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72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多年来,她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在上任初期在利用经营饭店还清村集体债务的基础上,坚持以发展畜禽养殖业为主、以劳务输出为辅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制定了《太平山村产业发展规划》,先后成立了养鸡、养猪、养牛等3个合作社,把党员、能人组织起来,帮带群众共同发展。2014年,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太平山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先进党务工作者、辽宁省勤廉兼优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春满太平山
——记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秀艳
春光明媚的时节,村庄里姹紫嫣红的鲜花诉说着生活的甘甜;绿意葱茏的夏天,平坦如砥的村路上奔腾着拉猪载鸡车轮的欢笑;金色辉煌的秋季,鱼蹦虾跳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大片大片雪花飞满村庄的时候,文化大院里学科技、扭秧歌的锣鼓早把村庄闹得春意融融——这是一个四季如春的村庄,这是一个女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迎来的春天。这个村就是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村庄的带头人就是年过半百的党支部书记陈秀艳。
老百姓的利益比山高
曾几何时,太平山村满目凄凉:泥泞不平的村路开不进一台拉货的车,卖猪卖鸡全靠肩扛手提;村部屋顶露着天,一个旧账本记着村里欠着的70多万元债务;由于拖欠8万元水费,村民不得不到外村买水吃。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800元的村庄里,求富无门的农民们只能在寒风里蹲墙根,躲在炕头上打麻将……
2000年11月的一天,村“两委”班子改选,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村委会原妇女主任陈秀艳的身上。大家看好陈秀艳,是因为她为人正派,工作踏实,肯于吃苦,更难能可贵的是,陈秀艳作为首先富起来的农民,对乡里乡亲的困难从不袖手旁观……
陈秀艳上任了,一股春意在村庄里涌动。她的就职宣言传递着春的消息:“咱们太平山就是一个大家庭,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来建设。”村中百废待兴,最急切解决的事儿就是让停了几年的自来水恢复供水。陈秀艳从家中取来5000元钱,跑到自来水公司交上第一笔水费,接下来她又跑相关部门,殷殷陈情,寻求支持……就在陈秀艳上任的第五天,清凉凉的自来水流进了太平山村每个村民的家中。
太平山穷,穷在路上;太平山要富,必须先修路。春日,乍暖还寒,天刚蒙蒙亮,陈秀艳带领班子4名成员就开始忙碌在修路的工地上;天亮的时候,又有几十名党员加入到修路的队伍;日照中天的时候,成群的老百姓汇成一支筑路大军。陈秀艳的手磨出了血泡,脚也崴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历经百日,太平山第一条路终于修成了。陈秀艳又跑到交通部门殷殷陈情,请求资金。出于信任,第一笔修路的资金拨到村子里,陈秀艳雄心勃勃地施展她的修路计划:让全村5600米主干线柏油化,让全村6500米的小路也全部铺上砂石。
路平了,陈秀艳又开始引导乡亲们发展养殖业。建养鸡大院、养猪大院,又是一番起早贪黑的苦干,又是陈秀艳从家中拿钱建了活动房,扶植了养猪、养鸡的带头人。在陈秀艳的倡导下,村里把废弃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种植大户,又鼓励他们由种粮转向种菜。如今,太平山村的“黑又亮”茄子已是响当当的品牌。
时刻传递党的温暖
当陈秀艳肩负着太平山村脱贫致富重任的时候,她更是把父老乡亲的忧乐放在心头。
刘丽娟终生都不能忘记陈秀艳对自己的恩情。患有血小板减少的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也没治好病。一天,刘丽娟又发病了,惊慌的丈夫找到陈秀艳,陈秀艳赶来了,一把抱起拒绝求医的刘丽娟,叫车送往医院。在医院,陈秀艳又为她垫付了所有的住院费……在以后的日子里,陈秀艳为她送去煤,也送去零花钱。开春了,陈秀艳和班子研究决定免去她家承包地的租金,又给她送去种子和化肥,让这个行将崩溃的家看到了希望。如今,这个家盖起了新房子,添置了新汽车,女儿也考上了大学。走出噩梦的刘丽娟逢人便说:“没有陈书记,就没有我,也没有我这个家。”
王忠军是一个智障人,家境窘困。陈秀艳帮他修好房子,帮他谋划由种粮转为种菜,并拿出800元钱为他买来种子和化肥。坐在暖融融的屋子里,王忠军的老母亲含着泪不停地念叨:“没有秀艳,这个家早就散了。”
郑建春手残还欠着不少外债,在眼看就要沦为乞丐的时候,陈秀艳带领党员干部上门为他建好鸡舍。如今,郑建春还成为养鸡的带头人……
这些年来,除去村里的投资,陈秀艳帮助乡亲就送出去六七十万元,她自己却是穿着廉价的“地摊货”,一个面包、一杯开水经常就是她的午餐,一台骑了十几年的旧自行车伴着她东奔西走。乡亲们的忧苦常挂心间,陈秀艳却冷落了家人。看到丈夫常吃冷饭,看到自己疼爱的小孙子不认识奶奶,陈秀艳心里阵阵发酸。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啊!陈秀艳的好,乡亲们一一记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那份血与肉的联系、那份大海一样的情义:陈秀艳的家门前,时常会有人悄悄留下洗得干干净净的一把菜,会有精挑细选的三五个水果;陈秀艳的自行车从村里驶过的时候,背后常会传来长辈的叮咛:“艳子啊,可别累坏你的身子骨儿。”听说媒体要来采访陈秀艳,自发赶来的老百姓挤满了村委会的门口……陈秀艳当“村官”10年来,有这样一组数字令人惊叹:过去,太平山村负债70多万元,脱贫致富后,不但还清了外债,村集体财产已达六七十万元,村民年收入由人均2000元变为1万元;陈秀艳的体重由70公斤降为50公斤,她为村里各项事业自掏腰包近百万元,手中却没有一张吃喝招待的白条子。
如今,太平山村富起来了,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的温暖。采访过程中,陈秀艳对记者说道:“只要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在换来群众拥戴的同时,陈秀艳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营口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太平山村则跻身“辽宁省文明村”的行列。
(载自《共产党员》2011年5月(上),共产党员杂志 杨贵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