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一起,少不得聊旧日团队:谁走了,谁衰了,谁仙健。其间陆续有几个年轻人过来问候致意,都是文联大院的下一代。见一个,就列举一通他或她的儿时趣事。散了席又一起步行去文联旧址,看望还住在大院里的廖国松,他因患颈椎病头晕,没有赴筵。走在那条又陡又弯又窄的坡巷上,大家一一指认这家曾是小饭馆,这家曾是小发廊,这家曾是牛肉粉馆。新印厂彩印车间曾经有一个残疾的职工,每天坐在矮墙上看路人。防空洞隔壁小屋的简老头,在门外训练狼狗、玩猴。简老头后来痴呆了。卖牛肉粉的高大女人猝然昏倒在电炉上烧死了。更早一些,坡上有个捡垃圾的老太婆,因为传闻她捡到一个古董茅台酒瓶而被人杀害。都没有了。不过十多年,居然小沧桑。
走进文联大院,影影绰绰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它在废置之前可是一块小景致:立体绿化,屋角芭蕉,户外丛竹,蔽墙爬山虎,对窗迎春花,紫藤架下石桌凳,屋顶平台盆景园,是花鸟画家平治精心布置的。会议室壁上挂着书画院画家合作的巨幅《幽谷花好图》。隔着一条小路,是玲珑苍翠的相宝山。山那面有个溶洞,石壁上有四个摩崖大字:“相宝留云”。书画院的小展厅就叫“留云馆”:留住艺术之思的流云。已故诗人张克有一次从山下经过,俯见爬满青藤的文联院子,很是喜欢,还在报上写文章称赞。但事物都具两面,后墙的爬山虎太茂密,就引来了避暑的蛇。原先我不相信爬山虎引蛇之说,谁知真有其事。对门邓琳养了一笼虎皮鹦鹉,细碎的啁啾声引得一条小蛇入户。她尖叫着逃到我家,恰好我家坐着一位文友,彪形大汉,就央他带着铁火钳、我儿子举着拖把棍,过去除了。文友回来说,其实他也很害怕。后来我家换后阳台窗,工人师傅也发现藤萝里隐居着一条,还很大。后来就把爬山虎全部铲除了。
国松家住在原先编辑部的几个房间里。他说,每天看到走廊上一堵堵窗子,就要想起一个个老同事,对他的心脏病没好处。虽然如此说,但走廊里还是立满了他的油画新作。聊天一个多小时告辞出来,经过微波站外面,我想起曾经有个打工小伙常在这里卖水果,大平板车摆在山下路边,自得其乐地捏着支学生竖笛,反复吹香港电影歌曲《一剪梅》。快出巷口时,一辆摩托冲上坡来,停在附近,女骑手居然认出了我们这些老街坊,主动与我们招呼寒暄。
回来后,眼前还浮动着那些故人旧事。浮得最活跃的是那群大院小孩。我记得他们小时候的逸闻趣事比他们的父母还多。我这辈子对小孩比对成人有兴趣。幼儿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我记得比经典诗句还牢。
最近的邻居小孩是娄星。小蛇就是他的小鸟引来的。两家门对门,一天见几次。她妈妈让他学电子琴,他非常不情愿,来我家见什么东西新奇,就提出能不能用他的雅马哈电子琴来交换。有一次想换一张激光唱片,我问他换去干什么,他说:“晃来看呀!”激光唱片映光晃动,发彩虹七色,也确实好看。他每周上琴校,妈妈背着大琴盒陪读。那两首练习曲,妈妈都能示范了,他还在那几个音符上跌跤。早晨我们在大院上交通车,廖国松领哼、大家跟着哼起来的,都是娄星的练习曲。娄星告诉我,他想趁爸妈不在的时候,把电子琴摔坏。我于是劝他妈妈,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能因势利导,不要勉强。几天后娄星一进门就告诉我,电子琴给别人了,一副重担卸却的样子。有一天我女儿放学回来,忽然空无一人的身后发出声音:“樱子姐姐!”女儿吓一跳,这才发现娄星像书签一样夹在房门与防盗栅门之间的窄缝中。爸妈锁上铁栅门上班,他待在家里寂寞,就发明这个扁身游戏来玩。
独生子女上学前的寂寞非常可怜。一次我经过大院门口,小王勃背着双手贴在石门柱上,见了我说:“戴伯伯!叫你家樱子姐姐和我玩嘛!”我告诉她中学放假比幼儿园晚,还在上学。她一副无助的模样:“那我和哪个玩呢?”住一单元顶楼的小平婧更要小几岁。每天早晨上交通车,我总看见她站在“椅妈妈”里,用布带拴牢,从阳台栅栏的缝隙中看着我们上车。密密一排花卉盆景把她簇拥着。
刘迪和廖小虎是大院两个小帅哥。刘迪的爸爸是独子,姑姑好几个,一群长辈宠着;祖母锡以嘉名叫“久久”,久长久远,一院子大人小孩都叫他“小久妹”。一次我弟妹来我家,过大院看见他,连夸漂亮,领到我屋里玩了一阵。后来他只要见到这几个喜欢他的阿姨来了,就尾着上来接受歌颂。不料有一次他爸妈不知道他上来,他恰巧又玩了很长时间,把他家引发了地震。先是把大院家家问遍,没有。于是怀疑被拐骗了,打电话发动所有姑姑舅舅一齐出动,满城寻找。他爸妈直奔火车站,连马上要出站的列车也上去逐车厢搜索,直到列车缓缓启动才跳下来。已是灰心欲绝之时,小宝贝毫发无损地出现在眼前。其实我们两家同住一道楼梯,他家二楼,我家五楼。真是咫尺天涯。我们事后听说,深感抱歉。刘迪上学时,文联已在宿舍旁建了办公楼,常见他放学回来,对着房子大声喊:“爸爸——刘隆基爸爸——”喊几声不应,知道不在家也不在画室,就自己在紫藤架下石桌椅上摊开书本,安安静静做作业。他爸爸的版画参加展览,领得三十元参展费;他大不屑地说:我的照片在学校要卖十块钱一张,签名照十五块。
小虎子天生鬈发,漂亮得像小姑娘。有一次随我到我家老屋,他在小凳上看小人书,我外甥李璟在花台上玩泥巴。我妹妹喊:“小璟璟下来!你看这个妹妹多乖!”那个不听,这个也不吭声。过一会重复一遍,无效。过一会再重复,小虎子不干了,大声抗议:“搞清楚嘞,我是男生!”他上汉湘路小学,早晨跟我们一起乘交通车。诗人廖公弦见他就问:“男生吗女生哟?”“男生!”“不像嘞,是不是女生装的哟?”“就是男生!”“我不信!过来检查一下。”他吓得缩到角落里。如此反复,有一天他实在无辙了,下狠心道:“检查就检查嘛!”那位本家伯伯才在一车大笑中罢手。一次美协和书画院几个人聚一起画人物素描,男孩们也去凑热闹,小虎子一画就好得出格,比专业的不逊色,我觉得还更有灵气,选了几幅发表在《花溪》月刊上。老师看了说:别的同学也画得好,叫你爸爸他们选点去登嘛。他如实转达,惹得画家们大笑。可惜小虎子后来没学画,被他爸安排去学法律。我对此至今耿耿于怀。
收发室小张有一女一儿,男孩张波从黔北老家接来时,小圆眼睛微凹,神气像小动物,很可爱。我下班经过,总要叫他过来玩玩。画家何二养了条大狗,我们敬而远之,老远就让道,小张波却伸手乱揉它的脸,那狗坐着比他高一头。有一次我蹲下系鞋带,他伸手抓去我的眼镜,我发现他惊愕变色,就问:“我是哪个?”他摇头:“不认得——”我戴上眼镜,他高兴地喊:“戴爷爷!”我又摘下眼镜,他又惶然摇头:“不认得——”如此几次,恍然大悟,指着我大叫:“都是戴爷爷!”一天我下班出楼,姐弟俩正在打架,看见我就奔过来讨公道。张丽说:“他抠我眼睛!”张波道:“你还不是打我脑壳!”张丽说:“戴爷爷!该是把眼睛抠瞎了要去街上买眼睛来赔安起!”张波回应:“那你也要去街上买脑壳来给我戴起!”我连忙告诉他们,眼睛和脑壳都是街上买不到的,千万莫抠眼睛打脑壳。
当时大院中最小的孩子是小徐徐。有一天我听见山路上叫卖碗儿糕,多年没吃过的传统小吃,连忙叫住。下楼见小徐徐在天桥上站着,就多买一个给他。他开始吃,我逗他:“给我吃一点好不好?”他摇头。“给一点嘛!”还是摇头。我说:“我送给你的嘞!”他想想,用小手指沾了米饭大一粒伸出来,我凑过去还没挨着,小手又缩回去了。
跟我家最密切的是张新雨。她住我家楼上,晚上她爸带着她从爷爷家回来,经过我家就让她进来玩一会。她说话咬舌,却爱讲话,我妻子喜欢逗她说话。问她:“你妈妈叫啥名字?”“高晴。”她念许多字是舌尖堵住门牙,气从两侧出,“晴”成了“提”。故意再问:“叫啥?”“高提——”“什么?”“高提——”两人一起哈哈大笑。有一次告诉我们,她学英文了。马上示范一个单词(可惜忘了是哪个词),我老伴学不来两侧出气的咬舌音,她一遍一遍教,还用右手使劲指出去来强调那个音,两个都乐不可支。后来做了剪绊舌的小手术,说话才清楚了。一次正看着电视,忽然产生个大疑问:“咦!樱子孃孃的爸爸妈妈是哪个呢?”我说:“你说应该是哪个?”她说:“不知道……莫非是戴冰叔叔(樱子的哥哥)?……不至于啊?(认真地站起来思考)……莫非是廖爷爷?也不对呀!”想来想去,我问她想出来了没有,她怅然说:“想不出来——”周围人家都是独生子女,她以为家家都这样。既然戴爷爷龚奶奶是戴冰的爸妈,樱子的爸妈是谁当然就成了待解的问题。
大院的孩子还有好几个,记不起他们的逸事来了。后来文联以集资建房方式修了另一处宿舍,迁走了好几家,再以后连我家也搬离了。住在陌生人聚居的小区里,可爱的孩子虽多,可望而不可即。他们都是受过“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严训的,上去套近乎会被怀疑要拐卖。我们刚搬进来时,小区菜场里有家小饭馆,我们全家去用餐,服务员小姑娘送上茶水后问:“小朋友喝什么?”连问两次,孙子一声不吭。儿子替他回答了,问他怎么这样没礼貌,他诧异道:“你们教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呀!”
文联大院这群娃娃,如今都在三十岁上下了。刘迪和平婧出国留学就业。王勃在成都工作。小徐徐早就跟着爸爸去了川大。更多的孩子在贵阳工作生活。长大后还乐意见到我们的是张新雨。今年春节她去大理旅游,知道我们也在那儿,还带着她的朋友去看我们。她已是颇有人气的新锐记者,承担过几次重要采访报道。还写文章回忆她爸爸当年的小沙龙,把蒲宁、董重、戴冰等摇滚青年一个个刻画得很到位。
在陈妤的婚筵上,老同事们很怀念当年相宝山下的大院生活。书画院新建时,调进了他们这批有才华、有基础、有成绩,就是没有文凭的艺术青年。没有文凭是因为文化科目(尤其是外语)考不过那些全科及格的平庸考生,专业分再高也枉然。这个举措引起有些人的愤怒,状告贵阳书画院排斥学院派。事实证明这个举措是正确的。这批人无一例外成为贵州美术界的骨干力量。如果他们赶上的是唯文凭是认的今日,会弄到大狼狈的。(不过此话也属杞忧,以今天我们跃居世界第一规模的高等教育,只要有学费,一本二本三本直至无本,文凭总会有一张的。)他们说那几年是市文联的“黄金时代”,我说错了,今天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黄金是主宰,艺术边缘又边缘了。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