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之建立
1.上海银行创设旅行部
中国旅行社之前身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旅行部成立于1923年8月。当时中国仅有少数外商旅行机构,营业之对象着重于西侨,对于中国旅客向极藐视。上海银行总行总经理陈光甫曾自述其一段经历:“数年前,余自香港往云南,至西人经营之某旅行机构买船票。入门,见柜内少年两人正与一女子娓娓交谈,初以为必问旅行事无疑,乃候之久,而言仍未已,后始知所谈者毫无涉于旅行。此少年目击余之伫立,竟不招待,殊属无理,余乃废然而返,改至运通银行购票。途中自忖外人之所以藐视余者,因我非其族类。然外人在华,投资雄厚,诚足惊人,更进而经营我国内旅行事业,国人自甘落后,可耻孰甚!遂毅然有经营旅行社之意。”适国内举行第一次教育会议于上海,陈氏乃于昆明旅次致电上海银行总行,嘱与黄炎培先生接洽,所有教育部及各省代表至沪后,一切舟车食宿等事,即由上海银行派人陪同料理。该行对于旅客之服务,此实为开端。及陈氏返沪,首与沪杭甬铁路车务副总管杨先芬会商,杨深韪其议,力加怂恿,且代规划一切。时上海北苏州路有“融社”者,为金融界知名人士所组织,闻陈氏斯意,咸赞助之。1923年4月,上海银行以沪宁铁路车务副总管袁绍昌之介,具呈北洋政府交通部,正式提请代售火车客票,办理旅行业务。时该路召开全国铁路联运会议,该案一经交议,立遭沪宁、京奉、京汉等铁路洋员(各路均有外国借款,故重要职员都由外人担任)之反对。渠等以为中国境内,英、日、美、法等国均有旅行机构,绝无再设之必要,其为保护渠辈本国商人利益,无视中国主权,彰彰明甚。幸当时部中居要职者,如总长叶恭绰、路政司司长刘景山、业务科科长胡鸿猷等,以及各路华员,皆竭力支持,故经激烈辩论之后,卒获通过。
上海银行自经北洋政府交通部批准办理旅行事业后,即着手筹备。当时负责办理斯事者为总行副经理朱成章,而辅佐朱氏者庄铸九本系沪宁铁路职员,于交通运输颇有研究。1923年8月15日,上海银行旅行部于总行国外部正式宣告成立。
旅行部于创立之始,曾揭示其经营目标:发扬国光,服务行旅,阐扬名胜,改进食宿,致力货运,推进文化。盖其业务之广泛,经营之难度,远非通济隆(英)、运通(美)、国际观光局(日)所可比拟。既办客运,又办货运;既业导游,又业出版;既营旅馆,又营餐车;既协助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又协助公私集会之舟车问询事宜……此种旅行企业,除旧中国旅行社外,盖未之见。
当时风气未开,欲招揽顾客,必赖大力宣传,故盛置车票之票夹,特用蓝色布面熨金字者,凡购票一张,不论旅程远近,概赠一枚,以资号召。又特雇招待人员,予以训练后,穿着自行设计之制服,专在车站迎送旅客,照料一切。如此措施,几经努力,始有少数旅客前来问津。偶有返自欧美者,则以为既有国人自办之旅行机构,即尽一切事宜委之该部。如开幕之日,即有李、蔡二君来购上海经伦敦至纽约之全球联运票。时该部尚无是项客票发售,然以来客不易,不能坐失主顾,乃由朱成章经理自驾汽车至英商通济隆公司购取后,返行应售。观此一例,可知缔造之艰辛。数月后,外界渐知上海银行设有旅行部,可为旅客供售客票并作其他旅行上之服务。又值军阀内战,上海火车站不能售票,因是至该部购票者日众,国外部一角不敷应用,乃于1924年1月,迁至四川路420号,独立门户,并以五角红星为该部标徽。盖以星者指示方向之意,古人迷途,可按星宿部位而定方向,该部职责在乎向导行旅,故以红色为记,而加蓝边于星之四周,红星之上则缀以黄色“旅”字。
2.设立分支机构
旅行业务必须遍设分支机构于通都大邑,以及交通冲要地区,始可推广业务,便利旅客。总部开幕一月后,即在上海银行杭州分行设立旅行部分部,嗣后陆续添设,5年之间,先后设立分部11处。
旅行部发展方向,除华东、华北、华中一带外,原拟再向东北方面推进,计划于大连、奉天(即今沈阳)、哈尔滨三地试办。该三地位于南满及中东二铁路地区。其时,有关南满铁路(大连至长春)之一切旅行业务,均为日本国际观光局独占;中东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长春)则为万国卧车公司垄断。虽经多方交涉,始终未准前往大连、哈尔滨两地开设。仅设奉天分部,因得当时东北军阀张作霖左右之助,勉告成功。
国内南北洋及长江航线客轮上大莱间(即头等舱)以下客票,曩昔均操船上买办之手,缘于种种旧习,旅客之负担往往为之加重。此种陈规陋习根深蒂固,船公司虽欲改革,极为不易,一般旅客每引以为苦。自经上海银行旅行部直接与船公司订约后,旅客在该部购买船票均按原价,数十年来所认为不易革除之陋习,一朝尽去。不特旅客称快,社会观感亦有耳目一新之概。
此外,1924年5月1日,上海银行总行发行英文旅行支票,旅行部总、分各部,均为发售与兑现(最初发行时,凡购买是项旅行支票者,均赠富丽之皮质票夹,以资号召)。其他如行李之代运、车站码头之接送,无不尽力研究,为旅客解决困难。如为便利沪宁与津浦联运旅客起见,特派熟练招待员,于客车抵达镇江之先,预搭火车至镇江,俟沪来火车抵站,即上车与旅客接洽照料随身行李,预告为旅客在津浦铁路上所定卧铺铺号。因此,旅客在南京下关渡江至浦口登车时,即无须顾虑行李及争抢座位。
3.旅行部改组为上海旅行社
1927年春,上海银行董事会鉴于欧美各国之银行,虽多附带经营旅行业务,但规模不大,其能独立成为一部者,盖不多见。其规模较大之旅行机关,银行多不加限制,一任其自由发展。盖旅行事业,与银行之情形颇有不同。同时,国内战事连绵不绝,各铁路局以收入锐减,开支不敷,尝发生以上海银行旅行部所代售之客票款作抵,向上海银行商借贷款情事。其初,以代售车票关系,未便径行拒绝,故勉予承做。不料一路如此,他路相率仿行,大有国内战争一日不已,路局借款一日未了之势。此种情况,造成合则互相掣肘,分则彼此两利之局面。根据此项主客形势,经上海银行董事会开会研究之后,决定拨资5万元,使旅行部与银行分立,自是年6月1日起,乃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之原名,而称“中国旅行社”,其设于各地之旅行分部,亦皆改称“中国旅行社××分社”。易名后,即向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申请注册,经该部核准,于1928年1月颁发第1号旅行业执照。
自1931至1937年,随交通线之开辟,旅行社业务有长足之发展,陆续增设分支社及办事处45所。如陇海铁路展筑至西安后,陕州、潼关、西安等分社即相继设立;连云港开港,即有墟沟、新浦二社之开办;有浙赣铁路,即有金华、南昌二社,有江南、淮南二铁路,即有芜湖、合肥二社;粤汉铁路通车,广州、衡阳等分社即与旅客相见。此外,为加强服务,隶属于当地分社之支社、办事处,亦在人烟稠密之区,著名旅游点之内,或交通冲要之地大量增设。此等分支社处,在筹建之前,例经缜密调查。如在浙赣线,先于1932年10月派陆维屏调查杭江铁路沿线名胜物产,继于是年12月由陈光甫偕社长陈湘涛亲往金华、兰溪一带考察,然后着手设计。又粤汉铁路及湖南公路沿线,陈光甫亦尝于1933年4月前往考察,次月,又派总社视察员胡时渊会同上海银行长沙分行经理李景陶前往实地设计,可见重视与周密之一斑。在国外,陈湘涛社长曾于1934年二三月间,前往南洋一带考察,是冬遂设立新加坡分社。
1935年以后,以分支单位日增,为增强管理效率起见,特仿上海银行分区管理制度,于是年1月在天津成立华北区区经理处,聘请上海银行天津管辖行经理资耀华兼任区经理,辖北平、天津、石家庄、辽宁各分社。1936年4月,在香港成立华南区区经理处,以上海银行香港分行经理欧伟国兼任区经理,辖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分社。1936年11月,欧氏离上海银行,该区经理处亦撤销。区经理之权限,经规定为:所辖分社临时发行重要事项,不及商承总社核办者,得先行接洽应付,然后函告总社决定或备案;各辖社所办经常事项及账目,有认为不妥者,得随时加以指正;各该分社办事人员如有不能称职或舞弊情事,得随时报告总社查明更调或辞退。
二、一般业务之推进
1.代售海、陆、空客票
中国旅行社之早期业务,系以客运为主。除代售国内火车及轮船客票外,复与美、日铁路及美、法、英、日等国轮船公司洽妥,代售国外铁路、轮船之客票。1929年秋,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在上海、成都间开辟航空客运,并先开办沪宁一段,是为中国最早之民用航空。该社经商准自10月份起,在上海、南京两分社内代售该线飞机客票。唯其时客机容量每架仅4座,故业务殊有限。同年,中国航空公司成立,经与订立合同,由该社代售该公司客票。
1928年11月,与世界最大旅行业英商通济隆公司订立专约,规定凡中国旅行社之顾客有事欧美者,其在欧美各大城市只要该公司有分支机构,均可凭“中旅”之介绍信,请求该公司照料。自是以后,该社之服务,乃超越国境而达于全球各地。
1931年以后,铁路、公路之新建者殊多。中国旅行社各分支社之客运业务亦逐步发展。1932年夏季,各交通机关办理上海至津浦、陇海、北宁、平汉、胶济等铁路之海、陆、空联运客票,该社亦代为售票,服务范围因而大为跃进。此外,外商大英、北德、蓝烟囱、太平洋、意国邮船等著名邮船公司航驶环球各大商港之华丽巨轮所有客票,中国旅行社均经洽妥代售。德国莱比锡展览会于1932年3月举行,凡自华前往参观者,乘船乘车均有享受优待之权利,该社亦为之代理。万国卧车公司平沪通车之卧铺票,则自1932年1月起,南京由中国旅行社南京分社独家代售,在上海,则英商通济隆公司与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各半发售。1935年6月,秦皇岛、北戴河二机构成立后,开滦矿务局所属7艘轮船之客票,均委托中国旅行社独家发售。
中国航空公司自开辟沪平(北京)航线后,为节省经费起见,所有天津、青岛两航空站之业务,概托各该地之中国旅行社代办。各该分社受托之后,即派干练人员悉心办理,得到公司及旅客好感。又民生实业公司于1937年7月委托中国旅行社九江分社代理该公司轮船经九江一应船头事宜,并独家代售船票。
1933年若干铁路局在其管辖线沿线大都市设立铁路营业所,其使命与业务范围,皆与中国旅行社同。该社于此,初不与之竞,且进而与京沪、沪杭甬铁路局车务处订立旅行社与该路营业所合作办法,自次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对于客运业务更加精益求精,务博旅客好感。与之形成对照者,各铁路营业所虽有路局为后台,但管理腐败,衙门作风严重,其工作态度与“服务”二字相去万里。卒之,当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通令紧缩开支之际,各该营业所以年年亏累,不得不尽数收场;其设于上海市区之各所,所遗发售车船客票及收运本路及联运行李包裹等业务,由中国旅行社设立霞飞路、小东门等支社接办。一场所、社竞争,于是以民营之中国旅行社胜利而告终。国民党机构之腐败,于此亦可见一斑。
2.经办货运业务
中国旅行社经办货物运输业务,开端于代客接送行李,嗣扩充至水上货运。1933年,拟添办铁路货运及包裹等运输业务,屡向国民党政府铁道部请求登记试办,并拟在北平、天津、南京、汉口等地向火车站租赁余屋,开办行李房,铁道部均未准许。迨1934年春,因多方联系始得该部批准,经订立办事细则及运输章程后,开始经营。
1935年,中国旅行社承运9省长途电话局工程处材料,以各分社通力合作,成绩卓著,得委托机关之赞许,并由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电政司与该社订立合约,约定自1926年1月15日起,所有全国电料之装运事宜,统由该社承办。此项合同,一年一订,延续至1939年始停止。此外,各机关以各类器材交中国旅行社承运者綦多。运英展览之故宫宝物,其在国内之装卸事宜,亦由该社承办。
至于商货运输,则着重于土特产之交流。如陕州、潼关两分社之开设,主要在于承运西北之棉花;墟沟,新浦、连云港三地之设立分支社处,乃在淮盐之调运。他如汕头办事处之运糖,宜昌分社之运桐油,莫不与上海银行密切合作,借银行仓库与承做押汇之便,以推进业务。1937年春,以平汉铁路局有铺筑花园至老河口支线之议,曾计划在老河口设立分社,以办理襄河上游物资之运汉事宜,惜抗战军兴,路既未筑,斯议亦寝。
英商怡和轮船公司南京分公司因办理不善,特将公司业务委托中国旅行社代理。经由该社派卓镛诗主持其事,于1936年2月1日接收,设“南京怡和公司代理处”以办理之。代理项目包括:囤船之管理,货运之兜揽,船头之代办,仓库之管理,房产之照料,以及客票之代售等。以比例言,则货运占泰半。中国旅行社之收益,以佣金为主。接办不数月,非特积弊泯除,且获致盈余。
1936年1月1日与政记轮船公司(系国人自办,其轮船专驶北洋航线)订立代理合同,规定在陇海铁路沿线该公司未设分公司之处,所有公司业务,包括代收客家铁路货票、代发到达地之提单、代寄铁路货票等,统由该路沿线各中国旅行社分支社代理。货物由铁路运至连云港后,即由该公司轮船运至沿海各口岸。并经约定,除青岛至连云港,及连云港至上海间各有该公司轮船行驶外,其他口岸间,如中国旅行社揽有大宗货物,亦可加派专轮装运。同年2月,连云港合众大众联合办事处亦与中国旅行社订立办理货运合同,内容与政记合同相仿。1936年8月,复在连云港政记公司内设立中国旅行社办事处,以处理进出口货运事务。
3.建立国际联系
中国旅行社既在国内奠定较为牢固之基础,又进而谋国外业务之加强经营,而主要者则为与国际旅行业取得进一步之联系。
1931年6月,日本国际观光局在东京召开欧亚客票联运会议,先期函请中国旅行社派员列席。该社以此乃与国际旅行业接触之良机,乃派社长陈湘涛与胡时渊等前往出席。此行结果,对该社之收获有:国际交通机关认识该社之存在;增进与各国旅行企业间之合作;西伯利亚铁路代理售票之初步磋商(苏联国营旅行社亦有代表参加);宣传该社之服务能力。
中国旅行社之国外代理行,前只英商通济隆公司一家,所订办法只限于国人出国,可凭中国旅行社之介绍信,在国外获得该公司各地分支机构之照料。自欧亚联运会议之后,经双方洽妥,扩大代理范围,凡彼此顾客均可以兑换券互相介绍,从而取得照顾。由是外人来华,亦可经该公司介绍,由中国旅行社为之服务。此种办法合乎平等互惠原则,实较旧约为有利。此外,日本国际观光局亦与该社约定,允为代售该社发行之银元旅行支票。
中国旅行社与苏联国营旅行社谈判订立合约事,在东京会议中,双方代表已作初步磋商。嗣以我国温州籍小贩,年有400-1000人由沪经海参崴入西伯利亚转往欧洲,苏联驻沪商务参赞以此向上海中国旅行社总社调查,该社乘机向其要求,由彼致函苏联国营旅行社总社,建议与中国旅行社订立代理业务合约。1935年4月,梅兰芳剧团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之邀请赴苏演出,中国旅行社应梅剧团要求,特派翟关亮随团照料。翟在苏乘机访问苏联国营旅行社总社商订约事,期间复得国民党政府驻苏大使馆之协助,经数度接洽,于4月14日拟定合同草案,规定凡由华赴苏之旅客,所需船票、火车票、飞机票、包办旅行票及预付游览票等,皆可由中旅社代苏联国营旅行社发售。唯后以内容稍有修改,致未即签字。1936年2月,中旅社徇苏社驻沪代表之请,先行代售该代表所领有之联运客票,照5厘给佣。至正式合约,则迟至1937年8月始行签订。自此之后,向之只有外国旅行社能照料赴苏事宜者,可改叩国人自办旅行社之门矣。
按照当时中国旅行社拟定之初步规划,对于国外机构,拟先于新加坡、马尼拉、纽约或其他美国口岸之处筹设分社,以资树立据点,徐谋推广。星洲分社成立于1934年10月,该社开幕不久,当地侨胞由于爱国心理,群以旅行事相委,该分社亦竭诚服务,因是业务日增,在南洋一带颇负时誉。总社据此经验,乃从事马尼拉分社之设计。
1936年10月,菲岛举行嘉年大会,上海各界组织参观团前往,团长王晓籁,团员柳亚子、朱少屏等,中国旅行社社长陈湘涛亦参加。渠至菲后,考察该国旅运事业。并与各方联系。结果,获知该地华侨入境,所有代办手续、代购船票等事,均操票行手。此种票行在国内福州、厦门、潮州、汕头等地,均有组织,其运输同胞,例先派人集中此辈旅客于口岸,经集体盖印手续,签订卖身契后,再行雇轮运往,其行非正,而根深蒂固,团结甚坚,非可以旦夕改革者。中旅社如在马尼拉设立分社,揆之当时形势,殊难与之竞争,因将原议作罢。至于美国方面,先于1931年1月,与旧金山莺古路信托银行(Angle California Trust Co.)华务部约妥:凡中国旅行社顾客赴美,一经该社去函介绍,该部即可照料。继在西雅图设立中旅社通信处,向美国各界发出招待游华专信5000封,其信笺皆经熏香,极富丽精美之至,为国宣传为旧中国所仅见。至正式设社,亦曾一度酝酿,唯计划未定,日本发动之“八·一三”战争已启,锋镝之余,内顾不遑,外拓遂止。
三、开展旅游事业
1.组织游览团、设立游览部
上海银行旅行部鉴于欧美旅行机关,每年均有游览团之组织,自该部创办之翌年起,每年春季即经常由上海总部组织杭州游览团,每次均商由路局特开游杭专车。秋季则由杭州分部用长途公共汽车办理海宁观潮团,皆详订游程,妥为照料。游杭专车中,由该部设计,实行车中“对号入座”办法,是以秩序井然。此举在当时实为首创,对于招揽游客,颇具宣传效果。此外,如海宁观潮,惠山游湖,富春揽胜,或组游团,或承办团体旅行(即各界自行组织之游览或访问团,委托旅行社代办客票、食宿以及派人领队导游),皆博得社会人士之欢迎。
中国避暑区最负盛名者,有牯岭、青岛、北戴河与莫干山等处。旅行部于开设后之次年,首先派奚季阱率员前往莫干山,设立夏令办事处,于6月23日开幕,经办业务包括代客购买联运客票,承接银行汇兑,旅客上下山时之照料,以及其他有关服务事项。嗣后夏设秋歇,引以为常。
匡庐为避暑胜地,自中国旅行社前往设立机构(牯岭支社与莲花洞办事处)后,于1934年开始受庐山管理局委托,承办莲花洞、牯岭间轿挑业务,由中旅社斥资置备山轿200余顶,并负责管理抬轿工人与挑运行李工人,为之发售轿挑票,划一运价,避免竞争。而自上海、南京、武汉各地赴牯者,更可在各该地中国旅行社预为接洽,凡轮船舱位、九江莲花洞间之汽车及莲花洞牯岭间之山轿,均可一次发售联票,行李亦如之。对旅客言,既省辗转购票之烦,又可获得所经各地中旅专派人员之照料,咸称便利。
日本风景以樱花见称,1926年暮春,旅行部首次办理日本观樱团,由许兆丰扫任领队,参加团员有20余人。至日本后,以两周时间遍游长崎、京都、东京、日光、大阪、宫岛、别府等地名胜,是为旅行部创办国外游览团之嚆矢。
日本交通机构,为招徕外国游客前往彼国游历起见,特与我国国有铁路联合发售“中日周游券”,持券可以环游我国上海、南京、汉口、北平、天津、沈阳、安东(今名丹东)以及朝鲜、日本各大埠。以4个月为有效期,火车费减收8折,轮船费减收9折,至于团体及学生旅行,更有优待办法。该社对此项周游券,经与有关方面洽妥,由各分社代理发售,予游客不少便利。
至西人及在国外之华侨,自外国来华旅行,经各地中国旅行社拨派导游人员为之作向导者,亦与日俱众。此项人员均经事前精心训练,各具导游特长,故能热心服务,应付裕如。事后,常得游客来函致谢,对娴熟业务之招待人员尤称道不止。
自1932年起,中国旅行社专设游览部。游览之地点属国内者:北起长城,南至百粤,东尽海隅,西达黔滇。其中如1933年招待爪哇华侨实业考察团游京沪。同年9月,香港分社组织之钱塘江观潮团。1933年12月及1936年11月,上海总社组织之华南旅行团。1937年4月,上海分社组织之赣、闽、湘、桂、粤5省旅行团,皆为行程较长者。至若西湖、太湖、黄山、雁荡、雪窦、普陀、金华、兰豁、采石、宜兴、崂山、五岳等地,当日丽风和、岚光晴翠之际,均有中国旅行社游览团之屐痕。至1937年春季之京滇公路周览会(南京至昆明五省公路接通后首次举办之游览考察团,在当时来说,是空前盛举),虽系国民党政府举办,唯有关团员行李、膳宿、游览等,均由中国旅行社派员负责处理。
至来华游览团体,由中国旅行社招待者,亦有多起。其中规模最大者,为1931年四五月中,与日本国际观光局合作,招待日本游览团体,计20余次,参加者先后凡3000余人。据该局统计,此次各该团在我国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处所耗游览、购物,车资等用费,达20余万元云。
此外,每次来自欧、美、日本之邮船过沪,中国旅行社例派干员驱车前往码头迎接过路华侨,引导入市参观;如时间许可,更伴之小游苏杭。侨胞远离祖国,风光文物颇多隔阂。其去国久者,乡关景象或仅萦回于梦寐之间,一旦身莅故土,向所怀恋者一一呈现眼前。而招待唯勤,向导唯周,使久睽国门甚或初莅祖国之游子,有如归之乐,爱国之心自油然滋长。此其用意半着眼于招徕,半则在加强华侨对祖国之联系。
伊斯兰教麦加朝圣团始自1933年春,虽系教友自行组织,顾有关出国手续(包括申请护照、请求签证等)、船位及行前指导等,均委托中国旅行社办理。第一次参加人数60人,嗣后每年办理,1936年之一次,参加者达126人,是冬放洋,翌年4月始回泸。1936年8月,第11届奥运会举行于柏林,中国旅行社除承办中国代表及选手之车、船客票外,并组织参观团,由邓炳铨、翟关亮二人分任领队,分海陆二路前往柏林,返途顺便游历欧陆各国。
为配合游览业务,对于风景地区之开发,曾直接斥资建筑,如金山咀附近海滨戚家墩之“华亭”是也。时当沪杭国道初告完成,自沪至杭汽车相望。戚家墩有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遗迹,故建亭于此,以便修禊,亦所以发扬民族之正气。亭中刊有该社创办人所撰之《华亭记》,其中有云:“小立其中,清风起于衣袂之间,烟波幻于咫尺之际,可以湔尘虑,拓胸怀,苏罢困,更寻戚将军之故迹,抚今追昔,奋然思起,亭虽方丈,观感万端也。”亭建于1934年,抗战之初,日军于此登陆,遂被毁。1933年,鉴于外国游客来华游览,均以一游北平为快,爰定造游览汽车一辆,拨交北平分社,以供承办团体游览之用。1936年,曾以所得津浦铁路拨给佣金之一部,修理山东省泰山石径,以便游客登临。
1935年8月,设立“中国旅行社游览团”,系一种经常性质之游览团体,设团部于该社上海总社楼上。由游览部领导主办,计划先在京沪、沪杭区域试办,然后逐渐推广。团员分普通、特别、永久三种,普通团员年纳团费2元,特别团员10元,而一次缴25元者为永久团员。其宗旨除提倡集体旅行,发扬各地名胜外,复注意团员康乐活动。是以团员之权利,除参加中国旅行社举办之各地旅行团,下榻该社招待所,及购买该社出版之刊物,可享受优待折扣外,并在总社二楼辟室设置书报及娱乐用具,以供团员业余集会研究及正当消遣之用。另在外租用网球场若干处,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各一处,为团员锻炼身体之需。此团设于1935年冬,有永久团员、特别团员各5人,普通团员144人,至1937年春,团员数增至900余人。惜日敌侵华,全面抗战开始,团务遂陷停顿。
2.开办招待所、饭店
中国旅行社办理招待所之酝酿,始于机构独立之顷。其时美商大来轮船公司主人致函该社朱成章社长建议:拟在杭州、上海、南京、泰安、北京5处,由该公司与中国旅行社合办旅馆5处。拟议之计划至巨,而所持之理由,则以中国无合适之旅馆,足以容西客下榻。随又派员来沪面商。该社经再三考虑,虽觉利用外资固可解决集资之不易,唯与外商合资经营之计划,与该社素旨相违背,因予拒绝。
陈湘涛接任社长后,以业务日扩,唯无旅馆设备,对于若干旅栈简陋之区,仍不能解除旅客之困难,亟思有以补救之。陈湘涛在其所作《中国旅行社创设招待所之旨趣》一文中曾言:“本社唯一之目的,既在吸引游客,而尤在吸引游客至中国内地。以本社之目光观之,招致游客,吸引资财,其影响所及,各方面均获其实益。以整个国家之立场言,则外宾一至内地,对我国之情状,真知灼见,可获优美之印象,归以语人,于国家之声誉,自有相当之利益。至于舟车往还,交通机关,亦有若干之收入。若购置各地名产,与夫食宿之需,于当地社会金融,似亦不无补益。盖各方均有连带关系,固不仅本社受惠已也……”
1931年7月,陈氏赴日出席运输会议,归途经沈阳,见沈阳分社社址宽大,楼上未加利用,乃嘱经理吴次舟布置客房数间,供干净客被,以纳有关商旅,因获旅客赞许。乃于同年之冬,在徐州分社楼上,开始以“招待所”之名,设置客房,初仅4间,嗣扩充至7间,并经设计一套新的制度。凡旅客投宿,行李铺陈,皆不使上楼,并当面为之掉换被单,务使旧式旅馆中所通有之臭虫绝迹。嗣后又在郑州、潼关、墟沟三分社楼上附设招待所,规模仍不甚大。于此同时,鉴于车站无候车室,而火车到开均在半夜,旅客在站候车,午夜彷徨,既疲且渴。中国旅行社徐州招待所乃设分所于车站,本己饥己渴之意,免费以容游子,诸凡必要之供应,如茶水、几椅、书报等,无不具备,盖无殊为旅客之家。是项办法亦推行于南京、武汉、上海、镇江等车站码头。属南京者:初设江边招待处于大东旅社,1934年夏,在江边特设候船所,1935年6月,在下关车站特设办事处。属汉口者:成立于1934年之秋,称汉口江边招待所,12月复续办第二招待所(1937年7月改称办事处)。属上海、镇江者:分别于1932年4月、7月在火车站设立车站办事处,其设备皆如前述,并派有专人办理照料行李,预订旅馆,代雇舟车,指导旅行等事。又无锡分社附设之游览汽船办事处,位车站船码头之间,成立于1935年之秋,系专为游览太湖者代雇游船而设。
1932年5月,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汉口召集该行第一区属各分行经理会议,以旅次经验,深感有将招待所扩大经营之价值,乃邀中旅社社长陈湘涛赴汉,详与研究,决定由上海银行斥资在南京、西安各办一大规模之饭店,此外交通冲要之区,风光秀丽之域,亦择要设所。陈湘涛返沪后,即开始筹备,以便作大规模之经营。
1934年设青岛招待所。所屋系由青岛上海银行投资新建,楼下为上海银行青岛分行及中国旅行社之青岛分社,二、三、四楼则为招待所,于是年8月19日开幕。其初,关于筹备开办费用,统归上海银行负责,由该分社协助办理,即开业后之盈亏,亦归上海银行负担,中国旅行社不过代为管理,以手续费计酬。至1937年1月,始以15600元之代价,将生财设备让给青岛分社。
1935年系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大发展之一年,计创设招待所9处,另黄山旅社与首都饭店。其中就分社余屋设立者,为济南(济南分社原在经二路上海银行内,是年1月9日迁经二路纬二路口883号,即在楼上设招待所)、辽宁(8月1日开幕,次年3月,以捐税奇昂,改为寄宿舍,投宿者以各地分社介绍者为限)及九江(9月开幕)3所。北平招待所则除西交民巷分社楼上余屋外,另租毗邻中孚银行三层楼屋一座。开封招待所位于开封分社附近,系另行租屋设立。黄山、雪窦皆观光胜地,曩昔游客,皆就僧寺投宿,滋多不便。金华以有北山之胜,杭江铁路(浙赣铁路前身)通车后,即设中国旅行社分社于此。1934年,浙省当局计划举办“东南交通周览会”,特由该省建设厅与该社订约,拟与该社在天台山、天目山、黄山、雁荡山、雪窦山及金华6处合办招待所。同时,黄山建设委员会亦屡次邀请该社协助开发黄山。后因周览会无形停顿,合约无以履行。唯黄山、金华、雪窦三处房屋,业已先后兴建,势不能中止,乃由中国旅行社独力经营。1935年1月1日,金华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开幕;2月2日,该社雪窦山招待所开幕;3月1日,该社黄山旅社亦告开业。又山东省潍县据胶济路之中途,为胶东要地,公路、铁路相接于是,爰经该社与胶济铁路局洽妥,合资创办招待所一处,地基所基均由铁路拨租,于是年12月28日开幕。
首都饭店位南京挹江门内,投资达50余万元,为中国旅行社全社招待所之冠。屋凡4层,依科学化设计,采用立体式,纯用钢筋水泥建筑,略作八字形,如两翼展开,前后左右,均有广场,可通车马。园地广袤,花木扶疏。是以外观宏伟,内景清幽。有客房46间,均附有浴室。有餐厅、礼堂、客厅、网球场、花圃、屋顶花园之属,均应有尽有。家具器皿,或自打图样雇工特造,或不惜巨资采自欧美,皆尽矞皇富丽之致。内部管理尤为注意,主持者为总社襄理周良相,为我国留学美国专习旅馆之专家;陈光甫并特延外籍专家桂拉莫(Mrs.H.Tonkin-Guiillarmod)管理内部。侍应人员以招考录取之初中毕业生开班训练后,始行派任。至于餐膳,则以重金聘请德籍名厨,精制西餐。餐厅设乐台,周末则举行茶舞。该店于1935年8月1日正式开幕营业,而事前之筹备,诸如建屋、购置、储材、规划等,费时达1年之久。西京招待所亦于是年11月16日开幕,地址西安尚仁路崇信路口,系自建大厦,部分亦为钢筋水泥者。客房47间,部分附有私人浴室,并有餐厅、礼堂等,斥资凡24万元。
南岳设招待所之拟议,始于陈光甫考察湘省之际,其所著《游湘省及南岳记》中有云:“此次游湘,深感湘粤大道前途之远大,已决由本社于沿途筹设招待所……南岳衡山,景物秀美,游览避暑,两皆适宜,亦决意加以提倡,并于山上祝融峰巅,建筑小屋,俾便观日……”旋由中国旅行社与南岳管理局接洽,决在南岳山下公路旁及山上老塔址藏经殿侧各建招待所一处,而观日台亭宇,则以管理局已计划修筑,故罢议,改以原定经费印行该局所编之《南岳导游》,以为宣传。1935年夏,新屋落成,二所先后开幕,山上名“南岳山庄”,山下为“南岳招待所”。次年,南岳管理局又以半山亭交中国旅行社设立招待所分所,于6月1日开幕。南岳山庄无固定设备,遇需要时,派人携铺陈前往,以招待游客,盖富于流动性质者;后以游客稀少而取消。
1935年秋,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以该省名迹华清池管理不善,日就毁废,乃坚邀中国旅行社承办。经与订立合同,规定由中国旅行社派人管理,设立华清池管理处,盈亏则由省府负担。该处温泉之美,林壑之幽,脍炙千古。该社承办后,即大事修葺,建筑瓷砖浴池,添置卫生设备,并布置客房十余间,俾供游侣投止。1937年6月1日,浙江雪窦山招待所设分所于溪口,仅有客房数间。
1936年冬,陇海铁路管理局邀中国旅行社在洛阳合办招待所;1937年夏,京沪铁路管理局邀该社在浙江嘉兴合办招待所,皆已订立合同,规定按“社四路六”比例投资,洛阳招待所且已购妥地基,均因抗战爆发中止。
此外,南昌洪都招待所成立于1935年4月7日,地处南昌市内王阳明路口,建筑宏伟,设备精美,为赣垣首屈一指之西式旅馆。唯建筑开办等费,均由上海银行直接投资,交由该行南昌分行管理。
综此期间所设立之招待所、饭店,先后有21处,以其地点之不同,而打富丽质朴之别。盖计划之初,即尝拟定原则:即通都大邑,已有现代化旅馆者,不再创设;通都大邑无现代化旅馆而又为中外观瞻所系者,或虽有而供不应求者,则投巨资设高等旅馆,交通枢要,无新式旅馆,则就社址余屋,布置干净客房若干,以为过往旅客憩足之需;风景奥区,临近交通线,有开发之可能者,特建新厦,设简单客房,为游临之助。此于上文所述,均可觇之。
3.出版有关旅游书刊
1933年春,旅行部为配合办理学生出洋留学手续,出版《游美手续辑要》一书。书中详载出洋前一切应办之重要手续。如请领美国大学入学证,领取交涉署发给之“第六项证书”,请领美国驻沪领事签字盖印时应备之文件,以及检验身体须知等,皆详述无遗。此外,并将美国移民法律中关于留学生一段之原文,刊成小册,分送准备出国之各校应届毕业生。
同年,出版《游川须知》一书,共13章,凡汉口、宜昌、重庆及成都各埠情形,以及入川交通,均有扼要叙述,此盖中国旅行社最早出版物也。
《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春季,每季1期,年出4期,以铜版纸精印;设编辑室于上海仁记路110号之四楼,由庄铸九综持,另延《申报》编辑赵君豪主辑务,画家张正宇司美术。以事属创举,凡版式封面之风格,文字图画之质量,皆刻意讲求,匠心设计。发刊以后,销数不胫而走,如“春季号”出版后,不一月即售罄。尤以每期分送中外交通机构及其高级职员,既加深彼等对中国旅行社之印象,亦密切彼此关系,此于推进该社之业务,弘扬该社之声誉,不能不谓具有一定影响。为更能适应需要计,自1929年第3卷起季刊改为月刊,内容方面亦较前充实。
1930年夏,《旅行杂志》征求新户,实行抽签赠奖办法,于7月20日开奖,中签者分别赠送照相机、望远镜、旅行留声机等,皆旅行用品也。
《旅行杂志》以一百余面16开之铜版纸,数十幅精美图片,仅售国币贰角,其不敷成本,固至明显。其后,尝有以此质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以为:“银行旅行部历年亏蚀,何不停止营业?”即银行内部之掌权者,亦啧有烦言,认为既不能盈利,不若关闭为佳。对此,陈氏慨然答曰:“此见其一,未知其二。且君等所称盈亏,仅限于表面上之数字。实则旅行部之盈余,有倍蓰于上海银行者。上海银行之盈余,可以操筹而数计,旅行部则不然;盖天地间事物有重于金钱者,好感(goodwill)是也。能得一人之好感,远胜于得一人之金钱,今旅行部博得社会人士无量数之好感,其盈余为何如耶?……”盖陈氏之所以欲市好感于人,实欲以此广结交游,以求扩大上海银行之业务,从而谋求更大之利润。后此有识之士,辄言中国旅行社对上海银行曾起巨大之广告作用,斯言也,得其中奥妙矣。
1933年11月起,在上海发行《行旅便览》月刊,内容以报道舟车路线、船期、时刻、票价为主,由戴欲仁承办,赖广告收入抵付印刷、纸张等成本。每期出版后,由中国旅行社免费赠送旅客。又曾编印名胜日历,设计新颖,形式美观,于岁尾年头分赠各界,以为提倡旅行之一助。
为配合客运和游览业务,中国旅行社曾出版游记与导游等书籍20余种。此外,又大量编印名胜折页,以简赅之文字,生动之图片,介绍风景名胜,计中文者17种,英文者5种,均免费赠送。1933年夏,该社请美籍记者斯诺(Edgar Snow)撰英文小册5册,分别介绍我国风景名胜,分寄外洋各机关、各轮船公司、各铁路及各航空公司。并通过芝加哥博览会华人出品办事处,寄2万册至芝城,作为抵制日本在美宣传之工具。小册总数为20万份,耗金1.4万余元。当时中外名人致函该社,于此多所称道,盖此种宣传品,在我国实为创举。
四、扩大服务范围
1.代办出国留学手续
旅行部成立以后,鉴于出国旅行,手续较繁,尤以初次出国者,对目的地之国情地理,如不在事前研察清楚,更必困阻丛生。为便利此类旅客,特举办代客办理出洋手续业务,并向旅客指导有关出国应备之知识,其中最主要之对象系出国留学生。
每年夏季,例由旅行部先期派员至各地大学接洽,散发欧美著名大学寄来之章程,登记准备出国学生名单,然后分别代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留学证书、出国护照、入境证等手续,并代购外币。至于出洋船位,属赴美者,以人数较多,例于夏季先行包定巨轮,所有舱位,按公司定价,由该部独家发售,轮船公司即称此船为“中国学生船”,盖除中国学生外,几无他客也。而关于出国前之准备事项,欧美习尚之所趋,甚至沿途气候,应穿何种衣服等等。均亦善为指导,巨细靡遗,务使初涉重洋远离家乡之学生,一切胸有成竹不感困难。船抵目的地登岸时,必先期与彼邦轮船公司约定,派员迎候照料登岸,并引导学生换乘火车。
此项业务,始创于1924年夏季,即该部开办之次年。举办不久,即遭逢困阻。盖其时适值美国实行歧视异族之移民新律。按此项新律,收受移民学生之学校,须经劳工部认可,驻外美领事则凭美国国务院所寄认可学校之清单签证。该律自颁布至实行,相距不过一二月,时间仓促,各校多不及向劳工部办理立案手续,驻华美国领事,因未接国务院通知,对7月1日以后持“第六项证书”前往请求签证之学生,颇有欲签不能之概。该部睹此状况,特联合各方分头进行,几经婉商,始获美政府通融,电令驻沪美领事,姑准在学生护照上权签“游历”字样,俾能如期赴美。此电至上海,距专轮开船仅5日,该部职员星夜代办一应手续,卒使大批留美同学如期成行。学生抵美,又以移民官吏事先不洽,遽加扣留,又经该部托人交涉,得华盛顿有关方面之证实,始获登岸。
2.集会服务及招待重要团体
1928年11月1日,国民党政府工商部在上海南市新普育堂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参加出品之国货厂商,无虑数十百家,为国统时期在上海举办之仅有一次展览会,前后历时2月始闭幕。于此期内,上海银行及其附设之中国旅行社均就会场设立办事处。中旅社印就《国货向导》一书,分赠到会观众。日常除答复有关旅行问题之问讯外,以会场距离租界及北市较远,为便利观众计,与利利汽车行订约,备有汽车多辆,由该社办事处管理并经理售票。
在杭州举行之西湖博览会,始于1929年6月6日,终于同年10月10日。苏堤郁郁,葛岭峨峨,八馆宏陈,二所精列,星罗棋布,琳琅满目,数月之间各地来观者,百万人以上。中国旅行社为谋旅客之便利,应与会工商之需要,特会同上海银行于会场内设立分社及银行办事处。银行方面,经营存款、汇兑一切银行业务,旅行社则因地制宜,多方经营。恐游会人士于杭市途径未能熟识,特于拱宸桥、三廊庙、城站至博览会,沿途树立指路牌。时方初夏,游人奔走劳顿,则于柜外设置风扇及座椅,以供游客之休憩。浙省既多游览之胜,土产之著名者复夥,爰托各方调查测量,编辑《西子湖》一书,以为游客向导;同时经售商务、中华等西湖游览指南。复于香港、南京、天津等地,组织团体来杭参观。并于杭州组织富春江、莫干山游览团。他若代雇向导,订旅舍,租汽车,其所经营者固多端,其要则在提倡旅行事业,故聚精会神,以谋行旅之便利安宁。
服务团体集会之内容,为派员在会场内答复问询,指导行程,本埠向导,代办运送行李,代买车、船、航空客票,安排食宿,事后或招待游览。其事其范围,均为服务事业中之最繁琐者。该社服务团体集会中规模较巨者有:1931年11月在上海举行之太平洋学会年会;1933年5月在南京举行之华洋义赈会年会,同年7月在青岛举行之华北运动会,8月在同地举行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1934年1月在上海举行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12届全国大会,同年10月在南京举行之第9届远东热带病医药会;1935年10月10日在上海举行之第6届全国运动会(社长陈湘涛被聘为大会招待组组长);1937年5月在沪举行之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
至旅行团体,或负重要使命,或仅事游览考察,经中国旅行社派员接待或随行照料者为数亦綦众。就中著名者,如1932年因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而由国际联盟派来之“李顿调查团”,1934年5月之第10届远东运动会,1937年春举行之京滇公路周览团等。此皆官方组织之团体,论理应由国民党官方负责招待及办理一应有关事宜,乃舍而谋之于民营之中国旅行社。此其故,半由于当时官僚机构之腐败不可信,半亦由于中国旅行社之服务得到朝野之好评。
3.代办各项业务
旅行社代理邮政、电报,旅客在该社订妥车、船、航空客票后,可立即用邮、电函告亲友,无须奔赴邮局、电报局。而国民党政府发行之航空公路建设奖券,因其主管机构之委托,先于上海、墟沟两地试售,继由各分支社普遍代售。此外,部分分社亦有代理印花税者。上海银行发行之旅行支票,代售代兑。自1931年2月15日起,加发中文旅行支票,计有10元、20元、50元、100元4种。1934年5月,该社与上海联合赠品公司订立代理合约,由中国旅行社外地分社20处,代理该公司调换联合赠品事宜,翌年4月中止。该社总社出版部则自1937年2月起增加代办旅行书报业务,按月在《旅行杂志》公布目录一次,供客邮购。以上各端,佣金或手续费均极低,唯因社会需要,故不厌其烦尽力办理。
代理保险业务,始自1932年春。分水险、火险、意外险、行李险4种,盖配合该社所经营之客货运业务也。1935年,四海保险公司委托该社为该公司个人意外伤害险总代理人,保额自1000元至2.5万元,保费按日计算,计每千元每日1角,2日至5日按每日加1角,6日至7日6角,以后依此类推,合同有效期5年。1936年,代理扬子保险公司航空险业务。而上海银行投资创办之宝丰保险公司各项保险业务,因谊属联枝,亦经常有密切之联系。
自服务范围扩大以后,与中国旅行社有联系者日益众多,予人印象亦日见深刻。旅客委托该社办理之事务随之渐趋繁复。社长陈湘涛曾述及在任时之逸事:某次柜上来一外侨,出示其妻来自苏州之电报,电文为“母子均安”,拟办鲜花致贺,而苦莫由送达,商本社有何办法?中国旅行社乃为代办鲜花,派专人至苏州送交其妻。又某日,忽有病人自上海虹桥疗养院电话陈社长,言即将开刀施手术,而妻儿在秦,不知住何处,虽切盼谋面,而苦莫由通信,更无法托人伴之来沪,其言戚戚,露求助意。陈社长乃询其妻儿名姓及详细状,即电嘱西安分社为之访查,经该分社多方设法,卒找获其妻儿,并派专人伴送来沪,使之一家团聚。此种服务精神,在数十年前之旧中国,商人孜孜为利之社会中,能为此常人所不愿为之事,不能不谓难能可贵!至若受人委托,在车站码头迎送旅客,更无日无之。
4.增办公路客运
1934年春,中国旅行社鉴于浙省开拓公路不遗余力,乃招收外股,组织中国旅行社杭州分社汽车部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国币9500元,中旅社投资3000元,以杭州分社经理张国祥兼公司经理,于是年4月15日开业。初时仅有轿车3辆,第一年净盈3000余元,次年添车4辆,扩大经营,唯以汽油涨价,成本加重,兼以城站接客业务,被龙飞汽车行包去,营业颇受影响,然年终决算,犹结盈700余元。第三年添车1辆,并自下半年起,与路局订约承办城站接客业务,故盈利增加,全年共3000余元。第四年,即1937年,添车7辆,拟扩大经营。唯杭州市汽车同业,对该部独家承办城站汽车接客业务,颇表不满,经通过工会向国民党杭州市政府要求取消该部专营权,迫于众议,终于放弃。未几,“八·一三”战事爆发,该部汽车大部被征用,少数则驶往内地,不久亦毁废。公司组织原经决议解散,因格于手续不齐,未获工商管理部门准许,唯外界人士之投资经该社垫款发还。
5.承办津浦铁路餐车
考津浦铁路局之所以愿将餐车交与中国旅行社承办者,系因该路员工到餐车就膳多不付餐费,且风气不良,走私带毒无所不为;部分军人亦恃强白吃,动辄殴人;在经济则长期亏蚀,言秩序则混乱无已。中国旅行社接办之初,非不知此种困阻,但以餐车本身亦与旅行有关,设能有所服务,亦该社所应为。固经数度接洽,卒允试办一年。合约规定承办范围为:沪平通车、平浦通车、本路客车及区间客车等各列车之餐车,三等车内小营卖茶,浦口食堂及兖州、济南、泰安三处之宾馆。所有营业盈亏,亏则由旅行社独力负担,盈利除提奖励金二成外,余由局社平分。
1936年6月15日,津浦铁路餐车正式归由中国旅行社承办。该社以事鲜经验,且剔除积弊整顿颓风,均须全力以赴,因派总社襄理胡时渊主持其事。设事务所于浦口,为全路承办业务之管理机构,上海则设购料处。全部员工200余人,皆慎为选用,其中多数则于事前加以训练者。胡时渊为人精明干练,任事时期,各方奔走昼夜辛劳;益以全体员工勤奋努力,团结一致,得将夙昔认为大难之津浦餐车,经过整顿,不数月即斐然改观,非但秩序良好,即营业方面亦转亏为盈。计餐车开办费国币1万余元,仅首6月之营业即已获盈1.3万余元,成绩之佳殊出路局意外。
车上餐、茶之外,另办有浦口食堂、泰安宾馆及兖州宾馆。此三处中,泰安宾馆主要供游泰山之游客投宿,因有季节性,故略有亏蚀。兖州为转道赴曲阜参观孔庙孔林必经之地,至鲁西南各地在此中转者亦多,故业务较好;浦口为沪宁、津浦两路中转要冲,营业亦不恶,此二处皆薄有盈余。合约中规定之济南宾馆,则以故未办。
至卢沟桥事变前夕,试办一年届满,其时中国旅行社各分支单位正大事扩充,各方需人孔亟,餐车耗用人力不赀,权衡得失,于合同满期前由社方通知路局停止承办,津浦路局未予同意,再三磋商,卒订续办六月之约。
五、企业之经营管理
中国旅行社之所以能自草创时期之筚路蓝缕,以十数年之经营,发展壮大至如此规模,跻于世界旅行社之列,究其原因,除如上述在经营方面力求发展,不断改善以外,对于企业管理之加强,至关重要。
先言人事组织,该社规定,社员月工资50元以下者称试用助员,50元至95元称助员,100元至190元称办事员,200元以上称职员。工资级数,试用助员及助员以5元为一级,办事员以10元为一级,职员以20元为一级。每过一年,由人事部门根据各部门主管人员意见,择成绩特优者晋二级,次优者晋一级,平庸者无升降。又在发给年终奖金时,个别亦有因成绩特优或犯重大错误而加发或扣发者。该社又有特别储蓄金制度:即每月发工资时,社员所得仅为工资额之九成,其余一成再由社加给一成,共工资额之二成,由社中代为存入银行,称特别储蓄金。凡社员任职在五年以下离社者,离社时领取该项储金之五成,任职六年者领六成,以此类推,至十年以上离职者给全数。以上制度,系以物质刺激,使职工忠于职守,并免于见异思迁。
试用助员、助员及招待员,一般均通过招考录用。办事员多数由助员升任,间亦有来自铁路、轮船公司或其他方面者。至职员一级之人选,则基本上均由上海银行高级职员中调任。招考录用之人,例先开班训练,每期约三四月,授以旅行社各项应用学识,并训练其应对能力。然后分派各分社在熟练职工之指导下实习业务,必成绩达于规定水准,始正式安排工作。此种人员往往在一部门实习一时期后,再调往另一部门学习工作,周而复始,数年之后,因而成旅行业之多面手者至多。其中成绩优异者,不次提升,由试用助员、招待员升至经、副、襄理者不乏其人。例如,唐渭滨于1926年前入社时,本为出版科之助理人员,因能刻苦自学,工作踏实,兼有才识,迭予不次升迁,于1937年升为副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选为该社社长。中国旅行社人员之任用升降,一以才能学识为标准,学历仅作参考。因而往往有工友提升为职员之人担任一部门或一分支机构之主管人员,而大学毕业者甚至留学生反居其下者。此种量才录用,视成绩升降之人事制度,实为该社事业不断壮大之重要关键。
此数年中,曾陆续颁布《员司待遇规程》《社员服务规程》,皆印发全社职工人手一册,务期人人遵守。奖惩制度执行颇严,曾有经理数人以干社纪而开除。
次言财务制度,亦相当严密。既重订《会计科目》于前,复颁《会计手续系统》《会计出纳办事细则》于后。一切费用,例有预算。于总社设立稽核科,凡各分支社每日每月收支账目,例须以副页寄交该科审核。另有上海银行巡行各地分支行之查账员,亦经常在各地中国旅行社稽查账目。此种制度,对防止舞弊,杜绝浪费,颇见成效。
至言业务,则无论分支社或招待所每月必须填送“经理月报”致总社,其中详列各项业务数字及今后计划,以备总社查核。对于新业务之开拓与经营,例必全力以赴。对外折冲,遇需要时,该社社长甚至上海银行总经理,均亲自出马。为沟通交通消息,使柜台之工作人员正确答复旅客问询,该社特发刊《车务丛报》《一周间》等油印报物,随时将有用资料提供各单位,并相互交流服务经验。又尝与外国邮船公司联系,派该社业务人员在外洋邮船上实习。曾先派王敬琛至意国邮船公司船上,往返上海、意大利间实习。嗣拟至美国邮船公司实习,因故未曾实现。
尤须指出者,创办初期,在前无成规,求师无处(据庄铸九谈筹备时情景,谓曾翻检当时美国出版之有关交通运输方面之书籍,发现仅有一书中有述及近似旅行社业务者,然殊感简略,无法据为规范)之情况下,领导职工边研究、边规划、边实践者,厥为第一任经理朱成章。朱氏在创办上海银行旅行部及后此经营中国旅行社时,在工作上以身作则,曾多次身穿招待员制服,上车站迎送旅客,为旅客作多方面之服务,在当时实属创举。
1937年以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旅行社十余载辛苦经营之成就,在日敌铁蹄摧残之下,损失殆尽,不得不另辟蹊径,转而致力于西南、西北各地之旅行事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