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草”字辈本家的美差,除贾蔷到江南采买女孩是贾珍所派,贾芹和贾芸都是凤姐夫妇所派。
精明的凤姐简直是极不明智地接受本家子弟到荣国府寄生!
典型例子是贾芹。元妃归省,用了十二个小沙弥、十二个小道士。归省任务完成,贾政想把这二十四个人发到各庙分住。贾芹之母周氏盘算给儿子到贾府找个差使弄些银钱使用”,就坐轿子来看凤姐。凤姐居然接受了周氏请求,因人设庙,打算让贾芹管理小和尚小道士。为什么?小说没写周氏是否给凤姐送礼?看来,礼物必须得送,更重要的是凤姐认为周氏“素日不大拿班做势的”,周氏对凤姐相当恭谨,喜欢逢迎的凤姐就答应了。最会算账的凤姐并不算一算:留下这二十四个人,岂不完全是浪费?再添上个“主管”,岂不纯粹多余?
然后,凤姐教给贾琏一番话,让他去对贾政说:这帮小和尚小道士不可打发到别处去,那样万一娘娘要用就不方便了。不如放到家庙里,派个人管理,每月给几两银子。娘娘一叫,“说声用,就去叫来,一点儿不费事呢。”不理家政的贾政居然答应了。
那么,这帮小和尚、小道士真像凤姐讲的一月“几两银子”就养得起?压根不是。接着发生的事是:“凤姐又作情央贾琏先支三个月的,叫他写了领字,贾琏批了票画了押,登时发了对牌出去,银库上按数发出三个月的供给来,白花花二三百两。”
眼睛一眨,凤姐嘴里的“几两银子”成了贾芹手里的“二三百两”!养了二十四个根本用不上的和尚道士,给贾芹设置个至少可以中饱百分之七十资金的美差!荣国府完全没必要的开支又加一项。
我为什么说贾芹至少可以中饱百分之七十?因为此后贾芸的美差写得很具体:贾芸从凤姐夫妇手里钻营到在大观园种树的差使,从银库上领了二百两银子,先把原来借倪二的十五两三钱还了,再“拿了五十两,出西门找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种树的事,自然有贾府小厮干,贾芸买树仅用了所领银子的四分之一!
贾芹贾芸巧妙地愚弄凤姐,凤姐巧妙地愚弄贾琏,贾琏巧妙地愚弄贾政……荣国府银库成了“彻底开放的世界”!
荣国府本来就有头有脸的奴才,比如赖大等人,居然在荣国府一天一天败落时异军突起,成了“财主”!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为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透露出贾母注意到可以称谓“庙穷扫地僧富”的怪现象。
为什么要说“庙穷扫地僧富”?习惯说法是“庙穷方丈富”,单位穷了,管事的富,这在荣国府也确实存在,凤姐通过管家,用贾琏的话来说,现银子五千一万也拿得出,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庙穷了,身份最低的扫地僧却富了。也就是说,贾府穷了,贾府管家的仆人却富起来。
贾母学小家子,让大家攒钱给凤姐贺寿,赖嬷嬷表示:“少奶奶们十二两,我们自然也该矮一等了。”贾母立即说:“这使不得。你们虽该矮一等,我知道你们这几个都是财主,果位虽低,钱却比他们多。”赖嬷嬷们居然默认“财主”称呼,“众妈妈听了,连忙答应。”
这段很不起眼的描写透露出深刻的内容。它说明,就在贾府渐渐走向没落时,依附于贾府的下人,用各种各样手段,借各种各样的机会发了“府难财”!
庚辰本有脂砚斋一段批语:“惊魂夺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
赖嬷嬷的儿子赖大是荣国府总管,赖大总管荣国府的结果是他自己也有了府第、有了奴仆、有了花园,他的儿子做上了州官,他的母亲也成了像贾母这样的“老封君”!赖大的钱哪儿来的?自然是“靠山吃山”来的。
凤姐理家,以出色才智维护着摇摇欲坠的大厦,也以出众的邪招蚀空已经根基不稳的大厦。贾芸们通过承包工程成了小财主,赖大通过管家成了大财主,贾蔷贾芹贾芸们衣着光鲜、油光满面,赖大家的花园拔地而起,贾府这座被蛀空的大厦却“吱吱呀呀”发出了将要倾倒的响声……恩格斯曾称赞巴尔扎克的小说提供的经济生活画面比同时期的经济学家提供都精彩。作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人情小说,《红楼梦》写封建末期风俗人情,绘贵族家庭生活画面。曹雪芹提供的贵族生活画面,也比同时期历史学家更精彩。凤姐理家,凤姐发月钱,凤姐挑丫鬟,凤姐夫妇向贾蔷、贾芸、贾芹搞家庭工程承包,跟红学家早就注意的乌进孝进租一样,都成为研究清代贵族生活的依据,也是认识凤姐这个特殊人物的重要方面。
满盘皆输的凤姐泼醋
给凤姐的风光和欢乐釜底抽薪的是贾琏。主要不是因为贾琏在凤姐如此风光时给她佛头增秽,而是鲍二家的公然咒凤姐死。鲍二家的这样张狂,因为贾琏级容。做妻子的听到丈夫背后跟情人咒她死。对于此前跟贾琏处于“甜蜜夫妻”状态的凤姐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丈夫盼妻子死,恩断义绝,残酷之极。
因为贾母宠爱,凤姐的地位在贾府呈上升趋势。贾母亲自蠲资,给凤姐风风光光地过生日,结果,就在凤姐生日这一天,发生了贾琏跟鲍二家的通奸被凤姐捉住、凤姐泼醋事件。
凤姐泼醋故事在《红楼梦》中占两回,即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为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和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表面上看这是贾琏寻花问柳、凤姐吃醋拈酸的故事,实际上既暴露了贾府不可挽回的颓势,也说明如日中天的凤姐其实坐在火山口上。
风光无限得意忘形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现今的贾府,为家族兴旺而运筹者无一,安富尊荣者居多。红学家们喜欢说,所谓“安富尊荣”指贾府爷们不思进取,当然有道理,但实际不太准确。贾府安富尊荣的代表是贾母,对贾府起主导作用的也是贾母。
贾母的处世哲学,就是一切围着我的享受转,一切围着使我开心转。如何吃得好、玩得好,不断想新花样取乐,是贾母生活的重心。贾母生活的重心,相应成了凤姐管家重心。
贾母的老年心态可以理解,人生拼搏已成为昔日辉煌、过眼云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尽量“慢活”,尽量享受人生乐事、桑榆晚景。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无可厚非。但如果整个家族都围绕“老年心态”、“及时行乐”运转,就太危险了。一个以享乐为中心的家庭怎么可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凑钱给开心果凤姐做生日,是贾母的闲取乐活动。贾府上上下下都清楚,这是至高无上的老祖宗给管家奶奶面子。从邢王夫人到姐妹们,从赖嬷嬷到丫鬟,都聚到贾母跟前玩起了儿童“过家家”游戏。
贾母蠲资二十两,邢王夫人蠲资十六两。凤姐说:老太太自己二十两,还有宝玉和黛玉的份子,两位太太本来交得少,又不替别人出,老祖宗吃亏了!然后,建议把宝黛的份子交给二位太太。赖嬤嬷马上凑趣儿,说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儿。倒不向着婆婆、姑娘,倒向着别人。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了。”贾母立即大乐。
凤姐要两位太太替贾母拿钱,既是出新招讨好贾母,又有点儿“挟天子以令诸侯”。赖嬷嬷这资深老女仆,口舌锋利出语幽默,似批评实表扬。主仆二人未经彩排,即兴为贾母演了段“颠颠倒倒逗乐记”,生日还没做,贾母已乐不可支。
贾母指派尤氏替凤姐办生日:“这件事,我交给珍哥媳妇了。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贾母是懂事明理的老人,她对给家庭出力的人,及时给面子,给鼓励,给安抚,很有人情味儿。
尤氏跟凤姐商量如何办,凤姐说:“你不用问我,你只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完了。”一句话,把凤姐的“行为准则”和她之所以在贾母跟前得宠的原因,无意中交待出来!
凤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尤氏嘲笑凤姐“你这个阿物儿也或行了大运了”。
凤姐其实很瞧不起尤氏,认为她为人太软弱。在后来大闹宁国府时,当面说尤氏没才干。那么,尤氏真像凤姐所认为的那么不济吗?
尤氏跟凤姐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尤氏恰好有封建贵族家庭中如何自保的处世良方。各人头上一方天,作为贵族家庭的少奶奶,相比于争强好胜、跟丈夫争、跟权势争、争得自己很累、争得名声很坏的凤姐,尤氏更懂得怎么样恰如其分的生活。她不争不斗,不做出头椽子,服从丈夫,远离权势,讲究点儿中庸之道,讲究点儿无为而治,讲究点知足常乐。凤姐却没注意到尤氏这样的传统女性的优点,没想到表面上看未免窝囊的传统女性,能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这也可以理解,凡是自大狂者,怎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尤氏对凤姐的要强和要钱也不以为然。贾母叫尤氏给凤姐办生日,凤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尤氏挖苦凤姐“你瞧她,兴得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要泼出来的。”凤姐答应替李纨出“份子”却不出,尤氏深知凤姐个性,“倒要当面点一点”,果然点出少李执那份。尤氏一边借口凤姐“素曰孝敬我”,一边连平儿的一份也还了。结果她不仅把凤姐生日办得十分热闹,还把鸳鸯、周姨娘、赵姨娘的份子全还了。尤氏很懂得吃小亏占大便宜,舍小钱换好名声。哪儿像凤姐挖苦的“没才干”?尤氏反而倒过来嘲笑过凤姐,说她弄这些钱“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脂砚斋评曰戏言成谶”。
贾母攒金为凤姐做生日,是给她极大的面子。细心的前辈点评家却注意到,贾母取乐的情节,有另外涵义。物极必反。凤姐太有脸了,偏偏会遇到非常没脸的事儿。脂砚斋评道所以特受用了,才有琏卿之变,乐极生悲,自然之理。”贾母对王夫人说要借着给凤姐过生日“咱们好生乐一日”,脂砚斋评道贾母犹云好生乐一日,,逐日虽乐,皆还不趁心也。所以世人无论贫富,各有愁肠,终不能时时遂心如意,此是至理,亦不足语也。”贾母建议“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玩不好玩?”张新之认为,贾母这个建议实际标志着贾府由盛向衰出新法学小家,大往小来,矣,衰败已兆。”
乐极生悲釜底抽薪
凤姐过生日,从贾母到丫鬟好一阵热闹,两个跟凤姐最亲近的人物却反常的冷漠。
一个是宝玉,凤姐呵护备至的弟弟;
一个是贾琏,凤姐至亲至爱的老公。
宝玉干什么去了?去给金钏儿拜祭生日;
贾琏干什么去了?跟鲍二家的偷情去了。
事情就这么怪。两个最不该对凤姐无情的人如此无情!
凤姐生日那天恰好是大观园诗会“正日子”。大观园的人纳闷:这样的日子,怎么一早,宝玉就不见了?探春派人探听,听到的解释是:有个朋友死了,宝玉探丧去了。懂事明理的探春说“断然没有的事!凭他什么,再没今日出门之理。”可宝玉偏偏出门了!后来宝玉在贾母跟前也学会拉大旗做虎皮,又拿北静王顶缸:北静王爱妾死了。
怪哉!凤姐姐花团锦簇之日,宝兄弟屡出探丧之言!
第四十三回回目“闲取乐偶攒金为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写两个并行内容。一是凤姐庆寿,一是拜祭金钏儿。风光无限的管家奶奶和含冤投井的丫头恰好同一天生日!这是上帝的捉弄?还是曹雪芹的妙思?宝玉“遍体纯素”出门,连贴身小厮茗烟都不知道他拜祭啥人?这是写宝玉“情情”个性的重要笔墨,但是金钏儿的不幸对凤姐命运,有没有一定暗示作用呢?宝玉赶回生日宴席,贾母、王夫人都说他不知好歹,扬言再如此要打他。凤姐始终一声不吭,连给宝玉讨情的话都不说。怪哉!难道她有预感和特异功能?知宝玉言中有诈?
真正给凤姐的风光和欢乐釜底抽薪的是贾琏。
贾母为凤姐庆寿,贾府上上下下都来敬酒,凤姐酒喝多了,想回房洗脸,这一洗,居然洗出最不干净、最恶心的事!
贾琏趁凤姐过生日机会,把鲍二家的约到凤姐床上私通。他布下两道“哨兵”,却被机灵的凤姐识破,把贾琏跟鲍二家的抓了个现行。凤姐好一场大闹,贾琏仗剑追杀,简直比戏都热闹!
这是件令凤姐极没面子、极伤害自尊心和感情的事。
主要不是因为贾琏在妻子的生日跟仆妇通奸,在凤姐如此风光时给她佛头增秽,而是鲍二家的公然咒凤姐死!鲍二家的这样张狂,因为贾琏纵容。凤姐听到鲍二家的咒自己死,听到贾琏埋怨“命里犯了夜叉星”,气得浑身乱战。做妻子的听到丈夫背后跟情人骂她、咒她死。对于此前一直跟贾琏处于“甜蜜夫妻”状态的凤姐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人最不容易认识亲近的人,凤姐虽然很清楚贾琏有寻花问柳、贪多嚼不烂之好,但她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大白天都“戏熙凤”的夫君居然盼他死!咒妻子死,是真正的恩断义绝!残酷极了。
其实贾琏早就不以凤姐为意,在马道婆事件时就有所表现。
马道婆作法害宝玉和凤姐,首先发病的是宝玉。贾母、王夫人、王子腾夫人、邢夫人以及贾赦、贾政、贾琏……都来园中探望。探望贾宝玉的人中,有贾琏。哥哥对弟弟很关心。
接着发病的是凤姐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周瑞家的带人抢下刀,抬回房,平儿、丰儿哭得泪天泪地,贾政心里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凤姐如此危重,理应主管抢救的是谁?贾琏。贾琏却似乎地遁了。曹雪芹没有一个字写到贾琏此时在做什么。
研究伟大作家曹雪芹,应该不仅研究他怎么写,还该研究他为什么不写?在曹雪芹笔下,贾琏对凤姐受蛊,意味深长的没态度!
接着,宝玉凤姐烧得像火炭,被抬到王夫人上房,贾芸等轮班看守,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寸步不离。贾琏呢?还是没态度!他是又地遁了?还是利用这机会又找什么“多姑娘”、“少姑娘”了?
然后,贾赦、贾政为了宝玉和凤姐寻僧觅道、日夜熬油,这时的贾琏在干什么呢?他在哭!跟贾母、王夫人、平儿等一帮女人一起,“哭得忘餐废寝”!贾琏哭得非常伤心,却有点儿暧昧。这家伙是心疼凤姐在哭呢?还是边哭边庆幸摆脱“夜叉星”之日终于到来?如果贾琏真的心疼凤姐,为什么他不能像贾赦那样,明知无效还千方百计寻僧觅道?……曹雪芹这些细微笔墨,实在高明。
凤姐真切地听到丈夫在背后跟混账老婆一起咒自己死,受到强烈的刺激,实在受不了,才是她“泼醋”的根本原因。
凤姐和贾琏和好后,对贾琏有段伤心至极、掏心窝子话:“我怎么像个阎王,又像夜叉?那淫妇咒我死,你也帮着咒我。千日不好,也有一日好。可怜我熬得连个淫妇也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来过这个日子?”
凤姐居然用上“可怜我”的词,太不同寻常了。
过去凤姐在贾琏跟前说话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带点儿娇嗔语气的小娇妻撒娇;二是幽默诙谐的开玩笑语气;三是趾高气扬、神气活现、志得意满的语气。采用什么语气说话,由凤姐当时的处境、心态决定。而这一次,是凤姐以弱女子状态说话,用哀婉的、无奈的、可怜兮兮的语气说话,太少见了!而且,在贾府有“两面三刀”之称的凤姐这次是真诚的、一点儿也不作假地表露自己的心声,更少见。
凤姐的苦,诉得合情合理,凤姐的责问,问得合情合理。所谓一日夫妻百曰恩,如果不是有深仇大恨,做丈夫的怎么能诅咒妻子?凤姐认为,经过这次公开泼醋,把贾琏背后咒她死的事公之于众,她已经没脸见人、也没法跟贾琏维持正常夫妻关系了。
贾琏很聪明,凤姐的问话,他根本没法回答。他能正面回答为什么咒妻子死吗?不能。他能回答为什么在他心目中妻子连淫妇都不如吗?也不能。所以,贾琏来了个偷换概念的回答。他表白,因凤姐泼醋,他已当众下跪,很给凤姐面子了:“昨儿是谁的不是多?”不讲自己有什么不是,只论哪个不是多!真是无耻之极、赖皮到家!却又机变之极、聪明到顶。
凤姐跟贾琏的裂缝,通过这次泼醋,渐渐不可逆转。
“凤凰”需容“野鸡”乱飞
凤姐泼醋,贾琏的好色下作、无情无义、无赖无耻,登峰造极,被写到极致。
曹雪芹笔下的顶级花花公子是贾珍贾琏。两人都寡廉鲜耻,都洋相出尽。贾珍玩弄女性玩到儿媳妇和小姨子头上,贾琏寻花问柳,寻到“脏的臭的都拉到屋里”。
贾琏无理,凤姐泼醋,但贾琏有他的尚方宝剑:他是男人,有宗法社会规定的不可侵犯的夫权。凤姐捉奸在床,却既不敢问罪贾琏,也不敢动手跟贾琏厮打。只是“柿子专拣软的捏”,跟鲍二家的厮打,打无辜的平儿。凤姐怕贾琏溜走,堵着门骂,仍然不敢骂贾琏,只骂平儿和鲍二家的:“好淫妇!你偷主子汉子,还要治死主子老婆!平儿过来,你们淫妇王八一条藤儿,多嫌着我,外面儿你哄我!”只是在骂平儿和鲍二家“淫妇”时,捎带着骂贾琏为“王八”,当平儿忍无可忍找刀子寻死时,凤姐“便一头撞在贾琏怀里:你们一条藤儿害我,被我听见了,倒都唬起我来,你也勒死我吧!,”凤姐向贾琏撒泼,却是叫贾琏勒死自己,并没要勒死贾琏!撒泼也撒在封建宗法制限定范围内。这一点儿曹雪芹写得很有分寸。
贾琏的性格中有所谓“光棍性”和无赖性。凤姐泼醋,他怎么应对?他撒野。抽下剑来要“一齐杀了”,当然只是虚张声势。尤氏等到来,贾琏“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明明自己错了,却在众人面前“表演”杀妻,真是无耻之尤!贾琏蛮横乃因为他占据有利地形,有崇高夫权!凤姐哭着往贾母跟前跑,贾琏居然拿着剑赶到祖母跟前,“明仗着贾母素曰疼他们”,“逞强闹了来”。贾琏有恃无恐因为他有封建礼法维护,更因有祖母庇护。山东有句俗话,叫“一拃没有四指近”,孙媳妇再得宠,如何能比哪怕不成器的孙子呢?
然后,曹雪芹像画连环漫画,描绘贾琏在贾母跟前三个表情和动作:
第一个表情是“乜斜着眼”,真妙!
这个表情既是无耻像,又是醉酒状。贾琏带着这副表情说什么话?说向祖母撒娇的话:“都是老太太惯的她,她才这样,连我也骂起来了。”表情醉,话语一点儿不醉,理直气壮、话中有话:我是咱们贾府顶门立户的男人,她怎敢骂我?!凭什么骂我?老太太惯孙儿媳妇,难道孙儿,您不该撑腰、不该加倍娇惯吗?
第二个表情是“撒娇撒痴,涎言涎语”,更妙!
这个表情是无赖像,又是娇儿状。贾琏带着这副表情说的什么话?“还只乱说”,语无伦次、强词夺理、满嘴喷粪。此时贾琏有点儿醉,更“倚醉撒娇”,试探祖母对自己的娇惯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第三个表情“趔趄着脚儿出去了”。绝顶妙!
这是个精彩的形体动作,“趔趄着脚儿”,是脚步不稳、醉醺醺之状,但却目标明确“出去了”,溜号了。为什么?因为此前贾母发话:“我知道也不把我们放到眼睛里,叫人把他老子叫来,看他去不去!”贾琏怕老子,赶紧脚底抹油。其实,贾母肯定不会把贾赦叫来,叫她的孙子皮肉吃苦。用老子吓唬儿子,是贾母惯用手法,“把他老子叫来”,对付宝玉,也对付贾琏,但仅仅是奶奶吓唬孙子,不会有实际行动。
稍微细心点的《红楼梦》读者,看曹雪芹对贾琏表情的天才描写,没有不拍案叫绝的。“乜斜着眼”、“涎言涎语”、“趔趄着脚儿”,简直把花花公子贾琏画活了,画绝了。
谚曰“好汉无好妻,赖汉眠花枝”。上天不作美,凤姐这只雌凤偏偏配贾琏这么只“野鸡”,还要被背叛、被诅咒,实在悲哀到家。
更悲哀的是,凤姐泼醋受到邢夫人、王夫人、贾母批评。
当贾母说贾琏时,邢夫人、王夫人也在说凤姐,说了些什么?曹雪芹没具体写,也不必具体写,有贾母一段话,足矣。
贾母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她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
这是非常温和的说词,也是极其严厉的教训。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贾母固然是安慰凤姐,但最主要的,却是旗帜鲜明地维护孙子的夫权:其一,贾琏寻花问柳,没什么了不起,不是什么要紧事。其二,贾琏所作所为是国公府惯例,不必大惊小怪。其三,贾琏可以乱搞,凤姐不能吃醋。
贾母对凤姐因为“多吃了两口酒”而吃醋表示宽容,实际是宣布:如果凤姐不吃酒也吃醋?那就绝对不能容忍了。贾母的话说得温婉巧妙,教诲敲打凤姐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因为,封建社会,夫为妻纲。丈夫既可以一妻多妾,也可以采野花、打野食。妻子只能嫁鸡随鸡、从一而终,只能以丈夫为“天”,绝对服从丈夫。丈夫对妻子不满,可以一纸休书休出门,丈夫有权因“无子”等七个理由宣布休妻,而“嫉妒”或吃醋,是“七出”之首!
贾母承诺叫贾琏给凤姐赔礼,赔什么礼?也值得推敲。
首先看贾琏如何向贾母赔礼?贾琏说“昨儿原是吃了酒,惊了老太太的驾了,今儿来领罪。”贾琏不承认寻花问柳有错,也不承认仗剑杀妻有错,只承认惊祖母的驾有错!
贾母如何教训不肖孙子?更值得推敲。她居然批评贾琏寻花问柳的审美趣味太低下!有凤姐和平儿这两个美人胎子,还要偷鸡摸狗,还要“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言外之意,贾琏打点儿野食吃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吃的档次太低、太丢身份,放着五星级饭店的石斑鱼不吃,跑到夜市上吃起小河沟的泥鳅来!太栽国公府的份了。
贾母还说贾琏“为这起淫妇打老婆,又打屋里人,你还亏是大家公子出身,活打了嘴了。”似乎贾琏的错误不在于招不招淫妇,只在于为淫妇打老婆。言外之意似乎是:淫妇可以招,老婆也可以打,只是不要为外边的淫妇打老婆就成了。
这位老太君,还有点儿是非概念不?
有。男权社会的是非概念,国公府的是非概念。
贾琏如何向凤姐赔礼?他真为偷鸡摸狗赔礼?不是。贾琏在这节骨眼上,也忘不了凤姐是他性骚扰的主要对象!贾琏听到贾母命他赔礼,“又见凤姐儿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黄黄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贾琏这才决定赔礼,“彼此也好了,又讨老太太的喜欢了。”实在庸俗到顶无耻到家。
凤姐的脸色又是伏笔。脂砚斋在“黄黄的脸儿”旁加评:“大妙大奇之文。此二句便伏下病根了。草草看去,便可惜了作者行文苦心。”
凤姐泼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闹出什么结果?
闹出鲍二家的上吊。鲍二家的自杀,完全是贾琏的过错。国公府女仆跟主子上床被当场捉住,主妇大闹,没脸见人,只有寻死。听说鲍二家的家人要告状,“凤姐儿笑道: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她表示:她没一个钱,让鲍二家的人只管告去告不成,倒要问他个以尸讹诈,!”凤姐听到人死而“笑”,表示“有钱也不给”,狠心到家,毒辣到家,其爱财如命和仗势欺人本性都显露出来。而贾琏许了鲍二两百两银子,并把银子悄悄放到家务开支中。
贾琏为平复这事动用了王子腾的势力,将来,树倒猢狲散,连王子腾也会受到连累。
对凤姐最不利的泼醋结果,是闹出贾琏寻花问柳被合法化!贾母的话,令贾链有恃无恐。
凤姐这只雌凤,不仅得和贾琏这只“野鸡”继续并翅飞翔,还不得不容忍贾琏像馋嘴猫儿似的,想吃啥野食就吃啥野食,想跟什么野鸡一起飞,就随便他们乱飞!
凤姐泼醋,贾母训话,凤姐得到深刻教训,吸取了经验。
再出来一个“鲍二家的”,凤姐还能这样泼醋吗?不能。
那么,凤姐怎么办?她改弦更张,重打锻鼓另开张。她笑吟吟地看着贾琏带着他的“野鸡伴侣”,比如说尤二姐,“自由自在”地飞,亲自引他们到大观园飞,到老祖宗跟前飞,为彰显凤姐贤惠而飞,为洗清凤姐嫉妒罪名而飞。
凤姐再也不“吃醋”,再也不“拈酸”,她“贤良”到家,“懂事”到家,忍让到家,她的妇德守得无懈可击。
同时,她紧锣密鼓准备网罗、伺候刀剪,将任何胆敢侵犯凤奶奶领空的雌野鸡,一网打尽,剪其翅膀、折其脖颈,要其性命!
主子该和奴才换位
最令凤姐想不到的是,平儿被她打了几下,居然极大地提高了在荣国府的地位。第四十四回回目是“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平儿跟凤姐占据相同分量。
平儿是无辜被打。凤姐听鲍二家的跟贾琏说:“她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听到贾琏埋怨“如今连平儿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就以为平儿私下有埋怨话,不假思索抬手打平儿。平儿实在冤枉,凤姐动手打她,说明凤姐内心一直提防平儿。平儿受屈,又不敢跟凤姐贾琏对抗,只能厮打鲍二家的,只能寻死觅活。
但是平儿为人好,行善在先,必有好报。贾母骂“平儿那蹄子,素日我看着倒好,怎么暗地里这么坏?”尤氏替平儿申冤,贾母派琥珀安慰,平儿有了面子,再加上给宝玉请到怡红院,代表哥哥嫂子赔礼,平儿“喜出望外”了。
平儿的“喜出望外”还在贾母派人把平儿从怡红院叫回来,叫凤姐和贾琏当众安慰平儿。
贾琏给凤姐赔不是时,有点儿不情愿,给平儿赔不是却巴不得。“贾琏见了平儿,越发顾不得了,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听贾母一说,便赶上来说道:姑娘昨日受了委屈了,都是我的不是,奶奶得罪了你,也是因为我而起,我赔了不是不算外,还替你奶奶赔个不是。,说着,也作了一个揖。”
因为凤姐泼醋,居然闹出来主子当众给奴才赔不是的事!而且贾琏给凤姐赔不是时涎皮涎脸,对平儿赔不是时却真心实意,这是平儿极大的面子,也是凤姐极大的没面子,至于贾琏那厮,一直没皮没脸,何况他本来就喜欢平儿,对他来说,就是当众给自己的通房大丫头磕个头也没啥了不起。
这还不足,贾母还要命凤姐安慰平儿,此时,如果凤姐真像贾琏这样安慰平儿一番,也算凤姐有风度有面子,没想到向来动作极快的凤姐却没有平儿的动作快,也说明她没有平儿的心思快。平儿连忙来个“倒赔不是”,贾母一下令,“平儿忙走上来给凤姐儿癒头,说:奶奶的千秋,我惹了奶奶生气,是我该死。凤姐儿正自愧悔昨日酒吃多了,不念素日之情,浮躁起来,为听了旁人的话,无故给平儿没脸,今见他反如此,又是惭愧,又是心酸,忙一把拉起来,落下泪来。”平儿分明没不是,偏偏诚心赔不是;凤姐分明有不是,偏偏没能赔不是!平儿的大度包容、懂事明理,把凤姐的气量小、不容人,进一步烘托出来。更有甚者,平儿还要说:她一点儿也不怪奶奶,“都是那淫妇治的”,这是安慰凤姐,也是向贾琏传达言外之意:我也不怪你,只怪鲍二家的!
更令平儿喜出望外,也令凤姐惊出意外的,是李纨这样的“菩萨”居然为了平儿当面斥责起凤姐来。
大观园建诗会,派凤姐做监社御史,比猴儿还精的凤姐立即判断出这是找她要钱,就给李纨算了笔收人比别人高的细账。李纨用开玩笑的语气挖苦凤姐,说“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前辈点评家说李纨“以墟代骂,令人胸中一快。不特为平儿吐气也。真抵得胳临川讨武后之檄。”
李纨虽然开玩笑,却说明平儿得人心,凤姐不得人心。而且,两个人该掉个过子,最后果然成了谶语。
凤姐泼醋全盘皆输,也使凤姐感受人生、从蹉跌中崛起。
曹雪芹写凤姐这个人物之所以写得好,就因为这个人物的个性不是一出场就定性,而是一直在发展,因为种种事件而发展。这次满盘皆输的泼醋,成为凤姐此后与人争斗时,手段更加毒辣、心思更加缜密、更加“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转折点。
凤姐和鸳鸯抗婚
凤姐引起的贾母笑声,始终跟贾救、贾琏父子引起的贾母骂声交错;贾母凤姐的明察秋毫,始终跟贾救贾琏的浑浑噩噩交织,贾府的阴盛阳衰,真成不治之症了。
跟凤姐泼醋仅隔一回,是《红楼梦》的著名章节鸳鸯抗婚。这一回回目叫“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尴尬人难免?尬事”是贾赦的尴尬,是邢夫人的尴尬,也是凤姐的尴尬,贾母的尴尬,更是日渐衰落的国公府的尴尬。
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贾府须眉男子的糗事,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按下葫芦起来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也不让后浪。儿子贾琏刚刚丑态出尽,老子贾赦慌忙粉墨登场!贾赦在贾府处境本来就尴尬,现在又出来办这么尴尬的事!堂堂一等将军,硬是要不来一个丫鬟,惹出鸳鸯抗婚轩然大波。
凤姐泼醋因为贾琏寻花问柳,鸳鸯抗婚因为贾赦想三想四。贾赦和贾琏这对父子在《红楼梦》中始终没好果子吃。年龄差距这么大的父子,居然都荣任“色中饿鬼”角色,在出乖露丑上勇担“出头椽子”,实在尴尬。凤姐既得费尽心思对付“性趣至上”的丈夫,还得挖空心思应付“小老婆没够”的公爹,也实在尴尬。
从时间顺序上看,凤姐泼醋和鸳鸯抗婚相差几天?不到十天。凤姐泼醋发生在九月初二。第二天,凤姐正在安抚平儿,李纨等来找凤姐要办诗社的经费,赖嬷嬷来邀请凤姐贾母参加她家九月十四的宴会。在赖嬷嬷邀请凤姐赴宴和赖家宴会间隙,发生了鸳鸯抗婚。
相隔不到十天,鸳鸯抗婚里的凤姐跟生日泼醋的凤姐简直成了两个人!凤姐再也不横冲直撞,再也不锋芒毕露,她更懂得察言观色,更懂得琢磨人情心思,更懂得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在鸳鸯抗婚事件中,凤姐的灵活机变,心思深细,擅长辞令,栩栩如生。曹雪芹笔下的“凤辣子”实在摇曳多姿!
见风使舵愚弄愚者
贾赦胡子都白了,还一门心思玩女人。他看上老母的侍女鸳鸯,想弄来做姨娘。这样的人只能叫“老不要脸老不死”。如果他有个懂事明理的夫人,劝解他,开导他,贾赦也不至于出那么大洋相。邢夫人偏偏软弱无能、“贤惠过头”,当起丈夫的“马泊六”来,还先把难题摆到凤姐跟前。
邢夫人对凤姐说:“叫你来不为别的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使的鸳鸯,要他在房里。要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
邢夫人这段话自相矛盾、语无伦次:其一,公爹猎艳,叫儿媳想法,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其二,邢夫人明知贾母离不开鸳鸯,还认为讨鸳鸯是平常事。岂非倒三不着两?其三,邢夫人说她不得主意,其实她有主意,讨好贾赦就是她的主意。
凤姐听了邢夫人捉襟见肘的话,第一反应是:如实说话,坚决反对。她的反对理由充分,分析到位:第一,鸳鸯受到贾母的特殊喜爱和信赖,贾母不可能放弃最得力的丫鬟。“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凤姐对贾母的观察远比亲儿子地道。贾母爱护子孙、纵容子孙,前提条件是,子孙先要尊重她的权益!贾母绝对不允许子孙伤害她的切身利益。贾母使着顺手的丫鬟,就像随时离不了的拐杖,突然给弄走,怎能容忍?第二,凤姐深知,贾母早对贾赦不满,说贾赦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这段话说明贾母很想叫大儿子继承家庭的辉煌,大儿子却特别不争气,不思上进,只思纵欲。贾母很善良,不仅看不惯大儿子这么大年纪整天跟小老婆混,还认为这样做耽误了那些年轻女性。鸳鸯是贾母最喜欢的丫鬟,贾母当然不乐意让鸳鸯也给耽误了。
凤姐劝阻邢夫人,是出于为贾赦和邢夫人好,态度也很诚恳:老太太对老爷是这种态度,回避还回避不及,“反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这话说得多实在又多到位?贾母在贾府该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凤姐偏说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因为戳老虎鼻子眼儿更危险。凤姐还很诚恳地劝邢夫人,“老爷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否则闹出笑话来,面对一大帮晚辈“怎样见人呢?”
凤姐的话,句句是实,句句在理。如果邢夫人能接受这番话,再回去跟贾赦说明,这场丫鬟抗婚、老爷丢脸丑剧完全可以避免。当然了,那样,贾赦和邢夫人就成了另外的形象了。
邢夫人其人,既昏庸又左性,既无能又颟顸。昏庸无能是她的教养、个性决定的,颟顸左性是明媒正娶的大房夫人身份决定的。曹雪芹把邢夫人这类特殊人物的特殊个性写得丝丝人扣。看来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不少“邢夫人”。对她们处理问题的习惯作派很熟。
凤姐实话实说,推心置腹,邢夫人却恼怒发火,说凤姐派她的不是,异想天开“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做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
真是山东俗话说的: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凤姐深知邢夫人“秉性愚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人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尅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凤姐这番心思,其实就是曹雪芹对邢夫人个性的定位。
凤姐擅长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用什么功。对邢夫人这样既愚蠢又倔强的人,八头牛拉不回蠢主意来的人,怎么办?凤姐的决策是:顺着她,捧着她,叫她我行我素、高高兴兴把洋相出尽!冯其庸先生说凤姐对邢夫人是“哄死人不偿命”,我看是捉弄死人不偿命。
凤姐立即见风使舵,迎合邢夫人。她拿贾琏为例,说明父母必定心疼儿女,必定对儿女无理要求言听计从,必定对儿女嘴上训得多,心里疼得多……“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
其实,贾赦和邢夫人对贾琏何尝如此?这是凤姐临时虚构出来给邢夫人下台而已。凤姐是天才心理学家,深知邢夫人不识好歹、不识进退、不顾大体、不顾脸面,凤姐还深知对正头香主婆婆不能得罪,惹不起我躲得起!你爱怎么闹怎么闹,只要我不担责任、不落埋怨就成了。
这是凤姐狡猾吗?当然是,相当的狡猾。
但对付邢夫人这种愚蠢而蛮横的人,不狡猾怎么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