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冷石斋诗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明:我在“文革”中初学旧诗词,用此形式记下了那时的愤懑与悲怆心情。班门弄斧,聊作排遣而已。这些诗词大部分已收入《政治沧桑60年——冷石斋忆旧》一书中。恢复工作后又零星写了一些,但转入工作后慢慢离开了此道而从事其他写作。现在把恢复工作后及离休后所写的不多的若干首附录在这里,以求教于方家。

    2009年5月

    从干校回京后首次游紫竹院(调寄蝶恋花)

    (1976年3月)

    世外桃源山万仞。不见汉高,哪识魏和晋?千古风流逐浪尽,秦时明月今时镜。

    莫道登攀余力尽。极目天涯,何处非春讯?杨柳依依风阵阵,湖畔小立休问津。

    恢复工作后第一次南行七首

    (1979年11月3日至16日,从无锡到杭州)

    (一)参加学术讨论会

    太湖饭店有高会,雄辩阔论盖世才。

    盛宴何曾为实事?漫谈“过渡”不成眠。

    (二)提物价声中过苏州

    稀世园林烟雾绕,小桥黑水市声嚣。

    北人不解吴姬语,仿佛评论物价高。

    (注:时苏州污染严重,满城烟雾,流水尽黑。)

    (三)晨过灵岩山,相传山顶有西施琴台

    灵岩琴台云脚斜,怨魂千古侍晓霞。

    我来恨不凌高处,且向苧萝觅浣纱。

    (四)驱车由苏赴杭,遇大雾

    驱车破雾过吴江,天水不分意杳茫。

    恍若飞身银汉上,云波浩瀚失天堂。

    (五)抵杭州

    北征越鸟怯南归,四十沧桑乡音微。

    未向吴山觅旧迹,却看孔雀东南飞。

    (注:四十年后首次回杭州,吴山脚下第一中学为少年时读书处。抵杭当晚应省委邀请看越剧《孔雀东南飞》。)

    (六)登六和塔

    六和千载倚轮峰,跃上浮图十一层。

    我欲凌风归寥廓,云腾雾遮大江横。

    (注:六和塔背靠月轮峰,面临钱塘江,建于北宋,塔十三层,能上者十一层。)

    (七)游新安江水库

    长坝突起紫金滩,疑是灵胥匹马还。

    挥剑劈开重岭锁,投鞭化作蛟龙盘。

    平湖万顷出高峡,西子三千漾碧澜。

    莫讶此间歌舞盛,横空飞架尽管弦。

    (注:新安江水库面积约等于三千个西湖,故曰“西子三千”。尽管弦,指空中密密的电线随风发出弦歌声。)

    黄山绝句三首

    (1979年11月21日至24日)

    (一)二十一日夜抵黄山,翌日大雪,愁不得登

    身入山中不自由,朝来飞雪暮来愁。

    江山如此多艰险,未睹天门已白头。

    (二)二十三日放晴,上半山亭望天都、莲花两峰

    天都石壁似龙鳞,一朵莲花出凡尘。

    云海无舟难得渡,半山人在半山亭。

    (注:我出生的村庄名半山村。)

    (三)自半山亭攀登玉屏楼

    千山冷月遮瑶池,跃上玉屏是帝乡。

    无限风光君莫醉,皖南曾是屠龙场。

    游九华山

    (1979年11月26日)

    朝为黄山客,暮宿九华宫。

    千载朝拜地,名刹传禅宗。

    李白昔乘兴,遥叩天柱峰。

    嵯峨十王殿,刘郎有前踪。

    我来信怀古,长啸惊枯松。

    空余藏经楼,烟尘锁大雄。

    (注:刘郎即刘禹锡。劫后残破。参观了藏经楼,大雄宝殿则尚未开放。)

    过安庆

    (1979年11月27日)

    自古兵家瞩宜城,山山水水尽知兵。

    英灵碧血洒多少?试问英王陈玉成。

    (注:安庆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最后由英王坚守,城失,南京遂陷。)

    山东行三首

    按:1987年7月25日至8月5日,和邱晴赴山东威海休假。归时经蓬莱,上蓬莱观戚继光练兵处,又经潍坊参观十笏园,该处保存有郑板桥为官遗迹。又到曲阜看孔府孔庙孔林,顺便游览微山湖荷景。然后登泰山。昔日游黄山闻“黄山归来不看嶽”之说,今日登泰山又见“五嶽独尊”及“极顶”石刻。归后作诗留念。

    一

    威海潮声送我行,蓬莱仙岛戚家兵。

    微山荷景浓几里,不及济宁好客情。

    二

    辞别潍坊十笏园,来寻曲阜大圣人。

    千年真伪无人识,愿闻匡公再议论。

    (注:济宁友人赠我匡亚明所著《孔子评传》一书。)

    三

    黄山归来不看岳,此岳复称我独尊。

    今日太空任腾跃,众山何必“极顶”论。

    和赵宝煦一首

    (1990年3月)

    绍兴本是蛮荒地,故旧寻根到浙东。

    周服秦冠史可信,越承夏礼事朦胧。

    文章百世空灵气,权倾一时始为雄。

    俯察仰观皆陈迹,抚今追昔类旋蓬。

    附赵宝煦原诗:

    绍兴寻根

    山阴道上雨濛濛,远客寻根到浙东。

    峭壁截波湖山壮,茂名修竹秀葱茏。

    文章百世铸灵气,硬骨千年列鬼雄。

    化鹤归来迷往事,依稀梦里辨乌蓬。

    忆昔日钱塘观潮

    (1990年3月)

    观潮故里事朦胧,久别钱塘未入梦。

    五十年来风卷雨,此身长在怒涛中。

    (注:五十,指入党已五十余年矣。)

    雁门重游

    (1991年9月追记)

    雁门旧地我重游,四十年前故友稀。

    恒岳悬空能凿寺,五台文殊可为师。

    云岗独见魏文采,塞北常闻南马嘶。

    道是灵邱犹贫困,吾人治国要深思。

    (注:雁北灵邱县曾是我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工作之地,今日重游雁门遥望灵邱有感。)

    广州三绝

    (1994年11月)

    抵广州

    改革开放谁为先,羊城腊月百花妍。

    珠江三角繁华甚,北望韶关犹熬煎。

    参观南越王赵昧墓展

    汉家辟地两千年,南越王陵今始开。

    变法康梁称圣杰,雄豪最是孙逸仙。

    再游陈家书院

    身处江湖不自闲,陈家书院我重来。

    岭南建筑称奇绝,有道神工出此间。

    英德小住

    ——步杨万里《小泊英州》韵,反其意而用之

    (1996年12月于香港)

    莫道珠江遍地红,英州未必骨中空。

    峰林宝库殊难测,岂止浈阳数石峰。

    附杨万里原句:

    未必阳山天下穷,英州穷到骨中空。

    郡官见怨无供给,支与浈阳数石峰。

    赠冯其庸君两首

    (2002年6月)

    一

    翰海劫尘记西游,千难万险不回头。

    归来毕竟非唐世,且拥夏娲入红楼。

    (注:冯夫人姓夏;“红楼”属专用名词。)

    二

    平生不识文人画,误入政坛弄笔头。

    今日登堂初入室,方知从者皆名流。

    无题两首

    (2003年9月8日)

    一

    马列真理何处寻,是非功过赖争鸣。

    红场霸业烟飞去,今日满朝说创新。

    二

    孤悬一剑字几行,笔底风云何处藏。

    千古是非公道在,萧萧独坐又秋凉。

    天路歌

    (2006年7月14日)

    文成公主三年程,成吉思汗一箭定。

    从此汉藏成一家,世界屋脊云几层。

    无奈边疆称极限,山高路险少鸟声。

    国势孱弱佛束手,强敌环视屡入侵。

    解放之日纵来临,东西隔阂依然存。

    达赖叛逃岂神助,边陲孤悬图侥幸。

    忽然吼声天上来,势如珠峰堕昆仑。

    五百公里永冻层,有物如龙蜿蜒行。

    穿山渡水若悬浮,惊魂最是风火山。

    昔闻鹊桥跨银河,天路今始为我开。

    早发京城何壮哉,万里奔腾隔日间。

    边城拉萨真天庭,善邻宿敌攀援来。

    借问达赖何处去?我佛慈悲徒生哀。

    名园

    ——仿欧阳修词《庭院深深深几许》

    (2010年1月24日)

    庭院深深深几许?古都三朝,鬼影无重数。南海殿高勤政处,孤魂独向瀛台路。

    民国名园旧宫寓。嵯峨红墙,犹见燕王树。多少风云成故事,行人伫立悄无语。

    病中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感

    (2008年10月)

    一

    佳节恰逢病缠身,满城歌舞迷离中。

    平生意气东驰水,即今已是二进宫。

    (注:“二进宫”,指二次进医院。)

    二

    改革奇功日日新,人称盛世已来临。

    蜿蜒方阵游龙步,知否民间两极分?

    三

    天高气爽好清游,强卧病床终不眠。

    丹枫冷月何时有?夜半钟声天上来。

    (注:“丹枫冷月”和“夜半钟声”是名篆刻家戈革先生赠我的两枚印章。)

    细雨湿京城

    (2011年4月24日)

    烟花细雨湿京城,双雀掠窗似窥人。

    积案文稿心安在?一支破笔难清尘。

    做人难,自由难!

    (2011年8月25日)

    住院治病,适值即将进入九十又五之高龄期,感慨颇多。因仿古体,东拉西扯,凑成一首以寄怀。

    生老病死人人同,万法灭苦佛所宗。远古之人高来又高去,蟠桃会上无病痛。嫦娥无端盗神丸,夜夜独守广寒宫。自从神农尝百草,人间始有医药名。华佗固一世之神也,可怜命丧魏王宫。符水金丹不济世,葛洪终弃碧落洞①。科学昌明开新局,人体之谜始稍通。打开头颅惊世人,开膛剖腹亦奇功。但,人虽为万物之灵,惜乎兽性犹存②,造孽无穷。科技救人亦杀人,祸福相殊又相通。生老病死乃自然,人类相残最可痛。做人难,自由难!何期挣脱人间诸羁绊?世人独拜孙悟空③。

    注:①葛洪,东晋时道教宗师人物之一,儒道兼修,曾在广东英德县的碧落洞修炼。

    ②恩格斯语。

    ③孙悟空乃文学创作中所塑造的最无拘无束之形象。

    九五之年望来者

    (写于2011年9月12日中秋夜,正当九五之年)

    九五之尊不可说,老而又病且苟活。一生对错有谁知,半夜梦醒常局促。革命之路不平坦,是非难分祸称福。真理在握唯一人,万岁脚下皆奴仆。惊天动地大跃进,路旁蔓草遮白骨。更有文化大革命,大好河山遭荼毒。所幸改革换新天,实践标准定大局。摸着石头稳过河,经济好景已在目。但是,经济好景非盛世,“人均”仍使国蒙辱。千年古国改非易,封建幽灵深潜伏。民主之路不畅通,改善民生力不足。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套话空话最烦人,此等古训宜常读。中秋月,钱塘潮,汹涌澎湃正奔逐。九五之人身残心尚在,唯望来者弄潮创新局。但愿日日听潮声,不愿夜夜闻鬼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