    玛丽戈尔德每晚都会写一封长信,把白天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母亲汇报。早上时,她常独自沿着小路下去,把信投进邮箱里。另外,隔壁便是玩伴艾米·约瑟芬,一个胖墩墩的小女孩,她那棕色的脸蛋上总是一副令人愉悦的神情。艾米是莫里斯姨父兄长的女儿,若你喜欢也能把她算作个表亲之类。艾米是个让人相当满意的玩伴,她似乎听过玛丽戈尔德口中那野风信子和雏菊的笑声,她俩在一块玩得非常愉快。

    艾米有两个小伙伴住在小村子里,她们会常常上山一起玩,玛丽戈尔德也非常喜欢她们。只是这三个小女孩都完全及不上西尔维娅这个玩伴。不过,玛丽戈尔德小心翼翼地藏起了这个想法,因为她开始觉得喜爱幻想世界里的玩伴更甚于现实世界里的多少有点古怪,可事实的确如此。艾米的小伙伴中有一个长得非常胖却有着极浪漫的名字——琼·佩琪。她皮肤白皙,有着一头淡金色的头发,和玛丽戈尔德站一块时,便会衬得玛丽戈尔德那把秀发如金丝一般。另一个叫卡罗琳·克莱斯勒,她是一位从印度回来的传教士的女儿。除了老爱强调她将来也要成为一名传教士和她还睡在摇篮时便是传教士这两点外,卡罗琳也能算是个相当可人的女孩。皮肤黑黄不是她的错,或许用不上卡丽这个昵称也不能归咎于她,这个名字于传教士而言还是过于轻佻了。玛丽戈尔德也曾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传教士,因此,她还能接受卡罗琳那副装腔作势的模样。总而言之,即使每个人心里都对其他三人各有看法,但却不影响她们之间和睦相处。当黎明爬过秋天的高地,有趣而愉快的一天便旋即拉开了帷幕。

    甚至,星期日亦然。玛丽戈尔德可喜欢每个星期日傍晚和艾琳姨妈、艾米结伴下山上教堂了。她们常常会往下走,穿过一片片农田,来到马路上。艾琳姨妈常会提着一盏小灯笼,虽然出门时天边还泛着澄净的钢青色,可这离教堂还有一段长长的夜路。小灯笼投射出巨大的阴影,光影倬倬,异常迷人。沿着牧羊的草场边上一路过去,脚下是凉爽的草地,耳边是树木幽幽的叹息,游荡的风送来原野的甜香,香脂树桠下隐隐有小溪叮咚,宛若俏皮的小精灵在欢笑,玛丽戈尔德爱煞了这一切。空气里缭绕着三叶草的余香,仰首便是璀璨的星河,丰收的农田上星团如雾。这样的星期日真是让人愉悦至极啊!艾琳姨妈一般不怎么说话,只有艾米和玛丽戈尔德低声交谈。

    艾米道:“我在想,希普·普莱斯今晚会不会来教堂。”玛丽戈尔德问:“希普·普莱斯是谁?”

    艾米说:“他是牧师的儿子,真名是霍华德·英格拉汉·普莱斯。但大家打从一开始便叫他希普,就是把他名字中每个词儿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他非常聪明。我还真没见过,”艾米以她11岁半“丰富的人生阅历”信誓旦旦地说:“还有谁懂得比他多。还有,他是如此勇敢。有次,他居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个溺水的小女孩。”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噢,就是他来这之前。他们一家是去年春天才来这个教堂的。他说自己可勇猛了,几只野猫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可以把整篇《小教理问答》[1]背出来,因此还获了奖。”

    玛丽戈尔德觉得这样的奇人异事还真是无聊透顶。“他长得如何?”她热烈地说:“英俊。他有一双大天使那样的眼睛。”玛丽戈尔德冷冷地说:“你怎么知道?你见过大天使的眼睛了?”

    2

    唱诗班唱着《普天同庆》[2],玛丽戈尔德还沉浸在刚刚牧师读的章节里的一个句子上——“提达,众国之王。”[3]每每听到这个句子,她都会深深着迷,这个句子里有股如此神秘的魔力。“提达,众国之王”可要比“提达,一小国之王”大气多了。字里行间皆是荣耀、凯旋的气息,它描述了一位统治成百属民的迷人王者。然后,玛丽戈尔德遇见了希普,于是便把“提达,众国之王”抛诸脑后了。他正好坐在对面那角落的椅子上,凝视着她,一直凝视着她。玛丽戈尔德觉得他的目光让她无处可逃。她努力撇开视线,竭力不让自己回视他。可最后,她的视线还是回到那个角落的椅子上,发现他的目光依然如故。短短的一秒里,眼睛便可倾述一切。这让玛丽戈尔德浑身不自在。

    还有,噢,他的确英挺俊朗,犹如童话里身形颀长的王子。那头棕色的卷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小麦色的双颊透着玫瑰红,深蓝色的眼睛充溢着浪漫的诗意。忽然,一位坐在后面的老太太从身后给她递来薄荷糖,那简直丢脸死了。玛丽戈尔德必须接过它,边接边情不自禁地看着希普。她不能、更不愿吃这玩意儿,她最后也没吃,但她还是觉得这一切必定全落在希普的眼里,他肯定嘲笑她在教堂里还像个婴儿一样得要别人照顾着递薄荷糖,她那双温热的手不情不愿地拿着那粘乎乎的薄荷糖。玛丽戈尔德死都不会原谅露西·贝茨婶婶了,可贝茨婶婶还以为她刚刚可是好心地照顾了罗琳·温斯罗普的小女呢。

    最后一首赞歌响起时,玛丽戈尔德双腿颤抖着站起来。在希普那似乎痴迷的目光下,她觉得整张脸都要烧起来了。她肯定,教堂里所有人都留意到他这出格的举动。

    起码有一个人肯定注意到了。玛丽戈尔德在门廊里遇上正往外走的卡罗琳,她的态度似乎有点冷淡。卡罗琳问道:“你看到希普·普莱斯了吗?”玛丽戈尔德可具备了女性那装傻充愣的本领。她问:“希普·普莱斯?谁啊?”“那个坐在角落椅子里的男孩。我看到他一直盯着你呢。但凡有个新来的女孩,他都会这样盯着人家。”玛丽戈尔德想:“这家伙真奇怪。”这说的自然不是希普。

    艾米没有和她们一起回去,她整晚都和琼呆在一块。因此,玛丽戈尔德便和艾琳姨妈一起回家了。不过,倒也不是全程只有她俩。

    她们来到牧场大门时,路的另一边走来一个瘦长的身影,这人头上戴着顶帅气的帽子,几分不羁地朝前扣着。他边走边吹着口哨,那首曲子叫《长路漫漫》。玛丽戈尔德知道这是希普·普莱斯,她还知道牧师的房子在教堂的另一边,而且比较远。11岁的女孩有时知道得可真多。但她们离开马路向上穿过田地时,她“几乎”要为此高兴起来。她们一路走回去,玛丽戈尔德早就无暇顾及迷人的星夜,树梢间的微风,或者俏皮的灯笼影子了。我可不会告诉你这姑娘心心念念的是什么,我只说,第二天她帮忙照看的那盘饼干全烤焦了,因为她的魂儿都给这事儿勾走了。艾琳姨妈可懊恼了,云杉农场的莱斯利家人绝不该这么粗心大意。而玛丽戈尔德双眼神采奕奕,嘴角挂着梦幻般的笑容,丝毫不在意饼干的事儿呢。

    3

    在接下来的3周,玛丽戈尔德的生活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她心里藏着一个快乐的秘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连她向母亲“掏心掏肺”地写信时,也未曾提及希普·普莱斯。不过,她的信会多了一行“吻”作为这种隐瞒的补偿。那难忘的周日晚上过后第二天上午,玛丽戈尔德走下去到路的尽头给母亲寄信,她发现邮箱里躺着一封写给她的信。玛丽戈尔德又开始颤栗了,那是一种美妙的颤栗。她坐在一棵可爱的小云杉下的一片金色秋麒麟草中读起信来。信写得可真动人心弦。看看玛丽戈尔德就知道了。信中称赞她美丽。偶尔,她也听过别人委婉地称赞她可爱。但这里写着的是——美丽!把angel拼错,写成了angle有什么关系?这个词本来就很容易拼错,任何人都可能写错。还有,难道还有谁会不知道,情书里的拼写错误根本就不值一提吗?信的落款是“喜欢你的”,那几个字写得更龙飞凤舞、用了更多花体,还用了“x”代替“P.S.”[4]。

    玛丽戈尔德回到房子时,双颊染着玫瑰花一般的嫣红,艾琳姨妈觉得这孩子今天的神色还真出奇的好。那天晚上,玛丽戈尔德是枕着希普的信入梦的。第二天早上,她在邮箱里又发现了一封写给她的信。他在信里问她周二会不会去琼·佩吉家的晚会,会不会穿上那件她上次去教堂时穿的蓝裙子。她会吗?玛丽戈尔德犯愁了,她之前就想着那两条“漂亮”的裙子哪件更好,还差点就选了绿色的那条呢。他还写到“今夜,当月亮升起时,请想着我,而我也会想着你。”玛丽戈尔德便跑去查年历看看当晚月升的时间。的确,猫头鹰之丘的月儿美极了,这在云杉农场可是看不到的。在所有玛丽戈尔德认识的男孩里,还有谁能像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吗?这是千年不遇的吧。

    晚会上,他把她拉到角落里问她为什么都不回信。玛丽戈尔德可不觉得自己能躲开艾琳姨妈的法眼给他回信。

    希普柔声地问:“但你不介意我给你写信吧?”他看着她的目光就像她的答案重要得似乎攸关生死。玛丽戈尔德红着脸承认自己一点也不介意。然后,希普便以征服者的姿态环视了房间。被叫上去背诵时,他朗朗口诵了《卡萨宾卡》,他站姿如此优美、如此勇敢,如同一位不朽的英雄。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闯进玛丽戈尔德的脑海里。他知道自己有多优美、多勇敢吗?可她立即就打断了这突如其来的、可恶的想法,并把它掩埋在心底。

    毫无疑问,他是那么迷人。他用词漂亮而时髦,那些“好样的!”、“胡说八道”、“我对世界宣布”都琅琅上口,他会边说边看着玛丽戈尔德,想看看她是否对自己的才智崇拜有加。他还会陪她一起走回家,可并非以房子为起点。他会冲过几块地和她在路上汇合。在猫头鹰之丘那条路的大门时会牵起她的手亲吻。玛丽戈尔德过去从书上看到年轻的骑士们会这么做,可(没想到)这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希普的种种壮举总是让人听得心惊胆战。他曾经救出一个就要被火烧死的小女孩,艾米之前一定是听错了;他经常爬上高高的电线杆顶端去;有次他仅凭一己之力便截停了脱队的马群;还有,他有时真想尝试与红了眼的疯虎搏斗的滋味。关于海蛇,用希普的话来形容,它们会从他手中取食。

    艾米有次讥讽地道:“我才不信他老说着的这些事儿当真全都做过。”

    这番话里的意味玛丽戈尔德再明白不过了——纯粹是出于嫉妒。而卡罗琳说希普四岁时咬过他妹妹,还故意打开西蒙先生的大门,让猪跑进花园里。当然也是嫉妒了。玛丽戈尔德一个字也不信。

    只要别人提起他的名字,她心里便会升腾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上教堂聆听普莱斯先生的布道成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儿,普莱斯先生便是希普的父亲。玛丽戈尔德讨厌老汤姆·安斯沃斯,因为他老在教堂里睡觉。她和艾米收到邀请上牧师家喝茶的那天,她简直要欢喜疯了。与希普同桌共食便如同一场仪式,窗外那棵高大的枫树沙沙作响,希普曾告诉她,他把他俩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交织着刻在上面。玛丽戈尔德很讨厌他母亲告诫西普不能把手肘放在餐桌上,还有别在满嘴东西时说话。

    每天早上到邮箱取信的路成了浪漫之旅,希普的每封信都令人那么愉悦。虽然连自己也不愿承认,玛丽戈尔德的确有好几次会觉得希普的信比他本人更讨人欢心。

    在一封信里,他告诉她,她是他的小皇后。他还特地用红色的墨水写了这行字。或许,这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她听过这样的情节。她为其他女孩感到遗憾,特别是立志要当传教士的卡罗琳,而每天,不管月亮是否升起,她都会想念希普。希普对她说:“你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多聪明的希普啊。

    4

    11岁的真爱从来都是路途坎坷。有天,她和希普快要吵起来了,这真是糟糕的一天。妮塔·卡罗告诉了玛丽戈尔德一个关于依曼·道丝相当丢人的小秘密。依曼·道丝住在下面小村庄的一位婶婶家里,她的父母离婚了,这千真万确。妮塔是从哈利法克斯那听来的,她让玛丽戈尔德发誓绝不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玛丽戈尔德严肃地承诺绝不泄漏。然后,天生对秘密异常敏感的希普察觉到玛丽戈尔德藏着一个秘密,便哄着让她说出来。玛丽戈尔德想告诉他,她多想告诉他,她觉得要对他隐瞒简直是难受得心都碎了。可她已经庄严地发过誓了。莱斯利家族可从来没有不守诺言的子孙,这是他们这种阶层的传统。希普没料到玛丽戈尔德这般执着,他生气了。可他发现这种愤怒完全没有意义,他只能看到玛丽戈尔德神色郁郁。他开始觉得悲伤和嘲讽。她都不愿意把和妮塔悄悄说的秘密告诉他,她肯定一点也不喜欢他了。

    希普认真地说:“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就去投水。你看着我的尸体时便会悔不当初。”可希普这下反倒弄巧成拙了,玛丽戈尔德完全不信,也丝毫不怕他会跑去投水自溺。纵使希普苦苦哀求,她还是意志坚定,严守秘密。第二天下午便传来希普·普莱斯失踪的消息,虽然社区里所有人都疯也似地寻找,可哪里也找不到他。玛丽戈尔德觉得自己要死了。希普真的以为她不喜欢他而去投水了吗?他果真如此吗?这种恐惧让人难以忍受。若你的一生都惦记着曾有个人为你投水,那多可怕啊。谁能抱着这样的念头活下去?艾米抽泣地说:“我昨晚听到有只狗在窗户下哀嚎。妈妈说那肯定是死亡的征兆。”

    玛丽戈尔德反对道:“就墨菲那条又老又懒的狗,你可千万别指望它能知道点什么。”艾米的哭泣让她恼怒极了。艾米有什么资格为希普哭?她,玛丽戈尔德无法挤出一滴眼泪。她被恐惧牢牢地占据了,连哭都哭不出来。艾米说:“他妈妈深信他是被绑票了。”边说着边看她的手帕上还有哪里是干的可以擦擦眼泪。“她昏迷了一天才刚醒来。但也有人说看到他乘着尚蒂·乔治那张又旧又漏水的舟子往河下去。这肯定必死无疑了。尚蒂·乔治说的。噢,我今晚可合不上眼了。”

    接着卡罗琳和琼也梨花带雨状地进来,可却一点也没让她们更漂亮一些,显然,连脾气也没好多少。卡罗琳一向脾气暴躁。

    “我不知道你在哭什么,琼·佩琪。他又不是你那牧师的儿子。你可是浸信会的。”

    琼反击道:“我想,我和你一样都有权利为这事儿伤心掉泪。希普是我的朋友,我特别要好的朋友。在他心里,我可要比猫头鹰之丘别的女孩重要多了。他都告诉我好几次了。他还说我是他见过的最与众不同的女孩。哭!我就是要哭!你就试试能拦住我不。”

    卡罗琳那白皙的脸庞忽然通红了。她阴阳怪气地问:“希普·普赖斯真和你这么说?”后面的玛丽戈尔德仿若变成了石像般地站着。艾米已经把她的手帕塞回口袋里了。“是的,是他说的。他还写信呢。他连续好几周每天都给我写信。”卡罗琳说:“我也收到他的信。”

    这回轮到琼止住了哭泣,盯着卡罗琳。“你没有。”“我有。我可以给你看。他说,我是最独特的,还有他情不自禁地倾心于我。”琼说:“他写给我的信里也是这么说的。”

    她们互相看着对方,再也没有为希普流泪,就是他死在40英寻的水底下,也没人会再为他掉一滴泪。卡罗琳问:“他吻过你的手吗?”琼咯咯地笑了起来,所有事情在这笑声里都显得丑陋无比。她意味深长地说:“不止如此呢。”

    玛丽戈尔德下意识地擦了一下手,仿佛要把什么脏东西擦掉。接着,她回过神来。此刻的她非常庆幸刚刚一滴眼泪都没流出来。她脸上没有丝毫痕迹。镇定、骄傲,如同每一个莱斯利家的人。她心里的苦恼和怨恨一扫而光。琼又哭了起来,可这次却是自怜自悯。玛丽戈尔德轻蔑地想,佩吉家的脸都掉光了。

    她抽噎着说:“他叫我他的‘小皇后’呢。还说,我的金黄色的头发如同皇冠一样。”琼·佩吉那头淡黄色的头发叫金黄色,迷人的小皇后长着一个像灰色比目鱼的鼻子!噢,真是太好笑了!

    卡罗琳没有哭,但她看起来有气无力。她也曾是小皇后啊。“他还说我的眼睛那么甜美、那么迷人。”

    想想看,卡罗琳那双又圆又无神的眼睛居然用甜美、迷人来形容!噢,毫无疑问,希普肯定让老西蒙家的大门敞开,咬过他妹妹,还经常咬她。

    琼狠狠地说:“他这个十足卑鄙、两面派、虚伪的小骗子。我希望他淹死了,千真万确!”

    卡罗琳哀哀地说:“我可不认为这是一个牧师的儿子会干的事情。一个牧师的儿子居然做出这样的事,这真让人特别心寒。连牧师的儿子都不能信任了,那还有谁能相信?”琼说:“我想,有时,他们才最坏。好吧,你可以要了他。”卡罗琳庄重地说:“我才不要!”她终于想起了自己是要当传教士了。她们说完便离开了。艾米一脸内疚地看着玛丽戈尔德。她说:“我,我没打算告诉她们。但我也收到了希普的信,那些情意绵绵的信。我真不敢相信他居然会这样。当然他是在愚弄她们,但…”玛丽戈尔德立刻打断道:“他是在愚弄所有人。我们不需要操心他的生死了。他会安然无恙的。我现在要回家给母亲写信了。”玛丽戈尔德的确给母亲写信了,可并没有把所有事情全盘托出。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小男生那叠情书给烧了。她感觉就像被扯进了一滩脏水里。她突然非常渴望此刻能坐在云杉农场下面那旧码头上,看着小船驶进来,感受着从沙丘上吹来的干净、清新的海风轻抚脸庞。噢,她是多么讨厌、鄙视希普·普莱斯啊。

    但祖母不是曾说过吗?“世上最难不过公正二字。”玛丽戈尔德坦白地承认:“我想,我和希普一样有错。”还好,她最后还是没把秘密告诉他,这是让她感到自己尊严尚存的事了。

    5

    第二天,希普平安无事地出现了。原来他和拉齐·墨菲那个小商贩儿子骑了一天的马,拉齐·墨菲的马在18公里外病倒了,那个地方没有电话。因此,猫头鹰之丘的人们便停止了搜寻,普莱斯太太也从晕厥中恢复过来。希普直接上了猫头鹰之丘看望玛丽戈尔德。希普还相当倒霉地挑错了日子穿苏格兰呢裙。他那双腿太瘦了。

    他轻声道:“我们去牧场水泉那儿吧。”“不,谢谢了。霍华德。”

    原来魔法师一旦喊出了名字,那么咒语便旋即结束,希普从未听闻这样的事。但他知道玛丽戈尔德有些不对劲儿,她站在那一脸鄙夷。

    “这是怎么了?你似乎一点也不高兴看到我回来。我可是在离开后的分分秒秒里都想着你。”

    玛丽戈尔德故作甜蜜地说:“还有琼和卡罗琳,对吧?”她终于看清了她的希普。自打相识以来,这还是希普第一次颜面扫地。“原来是她们在嚼舌根。”他说,“哎呀!我只想看看她们会多相信而已。你是不同的,真的。她们和你差远了。”

    玛丽戈尔德嘲讽地说:“我想,你还是回家好了。你妈妈可能很担心你呢,兴许还晕过去了。再见。”

    玛丽戈尔德像个威严的君王一样径直走开,连头也不回一下。希普并没因为失去她的信任而绝望自溺,但在她的世界里,他绝不是仅仅死了这么简单,用法国人的话说,就是死不得其所。她想:“总之,他简直乏善可陈,甚至还不如琼西呢。”这么一想,她便豁然开朗。这次离家似乎有经年之久。在那条长长的红色马路尽头便是母亲、西尔维娅和云杉农场。想到这,她觉得世界又干净了。她说:“我想,那不过是用红墨水写的花言巧语罢了。”

    注释:

    [1]《小教理问答》(Shorter Catechism),教理问答是指基督教各派教会对初信者传授基本教义的简易教材。又译要理问答、要道问答或教会问答。大都采用问答体,故在中国多以问答称之。而《小教理问答》是供一般信徒初学之用,内容包括十条诫命、信经、主祷文、圣礼等,至今仍为各国路德宗教会广泛使用。(译注)

    [2]《普天同庆》(Joy to the World),一首圣诞颂歌。(译注)

    [3]提达,众国之王(Tidal,king of nations),出自《创世纪》14:1中所提及的,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译注)

    [4]P.S,指请特别注意。(译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