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园之梦-大宋词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仁宗皇帝就这样僵直地站在麒麟阁上,睁开一双忧郁的眼睛极目远眺。

    虽是正午时分,但细雨迷蒙中的东京城似乎还沉睡在一派乳白色的薄雾之中。北郊的乐游塬上,湿漉漉的梨树枝上缀满了大团大团的粉白色花瓣。一群群青衣素裹的美丽女人,缓缓地迈着绵长的步子,手持花束,排着长队,默默地拾级而上,登上塬顶,跪成茫茫无际的一片。漫山遍野弥散的香气随着低沉的呻吟与呼唤被雨雾一层层卷起,渐升渐远。

    每年的清明节,东京城里万人空巷,上至臣僚官宦,下至平头百姓、走卒贩夫扶老携幼走出城门,在北郊的原野和道路两旁,争看全城的妓女像朝圣般往塬上拥走的奇丽景象。那万头攒动,十里脂粉飘香,眼泪涟涟如同雨打梨花的阵容实属大宋王朝的一道罕见的风景。

    仁宗皇帝寻思道,那柳七郎,也不过一介白衣词人,生前无心务正,专于勾栏瓦肆之间穿梭,不料死后竟受如此殊遇;致使京都花魁、域内佳人云集凭吊。人间至情至福如此,虽天子犹不如也!

    无怪乎先帝曾多次夸耀柳永柳七郎,说其人风姿洒脱,文才出众,词才当朝第一,要身后人酌情收用。仁宗谨遵先皇遗训,也曾先让他做一县县吏,他却放浪形骸,全然不修边幅;改任他职,又恃才傲物,更不把众僚臣放在眼里;有意贬他一下,让他做个白衣词人,谁知他竟一发不可收拾,一心一意地做了花中仙子。唉,也罢!

    仁宗皇帝嘘叹着,回忆起那日有人来报说,白衣词人柳永彻底地沦落风尘了时,他还着实吃了一惊呢。据说,自号“三变”的柳七郎一日酒后于大街上徘徊,只见大街小巷楚馆秦楼随处可见。他顺手将长衫一撩,就进了一家“缈香楼”。张目望去,满院皆是“香靥深深,姿姿媚媚”。一番倾情攀谈之后,柳永觉得这些妓女们不仅仪容可人,对应机敏,且琴棋技艺、填词作赋样样精通。原来天下的聪明才智不在王宫竟在妓院。他禁不住地吟道:“风月客怜风月客,有情人遇有情人。”从此,他朝朝楚馆,夜夜秦楼,花街柳巷,风流不尽。除了娱乐,他天天陪那些青楼女子填词颂赋,吟诗作画。一时间,擅长调笑的陈师师、款款深情的赵香香、神合默契的徐冬冬等东京千金难求一见的名妓环绕到了柳七的身边。从此东京城的所有妓女们争相与他相识,以能见到柳七为荣,那些没有来得及认识柳永的,众人都笑她为下品,身价也低了一半;化妆品商铺的生意尤为兴隆,胭脂香粉被抢购一空。就连宫廷内的宫女们也都学着外面的妓女们吟唱着这样的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天下无双的情种,真乃道不尽的万般风流也!想到此,仁宗皇帝不禁黯然神伤起来。他唏嘘了良久。

    远处的北塬上,火光忽明忽暗,大股的青烟弥漫开去,一时香风袅袅,花纸飘飘。那些祭祀的女人们在为她们钟爱的情哥哥焚香烧裱了。

    仁宗皇帝又陷入了沉思,他想:当年为了不致柳七把前程毁于妓馆,他费心思对他重新委任,派他离京赴“江州任职”。不料,消息传开,前来饯别的红裙妓女们却排着十里长队为柳哥哥惜别,只见一向英气勃发的柳七郎此时泪如雨下,他一步一回头,步步泪水流,真乃生离死别。那个绝色名妓徐冬冬,更是长跪不起,美玉般的前额都磕出了一个血包,非得要和柳七郎生死相随。无奈,柳七只得携着美人一同赴任。据说,有一天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歇息,忽然听见内屋传来阵阵幽怨的歌声:“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这不正是自己作的那首《秋思》吗?歌者何人?柳永轻轻推开门帘,一位红衣绣女依窗而立,煞是可人。未等柳七开口,那女子便说:“小女子名叫谢玉英,思念柳哥哥久矣,为找哥哥,我已经踏破了数双绣鞋,今知哥哥在此,只想见上一面,死亦足矣。”柳永十分感激她的诚意,竟在客栈里一住数日,还与她结下了连理之情。

    如此荒唐数年,柳七任职期满回到京城。本欲封一个有俸无权的闲职,也好成全他的逍遥自在,不料他却越发没了收敛,竟隐迹青楼,不肯显身,时隔不久,终于有了音信,却是噩耗。听说是那一天,他在赵香香家小睡,忽然梦见一位黄衣吏人从天而降,说:“奉玉帝旨意,速去天国更新《霓裳羽衣》曲,即刻启程前往。”柳七郎对赵香香说:“承蒙玉帝厚爱,我要去了。”说完闭目而坐,与世长辞。

    噩耗传出,一时间,只见遍地一片缟素,满城妓女无一不到,且全部服丧吊孝。哀号之声震天动地。妓女们亲手扶着镶满鲜花的灵柩,送往墓地。送葬队伍中也有一些官吏,他们看到这种场面,惭愧不已,自觉惜才之心,竟不及妓,个个掩着脸面,羞愧而归。

    当日,柳七的爱妓中,悲痛过度、伤心而死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徐冬冬,一个是谢玉英;她们就附葬在了柳七郎的两旁。

    想到这里,仁宗皇帝用手撇了一下胡须,轻声叹息道:“柳七啊柳七,真爱不易得。你以真情真意,竟有万千红颜知己,朕虽后宫三千,却是人心肚皮,难知根底。”

    微风拂面,细雨初停。仁宗皇帝凭栏探视。护城河畔,白沙堤旁,一株株百年垂柳立于斜阳之中。见此情景,不禁脱口吟诵了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