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克隆惹的祸-寻找伯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帝是十三岁那年登基的。

    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骑马马。所谓骑马马就是由太监驮着在宫里爬呀爬的。

    儿时的皇帝恨死了那些慢悠悠、笃泰泰,死活不肯快跑的大小太监。他曾发誓:有朝一日登基后,一定要广征天下千里马,美美驰骋一番,过过骑快马的瘾。

    当皇帝终于坐上龙椅后,他下了一道诏书:征集天底下最好的千里马,一旦选中,赐金千两,赐田千亩。

    皇榜一贴出后,各地献宝马者络绎不绝,国道为之堵塞。

    献马者都信誓旦旦,说自己所献之马乃真正的千里马,乃……

    皇帝看得眼花嘹乱,不知选哪匹好。

    正为难之际,他突然想起韩愈老先生那著名的论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皇帝想既然世有伯乐方有千里马,那先决条件岂不是得先寻找伯乐?如果找不到伯乐,怎么可能找到千里马呢?

    皇帝茅塞顿开。

    于是,皇帝的第二道诏书又发出了。

    这回,是征集能相马的伯乐,并言明:凡伯乐者,赐金万两,赐田万亩。

    此皇榜一贴出,各州各府选荐、自荐为伯乐的,更是蜂拥而至,京城竟人满为患。

    那些被荐的伯乐与自荐的伯乐,都坚称唯他乃如假包换,无点滴水分的真伯乐。

    面对成千上万的伯乐,皇帝一筹莫展。

    到此时他才发现寻找伯乐比寻找千里马更难。皇帝恨恨地骂了一句:“混账韩愈,这不是给朕出难题吗?

    皇帝冥思苦想多天,终于得一妙策:凡被荐者或自荐者都必须当庭交一篇《千里马论》,否则,一律杖出宫门。

    这一招果然有效,竟吓退了不少冒牌者。

    可才过了两日,又热闹了起来,一个个都手持《千里马论》,大摇大摆而来。

    皇帝命人按《千里马论》中的论述按图索骥去挑选千里马,但没一匹善跑善奔。

    皇帝气坏了,拷打那些伪劣的伯乐,刚一用刑,那些假伯乐、伪伯乐就招供了,说是出了高价,在市场上买的《千里马论》。

    皇帝派人一查,嘿,摆摊出售《千里马论》的竟不是一处两处,着实让那几个笔杆子发了笔小财。

    皇帝一气之下,把那些假伯乐、伪伯乐,与出售、贩卖《千里马论》的书生全都充军到了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以示惩处。

    皇帝又一次陷入苦恼中。

    当晚,他踱到了马厩,想亲自看一看马,识一识马,哪知,在皇帝眼里,这一匹匹御马,无不膘肥体壮,都有千里马之相之貌,实在辨不出哪匹比哪匹更好。

    这时,有个弼马温式的小官斗胆建议:何不来一次赛马,分初赛与复赛两场,初赛比速度,复赛比耐力。如果既有速度又有耐力,岂不就是良驹了?再在良驹中优中选优,难道还怕选不出千里马吗?

    皇帝一拍脑袋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道理。好,明天朕下诏赛马。”

    “弼马温”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建议竟被皇上采纳,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皇帝临走时对他说:“没想到你才是伯乐,走,随朕去领赏吧。”

    第二天宫中传说:昨晚有一盗贼进宫作案,在搏斗中,被大内高手当场斩杀,但太监认出那盗贼竟是领过赏的“弼马温”。

    有人认为此案可能案中有案,可惜最后不了了之。

    皇帝寻找千里马,寻找伯乐的故事,依然热热闹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