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野和新泻两县交界处。
[3]位于比利时中部,1815年,英普联军在英将惠灵顿指挥下,在此地击溃拿破仑。
[4]唐朝诗人孟郊《游终南山》诗句。
[5]即藤原赖业,生卒年不详,镰仓时代歌人。此歌见于《千载集》以后的《敕撰集》。
[6]五月五日为男孩节,升绘有鲤鱼形状的彩旗以示庆祝。
[7]“蟹行”,指西方文字;“鸟迹”,指中国文字。中国黄帝时,仓颉见鸟的足印而造字。此处泛指读书写作。
[8]森川许六(1656—1715),江户中期俳句诗人。“蕉门十哲”之一。他还长于画技,著有《韵塞》《篇突》《风俗文选》等书。
[9]《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何必为衣裳而忧愁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的?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最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10]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公元十世纪左右)的女作家。著有散文集《枕草子》等书。
[11]原为梵语anavatapta,亦称阿耨达池或无热恼池,想象里的无热、清凉之地。
[12]在日本,以春分、秋分为中心,包括前后各三日的七天,被称为“彼岸节”。
[13]即以色列国王,公元前971—前932年在位。据说他长于理财,通过经商手段获得巨富,生活豪奢,谓之“所罗门荣华”。他死后,国势迅速衰落,遂分裂为南北朝。
[14]奥利弗·施赖纳(1855—1920),英国作家,评论家。作品多描写南非故事,富有宗教气息。
[15]原文为“Still sad music of humanity”,出自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笔下。
[16]熊本县旧称。
[17]1877年,萨摩(今鹿儿岛)士族不满日本维新政府,拥戴西乡隆盛发动叛乱。后来隆盛兵败自杀,史称西南战争。
[18]梁田蜕岩(1672—1752),日本德川时代的著名诗人。
[19]即指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20]九州地名。“不知火”,旧历七月末,夜间海面上火花闪烁,据说是夜光虫或磷火。一说是夜钓的渔火。
[21]九州地名。
[22]原位于三重县伊势市,是祭祀皇帝祖先的神社。
[23]从江户(东京)到京都的东海道线,路上有五十三座车站。
[24]原文作“迎火”,盂兰盆节的第一天,为迎接亡灵在门前点的火。
[25]秋分前后共一周的时间为彼岸节,秋分居中间,称中日。
[26]指京都、大孤等地。
[27]鹫津和丸根为织田信长在静冈的两个城堡,1560年被今川义元攻陷。
[28]布吕歇尔(1742—1819),普鲁士将军,在数次重大战役中名声远扬。
[29]1815年五月,惠灵顿率领英普联军,于滑铁卢打败复辟帝制的拿破仑,从而结束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欧洲战争。
[30]即指秋冬之交的阵雨。
[31]日本习俗,过年时大门两边植松树,门上挂稻草绳。
[32]英语,意为懊悔。
[33]尾崎红叶发表于1896年的小说,描写主人公鹫见柳之助对亡妻的追念之情。
[34]赖山阳(1780—1832),江户后期儒学家、史家、汉诗人。名襄,大阪人。长于诗文书道。著有《日本外史》《日本政记》《山阳诗抄》等。
[35]河竹默阿弥(1816—1893),歌舞伎脚本作者。
[36]樋口一叶(1873—1896),女性小说家。原名奈津,东京人。作品有《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等。
[37]《伊诺克·阿登》(Enoch Arden),英国作家丁尼生(1809—1892)的自由体叙事长诗。
[38]男孩三岁和五岁、女孩七岁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穿着和服和木屐,到神社参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