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4-宋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林黙孝父爱兄

    北宋建隆初年,湄洲屿(今福建莆田市东南湄洲岛)上的航海官林维悫家。父亲林维悫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失望地说:两兵交战“是个女孩,还不会哭。”母亲暗自垂泪,央求说不要丢弃,父亲点头同意了。因为这孩子不会哭泣,父亲就给她起名叫“林默”。小林默一天天长大了,但由于是女孩而且不会说话,父亲对她总不是很亲热。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一天,父亲出海回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睡梦中,只听见身边的小林默在轻声地叫着:“爹,爹。”父亲刚开始并没有在意,突然一下子意识到小林默会说话了,兴奋地一跃而起,紧紧地搂住了小林默。小林默能开口说话了,全家都十分高兴,父亲和母亲商量后,让她和哥哥一起上学。在私塾里,小林默天资聪颖,老师教过的东西一学就会;课余时间,她就下水嬉闹,从小便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一天,小林默正在水中畅游着,忽然一个小女孩不慎落水了,小林默仗着娴熟的水性,将她救上了岸。但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严厉地责备了小林默,并规定她以后不能下水。

    又是十年过去了。一次,父亲带着哥哥要出海了,已经长大了的林默苦苦哀求带她一同前去,但父亲坚决不同意。大海上,本来风和日丽,突然就变了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霎时,小船在海面上不停地颠簸,十分危险。父亲和哥哥看情况不妙,赶紧返航,但是为时已晚——狂风吹折了桅杆,海浪涌进船舱,父亲被甩下了船,双手紧紧扒住船舷,而正在掌舵的哥哥已经相救不及了。正在这危急时刻,林默奇迹般地出现了,她奋力将父亲救上了船。原来,在小船启航前,林默就悄悄地躲进了船舱。这时,一个巨浪铺天盖地打来,小船被掀翻了,三人全部落进了大海里。林默将唯一的一块木板推给了哥哥,让他先支撑着,自己则竭尽全力将父亲救上了岸;然后又一个猛子扎进海里,当她游回到了出事海域时,只找到了那块木板,而哥哥已经不见踪影……

    家里,父亲苏醒后泪流满面,刚过门的嫂嫂更是痛哭流涕,林默心里则像刀绞似地难过。她服侍父亲睡下后,决定再次出海,发誓要找回哥哥的尸体。据老船夫讲,出事海域距鲨鱼湾很近,她哥哥的尸体一定飘浮到了那里。林默不顾众人的劝阻就上了船。到了鲨鱼湾,林默跳下海去,看见哥哥的尸体被鲨鱼围在中间,她悄悄游了过去,不料一条大鲨鱼却被惊动了,急速地向她扑来。林默镇定自若,抽出尖刀刺伤了大鲨鱼的眼睛,大量血液喷了出来,鲨鱼们闻到了血腥味,一拥而上将受伤的大鲨鱼分而食之。林默又将一个盛满墨汁的皮袋掷向鲨鱼群,鲨鱼们你争我夺,墨汁四散染黑了海水,她趁机夺回了哥哥的尸体。林默孝父爱兄的事迹,迅速在湄洲屿传开了,乡亲们都想见一见这位巾帼小英雄。但林默却紧闭家门,悉心照料着心力交瘁的父亲。

    一天深夜,林默正在熟睡,忽然被海面上传来的一阵阵呼救声所惊醒。林默回想起哥哥惨死的情景,一跃而起,迅速组织村民们前往营救。当他们来到出事海域时,只见一艘商船快要沉没了,船主和帮工们正在船上哭救,而海面上波涛汹涌,恶浪掀天,前来营救的渔船都无法上前。林默果断地跳入海中,游到商船上,不顾船主的反对,让帮工们将货物扔下海去。压力减轻了,商船开始停止下沉。林默又让帮工们跳海游到渔船上,自己也拽着不会游泳的船主,奋力游到了渔船上。事后,死里逃生的船主对林默千恩万谢,并允诺付给高额酬金,苦苦哀求她为自己保驾护航。林默婉言谢绝说:“我要实现一个心愿:一直在海上救助那些遇险的船只,尽量减少像我哥哥那样的悲剧。”

    就这样,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林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救助那些失事遇难的船只,其中还有不少外国的商船。不幸的是,在二十八岁的那年,她由于劳累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人们为了纪念林默,专门设立了祠堂,供奉她的塑像。后来,我国沿海沿江的很多地方,甚至东南亚一带都建有庙宇祭拜林默,称她为“海神妈祖”、“海神娘娘”,求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显灵,保佑出海渡江人的平安!

    喻浩智造木塔

    五代时吴越国的都城——杭州(今浙江杭州市)的一处木塔工地上,一座木制方塔已建到两三层了,工匠们正在继续加紧建造,塔边一名官员则拿着工程图一边比对,一边满意地微笑。那官员名叫李世吉,负责营造这座梵天寺木塔,可他设计有误,致使塔身摇晃,险些无法完工。幸亏有一位民间的能工巧匠,名唤喻浩,另外设计出图样,逐层铺设木板并用铁钉钉紧,稳固了塔身,才将此塔修建完成。他也因此被誉为不可多得的造塔奇才。北宋初年,工部薛尚书推荐他负责设计、督造皇帝钦定的工程,也就是京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的开宝寺宝塔。

    喻浩自接到重任以后,每日东奔西走,深夜还在赶着画图纸、做模型,立志要吸取中华名楼古迹之精华,造出天下第一宝塔。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制作,他终于完成了设计图纸和木塔模型,薛尚书过目后赞不绝口。

    一天,喻浩冒着狂风暴雨来到工地勘察地形,发现工地北面的五丈河河水由于暴雨而持续上涨,湍急的河流卷着河堤边的泥沙直冲向前。喻浩皱起眉头,伫立在河边:“大风……大河……我修造亭台楼塔无数,却不曾遇到如此棘手的难题。怎样才能稳定塔基呢?”从工地回来后,喻浩因为受了风寒而卧病在床。妻子把中药端进卧室,埋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子。突然屋外传来器皿摔碎的声音,喻浩问道:“娘子,刚才是什么声音?”妻子接过药碗:“没什么,外屋的地面不平,肯定是碗橱有点摇晃把碗摔碎了,等会儿用木片把低洼的地方垫高就行了……”没等妻子说完,喻浩豁然开窍,连忙披衣起身修改图纸,完工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刚叫了声“娘子,快来看……”,便昏倒在椅子上……

    八年过后,宝塔终于竣工了,宋太宗在薛尚书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开宝寺巡查验收。这座宝塔高近四十丈,共十一层,为京城内外最高建筑,四十里外就能看到。站在塔下,只见卷檐流瓦,高耸庄严、气势磅礴;宝塔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典雅华丽、巧夺天工;登上塔顶,俯瞰京城,宽阔的五丈河像一条玉带围绕着宝塔,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宋太宗赞叹道:“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登此塔,真不知我大宋朝竟有如此繁盛宏大之美景!”

    正在君臣共乐之时,一位大臣一语惊人:“此塔虽然雄伟壮观,但是塔基不正,塔身倾斜,必成大患!”并让人端来一碗水倒在地上,结果水向一个方向流去。众人皆目瞪口呆,宋太宗更是勃然大怒,派人把喻浩找来当面对质。“塔基不正,此乃地势使然;塔身歪斜,则是故意所为。”喻浩面不改色,侃侃而谈。“臣在修建此塔之前,仔细观察研究了这里的地势地貌,发现塔的北面数十步远就是横穿京城的五丈河,河水终年湍急,日久必然侵蚀河床地基,这样势必导致宝塔地基一面的沉陷,所以我将宝塔北边地基稍微垫高,这样就可慢慢矫正一侧沉陷的地基。至于塔身向西北方轻度歪斜,是因为京城地处黄河南岸,西北面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挡,所以常刮西北风;而宝塔塔身高大,经过长年累月西北风的吹刮,难免要向东南倾斜而最后倒塌,现在我让它稍向西北倾斜,就是抵御风力,预计不到百年这塔就会被风吹正的。”众人听后无不啧啧称奇,宋太宗也连连称赞道:“妙!妙!造塔而不只着眼于塔,内外兼顾,果然是造塔奇才,了不起!了不起!朕就赐名它叫‘灵感塔’吧,哈哈……”喻浩伏身谢恩,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后来开宝寺的“灵感塔”成了北宋最有名的宝塔,而且正如喻浩所预料的那样,多年后塔身倾斜度真的越来越小,只可惜在北宋庆历年间毁于一场大火,终究没能保存下来。

    吕蒙正不记人过

    北宋时,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正就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人选一事争论不休,大臣李之成推荐吕蒙正,因为他为官清廉,在百姓中威望很高;但另一位恃才傲物的大臣毛尚谦却极力反对,理由是吕蒙正不过是平庸之辈,不能胜任。几番争执,皇帝最终决定参知政事一职由吕蒙正担任;而李之成则被派到外地去做官,不日赴任。

    一家酒楼里,吕蒙正为李之成饯行。酒席上,李之成说起朝中争论,正要告诉吕蒙正作梗之人的姓名,吕蒙正连忙摇头说:“多谢你良苦用心,但我还是不知道为好,一来免去很多是非,二来也少了很多官场斗争。”李之成告诫他:为人太忠厚,将来定要吃亏。就在这时,隔壁房间有人大声嚷嚷:“今天在朝廷上,众大臣都举荐吕蒙正为参知政事。他吕蒙正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当参知政事?!”李之成为昌蒙正抱不平,拍案而起,要去找那人理论,但却遭到吕蒙正的阻拦。李之成忍无可忍,大骂吕蒙正乃胆小怕事的平庸之辈。吕蒙正涨红了脸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我现在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就会终身不忘他的过错。要是以后碰上与他有关的事,我必然会带上个人恩怨,我之所以不愿追问他的姓名,就是为了日后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个人的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李之成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一年后,李之成管辖的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市东北)煅烧出绝世无双的瓷器“龙泉青池”,准备作为贡品献给朝廷,谁知在进贡的前一天却不慎被李之成打碎了。大家不禁胆战心惊:重新赶制绝无可能,临时更换又是欺君之罪。最后,差役想出一个办法:命令工匠稍作修复,蒙混送到朝廷,皇帝发现瓷器破碎,定以为是运送途中不慎所致。但是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如何应付转运使的验收。李之成得知此次担任转运使的恰好是毛尚谦,不禁松了一口气:此人性格粗略,马虎大意,略施小计便可骗过。原来,李之成祖传“麒麟青池”与贡品极为相似,可以将“麒麟青池”拿给毛尚谦检查,然后再调包。不出所料,毛尚谦虽然发现贡品有些异处,但并未深究。“龙泉青池”运到朝廷,皇帝打开一看——竟是一堆碎片,龙颜大怒,毛尚谦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成了阶下囚。吕蒙正觉得事有蹊跷,便替毛尚谦求情,并主动请命审理此案。

    身陷囹圄的毛尚谦左思右想,终于知道了真相:自己马虎大意,被人陷害了。此时,恰逢吕蒙正来询问案情,毛尚谦激愤不已:“你别‘猫哭耗子假慈悲’了!说不定还是你和李之成合计好了,一起陷害我的呢!明明是‘龙泉青池’,他给我看的却是‘麒麟青池’,你们设好了圈套让我钻!偏偏我又落到你的手中!”吕蒙正大吃一惊:难道这件案子与李之成有关?

    当晚,吕蒙正奔赴外地,找到李之成询问实情。李之成仗着自己与吕蒙正是多年故交,又有知遇之恩,以为他一定会帮自己,于是对案情直言不讳。不料吕蒙正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当下将李之成缉拿。满腔义愤的李之成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不要口口声声替毛尚谦说话!你可知当年是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反对你担任参知政事的,又是谁在酒楼里大骂你不配当参知政事的?就是他!毛尚谦!如今他这样狼狈,还要感激我呢!帮你出了一口怨气!一边是朋友,一边是敌人,你站在哪一边?”吕蒙正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将他缉拿归案。吕蒙正还了毛尚谦一个清白,自己却落下了“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骂名。金銮殿上,“龙泉青池”一案大白天下,皇帝决定以欺君之罪处死李之成,朝廷上下无人敢言。这时,吕蒙正勇敢地站出来,摘下官帽,愿以自己的官职换回李之成一条性命,文武百官也纷纷求情,于是皇帝只好从轻发落。

    古代瓷器杨业血战陈家谷

    北宋时的一处战场上宋、辽两军正在激战,宋军主帅潘美贪生怕死,一见辽军便瑟瑟发抖、魂不附体。正当全军溃败之际,“杨无敌”杨业带兵赶到,大败辽军主力,解了潘美之围。但潘美非但不感激,还恬不知耻地慌称自己“引蛇出洞”的计谋被杨业破坏了,杨业无言以对。就在这时,两人接到皇帝班师回朝的诏书。

    原来,宋太宗打算收复长期被辽朝占据的幽、云十六州,想派遣潘美、杨业领兵前往。朝廷上,潘美冒领杨业的战功,心安理得地接受封赏,可当宋太宗提出起兵幽、云十六州一事时,他就变得支支吾吾,但杨业却毅然领命,潘美惟恐杨业领了头功,立即改变态度,也主动请命。于是,宋太宗加封潘美为征西大元帅,杨业为副帅,发兵幽、云十六州。临行前,潘美向宋太宗保举亲信王侁担当监军一职,并暗中吩咐王侁监视杨业的一举一动,伺机找到把柄,铲除这个眼中钉。杨业的妻子余太君对潘美的险恶用心有所觉察,提醒杨业多多提防,但杨业却不以为然。

    辽朝萧太后听到“杨无敌”杨业领兵攻打幽、云十六州的消息后,十分惊恐,大将萧天左、萧天右两兄弟主动请命,并献出“借刀杀人”之计:借潘美之手杀掉杨业。原来,他们早就听说主帅潘美嫉贤妒能,屡次陷害杨业不果,这次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将帅不和睦,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到时辽军可以趁机大败宋军主力。

    果然不出两兄弟之所料,行军途中,潘美故意放慢行军速度,想让杨业先行交战,损耗他的战斗力,借辽军除掉杨业。萧天左、萧天右看出潘美的用意,采用“分而化之”的战略,兵分两路,一军突袭潘美,一军截断杨业救援的后路。杨业料事如神,早作防备,并急书一封提醒潘美警惕敌人偷袭。潘美非但不听,反而取笑杨业杞人忧天。可谁知当晚辽军突袭军营,潘美手足无措,大败而逃,而与此同时,杨业以“空城计”大败辽军,并救下了仓皇逃跑的潘美及其残部。杨业本以为潘美一定会怪罪自己,可谁知他却一反常态,大加赞扬杨业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并对自己姑息大意、延误战机的过错作出深刻的自我反省。杨业由此对他顿生敬意,并对自己的妄加猜测后悔不已。

    原来潘美非常狡猾,他想以假象迷惑杨业,然后趁其不备,伺机陷害。正当杨业准备休整军队、以逸待劳之时,潘美命令他带兵杀出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与辽兵正面交战,并慌称此乃皇帝的旨意。杨业虽然知道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但苦于帝命难违,且寄希望于潘美,请他与王优带兵增援,在陈家谷(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伏击辽军,以挽回不利的战局。

    谁知杨业带兵杀到陈家谷时,却迟迟不见潘美、王侁援军的踪影,这才明白中了小人的奸计了。而此时萧天左、萧天右率领重兵围攻陈家谷,杨业四面受敌,眼看弹尽粮绝,必死无疑。无奈之中,他劝戒将士们不要和自己一起去送死,可趁敌人不备时杀出一条血路突围逃生,但将士们誓死要和杨业共存亡。最后,杨业带领将士们奋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杨业被押至辽朝金殿,萧太后亲自为他松绑,并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力劝杨业归顺,杨业誓死不从,绝食而亡。萧太后甚为感动,下令厚殓杨业,并将他的遗体送回宋朝。而后来奸人潘美也因有人告发而被朝廷处死,并遭万世唾骂。

    寇准犯颜直谏

    宋太宗时寇准来到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参加京试。监考官员对寇准的文章非常赏识,呈交宋太宗亲自审阅。太宗虽然也赞赏寇准的文章,但是又觉得他只有十九岁,只怕会意气用事,决定殿试时好好考考他。殿试开始前,赶考的进士们都非常紧张:有人求菩萨告神;有人紧张得来回踱步;还有很多年轻的进士听说皇帝不喜欢年轻人,惶恐不安;只有寇准一言不发,镇定自若。殿试开始了,太宗故意刁难寇准,而两旁大臣看到寇准如此年轻,都斜着眼睛看他,一脸不屑。寇准单刀直入地问太宗:“寇准斗胆请问万岁,殿试和年龄有关吗?”一语既出,全场哗然。宰相大骂寇准不知礼数,太宗也一脸不悦。寇准没有畏缩,坚持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拔人才应当以才能为主,不能以貌取人、以年龄为准绳。太宗一听,开始赏识他了,但是宰相却认为此人不可重用。太宗犹豫了一下,用心良苦地安排寇准先到宰相的老家去做个县令。

    寇准新官上任,一身普通老百姓的打扮,为的是体察民情。他来到了一家茶馆里,听到茶客们在议论宰相的侄子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民愤很大。就在这时,茶馆外突然传来女子的求救声,寇准跑出去一看——一个女子正跪在一个衣着华丽的富贵少爷面前求饶。原来,这少爷就是宰相的侄子,正在强抢民女。寇准非常气愤,当场派人将恶少缉拿,带回官府。恶少非但不知错,还趾高气扬,搬出宰相吓唬人。寇准不畏恐吓,命令衙役重打恶少四十大板。宰相得知此事后,向太宗告状,太宗不但没有怪罪寇准,还指责宰相姑息养奸、咎由自取。自此,宰相对寇准恨之入骨。而寇准因不畏权贵被调到朝廷,加封为枢密院(掌管军事机密、边防的最高国务机关)学士。

    这一年,全国气候炎热,很多地方遇到了大旱灾,老百姓饿死无数。太宗下令朝廷拨款,救济灾民,但是,诏书下达了多日,救灾物资却迟迟未到,寇准据实禀报,太宗立即派人去查个明白。原来,宰相手下的一个官员为了讨好上司,挪用了救灾银两,正在为宰相建造一座豪华的私家花园。宰相听说此事是寇准告发的,更加愤恨,恶狠狠地说:“旧恨未了,又添新仇!”而此时的寇准正紧锣密鼓地派人调查,很快整个案情他了如指掌了,但是,他又无权立即采取行动,只能见机行事。

    太宗在文武百官上朝时因旱灾而自责,宰相却在一旁阿谀奉承,说:“大旱是天象上所显示的,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卦象上说,近来刁民犯罪的越来越多,这次大旱是上天惩罚这些刁民,警告他们要奉公守法。”寇准早已忍耐不住:“依我看,天之所以大旱而导致百姓大难,是因为朝廷法度不平,大臣中有贪赃枉法的,皇上没有严厉惩罚,因此才惹恼了上天。”此语一出,满朝文武皆大惊失色,太宗也愤而离座。正当大家对寇准议论纷纷的时候,太宗又压着怒火从殿后走了出来,质问寇准何出此言,寇准将宰相的事公布于众。太宗大发雷霆,将宰相押入大牢。

    不久,太宗因宠爱一位新得的妃子,连早朝也不上了,大臣们都无计可施。一天,寇准听说太宗正陪着妃子在御花园赏花,便气冲冲直闯御花园,质问太宗为何不去上朝。太宗颜面尽失,扬言要处死寇准。寇准不为所惧,力呈治国之理。太宗突然哈哈大笑,原来他是故意这样的,实际是考验寇准是否像人们传言的那样敢于直言进谏。太宗说:“有了你,我真好比唐太宗有了魏征一样!”

    晏殊求换试题

    北宋时,一个竹篱笆围成的院子内,有几间瓦房被绿树环抱着,屋内传出一阵阵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只见教书的老先生停止朗读,放下课本,一脸笑容地和孩子们猜起了谜语,孩子们拍着桌子叫好,只有晏殊还在看书。孩子们一连猜出了几个简单的谜底后,就遇到难题了,硬是把晏殊拖了过来。由于晏殊平时对周围事物观察仔细,不少谜底都被他一一揭穿,获得了老先生的连连称赞。

    一日,老先生向自己以前的学生、奉旨巡察抚州(治今江西抚州市)的王大人推荐晏殊,称这孩子聪明绝顶、才识过人。王大人听说有这等人才,马上约见晏殊会试。他们在官府花园谈诗作文,甚是投机。王大人见晏殊这么小年纪已能熟读史书经典、背诵古诗名句,非常高兴,只有他朋友的儿子阿元在边上有点心生妒忌。王大人想试探晏殊的创作能力,让他看景作词一首。想不到,晏殊只观察一会儿,便吟出被世人称绝的《踏莎行·晚春》,令王大人实在佩服,阿元则自叹不如。王大人回到京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急忙向宋真宗禀报此事,说是在江南发现神童一名,能熟读史书、精通诗文。宋真宗正想招募各种人才,听说后非常高兴,马上下令让晏殊参加开封的科举考试。

    开考那天,老先生亲自送晏殊到考场,嘱咐他说:“今天的科举考试不同寻常,他们不但年龄比你大,而且有的已是考场的老手,但我相信你的能力不亚于他们,考出你的真本事来!”晏殊连连点头称是,进了考场。这么个小孩进入考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王大人首先宣布考场纪律,随后发卷答题。阿元打开试卷、看到题目后,不由得一阵紧张,心想怎么又是《晚春》,上回我就没古代人物画像有答出来,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把晏殊的词稍作修改,岂不成为佳作名篇,可以轻易搏取功名?阿元高兴得笑出声来。

    这时,晏殊也打开了试卷,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定神一看题目的确是《晚春》。晏殊高兴得心跳不已,他想这是多么难得的好机会,我只要把作过的词填上,一篇佳作不就出来了吗?这既不是作弊,又能保证取得好成绩。晏殊想到这里,眼前浮现出激动的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震耳,他头戴官帽,胸佩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向乡亲们频频招手,好不得意。突然,晏殊耳边响起了老先生的声音:“孩子,你的成绩来得真实吗?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要诚实,要是自欺欺人,即使能换来好成绩、得到金榜题名的荣耀,也摆脱不了良心谴责。”晏殊感到一阵脸红,马上提笔在试卷上说明原委,请求皇上重新出题,随即交给监考官王大人。众考生以为晏殊已答完试题,不由得大吃一惊,晏殊连忙解释了一番。宋真宗非常赏识晏殊这孩子的为人坦诚,便亲自给他出了试题。

    几天以后,发榜的日子到了。但张榜名单中竟有临场作弊的阿元,却没有晏殊的名字。后来,宋真宗很关心晏殊的考试,问王大人晏殊考得如何?王大人不敢妄论,推说皇上亲自出的题,还得由皇上钦定。宋真宗看过晏殊的试题,大为赞赏,当即封晏殊为少年进士。

    范仲淹信守诺言

    在北宋时的三思书院里,少年范仲淹正在苦读。他出身贫寒,只能靠喝粥度日,但功课却非常出色,所以深得书院李先生的赏识。这位李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精通阴阳五行的术士。他长期研究炼金术,劳累过度,最终吐血而死。临死之前,他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面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

    范仲淹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了。一路上,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个戴斗笠的跛脚人一直尾随着他。走到荒无人烟的郊外时,跛脚人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手持大刀逼迫范仲淹交出炼金秘方。范仲淹装糊涂,跛脚人大笑:“我亲眼看见先生将一包白金和祖传炼金秘方交给你!”边说边摘下斗笠,范仲淹这才发现这人竟是自己的同窗。原来那天他在门外偷听了先生的临终遗言。范仲淹趁其不备,拔腿就跑,跛脚人紧追不舍。最后,范仲淹被逼到了悬崖边,眼看就要被跛脚人抓住了,范仲淹毅然跳崖。也许是命不该绝,范仲淹恰好被挂在悬崖峭壁边的一棵大树上,幸免于难,当时他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只包裹……

    大难不死的范仲淹来到京城。一日,他目睹得宠的宫廷宦官李太监欺压百姓,非常气愤,说了几句公道话,谁知居然遭到毒打,差点丧命,幸而被王大人遇见,讨个人情,将他救了下来。王大人见范仲淹伤势严重,便把他带回家中疗伤。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了“忘年交”。一次闲谈中,范仲淹惊奇地发现王大人竟然是已故先生的同乡,而且还是情谊甚笃的儿时好友。有了这一层渊源,范仲淹便把先生所托之事告诉了王大人。

    京试发榜,范仲淹高中进士,王大人设宴为他庆功。而此时,跛脚人也投靠了李太监,成了他的心腹。跛脚人将炼金秘方一事告诉李太监,并说起范仲淹。李太监恍然大悟,立即直奔王大人府上。李太监一见范仲淹,发现他竟然是自己曾经毒打过的那个人,非常尴尬,也就少了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把炼金秘方拿给我,保你一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范仲淹一口拒绝:“我并不知道什么炼金秘方,只有一个包裹,那是受先师之托,替他的孤儿保存的。”李太监无计可施,愤然离去。

    李太监无功而返,怒不可遏。跛脚人献出一计: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深夜,一黑影窜进范仲淹的房间,偷走了包裹。拿到包裹的李太监欣喜若狂,不料跛脚人却抽出一把匕首,直刺李太监的胸膛……跛脚人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团破布,他一下怔住了。就在这时,侍卫们闻声冲了过来,捉住了跛脚人。原来范仲淹早就料到李太监会出此下策,所以预先就将包裹调换了。

    过了几天,有一个自称是李术士儿子的少年来到府上投靠王大人。范仲淹喜出望外——先师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范仲淹回忆起先师临终前的情景,那少年立即追问:家父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王大人立即让范仲淹转交遗物。范仲淹迟疑了一下,取出包裹交给那少年。

    当夜,那少年悄悄来到书房,将包裹交给王大人。王大人得意忘形地大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李太监只知蛮干,最后自取灭亡;我巧用计谋,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秘方拿到手,范仲淹那小子还蒙在鼓里呐!”话音刚落,门“砰”地被踢开了,范仲淹出现在门口,怒斥道:“真想不到你连好友托给孤儿之物也要豪夺!”不料,王大人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同乡、好友、李术士的儿子……这一切全都是他精心策划、瞎编乱造的。范仲淹这才明白:自始至终都中了王大人的圈套了!但是,除了愤怒,他还有一丝庆幸……王大人急切地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些杂物。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起来,说:“你的计划确实天衣无缝,只可惜你求物心切,最后一步棋下得太仓促了!但凡为人子者,听闻家父去世,当会嚎啕大哭,可这自称恩师儿子的少年却毫无表情,反而立即追问有无遗物,这怎么不让我起疑心?!”王大人颓然瘫倒在地。

    三年以后,范仲淹信守诺言,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先师的儿子,将珍藏的包裹亲自交给他,那包裹上面,当年的火漆和印章纹丝未动。

    王旦宽以待人

    北宋时,真宗皇帝封王旦为本朝宰相,主持中书省,封寇准为枢密院(掌管军事机密、边防的最高国务机关)副使。寇准非常不服气。原来寇准认为王旦不论才学还是忠心,都不及自己,官位居然在自己之上。他越想越气,决定杀杀王旦的锐气。手下李大臣想出一个办法:他发现中书省起草的一篇公文在格式上有不妥之处,如果皇帝知道了,一定会勃然大怒。果然,当寇准把公文呈给真宗看时,真宗怒不可遏,当下严厉地批评了王旦,并下令将中书省所有大小官员的俸禄减半。中书省的官员得知此事乃寇准所为,都非常生气,决定找个机会出气。但王旦的心态却异常平静,他开导手下官员:“不管别人做了什么,毕竟先错在我们。公文的格式不对,我们难辞其咎,今日也算是个教训!枢密院将此事告知陛下,也是为我们好!”

    王旦的这番话传到了寇准的耳朵里,他有些后悔了。不久后的一天,中书省的官员发现枢密院送来的公文也出现了错误,大家都非常高兴,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但王旦却严厉地斥责他们:“把公文退回去!让他们修改好了再送来!”大家只好作罢。寇准拿到退回的公文,感慨万千,后悔不已。他第一次深深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如王旦。就在这时,李大臣来访。寇准将公文一事告之李大臣,李大臣却认为王旦这是别有用心。随后,他说起另一件重要的事:寇准的五十岁寿辰很快就要到了,李大臣已经为他筑好了寿棚,只等寿辰一到,即可大宴宾客。寇准有些推脱,但李大臣执意坚持。寇准只好答应,但一再吩咐不可太过奢靡。当晚,寇准夜不能寐,决定第二天登门拜访王旦,负荆请罪。王旦一见寇准,非常意外,两人一番谈话,很快冰释前嫌。

    寇准的五十大寿到了,寿棚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场面非常浩阔。王旦带着寿礼拜访,寇准热情地迎接。旁人见此情景,便对寇准说:“寇大人当初因小人谗言与王大人有不快,如今冰释前嫌,真可谓我朝一大喜事啊!”边说边看了一眼李大臣,似乎意有所指。寇准面有愧色地说:“是啊!我老糊涂了!”李大臣顿时脸色铁青,自言自语道:“好你个寇准,过河拆桥!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第二天,他上奏真宗,说寇准做寿竟筑起寿棚,大宴百官,扬言要和皇帝攀比!真宗一听,大怒不止,扬言要严惩寇准。所幸的是,真宗的贴身太监与寇准私交甚好,他立即将此事告诉寇准。寇准惊慌失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太监给寇准出了一计:地方官有大有小,若能当上有权有势的节度使(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也不比在京城做官差!依我之见,你立即写信给宰相王旦,请他在皇上面前求求情,让你担当节度使之职。寇准想了想,说:“我一心报国,有权有势倒非我所图,只是节度使一职更能施展我的才华。”于是,他快书一封,送给王旦。始料不及的是,王旦的回信却是:“将相的职务,岂可靠私情求得?!我身为一朝宰相,决不受私人之托!”寇准颓然地倒在座上,一蹶不振。他想起李大臣曾说王旦别有用心,于是怀疑上奏之事乃是王旦所为,便更加咬牙切齿。

    寇准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上朝,真宗竟然下令封他为武胜军节度使,且享有“宰相”之名,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宗告诉他:是王旦极力推荐的。寇准“啊?!”地一声,回头看看王旦,王旦正微笑颔首,寇准羞愧地低下了头。王旦说:“我不是因为私情才举荐你,而是因你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年后,王旦重病在身,无法料理国事,就举荐了寇准接替宰相一职。寇准非常敬重王旦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行,每天上完朝,都到王旦的床前问候。

    司马光说谎受责

    北宋时,童年的司马光和堂弟司马义一起读书。司马光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寄托了父亲全部的期望,而司马义虽天性驽钝,但为人忠厚老实,即使常常被司马光嘲笑也不介意。一天,司马光看见司马义正在和一群小伙伴在河边玩耍,很想加入,但却遭到大家的拒绝,原来,平日里司马光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小伙伴们都不愿意理睬他,而司马义则与他们很投机。司马光很孤独地站在一旁,司马义看见了就跑过来陪他一起玩,但满怀嫉妒的司马光竟然逼得他掉进小河里。司马义在河水里扑腾,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司马光一下着了慌,不顾一切地跳下河去救他……

    司马义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却遭到父亲严厉的叱责,但司马光则因为舍己救人而被众人赞不绝口,父亲由此断定他是司马家唯一的希望。满怀惭愧的他支支吾吾,终因爱慕虚荣而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当晚司马光偷偷地溜进司马义的房间,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司马义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主动提出要帮他改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司马光很感动,也决定帮助司马义好好学习。从此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几个月后,司马义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司马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也很少犯了,父亲知道后非常欣慰。

    一天,教书先生对司马光的一篇文章大加赞扬,司马义冲着司马光竖起大拇指,很为他高兴,可司马光却红着脸低下了头。原来,这篇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从古书上抄袭来的。司马义知道后,建议他立即去向先生说实话,但司马光犹豫不决:我只抄袭了一部分,先生不会看出来的。然而,事与愿违,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并将此事告诉了司马光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要训斥司马光,却被先生制止了,原来他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父亲把兄弟二人叫到书房,吩咐他们做一件最普通的家务活——剥一包花生仁的内皮,看谁剥得最多,唯一的条件是要自己动脑筋,不能让他人帮忙。两人各拿一包花生欣欣然地回到各自的房间。

    为了获得父亲的赞扬,司马光拼命地剥花生,他采用了很多办法:先用两手使劲搓,但搓红了两个小手掌,内皮还是牢牢地包在花生上;他又拼命地用手指甲抠花生的皮,但很快指甲就抠得出血了;最后,他心一急,干脆用牙齿使劲地啃起来。这时,丫鬟梅香走了过来,看见司马光焦急的样子,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一会儿就把花生都剥完。”说完便要教他怎么做。司马光想起父亲的规则,有些犹豫,但一想到父亲的赞扬,他还是决定让梅香帮忙。

    一会儿,司马光兴冲冲地找到父亲,将一包圆润光洁的花生仁交给他,奇怪的是父亲并没有夸奖他。这时,司马义来了,掏出一小把坑坑洼洼、带着牙印的花生仁。父亲让司马光告诉堂弟自己是怎么剥花生的,司马光得意地说:用开水将花生泡了一下再剥,便很容易了。父亲问他这个办法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司马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但脸色却非常难看。父亲非常失望地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让他们走了。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房间,内心充满了矛盾:向父亲说实话吧,担心他会很失望;不说吧,又是在欺骗他。最终,诚实战胜了虚荣,他径直走向书房,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看着他,眼光中透过一丝喜悦,但却严厉地说:“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人吗?你小小年纪,就染上说谎的毛病,就好像幼小的树长了蛀虫,必须要马上清除,否则,就长不成有用的栋梁之材。”司马光这才知道,原来剥花生正是父亲在考验自己呢!

    长大成人后,司马光给自己取了个字,叫作“君实”,以此勉励自己永远做个诚实正派的人;他还把这种美德传给了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杭州(今浙江杭州市)城中有两个较大的书铺,毕升一个叫“昌隆书肆”,另一个叫“西湖书肆”,竞争十分激烈。毕升当时是杭州城中首屈一指的刻工,他刻的刻板文字工整清晰,很受读书人欢迎,因此他所在的昌隆书肆生意要好于西湖书肆。

    这一天,毕升将花了三个多月的新书刻板交付店主,店主喜出望外,料定此次刻印比西湖书肆要早一月有余。果然,当昌隆书肆的新书已经刊印发行时,西湖书肆的还在刻印之中。新书发行后,杭州读书人皆出钱购买,昌隆书肆店主大发其财,而毕升却愁眉不展,因为他知道刻板耗时耗力、费用过高,许许多多家境窘迫的读书人仍读不上书。

    积劳成疾的毕升躺倒在床上,视线模糊,双手发抖,根本无法刻板。而狠心的店主却逼令他加紧下一本书的刻板工作。毕升无奈,只好带病刻板,不料因病体沉重,已经无法捉刀,店主竟然将他赶出昌隆书肆。临走前,毕升并未哀求,只是拿走了他辛辛苦苦亲手刻制的刻板。

    病倒在家里的毕升并未闲着,他在思考那个一直让他无法释怀的问题:如何能发明一种省时省力、节约资源的新印刷术。正在思考着,西湖书肆的店主刘员外登门造访:请毕升出山。他言辞恳切,毕升婉拒不了,只好出任西湖书肆刻工师傅。昌隆书肆店主得知毕升前往西湖书肆,认为毕升已年迈无用,颇不以为然。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本想让毕升教会刻工们如何快速刻板,却发现毕升训练刻工只要求质量,而不追求速度,因此对他也渐渐不满起来。刘员外暗自思忖,如若此次刻印再落在昌隆书肆后面,书店将难以为继,遂打定主意:找个适当的时候,打发毕升回家……心情沉重的毕升看出了刘员外的用意,独自在西湖边上散步解闷。无意中看见两个小孩在玩泥巴。他们可以将泥巴作成各种形状,而且十分随意。毕升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匆匆赶回家里。他才进门就看见屋子里浓烟直冒,原来是妻子因家里无柴可烧,正用他带回的刻板当柴火生火做饭。毕升抢夺下刻板,刚想训斥几句,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快步往书肆走去,妻子大惑不解。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已经准备好工钱,见毕升兴冲冲地进来,正准备打发他走。不料毕升先开口说话了:“我已经找到了快速刻板的方法了!”刘员外不信。毕升又说:“我们可以用胶泥替代木版,将每个字单独刻制,然后用火烘烤,制成单字泥塑。若要制版,可按书稿排列泥塑,这样不仅省工而且省料,速度超过一般木刻数十倍不止。”刘员外仍将信将疑,毕升愿意一试。

    昌隆书肆店主派人打探,得知西湖书肆书稿刻板才完工将近一半,而自己刻工又是他们的两倍,所以认定自己又一次胜券在握。谁知毕升带领刻工只用了一个昼夜,就将所需汉字泥塑全部雕刻完毕,再辅助以石蜡、松香,送入火炉烘烤,使字迹较木刻板更加平滑清晰;然后用特制的铁框、铁板将泥塑按照书稿顺序排好,一页书稿就制成了。当毕升将一叠叠整齐的书稿放到刘员外的案头上时,刘员外不禁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料到毕升印书会如此神速。刘员外捧着书稿,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他知道要是自己采用了这种印刷术,就可以省掉大量的成本,别人是竞争不过他的,而此事的关键人物就是毕升。

    当昌隆书肆店主还在催逼刻工加紧刻制时,西湖书肆的新书却早已上市了。他得知是毕升带领西湖书肆刻工们刻制的,既十分后悔,又迷惑不解……而刘员外大赚一笔后,再次登门造访毕升,奉上金银数箱,劝说他将活字印刷术的“秘方”卖给自己,不要再告诉别人。毕升一笑置之。尽管毕升一如既往,仍是家徒四壁,但现在却是怡然自乐,他高兴的是天下家境窘迫的读书人,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读不起书了。

    欧阳修不冒他人之功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都是朝廷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一天,宋仁宗宴集群臣,吩咐每人作一首诗,并从腰中解下一块玉佩说:“谁作得又快又好,就把这块玉佩赐给他。”宋祁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仁宗看了他的诗作后非常满意,正要将玉佩赐给他,谁知欧阳修也作好一首诗,仁宗一看,认为欧阳修的诗作更加出色,于是改变了主意,将玉佩赏赐给欧阳修。从此,宋祁对欧阳修总有些怨气。

    一次上朝时,仁宗问及欧阳修编写《新唐书》的情况。原来《新唐书》是欧阳修和宋祁合著的,仁宗认为宋祁的文风过于华丽,便让欧阳修进行修改。本来就有怨气的宋祁,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加郁闷,便到屋外散心。路上,仆人提醒他:欧阳修也许会趁修改书稿之机加以陷害,所以必须小心提防。宋祁左思右想,却又无计可施,正在长吁短叹间,突然一队人马迎面而来,场面非常浩阔。马队在一家茶楼前突然停下,有辆豪华马车的车帘掀开了,一个年轻姑娘悄悄探出头来,叫了一声“宋大人!”宋祁赶忙转过头去,只见那姑娘微微一笑,车帘随即又放下了。宋祁非常得意:“哈!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记得我宋祁?!”顿时诗兴大发,仆人赶紧笔墨伺候,写下了一首《鹧鸪天》,当即让仆人给送去。他望着远去的马队得意洋洋。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仁宗便召见宋祁,怒气冲冲地将一首诗作扔给他。宋祁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昨天所作的《鹧鸪天》,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汗流满面。原来,那回眸一笑的姑娘竟是内廷的女官。仁宗怒道:“早就听说你为人随便,现在竟写出这种浮躁华艳的东西,真不知《新唐书》让你弄成什么样子?!你回去闭门思过!”灰头土脸的宋祁回到家后,焦虑不安。仆人给他想了个计策:托人向欧阳修求情,让他不要为难自己。宋祁恃才气傲,并不愿意向欧阳修低头,但经仆人再三劝说,宋祁只好允诺。于是,便有人在欧阳修面前为宋祁求情,请他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欧阳修感到莫名其妙,而又讳莫如深,求情人只好没趣地走了。宋祁知道此事后,对欧阳修更加恨之入骨。朝廷的官员们平日里就看不惯宋祁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见他落到如此下场,都认为是咎由自取。而欧阳修却说:“我修改书稿是秉公办事,跟这些私人恩怨并无瓜葛。”

    没过多久,宋祁走投无路,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找到欧阳修的府上。宋祁吞吞吐吐终于说出了登门的目的——希望欧阳修不要挑自己书稿的毛病。欧阳修一听,正色道:“我奉旨修改书稿,乃是公事,与你私下谈论,似乎不大合适。”话音刚落,便高声吩咐仆人送客。宋祁吃了个逐客令,郁闷地回到家中,心里忐忑不安,随时等待着厄运的降临……

    几天后,有人给他报信:欧阳修已经把《新唐书》的书稿送进宫了。宋祁万念俱灰,绝望地等待着仁宗的发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欧阳修不仅没有对他的书稿大作修改,还在仁宗的面前为他说情:“宋祁的诗词固然浮华,但写史和写诗词有所不同,宋祁的稿子并无不妥,所以没有多改。”仁宗满意地点点头。欧阳修紧接着又说:“按历朝的规矩,我官职比宋祁高,《新唐书》应由我一人署名,但此书稿大部分是宋祁所写,花了他不少心血。我愿与宋祁共同署名,恳请皇上恩准。”满朝文武举座皆惊。仁宗也有些惊讶:“听说你跟宋祁有点儿小小的不和,怎么今天倒帮他说话?”欧阳修正色说:“我与宋祁虽无交情,但也不忍夺他的功劳,据为己有。”仁宗非常欣赏欧阳修的宽容大度,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宋祁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惭愧,亲自上门向欧阳修谢罪。两人消除了隔阂,成了好朋友。

    文同胸有成竹

    北宋英宗时,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画竹能手——文同。有一天,他正在后院的竹林里流连忘返时,几个文人墨客登门拜访,对文同的墨竹赞叹不已,纷纷索画。文同春风得意,当场表演画竹绝技,众人叹为观止,文同好不风光。大家告诉文同:景灵宫兴建完工,英宗正昭告天下,寻第一画师去画屏风,并鼓励他说:“凭你的画功技巧,定是独一无二的合适人选;再说,鼎鼎大名的苏轼(苏东坡)是你的好朋友,他在京城里当官,定能助一臂之力。”文同跃跃欲试。

    不久,英宗果然看中了文同的画,立即召他进京。可是英宗遇到了一个难题:文同的《墨竹图》,清新脱俗,淋漓尽致;但易元吉的《聚猿图》,则活灵活现,颇多情趣。两难定夺之时,他让苏轼评说。朝中文武大臣都知道苏轼与文同是至交,皆以为苏轼会力荐文同,文同在一旁也一阵窃喜,满以为志在必得,谁知苏轼却说:“文同的竹重形而轻意,乃目中所见之竹,非心中之竹,凡作画不求尽态极致,惟写神韵最妙;易元吉的《聚猿图》中,众兽皆活,仿佛呼之欲出,生意盎然,所以我以为易元吉的画略胜文同一筹。”英宗欣然点头,命令易元吉画迎鳌殿屏风。文同非常失落,但心有不甘,下朝后,他找到易元吉,约定三年后再作比试。苏轼见此情景,无奈地摇摇头。

    回家以后,文同大骂苏轼不仅不懂画画,还学会了沽名钓誉——怕招人闲话,故意说易元吉技高一筹。就在这时,苏轼居然亲自登门拜访了。他单刀直入,说出文同的不足之处:“论画竹技法,你是集唐朝吴道子、五代、黄筌等各位名家的大成,可谓登峰造极。只可惜太重技法,而忽略竹之神韵。易元吉为了画猿猴獐鹿,常年居住在深山不毛之地,体会百兽的天然灵性,所以画作神采飞扬,虎虎有生。”苏轼告诫文同一定要体会竹之神韵。文同点点头,说:“我已经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三年之后,胜券在握。”苏轼不经意地苦笑起来。原来,苏轼发现文同并没有理解自己的真正意思,还是一心想着争一时之气,与易元吉比个高低,所以只能苦笑。

    从那以后,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文同每天都沉浸在竹林里,他笔下的墨竹也渐渐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为自己写下一幅对联自勉:心虚屏众草,劲节逾凡木。一天,知州听说了文同的画功,亲自登门索画。文同满口答应,但画得并非青竹,而是一根依附大树的藤条。原来知州平日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文同是在用画来讽刺他呢!知州非常生气,拂袖而去,不久文同就被贬官洋州(治今陕西西乡县)。当他听说洋州以产竹出名,有一处叫笃谷的地方,雪海竹景甚为一绝,不禁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感叹天赐良机。

    文同到了洋州,整日沉浸于竹海之中,为了看到雪海翠竹的奇景,他在谷中守了三天三夜,差点被冻死。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欣赏到了难得一见的天下美景,但自己也昏倒在竹林里。自此以后,他终于悟到了竹的真谛:竹之美在于傲骨节气,更在于虚静脱俗。

    很快,三年之约到了。家人为文同收拾衣物,让他早点动身去找易元吉,但文同却不想去了。大家都无法理解:他不是一直耿耿于怀吗?为何又不去了?文同一笑了之。谁知易元吉却自己找上门来了,他一看文同的画便自叹不如,而此时的文同却再也不在乎这些了。

    朱寿昌千里寻母

    北宋时,有一个叫朱寿昌的人,从小跟随着母亲在尼姑庵里生活,五六岁时就被父亲接走,自此母子天隔一方,再也风筝没能见上一面。长大后,他每到一处,都苦心寻访母亲的下落,但从未得到过任何蛛丝马迹。眼看快五十了,他想到母亲若还活在世上,已经七十多岁了,一定需要有人侍奉,于是,他毅然决定辞官寻母。朱寿昌的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千里修家书严厉阻止他辞官寻母,但朱寿昌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可是,母子已经失散多年,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呢?朱寿昌天真地以为:母亲既然出家修行,我就找遍天下的尼姑庵。

    朱寿昌找遍了四周所有的尼姑庵,却一无所获,但他并没有灰心,依旧执著地寻找着,因为他坚信母亲一定还活在世上。他千里迢迢来到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奇怪的是,他刚刚找家客栈住下,当地的知州便亲自来拜访。一番寒暄,朱寿昌才明白原来知州是父亲的故交。知州听说了朱寿昌的事以后,主动提出要张贴布告,帮助他寻找母亲。朱寿昌还告诉知州:母子以玉佩为信物。知州怎么会知道朱寿昌前来同州的呢?原来朱寿昌的父亲早已书信通知知州,让他阻止朱寿昌寻母,而知州主动提出张贴布告也有他的用心:如果朱母真的在同州,有了下落也是他先知道,到时候就可以做些手脚,蒙混过去……

    朱寿昌听说当地深山的悬崖峭壁上有座尼姑庵,便不顾艰险地满山寻找,不慎坠入山崖,昏死过去。一个过路的好心老婆婆救了朱寿昌,并把他带回家中疗伤。朱寿昌苏醒后,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老婆婆和她的儿子党敏。老婆婆一听他要寻母,慌忙转过头去。朱寿昌觉出有点异样,刚要询问,老婆婆只轻轻说了一声“孩子,你早点休息”,就转身离开了。朱寿昌不禁莞尔:“我都快五十岁了,这老婆婆还叫我孩子。”深夜,朱寿昌在梦中大喊“娘!”……老婆婆泪眼婆娑地看着他,手足无措。朱寿昌渐渐地发现老婆婆的容貌、言行,与记忆中的母亲有许多相似:会说同样的方言,会做同样的动作。有几次,他恍惚中差点真的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了。

    而这时,老婆婆的丈夫党贵却对朱寿昌的到来非常不满。他是一个好吃懒做而又嗜赌成性的人。他认为朱寿昌白吃白喝,还要人照顾,实在是个累赘,所以有时当着朱寿昌的面说些很难听的话。有一次,重伤在身的朱寿昌实在听不下去,挣扎着爬起来,愤然离去,但老婆婆却一路追来,不由分说把他拉了回去。时间久了,朱寿昌慢慢地怀疑老婆婆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母亲。

    有一天,知州突然派人通知朱寿昌:有人来揭榜了。朱寿昌欣喜万分,顾不得向老婆婆告别就匆匆下山,表情复杂的老人只喊了一声“孩子,小心别上了人家的当啊!”就再也说不出话来。充满期望的朱寿昌回到城里,知州把信物拿给他一看,满脸兴奋的朱寿昌顿时大失所望:信物是假的。原来这是知州的一个圈套:他想造成朱寿昌的母亲已死的假象,好让朱寿昌死了这条心。朱寿昌正失望间,党贵找上门来,也带来一块玉佩。万念俱灰的朱寿昌看也不看,说:“这种把戏已经有人玩过了。”就将党贵拒之门外。心有不甘的党贵又找到知州,知州一看玉佩,大吃一惊,连忙给了党贵三百两银子,吩咐他带着全家离开同州。

    党贵突然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得意忘形,大醉而归,不慎坠崖而死。朱寿昌得知消息,思前想后,终于恍然大悟,他立即寻找知州,质问事情原委,一个埋藏了近五十年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了:原来朱寿昌的父亲容不得朱母,便把她卖进了尼姑庵;朱母不愿修行,成了洗衣烧饭的佣人。朱寿昌这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严厉反对他寻找母亲。他顾不上多想,立即奔向老婆婆的住处,但已是人去楼空。朱寿昌不顾一切地沿着足迹拼命追赶,终于追上了母亲和弟弟党敏,并把他们接回老家,从此母子团圆,朱寿昌了却了一桩心愿。

    苏轼戏设“三白宴”

    苏轼少年时家境并不富裕,他和弟弟苏辙一起在眉山书院读书。富家子弟赵大宝每顿吃的是鸡鸭鱼肉,但读书却不用功,上课时老打瞌睡;苏轼兄弟俩吃的是干粮面饼,但学习非常刻苦。苏轼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一天,苏轼兄弟俩放学回家,苏辙说:“哥,今天是你的生日,家里准有好吃的,可以开开荤喽!”苏轼笑道:“瞧你这副馋相!”苏辙跑在前面,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母亲,有什么好吃的呀?”兄弟俩抬头望去:案几上点着一支红烛,方桌上放着一盆白米饭、一碗白萝卜和一小碟白盐,这是一桌“三白宴”。苏辙忍不住问道:“母亲,今天是哥的生日,怎么就吃这些东西?”母亲反问:“孩子,这些东西难道不能吃吗?”苏轼说:“母亲,能吃!”苏辙却鼓起小嘴巴,咕哝道:“真寒酸!”母亲道:“寒酸?吃香喷喷的白米饭,吃甜滋滋的白萝卜和增长气力的白盐,这有什么不好?难道每天非得吃鸡鸭鱼肉不成?!”苏辙一时语塞。母亲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记住:千万别沾染上富家子弟的奢侈和好逸恶劳的坏习气!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做人的道理啊!”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请母亲放心,孩儿一定记住您的教诲!”

    岁月如流。数年后,苏轼考中进士,一直在宦海中浮沉。他曾因牵涉朝廷新旧党争之事,被贬官到黄州(治今湖北黄冈市)多年,生活十分清苦。他带领全家在城东开荒种地,与当地的百姓同甘共苦,颇有政绩,这些都得益于小时候母亲的谆谆教导。

    后来,苏轼被调往杭州(治今浙江杭州市)任知州,当地的商界巨子赵百万和乡绅们闻讯后,一起前往船码头迎接,却扑了个空。原来苏轼早就进城微服私访去了。赵百万和贾师爷、王乡绅等紧急商议,贾师爷道:“据说新知府为官清廉,很难对付呐!”赵百万笑道:“官场送往迎来、交际应酬,又有哪个官不爱吃喝和金钱的?!这好办哩!”王乡绅道:“赵大爷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第二天,赵百万带了金银珠宝前去拜访新知府,不料一见面苏轼就认出了他:“咳,你不是当年读书爱打瞌睡的赵大宝吗?”赵百万一愣:“哦,你……你是苏轼!”苏轼道:“幸会!不知赵大爷有何贵干?”赵百万说:“小的捎带一点薄礼,聊表心意!明日另备酒席为大人接风洗尘!”苏轼道:“本府立有规矩,送礼一律不收!赴宴嘛,可以考虑!”赵百万说:“爽快!明日在美食大酒楼恭候大驾光临!”老仆苏兴悄悄地问:“大人,明日真的去赴宴?”苏轼笑道:“逢场作戏,去去就回!”赵记美食大酒楼里,摆满了五十桌酒席,尽是山珍海味,可苏轼坐着就是不动筷子,说是旅途劳顿,偶感风寒,不胜饮酒。他举起茶杯道:“本人以茶代酒,向各位致意!”说罢,一饮而尽,声称公务繁忙,就匆匆离席而去。赵百万颜面扫地,骂道:“哼,好个不识抬举的苏老头!”

    不料,隔日苏轼却送来请帖,说是回礼,邀请赵百万和各位乡绅去府上品尝“美肉宴”。赵百万等半信半疑地去了,待到上菜时一看,原来是一桌由白米饭、白萝卜、白盐组成的“三白宴”。苏轼说:“平日里各位鸡鸭鱼肉吃腻啦!今天咱们换个口味,这香喷喷的雪白米饭、甜滋滋的脆嫩萝卜,胜过山珍海味呀!”赵百万气得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轼惩治、戏弄奸商和恶霸,毫不留情!而对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却分外热情。他曾把自家的猪肉切成方块,亲手烹制成又香又酥的红烧肉送给民工们吃,后来人们就把这个菜称为“东坡肉”,直到今天仍然是杭州名菜。

    宋濂苦学成才

    元朝,大雪纷飞的早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在一家朱门大户外苦求借书,乡绅看他已经是第十次前来了,便答应将书借给他,但只有十天期限。仆人不解地问主人:“为什么借给他呢?”主人笑着说:“我是让他知难而退。只有十天时间,无论如何是看不完的,到时候他就不好意思再来借书了。”

    十天后,仍旧大雪纷飞。主人正在家里计算时日,思量道:“这么大的雪,宋濂肯定不会来了,不来倒也好,往后再也不会来缠着我了。”正在得意,忽见宋濂冒雪赶来,全身上下都是雪花。宋濂将包好的书恭恭敬敬地奉上,并主动承认没有把书看完。主人笑道:“往后你也别来借书了,书不是你这种人看的。”宋濂并不答话,将一本全是用蝇头小楷抄成的书奉上:“我怕辜负了老爷的好意,所以另抄了一本,待以后慢慢看。”主人非常感动,不禁重新打量宋濂,看他衣衫单薄,急忙招呼他来烤火,并答应他,以后想借什么书都可以。打这以后,人人都乐意借书给他看,所以尽管宋濂家中无书,他自幼倒也博览群书。

    一天,宋濂拿着书卷正在苦思,一位好友来访,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学官告老还乡,在县城里开设学堂,劝宋濂前去求学。宋濂大喜过望,愿立即变卖家产前往。好友劝他等雪化再去,宋濂怕耽误行程,执意马上就走。临行前,好友忠告说:“学官性情古怪,一定要当心。”宋濂背着沉重的书箱在雪地上跋涉,翻了三座大山才到达县城,这时他已经筋疲力尽,倒在地上,好心的旅店老板将他扶到店里歇息……

    学堂开学第一天,年逾古稀的学官就举行选拔考试,并规定如果通不过考试,就得回家。宋濂挥笔而就,首先交卷,不料却遭到学官呵斥:“你都会,还来干什么?回去重写!”宋濂只好回去,仔细思量,果然发现有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等到别人全部交卷,宋濂才将修改过的卷子交上。学官表情严肃地对他说:“自大是做学问最大的绊脚石,你要清楚,是你还存在着不足,才到这里学习的,学问无所谓快慢,只有好坏,你听明白没有?”宋濂点头称是。

    学官夜间批改试卷,看到宋濂的卷子,非常欣赏,特地放到一边。等到第二天公布录取名单,宋濂满以为自己会被录取,不料,学官念到最后也没有自己的名字。他非常懊丧,黯然回旅馆打算回乡。宋濂刚走,学官的仆人急匆匆拿着宋濂的卷子找到学官说:“这张卷子落在桌角下,一定是老爷忘了拿了。”学官一看,连连责备自己健忘,急忙吩咐仆人追回宋濂。宋濂规规矩矩站在学官面前,学官又加以呵斥:“不自信是做学问的第二大毛病,我虽说没有念到你名字,难道你对自己的文章一点信心都没有?如果这样,你就回去吧!”宋濂急忙跪下认错。

    一日,宋濂前来请教学官,正逢学官跟人下棋。宋濂不敢出声,站在一边等候。学官输掉一局,很不开心,因来人坚决要走,便不由分说拉着宋濂入座。宋濂知道老师脾气,故意输掉,学官开心过后突然责问宋濂是否作假,宋濂不敢言语。学官又教训道:“下棋呢,不要因为对手是你的老师,你就缩手缩脚。同样,做学问也不能一味的迷信权威,认为他比你有资格,他的那一套就是对的,天底下没有这回事,只要你是对的,你就是他的老师。”听了学官的教诲,宋濂只好承认学官棋艺不精,结果学官又不高兴了,拂袖而去。

    五天之后就是学官的生日,同学们都在议论如何送礼,只有宋濂身无分文,非常惭愧。他听说老师得了寒热,便一个人上山去采草药,暗自给老师送去,并嘱咐学官的仆人千万别跟他说,怕他古怪的脾气又发作。学官服下宋濂送来的药,果然痊愈了。生日当天,学生们都手捧重礼前来贺寿。只有宋濂在门外徘徊。学官发现宋濂不在,让人叫他进来。众同学看他空手而来,备加奚落。

    深夜,学官暗自叹气责怪宋濂:“我不要他什么礼物,可他不该迟迟不来给我祝寿啊!我以为宋濂能真正继承我的衣钵,真令人失望!”仆人知道他误解了宋濂,便将宋濂如何采药、如何心中愧疚……全部告诉了学官。学官听后,恍然大悟,遂决定将自己的所有学问倾囊相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