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内、外衣都应该要洗了再穿!虽然现在服装厂对衣物的后整理已经比较成熟了,比如对面料的预缩(比如缩水处理),以及对一些在染色过程中的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但无数工人的作业污染以及别人的试穿,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新买的衣服应该在遵照洗标的说明下,一般都是用清水泡一下,用手轻轻揉搓就可以了。如果有需要的话,用的洗涤剂必须要柔和,以免还没穿,新衣服就被糟蹋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除了内衣类需要定期在阳光下暴晒消毒之外,一般的衣物都还是反过来阴干为好!这样衣服的颜色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8衣服中会含有什么有害物质?
为了满足人们对服装的更高要求,服装制造商在服装加工制作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如为防止缩水,采用甲醛树脂处理;为使衣服增白而使用荧光增白剂;为使衣服笔挺而做了上浆处理等。这些化学物质多多少少对皮肤都有些损害,其中对人体健康损害最大的就是印染服装所使用的染料。
不少人喜欢购买出口转内销的服装,认为这些服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但是,出口转内销服装并不代表没有缺陷。您是否知道,很多色彩绚丽、款式新颖的服装被打回票的原因是使用了偶氮染料。据专家的介绍,出口西欧等地的服装必须接受禁用染料的检测,凡是服装偶氮染料含量超标的,就会被认为对人体有害,将不允许进入其市场。这种染料在人的身体上驻留的时间很长,就像一张张贴在人皮肤上的膏药,通过汗液和体温的作用引起病变。医学实验表明,这种作用甚至比通过饮食引起的作用还快。而在我国行销的服装却不需要接受类似的检测。有关专家已经在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建立起相关的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另外,这些染料里的重金属成分更会给自然界造成污染,尤其是对空气和水质的影响非常大。
服装中除了染料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外,有些运动服会使用一种叫做磷酸三丁酯的有毒物质。这是一种重金属化合物,用于生产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体的油漆,因为这种物质可杀灭细菌并消除汗臭味,从而成为运动衣的一种理想的添加剂。但是,这种物质如果在人体中含量过高,就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并危害肝脏。
虽然就每件衣服而言,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是很微小的,但天天接触,天长地久造成的影响就不能不令人担心了。
所以,我们建议消费者,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成果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日常着装最好是选择天然纤维织成的布料,并且是采用天然染料染色的,不要穿会褪色的衣服,尽量选择浅色衣服。
29含磷洗衣粉有什么危害?
水体中的磷作为营养性物质,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水生藻类和浮藻生物爆发性繁殖,耗尽水中氧气,使水生动植物死亡,大量的藻类也因缺氧死亡腐烂,使水体彻底丧失使用功能。
由于营养物质积聚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疯长,形成赤潮。赤潮的危害是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鱼群、虾、蟹、贝类等水产品不能正常生存,严重破坏水产资源,致使沿海地区几乎年年发生大面积赤潮,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含磷洗涤剂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由于含磷洗衣粉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家庭主妇在洗衣服时,手和手臂会产生灼烧疼痛的感觉。而洗后晾干的衣服又让人瘙痒不止。由于含磷洗衣粉的直接、间接刺激,手掌灼烧、疼痛、脱皮、起泡、发痒、裂口成为皮肤科的多发病,并经久不愈。而合成洗涤剂也已成为接触性皮炎、婴儿尿布疹,掌趾角皮症等常见病的刺激源。有的还可发展成为皮肤癌。
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高含磷、含铝洗衣粉,洗衣粉当中的磷会直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导致人体缺钙或诱发小儿软骨病;用高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皮肤常会有一种烧灼的感觉,就是因为高磷洗衣粉改变了水中的酸碱环境,使其变得更富碱性。如果不能将所洗衣物残留磷冲净(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至少须用流水冲洗衣物5分钟才能减少磷的含量),日积月累,衣服当中的残留磷就会对皮肤有刺激影响,尤其是婴儿娇嫩的皮肤;另外,碱性强的含磷洗衣粉也容易损伤织物,尤其是纯棉、纯手工类,长期使用这些以强碱性达到去污目的的洗衣粉,衣物也会被烧伤。
那么铝呢?研究表明,洗涤剂中的铝盐会使生物产生慢性中毒,严重时会致使生物死亡,铝在生物体内具有蓄积性,铝盐一旦进入体内,首先沉积在大脑,并且不会被损耗掉,随着大脑铝的积累,会诱发老年性痴呆症;铝同时会在肾脏等组织中积累,诱发肾衰竭症;铝盐进入骨髓中,能导致骨髓组织软骨化,造成儿童软骨病;一旦进入血液内,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此外,人体内铝过多地蓄积,还会引起肝功能衰竭,卵巢萎缩及关节炎和支气管炎等症。当然,量变才会引起质变,长期使用含铝洗涤剂尤其是婴幼儿织物及贴身内衣,就易造成铝盐在人体内的积累。许多人亦从用铝锅改为用铁锅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无磷洗衣粉一般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活性物,并复配多种高效表面活性剂和弱碱性助洗剂,可保持高效去污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
30什么样的衣服面料更环保?
有机棉花在种植时不使用农药,比一般的棉花要更环保,但是要贵得多,要贵一倍以上。由于棉花种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人们开始寻找能取代它的更加环保的天然纤维,例如大麻纤维。虽然天然大麻纤维比较粗硬,以前只用来做绳子、粗布等,但是大麻纤维经过新技术的处理可以变得既柔软又牢固,能用来做布料。大麻纤维的强度是棉花纤维的4倍,抗磨损能力是棉花纤维的2倍,并在抗霉变、抗污垢、抗皱等方面都有优势。与种植棉花相比,种植大麻需要的水灌溉、杀虫剂等农药都少得多,因此不仅更便宜,而且也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用大麻取代棉花生产布料、油和纸张,其“生态足迹”(对生态的影响)能减少50%。类似地,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因为节省水和少用农药,比棉布要环保得多。
有的人造纤维也比较环保。人造丝是用木浆生产的,使用的是可再生的树木,和棉花相比,树木的种植需要的水灌溉和农药都较少。用玉米淀粉生产的聚乳酸纤维,和用石油生产的化纤相比,能减少化石燃料20~50%的使用。聚乳酸纤维的折射率较低,因此不需要用大量的染料也能获得深色。
31如何选择“绿色服装”?
婴幼儿尤其应选择绿色环保服装
耐用的服装比容易损坏的服装更绿色,最绿色的服装是已经挂在你衣橱里的那些——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大家少买新衣服,就可以减少生产衣服所耗费的物资和能源。当然这不太符合经济规律,一味限制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也是不现实的。服装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不在于生产和销售流程,而是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洗衣服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在这方面做到“绿色”,重要的是注意爱护衣物,尽量避免弄脏,以减少洗涤次数。
人们平时所说的“绿色服装”或“生态服装”,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而论,指那些用对环境损害较小或无害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服装。纺织品生产过程需要用到多种染料、助剂和整理剂,棉花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有一部分会被纤维吸收,这些物质如果在成品服装中残留过量,会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和行业机构制订了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对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残留(例如甲醛、重金属、杀虫剂)、PH值、挥发性物质含量等进行了规定,并要求不得使用有害染料、整理剂和阻燃剂等。其中最权威的是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Oeko-TexStandard100标准,通过相关认证的产品可以悬挂Oeko-Tex标签,寻找该标签是选购绿色服装的最佳参照之一。
32如何保存衣物?
1.西装
大衣,西裤,丝绸等需要保持挺括或者容易皱的衣物(不仅是衣服,也包括围巾等小物件)是一定要挂起来的,折叠放置的做法绝对错误!这样的衣服一般需要干洗,取回的时候干洗店会在衣服上罩上一个袋子,大家不妨不要取下袋子,连同它一起挂进衣柜里,可以防尘。
2.裙子
易皱的裙子应该挂起来,不易皱的棉裙则可以卷成圆筒状放置,这样可防止折痕并保持挺括。为了节省衣柜空间,裙子不用单独占一个衣架,而是可以和西服等挂在一起。
3.针织衫
折叠整齐放在一起即可,万万不可以乱七八糟随便揉成一团扔在一起。针织衫是很娇气的衣服,乱叠乱扔或者过分挤压都会对衣服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4.T恤
T恤衫式样都一样,只是花纹不同,因此可以把图案折向外面,这样找衣服可节省时间。有些T恤的图案是贴花,容易脱落,夏天温度高时还容易融化、粘到一起,因此可以用白色的纸把图案部位跟其他地方隔开。
5.羊毛毛衣
羊毛毛衣极易变形,如果挂起来会越挂越长,所以悬挂是绝对不可以的,折起来平铺放就行了。为了防止灰尘,浅色毛衣最好用透明的袋子装好,袋子里放一两小盒印度香驱虫。深色毛衣则不用。
6.褶皱类衣服
这类衣服不能像其他衣服一样折得太平整以免褶皱消失,而让整件衣服的味道大打折扣。把衣服轻轻拧两圈,打个结就行了。
33如何防止衣物发霉?
●看准时机通风法:
在阴雨天,由于空气的湿度异常高,所以我们要以门窗紧闭尽量减少家中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减少水汽进入室内。等到天气晴好时,就可打开所有的门窗,促使水分迅速蒸发。开窗时应避免在中午时分,此时的空气湿度处在最高值;下午或傍晚空气湿度相对小些,可以适当地开窗通风调节空气湿度。
●除湿剂防潮法:
在长期处于潮湿的日子里,最受损的恐怕就是家中的衣物了,为了防止衣物发霉,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除湿剂。
吸湿盒:衣柜除湿必备,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吸湿用品,一般由氯化钙颗粒作为主要内容物,大部分还添加了香精成分,所以集除湿、芳香、抗霉、除臭等功能于一体。吸湿盒多用于衣柜、鞋柜的吸湿。使用时只需放入柜子里面即可。
吸湿包:密闭空间效果最佳,吸湿包的原理与吸湿盒相似,但内容物以吸水树脂为主,吸收了水分后就变成果冻状,不易散成碎末。使用范围也更广泛,除衣物外,皮具、邮票、相机、钢琴、电脑、影音器材等都可以找它帮忙除湿。如果放置在密闭的空间里,吸湿效果更佳。
另外,使用石灰来除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里不是用石灰来防止衣物发霉,而是要把石灰用布或麻袋包起来,放在房间的角落,以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
●室内升温法:
在返潮的室内烧上一盆木炭火放上火炉,或者打开电暖气来提高室内的温度,可以阻止水汽凝结,从而达到减轻室内湿度的目的。
●抽湿法:
不知您留意了没有,绝大多数的空调都有一个抽湿的功能,在潮湿的季节,您也可以打开空调抽湿来使室内的湿度降低,其效果还是可以的。
34如何除去衣物上的霉味和霉斑?
去除衣物霉味
闻到衣柜里的衣服发出霉味时,您可以在洗衣盆的清水中加入两勺白醋和半袋牛奶,把衣服放在这特别调配的洗衣水中浸泡10分钟,让醋和牛奶吸附衣服上的霉味,然后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最后用清水投洗干净,霉味就没有了。
如果您要急着出门,来不及用这个方法去除霉味,还可以再试试用吹风机去霉味的办法:
把衣服挂起来,将吹风机定在冷风挡,对着衣服吹10~15分钟,让大风带走衣服的霉味,然后您就可以放心地穿上它出门了。
擦去衣服霉斑
比霉味更可怕的就是霉斑!好好的一件白衬衫一夜之间变成了斑点装,穿上它出门肯定被人笑死了。别烦恼,其实除霉的方法很简单。
把发霉的衣服放进淘米水中浸泡一夜,让剩余的蛋白质吸附真菌。第二天,淘米水的颜色变深了,霉斑已经清除了不少。对于霉斑依然较顽固的地方,可涂些5%的酒精溶液,或者用热肥皂水反复擦洗几遍,然后只要按常规搓洗,霉斑就可以完全除去了。
35如何选择绿色服装?
2002年,欧盟公布禁止使用22种偶氮染料指令;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严格限定;今年1月1日起,国家对服装的甲醛含量、偶氮染料等五项健康指标强制设限。“穿着健康”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绿色、环保成为各类服装的卖点。
服装纷纷称环保
市售标称绿色环保的服装还真不少:①“信心纺织品”标志,同时标有“通过对有害物质检验”等字样;②“I型环境标志”;③“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安全规范”标志;④十环相扣的“中国环境标志”;⑤中国纤维检验局“生态纤维制品标志”;⑥中国纤维检验局“天然纤维产品标志”;⑦某某民间组织“生态纺织品标志”。
除“生态纤维制品标志”、“天然纤维产品标志”的发证单位为“我国纤维产品的法定检验和执法检查部门”——中国纤维检验局外,其余几个标志的发证单位要么是民间组织,要么是私营公司。而且,它们无一不标榜自己“唯一”、“权威”。
“绿色服装”有乾坤
目前,市售服装挂绿色、环保标签的情况比较混乱,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挂有绿色、环保标签的产品pH值、甲醛、致癌染料等安全指标达不到安全性要求;二是发证单位根本未对产品进行检验,只要企业给钱就给发证;三是管理不规范,企业使用标签的过程缺少监督,标签随便印;四是发证单位多是一些民间组织以及一些私营企业,一旦发证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发证单位解散、倒闭,消费者维权无门。
所谓生态、绿色、环保服装,应当是经过毒害物质检测,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此类服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服装不能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或不超过一定的极限;服装不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中间体物质;洗涤服装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另外,它还应该经过权威检测、认证并加饰有相应的标志。
“生态标签”最权威
目前的服装环保标志中,以“生态纤维制品标志”、“天然纤维产品标志”两个影响力最大、最权威。两个标志均为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受到《商标法》和有关法规双重保护。两个标志的发证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是全国最高纤维检验管理机构,直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领导。其所属的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有国内一流及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及技术水平。
两种标志的使用范围、品牌品种、使用期限、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申领这两种标志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产品质量须经严格的现场审核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除包括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杀虫剂、含氯酚、有机氯载体、PVC增塑剂、有机锡化合物、有害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色牢度、挥发性物质释放、气味等13类安全性指标外,还要求产品的其他性能如缩水率、起毛起球、强力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而且,企业使用两种标志情况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及其设在各地的检验所实行监控。中国纤维检验局每年定期召开多次“全国生态纤维制品管理监控质量工作会议”,根据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改善、提高管理监控质量。
生态纤维制品标签证明商标是以经纬纱线编织,成树状图形,意为“常青树”,生态纤维制品是绿色产品,拥有绿色就拥有一切。天然纤维产品标志证明商标由N、P两个字母构成图形,N为英文Natural的第一个字母,意为“天然”;P为Pure的第一个字母,意为“纯”。天然纤维产品标志证明商标证明其产品的原料是天然的,质量是纯正的。如果产品拥有生态纤维制品标签,消费者就可以在纸吊牌、粘贴标志、缝入商标处看到这种树状图形。
36如何穿衣更环保?
提到“穿衣有道”,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探讨如何把衣服穿得漂亮、时尚,其实,仅从我们所穿的衣物来看,与环保这一全球人类的共同主题也有着紧密联系。据科技部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每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商标未摘的“过时”衣服
服装方面的过度消费,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已经是个世界问题。在香港,香港“地球之友”推动“旧衣回收”活动多年,却发现在回收的旧衣中,平均有5%至10%的旧衣,上面还挂着价钱或牌子名称的“吊牌”。它意味着这些衣服从未穿过就给丢弃。该会以香港在2003年共回收近2,290万件旧衣物来推算,其中可能多达115万至229万件是新衣服。
在英国有人发起了“戒买”行动,倡导购买成衣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做到“衣尽其用”。操作的一年当中,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
快餐式服装的环境压力
在追逐时尚、推崇方便的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偏爱售价低廉、频繁淘汰的“快餐式服装”,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近日一份报告指出,“快餐式服装”受宠使人类付出巨大环境代价,这应归咎于消费习惯、认识误区和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原因。
除了那些国际大名牌和名贵的皮草外,其实我们所穿的衣服是越来越便宜了。许多利用合成材料制作的衣服,成本和价格都要比实际看上去的样子低得很多。于是,很多人在购买衣服的时候认为便宜,常有一种“穿一阵,扔掉也不会可惜”的心理。他们所购买的廉价服装就被称为“快餐式服装”。这些服装淘汰起来似乎不那么令人“心疼”,方便买家紧跟新款,尤其博得追逐潮流的青少年青睐。
据报道,全球消费者每年在服装和纺织品上的开销超过1万亿美元。在许多地方,一件衣服穿几代人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廉价的“快餐式服装”成为穿衣主流。受其影响,英国女性服装销量仅2001年到2005年间就增加了21%,开销达到240亿英镑(470亿美元)。尽管许多人已经对瓶瓶罐罐和纸张的循环使用习以为常,但对旧衣服却通常一扔了之。据统计,英国人每年人均丢弃的衣服和其他纺织品重量为30公斤,只有八分之一的旧衣服被送到慈善机构重复使用。
穿有道德的服装
是否是自己必须,是否皮草伤害小动物,是否用有机材料制成,是否可以循环利用、二次再生?当你购买衣物如果是把自己的思考分给环境保护一部分,可能你会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选择。
有机棉:棉花在生产过程中以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许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直到长成的棉花都是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完成。
玉米纤维:从玉米中提炼出化工醇,然后再利用化工醇生产出聚酯切片,抽丝成聚酯纤维,纺丝织成布料做成服装。“玉米服装”最大的特点是绿色环保,不易变形,不产生静电,对皮肤无刺激。
竹纤维:竹纤维的手感,一般人以为会像粗麻布,但实际上它的手感像柔软的棉,甚至比棉更软一些。而且竹纤维是天然抗菌的一种材质,适合长期户外活动的人群。
纳米服装:经纳米技术处理的服装能够防止和降解污物,甚至清除有害气体。基于上述功能,自动清洁服装可减少洗涤次数,因而更符合环保原则。
据了解,服装界的环保材料也正在走进市场。因为有如此的“绿色”功效,纳米衣服的售价比一般产品贵30%,有机棉质服装的售价比传统棉质产品高50%左右。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服饰需要买进特殊的加工机械,用于印染、烘干和装饰图案等方面,同样也不便宜。但你是否可以考虑,省掉几件衣服的价格,买一件环保时尚且有道德感的衣物,作为下一件新衣?
与这些新技术领域的环保努力相比,还有人提出一些更加实际可行的穿衣环保。有人提议,为满足人们一时穿衣之需,可以采用服装租赁的做法,服装就像图书馆中的书一样在不同人之间循环使用。零售商大力开展服装租赁业务,比如婚礼商店可出租晚礼服,或从顾客那里回收旧服装,甚至可以新旧衣物合理置换的方式,来有效处理废旧衣物。另外,还有人建议人们不用熨斗,采用晾干的办法,以节省大量能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