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报上有报道,说某个文人艺人下了海,当了什么公司的总经理。用从文学界艺术界获得的名声去做生意,这也不失为一种头脑灵活善机变的赚钱能力,无可菲薄。只是我对不恰当的宜传,有点不以为然。要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视文视钱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港台的电影电视中,我们也常看到有关于这方面的矛盾反映,或是父辈与子女之争,或是男女恋人之争,创作者视文视钱的倾向也都是很明显的。我自认为,人赚钱的念头是不用教的。古人便有总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将政策放开,自有人会奔钱而去,这一点正如搞群众运动一样,往往后遗症就难消除了。倒是甘愿忍受清贫做点实事的人,任何时候都需要赞颂。
似乎是扯得离题远了点,还是谈文学。文学是一场马拉松的赛跑,其间有短跑力量强的,一时会冲刺在最前面,偏偏那开始的一段观众最多,得到的鼓掌声喝彩声也最多。这也对,能鼓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总也有进来客串一下的,跑几步,跑一段显显给亲人爱人看看的;也有跑几步,跑一段觉得不适应的,都自动离开了跑道。这也对,毕竟世上不只有文学马拉松一个项目。能一直跑下去时,往往是对这一项目有着一种近乎于上瘾的爱好和兴趣。他要把其中的艰苦、痛苦,以及所有之苦处,都当着一种缺少不得的甜来抿。要不然这一路上或是风或是雨,或是崎岖或是颠簸,或是冷落或是孤寂,又怎生忍受得了?而能跑下去,并且不是拖拉地落在后面很远的,往往是个人的气质所决定的,譬如经过了社会生活的磨练,文化素质和修养比较高的。
即使这样,也还需要不断地发展,这样才充实了自己的耐力,不至于在路途中被甩下来。这确实是一场不容易的赛跑呀。
回头想想自己,既然已经跑到现在了,那么也就尽力去增加咐力,少不了时时在心中给自己鼓鼓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