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阳光女人-你的心理健康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章序

    拥有好的能力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一副好心态,那么好的能力不仅无益于人的发展,反而成了缔造幸福人生的桎梏。在现实中,好心态比起好能力来,往往使人更快地适应环境,取得来自各方面的认同和事业的成功。

    1.想不到我竟然输了

    “你输过吗?”

    智雅带着浓重的鼻音问我。对她来说,今天无疑是一个痛苦的日子,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的她,在广告公司试用期结束的考核中,总经理给了她最低分,她,就快要失业了。

    她几乎是一路哭着来到了我这里。

    我给她冲了一杯她爱喝的卡布奇诺咖啡,同时反问她:“谁没有输过呢?”

    “那你在不该输的时候输过吗?比如说明明你不比别人差甚至比别人强,却不得不把应属于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

    “这种情况下,我将它视为输给了自己。”我这样回答了智雅。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哪有稳赢不输的?在比别人强的地方赢了别人,又在比别人差的地方输给别人,这就是所谓常理吧。在自己稳拿第一的考试中,偶尔拿了第二、第三甚至第四,那称之为发挥失常。明明是自己的能力足以胜任的场合,却总是拿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越着急反而越不遂人意,于是只能一次次躲在别人的影子后面啜泣——这,就是输给自己了啊。

    “我真的对自己好失望!我倒希望是自己本身的能力不如别人。”智雅说。

    对于她的这个假设,我付之一笑。

    在智雅的身上发生这种事,绝对不属于偶然。从小就因为学习优秀而倍受尊宠,在别人眼里几乎是必成大器的人物,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些早年的显赫经历却成了智雅卸不去的负担。任何一件事情,智雅都认为自己应该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圆满,尽管不是自己可以胜任的事,仍是不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认为是理所当然;对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失误,却无法原谅自己。

    于是,长期以来,在智雅的面前仿佛有一面镜子,它横亘在智雅与其他的人之间,使智雅时时刻刻明白无误地看到自己的所谓弱点,同时也挡住了她注意别人的视线。渐渐地,智雅只看到自己的弱点,并且这些弱点在她的眼里一点点放大,大到几乎掩盖了她的那些别人所不具有的强项,久而久之,她竟然自卑起来。在与别人交往时,她不够开朗,也缺乏热情,使得朋友们对她敬而远之;在工作中,她无法好好表现自己,反而常常显得束手束脚,使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从而得不到上司的认可。就这样,智雅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死角,陪伴她的,只剩下长久以来累积的伤痛。

    智雅的遭遇让我心痛,因为我知道,没有什么速成的好办法可以让她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社会就像一个冷面的判官,对有些人,他可以一再地加以垂青;对另外一些人,他可能永远也眷顾不到,反而不断地给他们当头棒喝。而他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人们是否迎合他。

    对智雅而言,重要的不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技巧,也不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而是要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生活,那么社会对于她的回应也必定是温暖的。

    不过,我仍有一句话要送给智雅:

    “先战胜自己,再与别人竞争。”

    2.好能力不如好心态

    智雅到底怎么了?你一定想问这个问题吧?

    智雅本人也这么问我。我告诉她:

    “既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们就从眼睛开始说起好了。现在,你心灵的眼睛上长了一个‘翳子’,它使你看不到自己身上积极的方面,而只看到自己身上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翳子渐渐消散。翳子是怎么产生的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眼睛太过关注了,只要不小心进去一粒沙子,我们就会拼命地揉眼睛,我们揉眼睛的动作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实际上大大超过了那粒沙子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翳子就这样产生了。其实当沙子进了眼睛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迅速地眨几下眼睛而已。”

    “翳子”的比喻却揭示出人的心态的重要性。心态是什么?心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是其心理是否健康的直接反映,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态。

    读过《石头的奇遇》吗?一个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孤儿感到自己的将来毫无指望,于是去请求一位哲人的帮助。哲人给了他一块普通的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都不能将这块石头卖出去。第一天、第二天过去了,这块石头无人问津;第三天,开始有人注意这块石头了;第四天,有人表示要买这块石头;第五天,这块石头已经可以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孤儿把经历告诉哲人,哲人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孤儿再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上去叫卖,但仍然不能将石头卖给任何人。在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上,孤儿遇到了同样的事情。由于孤儿无论如何也不卖,最后,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已经被人们传扬为“稀世珍宝”。是孤儿让这块石头变成“稀世珍宝”的,而这块石头也让孤儿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石头本是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头,但孤儿的行为赋予了它至高无上的价值——无价之宝,所以,别人也开始对这块石头刮目相看了。你想做这样的石头吗?那么你首先也必须积极地评价自己,赋予自己一定的价值,这样别人才能看到你的价值。如果你自己首先将自己的价值掩盖起来,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别人更加无法认识你了。

    拥有好的能力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一副好的心态,那么好的能力不仅无益于人的发展,反而成了缔造幸福人生的桎梏。在现实生活中,好心态的人比起好能力的人来,往往可以更快地适应各种环境,从而取得来自各方面的认同和事业的成功。具体来讲: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每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特征或资质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识,如:“我的口才还不错”、“我的智商属于中等水平”、“我在公众场合有时会害羞”等等。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适宜的,前者往往使人在某一领域产生盲目的高傲自大情绪,一旦受挫则无法面对现实,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后者则是在某一领域产生消极自卑情绪的根源。另外,人们也需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当自己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时,要认识到自己同时在某些方面也落后于他人,才不至于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当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时,要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他人或至少不比他人差,才不至于妄自菲薄、悲观消沉。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客观、全面地认清周围环境。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于这个环境所采取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在他看来是冷漠而缺乏温暖的,那么他也会以相应的冷漠而缺乏温暖的生活态度来回应这个环境,而且这种生活态度常常会影响他的一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周围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同时也认识到其中对我们不利的方面,进而发扬有利的方面,克服不利的方面。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有的人平时看起来还比较乐观、开朗,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事,就马上变得悲观失望、灰心丧气,甚至顿时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往往懂得在各种场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一旦境遇不佳,就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他朝志得意满时,又懂得使自己时刻警醒,不至于迷失。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的心态积极与否,常常制约着他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是经过实践得到证明的。所以,在忙着提高自己的各项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对自己的心态关注,要知道,好心态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3.健康心理绚丽人生

    智雅到底怎么了?你一定想问这个问题吧?

    智雅本人也这么问我。我告诉她:

    “既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们就从眼睛开始说起好了。现在,你心灵的眼睛上长了一个‘翳子’,它使你看不到自己身上积极的方面,而只看到自己身上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翳子渐渐消散。翳子是怎么产生的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眼睛太过关注了,只要不小心进去一粒沙子,我们就会拼命地揉眼睛,我们揉眼睛的动作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实际上大大超过了那粒沙子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翳子就这样产生了。其实当沙子进了眼睛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迅速地眨几下眼睛而已。”

    “翳子”的比喻却揭示出人的心态的重要性。心态是什么?心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是其心理是否健康的直接反映,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态。

    读过《石头的奇遇》吗?一个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孤儿感到自己的将来毫无指望,于是去请求一位哲人的帮助。哲人给了他一块普通的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都不能将这块石头卖出去。第一天、第二天过去了,这块石头无人问津;第三天,开始有人注意这块石头了;第四天,有人表示要买这块石头;第五天,这块石头已经可以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孤儿把经历告诉哲人,哲人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孤儿再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上去叫卖,但仍然不能将石头卖给任何人。在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上,孤儿遇到了同样的事情。由于孤儿无论如何也不卖,最后,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已经被人们传扬为“稀世珍宝”。是孤儿让这块石头变成“稀世珍宝”的,而这块石头也让孤儿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石头本是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头,但孤儿的行为赋予了它至高无上的价值——无价之宝,所以,别人也开始对这块石头刮目相看了。你想做这样的石头吗?那么你首先也必须积极地评价自己,赋予自己一定的价值,这样别人才能看到你的价值。如果你自己首先将自己的价值掩盖起来,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别人更加无法认识你了。

    拥有好的能力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一副好的心态,那么好的能力不仅无益于人的发展,反而成了缔造幸福人生的桎梏。在现实生活中,好心态的人比起好能力的人来,往往可以更快地适应各种环境,从而取得来自各方面的认同和事业的成功。具体来讲: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每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特征或资质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识,如:“我的口才还不错”、“我的智商属于中等水平”、“我在公众场合有时会害羞”等等。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适宜的,前者往往使人在某一领域产生盲目的高傲自大情绪,一旦受挫则无法面对现实,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后者则是在某一领域产生消极自卑情绪的根源。另外,人们也需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当自己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时,要认识到自己同时在某些方面也落后于他人,才不至于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当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时,要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他人或至少不比他人差,才不至于妄自菲薄、悲观消沉。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客观、全面地认清周围环境。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于这个环境所采取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在他看来是冷漠而缺乏温暖的,那么他也会以相应的冷漠而缺乏温暖的生活态度来回应这个环境,而且这种生活态度常常会影响他的一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周围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同时也认识到其中对我们不利的方面,进而发扬有利的方面,克服不利的方面。

    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有的人平时看起来还比较乐观、开朗,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事,就马上变得悲观失望、灰心丧气,甚至顿时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往往懂得在各种场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一旦境遇不佳,就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他朝志得意满时,又懂得使自己时刻警醒,不至于迷失。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的心态积极与否,常常制约着他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是经过实践得到证明的。所以,在忙着提高自己的各项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对自己的心态关注,要知道,好心态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4.常见的女性心理误区

    好的心态从哪里来?

    前面我们说过,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很显然,好的心态应该来源于人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何谓心理健康呢?心理专家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于环境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是人的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和谐、统一,并能良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心理状态。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人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几条标准: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有恰当、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体验到并承认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们基本上不会对自己失望,因为他们对自己不会提出过分严苛的期望与要求,在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时也能做到切合实际。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与之相反,他们总是片面地看待自己,用放大镜去看自己的缺点,因而常常对自己不满;与之不相称的是,他们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和理想常常超过他们所能达到的程度,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对自己自责、自怨、自卑。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完美无缺,一旦有所失误,就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危机。

    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心理健康不仅标志着一个人能接受自我,同时也意味着能接受他人,并认可他人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他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能为他人和集体所接纳,能与他人顺利地交往和沟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与所在的集体融为一体。在日常生活和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对社会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拥有健康心理的人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懂得寻找和发现生活的乐趣。他们会集中精力地去工作,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他们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们不仅把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更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面对工作中的一切事务;他们能用自己的一套灵活的方法和技巧去应对工作,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他们能用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感染周围的人,使周围的也能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看待现实,并接受现实、适应现实,进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而不是一味从主观愿望出发分析周围的事物。一旦现实不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他们也能以坦然的心情接受。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他们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不卑不亢,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分贪求,而是力争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他们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大体上感到满意,心情也总是开朗、愉快的。

    人格和谐完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其人格即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当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周围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所谓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不正常,他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障碍,也体验不到智力正常的人所感受到的种种成就感,因为也无法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与其年龄段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统一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他与同年龄段的人在某些心理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过年时,客人给家里的19岁女儿带来了一个洋娃娃作为礼物,她不仅没有一句道谢的话,反而莫名其妙将洋娃娃扔在地上。家长如果观察细致的话,就能敏锐地发现女儿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威胁,应该尽快接受调治。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达到和谐并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让我们从以上的八个方面要求自己,使自己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身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

    5.塑造健康心理

    谁不想拥有健康的心理呢?但健康的心理素质却不是凭空而就的。当你发现自己的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时,实际上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可能已经潜伏在你身上很久了。它不是一件你想要丢掉的旧衣服,只要脱下来往垃圾桶里一扔了事;它更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只要吃点退烧药,再敷一下就可以退去。对心理疾病来说,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摆脱它完全是不相干的两码事,有的人甚至终生被心理疾病困扰,有些人即使治好了自己的心理疾病,也长期……一个人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心理素质正常的人,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身及其周围客观环境,才能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是个复杂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过不少标准,其中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10项标准:充分的适应力;充分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与环境保持密切接触;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绪发泄及控制;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做有限的个人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要想心理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都应有符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过低,就会缺乏信心,工作缺乏勇气和胆量,情绪消极低沉,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评价过高则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失败在所难免,几经挫折会陷于痛苦之中;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使自己远离集体,处于孤独无援的处境,会加重心理负担。

    正确对待别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工作需要别人支持,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失望需要别人理解,喜悦心情也要有人共同分享,忧愁和苦闷也需在朋友间进行倾诉才感到舒畅,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必须善交朋友。

    正确对待环境。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者为心理健康者。来到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些变化要从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适应。

    正确对待工作(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才能品尝到乐趣,工作(学习)中受到表扬,在荣誉面前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应把荣誉当作动力。正确对待挫折。只要工作就会有挫折,遇到挫折要及时分析原因,不要被挫折击倒,要学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6.心理健康自测表

    以下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使你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请在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A、是B、无法确定C、不是中选出和自己最接近的选项,填到后面括号内。

    1.心情总是闷闷不乐,情绪善变。()

    2.老是担心门没锁好,电源可能有问题,因而多次检查,甚至走了好远还拐回来看看。()

    3.虽未曾患过恶性疾病,却一直担心会不会染上什么严重的病。()

    4.容易脸红,害怕站在高处,害怕当众发言。()

    5.由于关心呼吸和心脏跳动的情况而难以入睡。()

    6.每天总是多次洗手,认为公用电话不洁,而不敢使用。()

    7.总是担心“这样做是否顺利?”,以致无法放手去做。()

    8.有些奇怪的观念总是出现在脑海,明知这些念头很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9.离开家门时,如果不从某只脚开始走,心里总是不安。改变床附近的东西就无法入睡。()

    10.尽管四周的人在欢乐的取闹,自己却觉着没有什么意思。()

    11.外界的东西犹如影子一般朦胧,见到的东西无法清晰的回忆出来。()

    12.总觉着父母或亲友最近对自己太冷漠,或者不知为什么总是很反感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13.心中无端的产生“这个世界正趋于灭亡,新的世界即将开始。”的感觉。()

    14.总觉着有人在注意、凝视自己或追赶自己。()

    15.有时会产生被人左右或事不由己的感觉。()

    16.常自言自语或暗自发笑。()

    17.虽然没人却总觉着有声音,晚上睡觉时总觉着有人进入了房间。()

    18.遭遇失败或与同学不和谐时,会很敏感的觉着“我被人嘲笑”。()

    19.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拼死力争。()

    20.当东西丢掉时,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大概是某某偷去的”,当受到老师的批评时,立即会想到“一定是某某告密的”。()

    评分标准:是为2分无法确定为1分,不是为0分。

    结果统计:1~11题作为A类你的总分是多少;12~17题作为B类你的总分是多少;18~20题作为C类你的总分是多少。

    结果分析:A类和B类的得分都在4分以下,心理非常健康,神经也非常正常5~7分之间,你的心理健康情况一般,可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8~10分之间:表明你的神经有些疲倦,你最好是设法减少学习的压力,进行娱乐以调节生活而放松精神。A类得分在11分以上,可能会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你就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了;B类得分在11分以上,那你就有预防精神分裂的必要了,最好是请心理辅导老师导辅导,早些预防C类得分在4分以上:就有强烈的妄想倾向,最好是尽早的请老师进行辅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