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
人们欣赏彩虹,是缘于它丰富变幻的光色之美;人们钟爱文物,是缘于它们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流变过程。对于被欣赏对象的欣赏,人们从来都是要求它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
几年来,在全国小小说的期刊和各类形式不同的小小说选本里,陕西籍作家陈敏的名字频频出现,几乎毫无例外地囊括了所有的文选版本,这种“逢本必出”的特殊定式,不得不让全国小小说界的眼球为之一亮。
陈敏小小说创作,发轫于2000年初,于今为止,也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这十年期间,作为小小说作家的陈敏,同时又以英文译著者的身份发表了超过百万字的译文作品,而同时,她的主要职业又是高校教师,每周还有大量的教学工作要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陈敏仍然以异乎寻常的多产,创作了数十万字的小小说。她的劳动量是巨大的,而她的勤奋是不言而喻的。
雨果说过,比蓝天更为浩瀚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作为小小说作家的陈敏,其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她笔下的文字涉及题材之广泛,内容之弘阔,几乎达到她能够触及的每一个生活范畴和思维领域。因此,她通过汉语言文字符号,给读者创造的审美意象宛如天上的虹,既变幻莫测又多姿多彩,呈现出墨分五彩,深邃多变的审美风格。
1.深刻的现实感
表面看来陈敏是一个文弱的女作家,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有一些忧郁的林黛玉气质,似乎是一个人间烟火味比较淡薄的书卷女子。然而童年的农家生活经历,好奇的求知欲望和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对人性的关注,让她随时随地都在回忆着、梳理着并审视着身边的人和事。她的小小说《社娃》《四叔的羊》《爷爷树》《竹心》等无一不是来自对身边生活的结晶体验。
《社娃》里暴发户社娃既是作品主人公的童年伙伴,又是作为商品时代被批判、被审视、被同情的对象出现;作者对他的描绘生龙活现,呼之欲出;《四叔的羊》以自己亲身的感受,以带有喜剧色彩的笔法对农村里改革开放时代泥沙俱下的造假行为,予以深切的讽刺和披露,发人深省;《爷爷树》则是通过自己童年的亲身体验的深情描绘见证了一个时代变革中的生态主题,那些看起来有着微小变化的农村风貌实则是一种国际化忧患的地球现象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的微妙的灼伤。《竹心》则倾注弥漫的笔力,赞美着自己一生从事的伟大教育事业——通过竹心无怨无悔地从事着边远山区教育的无私奉献英姿,给人们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凡此种种,在挖掘现实,展示生活的细微深广度上,陈敏以她特有的女性的细微目光和敏感触觉,加上她过人的记忆力,表述着她身边的生活和时代的浓烈气息。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关注机关职场生活、公安题材、校园生活和下层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作品,莫不一一展示,让人瞠目结舌:何以一介女子,竟能了解如此广泛的现实生活?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老鼻祖蒲松龄当途卖茶,以茶换故事的风雅经历。
2.独特的历史视角
有着外国语求学经历的作者,按照一般标准来看可能对于域外文化和知识有着更多的把握和了解,然而,陈敏把这一方面的纵横驰骋交给了翻译工作去实现。在小小说创作里,陈敏大胆揭示历史,拷问历史和复原着历史,让抽象的典籍和历史人物复活并还原成本来应有的样子。在《诗祭》里,作者通过千古词人李清照颠沛流离,介入垓下古战场的一幕,讴歌了人格上不容毁垢的刚烈英雄项羽的伟岸情怀,同时又复原了一幕古代最优秀词人血泪创作的原初场景,其情景描绘得真实和细腻,真是让人荡气回肠。在神话历史故事《虹》里,作者调用丰富的想象力,以穿透历史,超越时空隧道的手法,直击远古洪荒时代,深刻描绘和复原了羿射九日的伟大神话,通过悲情故事的深层观照,塑造出善于自我牺牲,甘做人桥的悲剧英雄形象,其手笔之宏大,意境之深邃让人佩服。《六合寺的月亮》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对历史传奇故事中的人物武松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虚拟的续写。合乎情理地想象出一个钢铁般的硬汉子的人性情怀,其诗意与抒情的表达并举,笔法洗练而生动,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余韵。《细腰楚王》则发源于一个成语故事,通过一段荒唐的历史表达,揭示了审美这个独特的历史视觉,在王朝迭更的战国时期所掀起的一段历史旋流,楚人与中原人、美与丑、清与浊、造作与真实之间的流变,让人匪夷所思。《秦舞阳》《长城长》和《遥想聂政》则篇篇都是精品。更展示了作者解构历史与想象细节之间的水乳交融的链接能力,其所描绘的历史故事往往都是想人之所未想的神来之笔,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让她拿捏得天衣无缝,令人信服。
3.超现实的虚拟空间
一般的理解,一个注重于现实生活和身边琐事细节的现实主义作者,其准确的观察力会让其双眼紧紧地盯在支撑人们双脚的大地上,即使注目历史,他也会时时地把它们与现实生活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然而陈敏不一样,她懂得回头并且前瞻,她的目光会掠过苍茫的大地,极目远处不可知的地方。在一些超现实主义作品的题材中,作者尽量发挥并宣泄着她对身边生活的理性扬弃和对于未来世界的忧患意识。《家园之梦》描绘了对未来世界的异化认知,旨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今平凡的现实生活,提高对机器化生活的依赖所可能造成的文明后“熵”效应;《美好生活》则异想天开地描绘了想象中的两极世界的负极空幻场景,其营造气氛触及环境的能力,表明作者亦善于表达现实生活以外的想象世界。而《遭遇眼镜》《失去记忆的日子》和《另一种日子》则通过荒诞不经的事件和情节,揭示和表达了寻常生活法则之内看不到摸不着,却又切实存在的另类真实,作者以引申归谬和时空延展的方法,打乱既定的生活秩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洞见了生活表象之外的内心真实和欲念。创作这类作品,作者一任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纵横捭阖,无拘无束,体现了长期使用中英文双栖表述意念的特殊功力。
4.敏锐的艺术触觉
作者细腻而敏锐的笔触,还经常大胆地探索到艺术家的行列之中。由于作者较为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相对全面的艺术素养,使得她对艺术家园的频频“造访”显得有些执著。《画家的代表作》《底色》《我的大宋词人》《安子》《阿齐》《琴师梁鸿》和《丈夫的“豆腐渣”》等等作品,将画家,词人,音乐人,雕塑家和摄影工作者作为聚焦的视点,通过近距离的切身“导航”,精确解析他们的创作和奋斗过程,从艺术家的灵与肉、成与败、得与失中寻找形而上的悖论逻辑,小心翼翼地发掘着他们灵魂深处的情感世界,在这个领域里,作者可谓是驾轻就熟的行家里手,鲜有作者能够摩其项背。
5.校园生活的阳光情结
也许一个人一辈子生活在校园里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福分和缘,尽管也曾有过南国辗转职场的历练经历,但严格意义上讲,作者始终还是一个校园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乡村到集镇再到城市,一个圆圈又一个圆圈,生存的梦想一直在这里盘旋。《感恩草》《老师,你能抱我一下吗》《走出诱惑》《相逢是首歌》《我要当教授》等系列校园小说以最纯粹的心灵释放,轻松地抒写着校园内外、讲台上下的美好情愫;不管心灵曾经有多么忧郁和灰冷,如歌似诗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仍旧是温暖的阳光情结:希望和爱——这一教育的法宝和人生不变的主题。
另外,作者的很多作品还涉及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这些经历或者像三月的春风,有着懵懂的初恋意味,或者像九月的落叶,凄美而辉煌,或者像冬日的黄昏,忧郁而深沉,充满着人生的哲理感悟和饱蘸着内心情感的孤独悲鸣——或许,站在纯粹叙事的角度,作者以小小说的文体在完成着内心敏感外在忧郁的诗人内核的情致表达。变幻的世界,迷离的人生,给予小说创作者的感受是多元的,复合的,全方位的,立体的世界。在一些读者和评论者看来,作者多变的叙事主人公的面孔始终有些捉摸不定,难觅真相。可是掩卷遐思,对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迷人的感人情节,还有那娓娓道来的生动表述,成就了作为小小说作家的篇篇精心构作,它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阅读者。
陈敏的小小说语言练达,生动,深刻关注现实,作品内容深刻,绝无无病呻吟之嫌;想象空间巨大,跨度弘阔,品格高雅,没有低俗之趣,建立了一种全实力的创作风格。至于她今天写什么,明天写什么,上次写什么,现在写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写,并且写得很真诚,这就够了。川剧中驰名世界的戏曲“变脸”,其艺术精华部分就是不断变幻;美国享誉世界的音乐天才,迈克尔·杰克逊,其诡异多变的风格,就是其天才艺术的核心所在。如果说陈敏的小小说有什么明显的艺术风格的话,那么色彩纷呈、富于变化的全方位审美特质,就是其艺术风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