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是福建省的资源富集区。已发现矿物种类64种,探明储量33种,其中稀土、金、银、铜、铁、无烟煤、高岭土、石灰岩等16种矿储量居全省首位。上杭紫金山金矿是全国最大的单体金矿,稀土矿远景储量占全省60%以上,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十个特大型高岭土矿之一,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龙岩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7.91%,居福建省首位。有梅花山、梁野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有“闽西八大干、八大鲜、八大珍”等特色农产品,永定烤烟有“南湖瑞草”的美誉,是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长汀河田鸡”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独有的资源禀赋为龙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建市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龙岩市委、市政府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特别是近年来,全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新古田会议”召开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实、区位好、资源富、生态优的独特优势,探索一条以科学资源观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龙岩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闽西。
2011年以来,龙岩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两位数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2 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转型 步伐加快 通过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创业创新、支持住房消费等政策,2016年全市已培育机械、有色金属、建材、农产品加工、烟草、能源、旅游、畜牧等8个百亿产业,龙州工业园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杭工业园区、长汀经济开发区4个百亿园区,龙烟、紫金矿2家百亿企业,还有10家上市企业。光电产业方面,到2020年,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机械产业 蓬勃崛起 以龙工为领军者的龙岩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是龙岩本土产业质变的一个典型。龙工已位居“全球工程机械50强”第24位。龙净环保则是龙岩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发展的范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产销量连续八年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全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海西商用汽车及配件加工基地”,成为龙岩机械产业确立的发展目标。全市拥有9家专用车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环卫系列专用车、半挂车、厢式车、自卸车、水泥搅拌车、应急电源车、大功率抽水车、冷饮车等100多种。按“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路子,龙岩正朝着工程机械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加速前进。
紫金黄金 领跑全球 紫金矿业集团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上杭紫金山铜金矿起步,1992年,紫金山金矿产出第一批黄金8.05千克。2013年紫金矿业实现营业收入497.72亿元,实现净利润29亿元。
现在紫金矿业已经在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矿产资源,拥有10个矿产资源项目,成为国内拥有黄金和金属资源储量最多的企业,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之一,第二大矿产铜、锌生产企业和重要的钨、铁生产企业。寻求“矿业+”板块突破重点,谋求国际市场控制权和定价权,力争到2030年打造成全球一流的矿业企业,将龙岩打造成为“中国矿都”。
项目会战 如火如荼 重点推进4轨(龙厦快速铁路、龙厦350公里高铁、漳平经漳州至厦门快速铁路、漳平经安溪至泉州快速铁路)5高5干14线“东进”快速通道,实现与厦门等沿海地区的无缝对接,主动接受闽南金三角的创新辐射。充分发挥厦门特区、东南航运中心、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与龙岩苏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政策的叠加效应,规划建设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目前,入驻企业12家、投资总额近35亿元。现在正重点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中车新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逐步构建新型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争取打造中国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及海外车辆出口基地。
军民融合 开启新篇 发挥好“新古田会议”召开的后续效应,探索“产—军—学—研”合作的新路,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目前,已经同11家军工企业签订了37个合同或协议项目,有11个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落地。全力打造“中国专用车之城”。依托现有的1家整车、10家专用车、110多家零部件制造企业,主动对接军工企业。推进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专业院所的合作,建设龙岩工程技术研究院、龙腾汽车研究所,推动设立专用车研发中心,推进与兵科院、兵装等相关军工企业合作的车炮一体化、矿山运输重卡、高机动越野车、冷藏物流车、应急通信指挥车、环卫清扫专用车等生产项目,促进专用车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做大做强专用车产业。已经引进枭龙公司在龙岩建设“龙岩新龙马枭龙万辆高机动越野车和对军装备车辆生产基地”,引进中国中车与紫金矿业合作研发生产矿山运输重卡制造项目。构建海峡西岸光电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依托连城海峡光电研究院、武平正德光电科技等的技术研发优势,加快光电产业园、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强与电子科技、电子信息、中国兵器工业、中国航天科工等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对接,重点推进蓝宝石系列材料、卫星导航、数码液晶屏、超量子 LED等合作项目,实现光电新型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目前,连城鑫晶刚玉公司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合作的人造蓝宝石大口径窗口件研究试制,鑫晶公司已按要求完成3种规格光学玻璃试片研制,这种人造蓝宝石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建设南方稀土精深加工及应用研发生产基地。在继续深化与厦钨集团、清华紫荆合作的同时,推动长汀金龙稀土与电子科技集团、中船重工签订产品采购协议,延伸发展空调、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电脑等下游应用产业,实现本地稀土新材料器件化、整机化,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链。
电商产业 方兴未艾 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培养一支30万~50万的“网军”队伍,有效盘活全市丰富的工业、农业、旅游、文化等资源,引导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推动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举办“龙岩籍互联网新锐高峰论坛”,邀请龙岩籍的美团网王兴、“今日头条”张一鸣、“同步网络”熊俊、“欣欣旅游网”赖润星等互联网“龙岩F4”回来,一起探讨龙岩电商产业发展大计。打造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之城。2015年9月,龙岩成为全国首个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地级市,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全国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市。
3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作重要讲话时,如数家珍地提到了“闽西八大干”、白鹜鸭、河田鸡、槐猪等闽西特色农产品。龙岩市以此为契机,出台《龙岩市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求新突破。加大白鹜鸭、河田鸡、槐猪等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力度,突出发展设施果蔬、设施畜禽、设施林业、林下经济,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特色现代农业精品主打品牌。
4 旅游文创蓬勃兴起
2014年,古田旅游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全市共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龙崆洞、九鹏溪、古田会址、长汀红色旧址群、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连城培田古村落、梅花山·华南虎园),10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武平定光佛祖庙、武平文博园景区、永定下洋中川景区、永定金砂红色旧址群、新罗东肖红色旧址群、新罗竹贯古村落、上杭李氏大宗祠文化旅游区、长汀汀江源龙门风景区〕,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梅花山生态旅游区、冠豸山生态旅游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上杭紫金工业旅游区),1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新罗云顶茶园),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新罗梅花湖、永定龙湖、漳平九鹏溪景区),1个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上杭紫金工业园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乡(镇)(上杭古田镇、武平中山镇、永定湖坑镇),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连城宣和乡培田村、长汀三洲镇三洲村、新罗适中镇中心村、连城庙前镇芷溪村、新罗万安镇竹贯村、长汀南山镇中复村、漳平双洋镇东洋村),4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西普陀国家森林公园、漳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永定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梁野山),4个全国特色景观名镇(村)(永定湖坑镇、上杭古田镇、连城宣和乡培田村、漳平赤水镇香寮村),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漳平市、上杭县、连城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上杭五龙村农家乐、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10个全国红色旅游景区,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旅游十大品牌中,龙岩占2个,即“神秘的客家土楼”和“光辉的古田会址”。
5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011年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率先开通动车。
龙岩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交通枢纽。航空方面:建成了龙岩冠豸山机场,已开通飞往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航线。公路方面:距厦门港口1个小时,已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方面:龙漳、龙梅、龙赣三条铁路分别与鹰厦、广梅汕、大京九等铁路线相连;2006年1月开通龙岩—北京的“海西号”旅客列车;2008年4月开通了龙岩—上海的旅客列车。2015年底,赣龙铁路复线项目建成通车。从2012年6月30日开通龙厦动车,至2014年底,龙岩已开通始发厦门、福州、福鼎、深圳北、南京等多趟动车,标志着龙岩已经跨入了“动车时代”。
6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推行城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加大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力度。新罗区率先通过省级“教育强区”评估验收。新罗、永定、上杭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龙岩华侨职专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新罗、永定、上杭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全面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继续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闽西汉剧进校园、周周有戏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新设2家民办博物馆,新增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龙岩采茶灯”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歌剧《土楼》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电影《衍香园》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医疗体系不断健全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卫生院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在全国创新实施高清网络门诊工程;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成使用;新引进3家民营医院;市第二医院新院、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市第三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市第一医院门诊楼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及市第一医院新院建设有序推进;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市级平台初步建成。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被誉为“冠军摇篮”。涌现出一批体育项目的顶尖国手,比如林丹、何雯娜、石智勇、张湘祥等,在国内外大赛中争金夺银,被媒体誉为“龙岩现象”。全市拥有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个,中国举重人才训练基地1个,中国羽协羽毛球学校1个,福建省重点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基地3所,省级单项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基地9个;全市现有国际级运动健将11人,国家级运动健将31人。截至2014年7月,龙岩市运动员共获得奥运金牌5枚、铜牌2枚,国际比赛金牌70枚、银牌31枚、铜牌22枚,全国比赛金牌163枚、银牌143枚、铜牌142枚。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龙岩市坚持把改善老区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逐步弥补历史形成的民生欠账。
——在全国首创完备的预防预警体系,将防洪应急预案延伸到自然村、村民小组、矿山企业,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
——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农房统一保险。
——在全国率先推出农村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
——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农”综合保险试点,并率先在全国实现市级全覆盖。
——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基本医保目标。
——比全国提前五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福利中心建设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2011年以来,龙岩民生事业长足进步。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被农业部总结为“龙岩模式”。注重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全市共有“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示范基地”3家,走在福建省前列。创建“平安龙岩”不断深化,上杭“1345”调解工作机制获中央领导肯定,群众安全感率、平安建设知晓率、执法工作满意率持续居福建省第一、第二名。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个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东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龙净环保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宜居城市加速打造 龙岩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发展体系,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永定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准。民众关切的城市建设项目十大片区改造、解放北路延伸段、北市场停车场、登高山和莲花山连接栈道桥等建成。2013年,莲花山栈道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实施,完成10个社区、128个村庄整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进一步加强。2015年以来选出“闽西最美古村落”10个、“闽西最书香古书院”5个。连城培田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在全国总结推广,成为南方红壤区治理的典范。水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心城区内河水质连续两年100%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91%,连续39年居福建省第一。龙岩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长汀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 近年来,龙岩市启动了541项重点改革任务,着力打造市场、开放、生态、社会“四个环境”。加快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组建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4年,龙岩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组复评验收。总结推广长汀县基层医改“一归口三下放”的做法,突破医改难题,成为“长汀模式”并在福建和全国推广。2011年以来,龙岩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行政服务标准化成为国家级试点,林权改革“武平经验”在全国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三农”综合保险在全国开创“龙岩模式”。民营经济更加活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四分之三。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与厦门共建山海协作经济区。参照执行国家西部地区政策共落实103项,获得中央补助410多亿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