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发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秀美的潕阳河,就偎依在施秉县的城边上。河的右岸,突兀地耸起一座叫架角的山峰。神秘的黔西南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山峰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这里最为真切的写照。山连着山,水连着水,所以说架角山在黔西南算不上多么有名,不过有个传说,倒是挺有意思。

    传说这里有个名叫九乡的苗家后生,一天在潕阳河边放牛,忽听对岸一阵歌声。谁家的姑娘呢?歌声这么好,人也长得一定漂亮吧!九乡牵着牛,游到了河对岸,到处寻找,把木叶吹得满山响,可就是听得见姑娘的歌声,找不见姑娘的影子。

    心病缠上了九乡,他此后天天去放牛,天天吹着木叶找那歌声撩人的姑娘,功夫不负有心人,找了不知多少天,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九乡终于找到了姑娘。他们对着歌,对得忘了一切,是暴涨的潕阳河水,让一对青年男女发现了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九乡扔下了他放牧的牛儿,牵着姑娘的手,往山上跑,可是洪水比他们跑得还快,很快就淹到了他们的腰上……九乡情急之下,把姑娘扛在肩上,扛到了高山顶上。

    九乡救下了姑娘,却丢了他家的牛……他以一头牛的代价,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他们结为了夫妻。就在九乡和姑娘欢度蜜月的日子,潕阳河边,九乡丢牛的地方生出一块大石头,跟风见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长成了一座山,而这座山又长得像极了九乡丢失的那头牛,整田插秧的日子,牛一样的山,在夜里会活过来,帮助九乡和姑娘,把他们家的水田都犁耙出来,直到九乡和姑娘都老了,牛一样的山才不再复活,永远地成了一座山。

    这就是神秘的架角山了。

    几位朋友来到这里,天黑吃罢饭后散步到架角山下,并相互招呼着,一直地上了架角山。在山脚下看山,山是一个样子,上了山顶再看山,山就是另一个样子了……施秉人可能为了旅游,在架角山的山顶上,新修了一个小亭子,几个言语发酸的人,胡乱地发着议论。大家说得还算热烈,而我只参与了那么三两句,也不知是何原因,枯坐亭子里,俯视架角山下的潕阳河,很没来由地发起呆来。

    热烈的神侃,不知什么时候,就侃到我们闲坐的小亭子上。

    是的,这个新修的小亭子似乎还没有名字,六角形的廊檐下,没有亭子所常见的匾额。于是,我的文友们,七嘴八舌,各展其能,在为这个小亭子起着名字,什么大江亭、什么架山亭……我发着呆,但是文友们所起的亭子名,我还是一一听进了耳朵。我知道,大家所以热衷于为亭子起名,并没有谁太当真,完全是无聊地起哄,一会儿抬屁股走人,把他们起的亭子名,全会扔到脑后。可是,我在这时却认了真,把自己发呆的眼睛,从架角山下的潕阳河上收回来,对着文友们说了。

    我没有否定文友们起的亭子名,但我说了。我说:“发呆亭。”

    大家听得来劲,肯定了我的起名。而且全都回过头来,俯视着潕阳河,发现暮霭中的潕阳河,确实值得发呆……鸭嬉戏于河水,鹅浮游于河面,还有耕作而归的水牛,扑腾进河里,飞溅的水花,打湿了牧童的头脸,他们快乐地笑着,也如水牛一般,扑进了潕阳河……河岸的两边,黑黝黝一片一片瓦屋,一缕一缕蓝色的炊烟,从瓦屋顶上飘散开来,如纱舒卷,如雪轻飞,一派幸福温暖的烟火气。

    这时我想,人是向往热闹的,但不能总在热闹之中,有时还是需要发一阵呆的。

    2011年6月21日    西安曲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