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长出来了-情断试心河(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个风景秀丽的石溪镇。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穿镇而过,给这个古老的小集镇增添了不少生气。关于这条河,有个十分动人的传说:那时候,这里的河水仅仅漫过膝盖,河底挤满了又圆又滑的鹅卵石。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镇上就有这么一种风俗,凡是即将结为夫妻的男女,在洞房花烛之前,都要手拉着手趟过河去。两人若是真心相爱,就能平安无事地一直走到对岸;如果虚情假意,无论怎样互相搀扶,还是会滑倒在水中。由此,祖辈们给这条河取名叫“试心河”。如今,试心河历经千年沧桑,已经变得十分湍急,河水绿得发暗,听过往的船工们说,至少要一根半竹篙才能探到底儿。

    今年夏末的一天下午,平静的小镇上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呼喊声:“救命,救命啊!”喊声引来河两岸的行人,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在水中一沉一浮,两只小手向着空中乱抓乱挠。两岸虽然围满了人,却都只站在岸边指手画脚,谁也不敢下水相救,急得小姑娘的奶奶一个劲地捶胸顿足,发疯似的呼喊。就在小姑娘即将被急流卷走的节骨眼上,人们只觉得眼前一道红光闪过,一个穿火红色连衣裙的姑娘,像箭一样飞奔而来,她奔到石孔桥上,“刷”地脱去连衣裙,一纵身“扑通”一声从桥上跳了下去,飞快地游到小姑娘身边,经过一番搏斗,终于一伸手便将小姑娘托出水面,然后踩着水稳稳地游到了岸边。

    这惊险的一幕,把两岸的围观者都看呆了,人们“呼”地一下拥上前去,一齐向这位姑娘投去敬佩的目光。可是,当人们看清了姑娘的面孔时,都感到十分意外。

    这是为啥?原来这位姑娘在镇上的知名度很高,她名叫黄珍,在镇上一家国营商店当营业员。人们一致公认:镇上所有的未婚姑娘里,数她长得最漂亮。且不说她那白中透红的鹅蛋脸如何姣美,也不说她那窈窕的身材如何具有女性的魅力,单单她那走起路来,满头秀发随着她那富有弹性的步子在脑后一甩一甩的动人风韵,就足使不少小伙子想入非非了。黄珍长相出众,挑对象更是近似刻薄,谈一个,甩一个,没个固定人家,后来又跟镇上中学的一位体育老师谈了一年多,感情好得只差钻一个被窝筒子,可是后来却因发现教副课的体育老师在学校里原来低人一等,评职称加工资的时候总是吃亏,便觉得不实惠,又一脚把人家给蹬了。气得那位体育老师整整三天没上课,一直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像这种女人,在乡风淳厚的小镇人的心目中,怎么能把她与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联系起来呢?然而耳闻为虚,眼见是实,人们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了。

    幸亏抢救及时,小姑娘只是呛了几口水,受了些惊。黄珍刚把她放在地上,她便“骨碌”一下爬起来,像只被吓坏了的小羊羔,猛地扑进老太太的怀里,“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这时候,黄珍才意识到自己身上只穿了一件薄如蝉翼的弹力背心和一条三角内裤,不由得脸“腾”地一下羞得通红,顾不上擦干身子,连忙抓起那件连衣裙,胡乱地往身上一套,转过身对那老太太说:“小姑娘要紧吗?要不要我陪她去医院?”

    老太太嘴里道着谢,双手不停地在衣袋里摸着什么。黄珍一时不明白老太太干什么,睁着一双眼睛看着老太太的手,当她看到老太太手指上金光一闪时,她突然脸色大变,惊呼一声:“哎呀,糟糕……”

    “姑娘,你怎么了?”黄珍惊恐地盯着自己左手的中指,声音直打颤:“刚才,我的一只金戒指掉河里了,还是24K的,唉,真倒霉……”

    老太太见黄珍急成这样,忙安慰说:“姑娘,别着急。你为了救我的孙女儿丢了金戒指,我不能让你吃亏。”说着,她颤巍巍地从自己手指上取下一只明晃晃的金戒指,“喏,给你,也是24K的。”

    “老奶奶,这样不好……”

    “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是为了救我孙女,你的金戒指能丢么?你要是不收下,我从今以后心里别想安宁了。”

    黄珍被老太太这几句话打动了,便迟迟疑疑地伸出手去接。

    这时候,人群一下子都安静下来,只见几十双眼睛一齐火灼灼地盯住黄珍。黄珍那刚伸出去的手像火烫了一般,又赶紧缩了回来:“我、我不能要……”

    老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姑娘,你是嫌我心不诚吧?”说着,把金戒指交给小孙女,“莉莉,给救命恩人磕三个响头,求她收下。”

    小姑娘顺从地接过金戒指,脆生生地说了句:“阿姨,您就收下吧!”

    双腿一弯,就真的要磕头。

    慌得黄珍一把将她搂住:“别、别这样,我收就是,我收就是。”

    老太太这才咧开嘴巴满意地笑了。她亲自将戒指套在黄珍的手指上,然后牵着小姑娘,一颠一颠地朝镇上汽车站走去。

    黄珍下河救人收了人家一只金戒指的新闻,一阵风似的传遍了镇上的角角落落。

    第二天上午,黄珍刚上班,乡政府办公室就打来电话,要她到乡政府去一趟。她觉得很奇怪:乡政府找我干嘛呀?她忐忑不安地走进乡政府办公室,只见里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中年人一见她就站起来自我介绍道:“我是县广播站的记者,听说你在急流中救了一个小孩,今天专程赶来采访。”

    黄珍听了连连摆手:“记者同志,我虽然救了人,可却要人家赔了一只金戒指,这事您就别报道啦!”

    记者微微一笑:“今天我正是为这只金戒指而来,我想了解一下,那天下河救人的时候,你真的丢了金戒指吗?”

    黄珍像被蛇咬了一口似的尖叫起来:“怎么,你不相信?”

    记者矜持地两手一摊:“这怎么说呢?不少群众反映,平时根本没见你戴过金戒指,像你这样爱美的姑娘,如果自己有金戒指,不可能不戴出来呀?”

    黄珍涨红了脸分辩道:“那几天休假,我去省城玩了,金戒指是救人的头一天买的,一回到镇上就掉了,别人怎能看见呢?”

    “既然是这样就好办了,买了金戒指一定有发票,请你把发票给我看一下吧?”

    “这……”黄珍的脸涨得更红了,“又不能向公家报销,我要它干啥?”

    记者嘴角上现出一丝讥讽的笑意:“这就不好解释了……”

    他话音未落,黄珍就“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反守为攻地说道:“好哇,我救人倒救出祸来了,怪不得人家说这个世道好人是戆大!你别再左盘右问了,就算我救人收了一只金戒指,又怎么样?哼,一股酸气假正经!”

    记者何曾受过这般奚落,气得全身直发抖:“你、你太不像话了,告诉你,社会舆论要谴责你这种做法!”

    黄珍把手一挥,打断了记者的话:“你到喇叭里去喊好了,我一不想入党,二不想当官,怕个屁!”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冲出了乡政府。

    黄珍走在大街上,人们见到她,都在背后指指点点,顺风还能隐隐听到:“趁人之危敲竹杠”、“不知羞耻的女人”。不久,单位里的领导也找她谈话,让她把事情说说清楚。一时间,风声四起,把个黄珍弄得有口难辩,泪水汪汪。

    这一天大早,镇中心的大樟树上,贴出一张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

    征婚广告

    本人情况镇人皆知,无须介绍。因我不慎,四天前将一只金戒指遗落在试心河,若有哪位未婚男子能下河捞起,我将无条件地嫁给他。决不食言!

    石溪镇商店职工:黄珍即日

    这张征婚广告的出现,就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几乎把小镇给掀翻了。

    人们都说黄珍的脸皮真厚,竟想出这样的歪招儿。莫说河底里没有金戒指,就是真有,也如同大海捞针白费力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