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序第1页。
[3]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6页。
[4]军官系指武官,全称为“子弟军官”,它是由“三使”依照惯例从自己的子侄中挑选任命的。子弟军官其实多是专门为见学而往的燕行使节团随员。
[5]以下根据学术界早已惯用的“古杭三才”之名统称这三位学者。
[6]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第303页。
[7]韩国文学界将洪大容、朴趾源之后的北学派后起之秀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统称为“汉诗四家”,而实际上此称誉出自清朝文人李调元,在清朝文人中也广为知晓。〔韩〕李庚秀:《汉诗四家的清代诗受容研究》,韩国太学社,1995,第7页。
[8]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7页。
[9]1960年4月,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郑镇石、郑圣哲、金昌元合著的《朝鲜哲学史》一书出版。该书认为,17世纪是朝鲜实学思想的产生阶段,具体地介绍了实学先驱者李晬光、韩百谦、金堉、柳馨远等人。18世纪是朝鲜实学的发展阶段,详细地介绍了李瀷、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丁若镛等人。1983年,郑圣哲在《朝鲜实学思想的系谱》一书中,将朝鲜17 ~19世纪的实学思想划分为“初期实学”(柳馨远、李瀷),“中期实学”(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丁若镛)和“后期实学”(李圭景、崔汉绮)三个阶段。1952年,千宽宇先生在《磻溪柳馨远研究》一书中,将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称为朝鲜实学思潮的“准备期”,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称为朝鲜实学的“萌芽期”,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称为朝鲜实学的“全盛期”。1970年,韩国李佑成先生在《实学研究序说》一文中,以18世纪即英正以后的新学风为实学研究对象,将朝鲜实学分成以李瀷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派,即实学第一期(18世纪前半期);以朴趾源为中心的利用厚生派,即实学第二期(18世纪后半期);以金正喜为宗的实事求是派,即实学第三期(19世纪前半期)。韩国哲学会编辑的《韩国哲学史》(下册),将17世纪初称为实学派的准备期,17世纪后期为实学派的萌芽期,18世纪是星湖学派和北学派的正式确立时期,19世纪是确立实学派哲学的重要时期。1989年,中国朱红星等人合著的《朝鲜哲学思想史》认为朝鲜实学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17世纪初实学先驱者李晬光到17世纪中叶柳馨远的实学初创期,17世纪中叶以后到18世纪以李瀷、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等人为代表的实学兴盛期,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丁若镛的实学集大成期,19世纪前半期以崔汉绮等人为代表的后期实学。台湾成功大学蔡茂松教授在《韩国近世思想文化史》中,将超现实学分为四个时期:自李成桂建国至太宗,以赵浚、邓道传、权近为代表的“革命期”;自太宗至成宗,是朝鲜实学的“实践期”;自明宗至宣祖初,以李退溪、李栗谷为代表的“义理实践与现实更张期”;自丙子胡乱后将近200年间,以李瀷、朴趾源、金正喜为代表的“实学思想理论期”。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第41页。
[1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朝鲜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5,第146页。
[11]姜春华:《对洪大容实学认识论的研究》,韩国高丽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1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四书问辨》之《孟子问疑》,第20页。
[1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1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3页。
[1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2页。
[1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2页。
[1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7页。
[1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19]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第9页。
[2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2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2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2页。
[23]姜春华:《对洪大容实学认识论的研究》,韩国高丽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2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
[2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
[2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
[27]朝鲜朝后期的天机论是对当时文学、艺术、文化所拥有的矛盾核心的挑战,而挑战是以民族本然的美学思维和文化心理为力量的,并从潜藏在接受和积累中国文艺及文化过程中的顺其自然之性应运而生。
[2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2页。
[2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四书问辨》之《孟子问疑》,第20页。
[3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3页。
[3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3页。
[3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
[3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吴彭问答》,第292页。
[3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72页。
[3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74~75页。
[3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三经问辨》之《美上记闻》,第50页。
[3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5页。
[3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人书二首》,第107页。
[3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小学问疑》,第4页。
[4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铁桥书》,第169页。
[41]姜春华:《洪大容的实学的学问结构》,《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人书二首》,第110页。
[4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祭渼湖金先生文》,第133页。
[4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3页。
[4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0页。
[4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3页。
[4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四书问辨》之《中庸问疑》,第21页。
[4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四书问辨》之《孟子问疑》,第20页。“盖合而言之,器亦道道亦器。分而言之,形而上形而下。器亦道道亦器而道未曾为器,器未曾为道。形而上形而下而上未曾离下,下未曾离上。守上下之说而谓判然各立者,固非矣。执道器之论而谓道可以为器而器可以为道,则其失又甚矣。”
[4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5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5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5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心性问》,第1页。
[5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2页。
[5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四书问辨》之《孟子问疑》,第20页。
[5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一《答徐成之论心说》,第3页。
[56]洪大容在燕行归国途中,在三河县遇到了几位清朝文人,周监生就是其中一位。
[5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90页。
[58]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曾谓我东中叶以后,偏论出而是非不公,野史无足观矣。虽以斯文事言之,中原则背驰朱子,尊崇陆王之学者,滔滔皆是而未曾闻得罪于斯文。盖其范围博大,能有以公观并受,不若拘墟之偏见也。”
[59]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6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人书二首》,第110页。“揖让升降,固开物成务之急务,律历算数钱谷甲兵,岂非开物成务之大端乎?”
[6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以人视物,人贵而物贱;以物视人,物贵而人贱;自天而视之,人与物均也。夫无惹,故无诈;无觉,故无为;然则物贵于人亦远矣……是以古人之泽民御世,未曾不资法于物。君臣之仪,盖取诸蜂;兵阵之法,盖取诸蚁;礼节之制,盖取诸拱鼠;网罟之设,盖取诸蜘蛛。故曰:圣人师万物,今尔曷不以天视物,而犹以人视物也。”
[6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1页。
[6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90页。
[64]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第16页。
[6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事莫切于身心,而骚墨为下。”
[6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
[6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沙河郭生》,第316页。
[68]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69]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70]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71]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72]据传《大东风谣》是洪大容编撰的歌集,现已失传,而《大东风谣序》是歌集的绪言。它因被收入在洪大容的文集中,故现仍可看到。
[73]〔韩〕赵东一:《韩国文学思想史试论》,韩国知识产业社,1998,第246页。
[7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7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76]〔韩〕朴宗采:《过庭录》卷一,韩国《文学思想》,1974。
[77]为了切合主题,本书只涉及狭义的文化上的华夷观,而种族华夷观和地理华夷观将留作今后思考。
[78]陈蜀玉:《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辐射方式的个案分析——以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影响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1期,第165页。
[79]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21页。
[80]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7页。
[8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8页。
[8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答韩仲由书》,第97~98页。
[8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金直斋钟厚书》,第99页。
[8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8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4页。
[8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7页。
[8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53页。
[8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0页。
[8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2页。
[9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2页。
[91]以对华夏文化的选择和接受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意识。参见金柄珉《论洪大容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识——以〈医山问答〉为中心》,《东疆学刊》2011年第1期。
[9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47页。
[9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器用》,第406页。
[9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器用》,第407页。
[9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1页。
[9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2页。
[9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51页。
[9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50页。
[99]〔韩〕尹昌淑:《湛轩洪大容的教育思想研究》,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80。
[10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林下经纶》,第137页。
[10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林下经纶》,第137页。
[10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四、五、六《筹解需用》。“总例:步乘法、因法加法、商除法、归除法、九归法……”朝鲜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5年版《湛轩书》中未收录《等解需用》。现可查找的资料为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所藏本。
[10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爱吾庐题咏》之《龙水阁记》,第432~433页。
[10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林下经纶》,第138页。
[10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林下经纶》,第135页。
[10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林下经纶》,第137页。
[10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汶轩书》,第209页。
[10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71页。
[10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115页。
[110]祈庆富、权纯姬:《“日下题襟合集”概说》,《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11]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平生不喜作诗律,所吟咏者不过古体若干篇而已。”
[11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
[11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4页。“容素不喜声诗,年来病中无聊,偶见昭明选诗,始欣然慕之。”
[114]李贽(1527~1602),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卓越思想家,反对文学上的拟古主义,对晚明文学产生较大影响。他的“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就是真心,是真实的思想感情。因此,认为文学只有真假问题,不得以时势先后论优劣。
[115]明万历年间,以袁宗道(1560 ~1600)、袁宏道(1568 ~1610)、袁中道(1570 ~1630)为代表的“公安派”强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模拟古人。
[116]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第37页。
[117]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第60页。
[11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19]朴美英:《“大东风谣序”体现的洪大容的诗歌理论和意义》,韩国《真理论坛》,2001。
[120]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69页。
[121]在洪大容看来,“歌”具有双重含义,即日常所讲带有曲调的普通之歌与由韩文创作的“诗歌”。
[122]“性灵说”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123]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2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76页。
[126]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民文库, 1967,第12页。
[12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28]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23页。
[12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30]金天泽,朝鲜朝后期英祖年间时调作家、歌客,曾编有时调集《青丘永言》,且很多作品被收录在《海东歌谣》中。
[13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邓汶轩师闵书》,第193页。
[13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4页。
[13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答朱朗斋文藻书》,第202页。
[13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
[13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4页。
[13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邓汶轩师闵书》,第193页。
[13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答朱朗斋文藻书》,第202页。
[138]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第75页。
[13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附铁桥临终前一日寄诗》,第188页。
[14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2页。
[14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2页。
[142]朴趾源,朝鲜朝后期著名的实学家、小说家,代表作有《热河日记》等。
[14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会友录序》,第164页。
[14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场戏》,第396页。
[14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场戏》,第397页。
[146]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223~224页。
[14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桃花洞》第366页。
[14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场戏》,第397页。
[14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衙门诸官》,第310页。
[150]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151]〔韩〕金贤渼:《18世纪燕行录的展开与特点研究》,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第76页。
[15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5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6页。
[154]〔韩〕朴香兰:《燕行录所载笔谈研究——以洪大容、朴趾源等为主》,韩国宝库社, 2013,第65~72页。
[15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衕后语》,第290页。
[156]朴齐家:《真蕤文集》卷四《与徐观轩书》,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1961。
[157]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15页。
[158]〔韩〕李庚秀:《汉诗四家的清代诗受容研究》,韩国太学社,1995,第43页。
[15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16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题裴佥正训家辞》,第143页。
[16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邓汶轩师闵书》,第193页。
[16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铁桥书》,第169页。
[16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有义书》,第194页。
[16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
[16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绘声园诗跋》,第118页。
[166]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5页。
[16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会友录序》,第163页。
[168]〔法〕布吕奈尔等:《形象与人民心理学》,转引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13页。
[169]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6页。
[17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蔡生书》,第94页。“比来雪寒甚剧。伏惟闲居味道,起处有相,穷理力行,日进高明。区区攒贺,无任鄙诚。”
[17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金直斋钟厚书》,第99页。
[17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金直斋钟厚书》,第99页。
[17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4页。
[17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8页。
[17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8页。
[17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金直斋钟厚书》,第99页。
[177]徐东日:《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10,第206页。
[17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17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与金直斋钟厚书》,第99~100页。
[18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54页。
[18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4页。
[18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4页。
[18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0页。
[18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廔书》,第184页。
[18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沙河郭生》,第317页。
[18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蒋周问答》,第296页。
[18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两浑》,第311页。
[18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5页。
[18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巾服》,第404页。
[19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巾服》,第404页。
[19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巾服》,第404页。
[19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两浑》,第314页。
[19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两浑》,第314页。
[19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7页。
[19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周学究》,第339页。
[19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19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6页。“回部即回纥之流,其入中国,盛于唐太宗之时,观史便知。”
[19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十三山》,第318页。
[19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6页。
[20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6~327页。
[20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7页。
[20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7页。
[20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7页。
[204]东宫为后来的正祖,洪大容曾任当时为世子的正祖的老师。
[20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5页。
[206]柳得恭(1748~1807),朝鲜朝后期实学家、诗人。他曾经两次赴燕京,一次赴沈阳,以中国之行为基础分别撰写了《滦阳录》( )与《燕台再游录》( )。
[207]〔韩〕李庚秀:《汉诗四家的清代诗接受研究》,第31页。
[20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巾服》,第405页。“蒙古女来浴者,束发北髻,宛是我国童女装也。回子妇束发,后垂几曳地,红帛韬之,亦近于东俗新妇长妆也。”
[20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巾服》,第405页。
[21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藩夷殊俗》,第327页。
[211]〔韩〕朴粲祺等编《接受美学》,韩国高丽院,1992,第13页。
[21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4页。
[21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4页。
[21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4页。
[21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45页。
[21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8页。
[21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桃花洞》,第366页。
[21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场戏》,第397页。
[21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7页。
[22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47页。
[22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47页。
[22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京城记略》,第359页。
[22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3页。
[22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屋宅》,第402页。
[22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7页。
[22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8页。
[22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寺观》,第399页。
[22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89页。
[22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市肆》,第397页。
[23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京城记略》,第354页。
[23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4页。
[23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衕笔谈》,第273页。
[23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沿路记略》,第345页。“使行到栅……凡我人惟骡驴有税,余外不问,盖以后往也。”
[23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衕笔谈》,第273页。
[23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京城记略》,第357页。
[23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7页。
[23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隆福市》,第379页。
[23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隆福市》,第378页。
[23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3页。
[24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琉璃厂》,第380页。
[24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琉璃厂》,第380页。
[24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8页。
[24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6页。
[244]“西方形象”中的“西方”是指地理概念意义上的西方,而“西方形象”是指包括西方人、西方事物、西方生活习俗在内的可以反映西方社会万象的各种对象的总和。
[24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8页。
[24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9页。
[24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0页。
[24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9页。
[24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9页。
[25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9页。
[25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1页。
[25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0页。
[25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0页。
[25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8页。
[25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8页。
[25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47页。
[25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7页。
[25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47页。
[25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两浑》,第312页。
[26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9页。
[26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0页。
[26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0页。
[26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298页。
[26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两浑》,第312页。
[26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1页。
[26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1页。
[26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张石存》,第323页。
[26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3页。
[26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九《雍和宫》,第374页。
[27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器用》,第410页。
[27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京城记略》,第359页。
[27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9页。
[273]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9页。
[27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刘鲍问答》,第301页。
[27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乾坤一草亭题咏》,第438页。
[276]《辞海》,中华书局,1981,第2726页。
[27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保宁少年事》,第142页。
[27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5页。
[27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5页。
[28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
[28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46页。“……以人视物,人贵而物贱;以物视人,物贵而人贱。自天而视之,人与物均也。夫无惹,故无诈;无觉,故无为;然则物贵于人亦远矣……是以,古人之泽民御世,未曾不资法于物。君臣之仪,盖取诸蜂;兵阵之法,盖取诸蚁;礼节之制,盖取诸拱鼠;网罟之设,盖取诸蜘蛛。故曰:圣人师万物,今尔曷不以天视物,而犹以人视物也。”
[28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1页。
[283]〔韩〕金泰俊:《洪大荣评传》,韩国民音社,1987,第219页。
[284]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寄陆筱饮飞》,第125页。
[28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保宁少年事》,第142页。
[286]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保宁少年事》,第142页。
[28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大东风谣序》,第114页。
[28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四《医山问答》,第160页。
[289]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290]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29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3页。
[29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8页。
[29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6页。
[29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八《白贡生》,第344页。
[295]李平:《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10页。
[296]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32页。
[29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0页。
[29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七《衙门诸官》,第304页。
[29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2页。
[30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9页。
[301]李德懋:《天涯知己书·笔谈》,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民文库,1967。
[302]朴恩静:《朝清知识分子的相见与“知己”的表象—— 〈乾净衕笔谈〉》,《东方学》第18辑,2010,第7~32页。“.”另郑慧中在《明清中国与朝鲜史行的理性交流》(《东洋史学研究》第111辑,2010)一文中指出:“正如以往的研究最多提及的,其代表人物是洪大容。”의도하였건 의도하지 않았건 간에 중국 지식인과 조선지식인과의 교유는 하나의 유행처럼 퍼져갔다 . 그 중 대표적인 만남을 꼽으라면흥대용과 엄성, 반정균의 만남을 들 수 있다.
[303]权纯姬:《中韩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洪大容》,《亚洲民族造形学报》第3辑,2002。
[30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2页。
[30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90页。
[30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陆筱饮飞书》,第165页。
[307]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自警说》,第120页。
[308]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又答直斋书》,第104页。
[30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铁桥书》,第169页。
[31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书》,第198页。
[31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89页。
[31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九峰书》,第189页。
[31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昂书》,第191页。
[31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陆筱饮飞书》,第167页。
[31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89页。
[31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廔书》,第173页。
[31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廔书》,第173页。
[31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串书》,第176页。
[31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洪德保墓志铭》,第428页。
[32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书》,第190页。
[32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书》,第199页。
[322]朱文藻:《日下题襟合集》,转引自祈庆富《“日下题襟合集”概说》一文。
[323]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9页。
[324]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15页。
[325]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9页。
[326]该书现有三种异本,一本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还有两本收藏在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该书收录了“古杭三才”等清朝20位文人写给朝鲜朝的洪大容、金在行、洪忆等9位文人的诗作与尺牍。
[327]该书是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将珍藏的清朝文士的尺牍原件收集整理的书剪贴,其中有严果的2篇、朱文藻的1篇、严昂的1篇尺牍,都是写给洪大容的。
[32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果书》,第172页。
[32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会友录序》,第163页。
[33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答朱朗斋文藻书》,第201页。
[33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0页。
[33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2页。
[33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6页。
[33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3页。
[33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续》,第268页。
[33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铁桥书》,第174页。
[337]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203~204页。
[338]李平:《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学艺术》,第49页。
[33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4页。
[34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3页。“潘生闻平仲之姓,问曰:君知贵国金尚宪乎?余曰:金是我国阁老,而能诗能文,又有道,学节义,尊辈居八千里外,何由知之耶?严生曰:有诗句选入中国诗集,故知之。”
[34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204页。
[34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孙蓉洲书》,第197页。
[34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26页。
[34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54页。
[34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九峰书》,第190页。
[34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串书》,第192页。
[347]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串书》,第183页。
[348]《天学初函》为中国第一部西方丛书,由明末李之藻辑,刊于崇祯元年(1628)。天学即天主教。《天学初函》收书20种,分理篇、器篇,各10种,大多为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编著。
[34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附 铁桥临终前一日寄诗》,第188页。
[35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串书》,第183页。
[351]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海东诗选跋》,第117页。
[352]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海东诗选跋》,第118页。
[35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5~236页。
[35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铁桥书》,第174页。
[35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书》,第190页。
[356]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秋串书》,第184页。
[357]金昌业为《老稼斋燕行录》(1712)的作者。
[35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严九峰书》,第199页。
[35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13页。
[360]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5页。
[361]洪大容:《湛轩书》附录《从兄湛轩先生遗事洪大应》,第430页。
[362]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一《与汶轩书》,第209页。
[363]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第31~33页。
[36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37页。
[365]许筠(1569 ~1618),朝鲜朝中期的学者、文人、政治家。字端甫,号蛟山、惺叟。著作有《惺叟诗话》《鹤山樵谈》《惺所覆叶》,小说作品有《洪吉童传》《蒋生传》《南宫先生传》等。
[366]许兰雪轩(1563~1589),朝鲜朝中期的著名女诗人,原名楚姬,字景樊,号兰雪轩。从小以擅长诗文出名,但后来遭遇家庭的不幸。8岁以一篇《广寒殿白玉楼上梁文》
[367]〔韩〕千宽宇:《洪大容的实学思想》,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学院,1958。
[368]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洪德保墓志铭》,第427页。
[369]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洪德保墓志铭》,第427页。
[370]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7页。
[37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二《乾净衕笔谈》,第256页。
[372]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六十三《天涯知己书》,第7页。
[373]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十《湛轩记》,第431页。
[37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三《乾净录后语》,第289页。
[375]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二《桂坊日记》,第90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