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子独立一回-走,去黄河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春节长假刚过,上班的头一天,我就接待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华侨,一看他穿着摄影服背着全副武装的摄影器材,就知道这是个摄影爱好者。

    果不其然,他自我介绍说叫高梦水,是出生在美国的第三代华侨,他的汉语说得结结巴巴,我勉勉强强能听懂他的话,但他能听懂汉语。

    从他笨拙的语言与丰富的脸部表情,加上手势、肢体语言,我八九不离十地听懂了他的叙述:因算命先生说他命中缺水,故父母为他起了“梦水”的名字。从此对水有别样感情。长大后迷上了摄影,他专拍与水相关的专题,如大海、江河、湖泊、湿地、溪流、瀑布等等。

    过了知天命年纪后,他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召唤,那就是去一次中国,去看看祖父祖母生活过的祖籍地,去实地拍一下中国的江中国的河中国的水。

    高梦水知道中国最主要的大江大河就是长江、黄河。2005年时,香港凤凰卫视在全世界播放了“凤凰号”下西洋的连续报道后,使他知道了与上海相邻的江苏太仓是长江的人海口,被称之为“江尾海头第一城”,于是他决定先到太仓的长江口拍摄。考虑到人生地陌,他找到了市政府的侨务办公室。

    我一听,这不是对外宣传太仓的好机会吗,当即作了安排,并通知了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的记者随车采访。

    在采访中知道,高梦水已与美国的《地理杂志》等多家媒体达成了意向,将向他们提供这次拍摄的照片。

    这消息一经媒体披露后,敏感的宣传部门、旅游部门马上意识到了这中间的宣传价值、广告价值,有人找到了我,要我把高梦水介绍给他们,让高梦水到他们县市也去走一走,拍一拍,一切费用他们全包,还有奖励。

    这可把我为难住了,我只好委婉地告诉他们,高梦水先生只拍与水相关的题材,实在抱歉!

    原以为这挡箭牌一挡就没事了,谁知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等黄河途经的几个省市的有关部门从媒体上知道了这消息,都打电话来,邀请高梦水去他们那儿采风拍摄。

    想了半天,我想出一条理由:高先生这次要拍的是长江入海口与黄河入海口,其他题材下次吧。

    说起来,我去过郑州的黄河风情旅游区,去过陕西的黄河壶口瀑布,去过内蒙古的黄河大桥,去过甘肃的兰州黄河母亲雕塑等,但对黄河入海口只依稀记得在山东省东营市的垦利县,具体就不甚了了。我赶快在电脑搜索网上打入“黄河人海口”五个字,谢天谢地内容来了。我当起了二传手,当场贩卖给了高梦水先生。

    高先生一听黄河人海口有13万亩湿地,有390多种野生植物,还有世界濒危鸟类卷羽鹈鹕等,立时来了兴致,最让他动心的却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高先生说,搞摄影的就是要拍别人没拍过,或很少有人拍过的景与物。这黄河人海口以前宣传得少,知名度不高,处女地多诱人,走,去黄河人海口。

    可能是相处了几天,高先生与我熟了,他力邀我同去。还说他拍的照片回美国后要出版,希望我为他的照片配文字,以便图文并茂,美国读者一定会更喜欢。

    我还能有理由拒绝吗?

    走,我们一起去黄河人海口!——我与他几乎同时说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