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里的银纽扣-回老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云岭机修厂有个退休老工人,解放前只身一人从河南开封逃到云南,人称“老河南”。不知什么原因,半个多世纪过去,他一直没有回过老家。人老了,思乡之情一天比一天强烈……老河南的儿子“小河南”见父亲整日愁眉苦脸,便主动提出代父亲回老家一趟,条件是要老河南“赞助”全部差旅费用。

    老河南犹豫了几天,最后还是拿出一万多块钱,高高兴兴地“赞助”给了小河南。小河南一走,老河南就开始坐卧不安、望眼欲穿……半个多月后,老河南终于把小河南盼了回来!

    小河南不虚此行,他不仅给全家人带来一路上的见闻,还给父亲带来一包黄沙、两袋花生、一张开封市旅游图、一本《开封市文物胜迹》……别小看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在老河南眼里,它们都比金子还金贵。小河南故意操着一口河南腔,摇头晃脑地说:“爹,这都是俺开封的东西,地地道道的家乡货!”

    老河南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些东西,急急忙忙捧进他住的小屋,整整齐齐地放了一桌子。他生怕别人打扰,特意闩上门,戴上老花眼镜,对着桌上的东西如痴如醉地看着。小屋里静悄悄的,屋外谁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老河南,要知道,老家在老河南心中,那可是重如泰山呀!

    小河南清楚地记得,父亲对河南老乡从来都是肝胆相照、奉为上宾的。记不清有多少次,父亲领来过偶然相遇、素不相识的老乡,讨饭的、做工的、卖药的,三教九流都有,领到家里大吃大喝,临走还送他们钱粮、衣物。那时家里兄妹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亲全然不顾,总是倾其所有款待那些不速之客,差不多把家里办成了“河南难民收容所”……

    老河南躲在屋里大半天不见动静,老伴不放心,派孙子当探子,从门缝中窥探。孙子一会儿报告:“爷爷在看地图,一个劲儿地看!”一会儿又报告:“爷爷在看书,还闻黄沙,一个劲儿地闻!”最后,孙子悄悄报告:“爷爷哭了,光流泪,不出声。”完全可以想象到,此时此刻,老河南见物生情,思乡心切,必定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小河南望着父亲紧闩的房门,心头一阵阵发紧,暗暗大骂自己:你这个不孝之子,王九蛋他哥哥——王八蛋!这是为啥?原来,小河南根本没去河南,而是拿着“赞助”跟几个朋友到广东做生意去了。工厂不景气,小河南下了岗,听说沿海地区能发大财,他想去碰碰运气,结果生意做砸了,落得个人财两空。那些“家乡货”,其实都是朋友帮他弄来的。

    第二天,老河南恢复了平静,单独“召见”小河南:“给我说说老家。”

    这难不倒小河南,他从小听父亲反复说老家的故事,对老家的一切都很熟悉,何况他早有准备,于是便将父亲以前说过的,电视报纸上看到的,以及各种和开封有关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地重新说了一遍。老河南一本正经地坐着静听,那专心致志的样儿,跟当年儿子听他讲老家的故事一模一样。

    小河南说完,老河南开始提问:“怎么,没照几张相片?”

    小河南扯了个谎:“照了,不小心曝光了。”

    父亲虽然感到十分惋惜,幸好没有刨根问底,小河南轻而易举地躲过了一道险关。接着,老河南问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记得村里家家都栽有枣树,你见到没有?”

    小河南小心翼翼,说得有鼻子有眼:“见到啦,爸,这黄沙……就是在您小时候栽的那棵枣树下抓的。”他有些紧张,提心吊胆,不知父亲还会问出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

    老河南说来道去地绕了半天,冷不防问道:“见到一个叫大秀的女子……不,一个老太婆没有?”

    小河南一怔:记得父亲说过,他从小父母双亡,是奶奶一手将他养大,此外再没有任何亲人,怎么又钻出一个“大秀”?他不知该怎么回答,愣了片刻,突然灵机一动,装出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说:“爸,村里是有几个老人说起过大秀……这到底是咋回事?”

    果然,老河南上当了!他一听村里人说起过大秀,立刻心里发虚,沉吟片刻,似乎是要为自己辩解,主动说开了:“唉,都怪我一时糊涂……大秀是个麻子,五大三粗,我奶奶非要逼我娶她……我当时年轻气盛,嫌她太难看,结婚三天,干脆一跑了之。后来我去信叫她改嫁,一直没有收到回信,也不知她改嫁了没有?如今我老了,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她,心里有愧呀……”话没说完,他已是泪流满面,无法再往下说。

    小河南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一直没回老家,原来是有这么一块心病!父亲一直说他当年从河南跑到云南是逃荒,原来是逃婚啊!儿子想方设法欺骗父亲,父亲却老老实实“交代”出隐藏在心底半个多世纪的秘密,父亲的厚道让小河南无地自容,真想抽自己几耳光。他想给父亲一点安慰,便鬼使神差地说:“爸,我听村里的老人说,您走后不久,大秀她就……改嫁了。”

    老河南精神一振:“她还活着?”

    小河南随口搪塞:“活……活着。”

    “真的?这就好了……”老河南如释重负,长长舒了一口气。

    从这以后,父子俩见了面都躲躲闪闪,心照不宣,对老家的事极力回避,闭口不谈。从这以后,老河南每天都要摸摸黄沙、看看旅游图、翻翻《开封市文物胜迹》。旅游图上,开封城南一个标有“大锅屯”的小圆点,不久便被他粗糙的手指磨得一片灰:那就是他的老家,他心中的圣地!有一天,他掂着那包黄沙,挺吓人地宣布:“我死了,就把这放进骨灰盒!”

    压在心上五十多年的石头搬开了,老河南浑身轻松,整天乐呵呵的;而一向嘻嘻哈哈的小河南,却自己给自己心头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搬开……

    一天,老河南拿出一直舍不得吃的花生,特意买了一瓶“开封大曲”,独自开怀畅饮,喝着喝着“扑通”倒下了……小河南正好又到广东做生意去了,等他闻讯赶回,父亲已经火化。母亲正准备将那包黄沙放进骨灰盒,小河南见状,一把夺过黄沙,跪在骨灰盒前声泪俱下:“爸,我欺骗了您!这包黄沙不是黄河黄沙,不是在枣树下抓的,是在海边抓的……海沙!”

    母亲扯起了小河南:“唉,你这个孽种!你什么也不用说,你爸心里一清二楚,临终前,他都跟我说了,包括那个……大秀。”

    原来,老河南从小河南口中得知大秀的下落后惴惴不安,于是给老家寄去一笔钱,请村委会转交给大秀。谁知,村委会来信说,大秀早在解放前就饿死了……正是接到来信的这一天,他心里不痛快,喝多了酒,一不小心命归黄泉。老河南明知黄沙是假的,临死前仍叮嘱老伴一定要把黄沙放进骨灰盒,他说:“年轻人谁不干点傻事、蠢事、糊涂事?儿子还年轻,别让他像我一样,背一辈子包袱……”

    几天以后,小河南捧着父亲的骨灰盒登车启程,直奔河南,他要让骨灰盒里装进真正的黄河黄沙。老河南终于实现了回老家的夙愿,尽管这一天来得太迟太迟……

    (吴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