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故事-不要你笔下生花,只要你实事求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卤鸭节终于来到了,一座在地图上还没芝麻大的小城陡然热闹起来,处处张灯结彩载歌载舞喜气洋洋,街道上空一条条横幅气势豪迈,上写着“办好卤鸭节,经济大发展”、“卤鸭香遍四海,佳朋来自八方”,谁看了心中能不春风浩荡激情满怀!“欢迎”“庆祝”之类标语更是遍地花开,透出小城人的热情好客。于是混合着鸭肉香味的空气弥漫了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家连着一家的饭店、一个接着一个的路边大排档,全都袅绕着油烟飞翔着鸭毛。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阳光和煦。一大早太阳广场就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一万八千盆鲜花将广场装点成了花的海洋。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尊三十米高的巨大不锈钢雕塑:三只展翅欲飞的鸭,一只递接一只地向往着天空,表现了小城人对经济腾飞的热切愿望。广场四周,许多花卉摆成的鸭啊龙啊大熊猫啊什么的,一个个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各种表演的队伍这里一堆那里一伙,有土有洋,土洋交汇,相映成趣。土的有:舞龙的、跳狮子的、踩旱船的、扭秧歌的、唱黄梅戏的;洋的有:桑巴舞、踢踏舞、嬉皮舞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到处都有照相的,这个摆这样的姿势用那样的背景,那个摆那样的姿势用这样的背景;还有几队新人将婚礼定在这一天,来到广场上摄像,以作永久的纪念……

    热闹是够热闹的了,至于谈成了多少项目、签订了多少合同、引进了多少外资,一般人都不大清楚。报纸电视每天都有卤鸭节的新闻,却都绕开了这个话题,只是笼统地说卤鸭节办得多么多么的成功,市委市政府多么多么重视,有多少多少外宾参加并留下多么多么难忘的印象,某某领导如何如何夸奖

    卤鸭节结束之后,宾馆里人去楼空,广场上偃旗息鼓,十万八千盆鲜花也都叶萎花蔫,但散场锣鼓却并不冷落,各单位都在忙着总结、评比、表彰。总结材料一份又一份,评比活动一层又一层,表彰大会一场接一场。目的嘛,不仅仅是给那些辛苦了一场的人和出场的领导们几个出场费安慰安慰补贴补贴,主要还是为了总结经验、鼓励先进,以利于明年将下一届卤鸭节办得更好。

    宣发办被评为先进集体,周民还被评为先进个人,一个人拿了双份奖,心里本该美滋滋的,然而他的情绪却有些糟糕,总是叼着一支烟靠在椅背上仰头望着天花板,半天也不肯动一动。导致他情绪不好第一个原因是:前几天偶然从组织部一个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前不久组织部曾有过提拔周民的意向,征求意见时胡部长沉吟了半天竟然冒出一句话来:“这个人嘛,工作能力也还有一些,就是政治上还不太成熟……”就这么一句话,断送了眼看到手的副处级,他心里能是滋味?不管怎么说,姓周的跟着你胡某人鞍前马后二十多年,你对周某人就这么评价呀?可见官场上真是人心难测哟!不过这事不快活也就是不快活罢了,周民没多往心里去。经过多年的磨练,他知道自己本不是官场上人。

    周民情绪不好,主要是由第二个原因引起的。从鸭王府回来之后,他曾向几个老朋友打听了一下刘健的情况。二十多年前,周民与刘健在一个车间当工人,两人间曾有过一段恩怨。一心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刘健后来因为失宠,酒后将一位同宿舍的工人打成残疾,被判了三年;出狱后失去了工作,却赶上了改革开放,于是如鱼得水地跳下了海。刘健先向一些单位倒卖茶叶、红枣之类;后来有了几个本钱,又由于早年的老战友们有不少在公安局、税务局、工商局以及法院,有的甚至当上了头头,他就靠着这些人的关系开了个小饭店。钞票将他口袋撑大,也将他的心撑大了。他不仅将那家小饭店翻盖成了鸭王府,还开了一家桑那浴、一家保龄球馆。最近又有了更大的计划,想将鸭王府再扩大一倍,搬到肯德基对面去,要跟洋货一比高低呢!所以大家都说刘健不管怎样也算是有一点中国人的骨气。周民听了,满肚子愤懑不知如何说起。狗日的东西,工厂倒了,生产线关闭了,他却发了大财,道理怎么说嘛!其实认真想一想,人家发财不发财于你什么相干?忌妒吗?当然不全是。反正心里就是舒展不了。

    这时周民忽然想起了胡部长给他一个月创作假的许诺,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几个月来找啊寻啊,终于找到一个好故事了:把刘健的情况适当加加工,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整篇小说,不是再好不过吗?这就叫创作冲动!这就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哈!有人说,人生在世,只有儿子和文章才是自己的,其他都是身外之物。这话是何等正确哟!他要好好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将这篇小说写出来!

    写小说的人一旦有了灵感,产生了创作冲动,那是怎么也压抑不住的。周民知道,现在写小说的人比读小说的人还要多,竞争是十分残酷的。要想取胜,要想不被编辑先生的一个“旧”字一个“平”字枪毙掉,文章里除了要有高官的腐败、勇士的不屈、钻营者的无耻、老百姓的愤怒之外,还得加进一些花椒和味精,比如耽迷于玉床嬉戏的痴男怨女啦,冲进别墅金楼的顽匪凶徒啦什么的,那样写出来才不愁卖不出好价钱。毕竟是经济社会了,可读性强不强,卖不卖座,能不能为杂志社创造经济效益,那才是衡量你的小说成功不成功的唯一标准嘛。

    经过反复构想,周民决定将刘健这条线索充实进上次构思的《路》中去,运用一明一暗、交叉并进的结构方式;至于人物关系嘛,男女主人公当然是要认识的,不不,干脆原本就是夫妻,后来离了婚(想到自己的老婆成了昔日仇人的老婆,周民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但为了写小说,也只好忍痛割爱,且让他们做几天名义上的夫妻吧)。故事可以这样安排:男人本是个流氓加盗贼,从劳改队出来后靠钻政策空子发了大财,成了全市闻名的百万富翁。他的妻子这时却下岗了。于是男人将原配妻子离掉,又娶了个年轻漂亮的老婆。后来由于偷税漏税,并且从四川招来许多妓女,利用饭店和桑拿浴招揽嫖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终于被捕入狱,受到了应有惩罚……女人那条线索嘛,就按照上次对胡部长谈的那样,写她离婚后怎样怎样奋发图强历经磨难,走出了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终于成为名闻全国的再就业标兵……哈,哥们,这故事怎么样?既有光明又有黑暗,既有歌颂又有暴露,既有深刻的主题又极富可读性。这样的小说哪家杂志能不抢着发表呀!抢破头呢!

    于是他开始写作。却又奇怪,面对着方格纸,笔头仿佛有好几吨重,怎么也落不到稿纸上的小方格里,不是刚写了开头难以为继,就是写了几千字却又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气得自己对自己发脾气。正有点灰心,胡部长交给他一项任务:组织十几根笔杆子,写一本三十万字的报告文学集。胡部长说:“以前咱们忽视了这方面工作。从今年起,得给每届卤鸭节都留点资料,同时也好好宣传宣传。所以决定办两件事,一是出一本摄影画册,由市摄影家协会负责;第二嘛,就是这本报告文学集了。这事交给你负责。我已经跟出版社联系好了,人家同意给个书号。”周民的心正被新的小说构思燃烧得烈焰升腾呢,被胡部长布置的任务兜头浇了一瓢冷水,顿时灰飞烟灭,十分懊丧。但他又实在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小脸黄黄地好半天才讷讷地说:“那可得不少钱哪。”胡部长大手爽朗地一挥:“钱的事不要你考虑。拉几家企业,咱们组织人给他们宣传,让他们出点血还不肯吗?你尽管拿出真本事来。不要你笔下生花,只要你实事求是,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咱们这儿有个卤鸭节。”说着关切而信任地拍了拍他肩膀。

    周民最怕这种事情,然而又不能不干。人家毕竟权大势大,不干,往后还想不想在这个城市混下去?干,小说还写不写?周民毕竟是周民,知道应该摆正工作和业余的关系。虽然满心不痛快,但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再说,小说能不能写出来,写出来后能不能发表,都是未知数;而这种纪实文学嘛,说实在的,写的都是钱哪!而且既然是编书,编辑费、校对费、发行费,哪样不是钱?傻子也知道钱是个好东西!

    讨论书名时,有人提议叫《卤鸭飘香》;有人说太俗,不如叫《改革浪潮连天涌》;又有人说不切题,就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吧;大家哈哈大笑,连声说也不妥也不妥,不能那样文诌诌的……讨论来讨论去,整整一天也没定下来。最后胡部长拍板:“俗就俗一点,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搞花架子形式主义,要注重实际。暂时先叫《卤鸭飘香》吧,以后有好名字再改。”这才决定下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