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的月光-茶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饶建中

    张老师的茶龄比自己的年龄只少12年。

    那年,他刚上初中,偶尔看到一本杂志上说,喝茶叶能提神,使学习效率倍增。中午放学后便偷喝了父亲茶碗里的茶水,他第一次尝到了苦涩,也第一次异常兴奋。在下午的生物课考试中,他精力集中,思维敏捷,破天荒地在全班抢了个头名,自此便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考大学那天,他又使出了绝招,喝了一杯很浓很涩的茶,进考场后超水平发挥,结果金榜题名。他在报考志愿表上写下了唯一的志愿:省农学院生物系茶叶专业。他想大学毕业后潜心研究茶叶,人生没有比这更崇高、更富有乐趣的职业了。他终于如愿以偿,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学史上从来没有茶叶学专业,只是生物系开设的《植物学》一书上有两章茶叶的种植知识。他不甘心,把那两章翻得破烂,内容简直可以倒背如流。他把大学的一半时间全用在钻图书馆寻找与茶叶有关的资料上。

    最后一个学期,他至今都记不起为啥事同生物系主任吵得面红耳赤。他寸步不让,取得了痛痛快快的胜利。但毕业分配时系主任给了他小鞋穿,他被打发到一个县城中学教生物。他后悔那天不该喝茶太多,以致自己的逻辑思辨能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否则就不会使系主任在学生面前无地自容,自己就会以高才生的身份进省生物研究所专攻茶叶了。他好恨茶,恨那天的茶。

    不过,到县中后他仍然喝茶,越喝越多,愈喝愈浓。那透明的玻璃茶杯三分之二是茶叶,他喝上两口便要加水,每隔五分钟就要喝一次,一天要冲换六次茶叶,办公室里每天供应的两瓶开水几乎被他一人独吞,弄得其他教师常常口干唇燥。好在知识分子爱面子,别人不言,张老师也有自知之明,他便每天上班从家里提一瓶开水到办公室。遇到上课,干脆把茶杯、水瓶连同讲义统统带进教室。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张老师第一个被揪。上“革命的课”却带“资产阶级的茶水”进教室,甚至怀疑“共产党的开水有毒”而自带“资产阶级的水”进办公室,这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挑战,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典型代表。张老师觉得荒唐,压根儿不承认,红卫兵便天天斗他,天天挨斗他仍坚贞不屈。不知是谁出了个馊主意:断掉张老师的茶水。这比要他的命还要命。他拗不过,第一次说了违心话。不过他向红卫兵提出了条件,给他先喝一杯很浓很浓的茶。

    后来,张老师再也没提过开水瓶进办公室,连想都不敢想在课堂上喝茶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先灌两大碗茶水,尽管喝得腹中胀痛,但总比没茶喝的煎熬要好受得多。中途抗不住,便给学生丢下几道练习题,趁学生抓耳挠腮之际溜进办公室喝上两碗,又立即回教室继续授课。年复一年,总算能对付过去。

    “四人帮”倒台了,尊师重教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各班争先开展“敬老师一杯茶”竞赛活动。每天学生恭恭敬敬为讲台上的张老师沏上一杯茶。他如鱼得水,好像此项活动是专冲自己来的。他不需再中途溜出教室,而是津津有味地讲上几句,便理直气壮地喝上两口,学生则忙不迭地加满茶杯。结果,张老师这个班一举夺得了竞赛活动优胜奖。

    有天,张老师所在的办公室的门被撬,又唯独张老师的抽屉被撬,单单偷的又是他的茶叶,弄得张老师一上午坐立不安,向其他老师讨了好几次茶叶。

    三年后,张老师突然收到一个陌生包裹单。他从邮局取回了一袋茶叶,袋里装着一封信:

    张老师:

    学生向您认罪来了,三年前是我偷了您抽屉里的茶叶,因为那天的前一天您批评了我生物考试不及格,我想报复。

    高考名落孙山回乡后,为表示对您的忏悔,我承包了村里二十亩地,用您在课堂教的种茶知识,把它变成一片绿色茶林,每收入上万元,这是您教诲的结晶。学生决定每月给您寄上一袋茶叶,请一定收下这颗流着泪的赤诚之心。

    您的学生:钟查

    自此,张老师喝茶再也没有买过茶叶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