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2-做勤俭公正之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晏子拒赐

    《晏子春秋》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①。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②。使者反,言之公③。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④。”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⑤。三致之,终再拜而辞⑥,曰:“晏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⑦!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⑧;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⑨;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⑩。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晏子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注释】

    ①方:正在。使使:派使臣。前一个“使”,派。后一个“使”,使者,使臣。

    ②分食食(sì)之:分食物给使臣吃。前一个“食”,食物。后一个“食”,给……吃。

    ③反:同“返”。

    ④若是其贫:“其贫若是”的倒装,他穷得像这样。寡人:寡德之人,君主的谦称。是:这。过:过错。

    ⑤致:送给。市租:集市的税收。奉:供养,招待。辞:拒绝。

    ⑥再拜:拜了两拜。再,两次。

    ⑦泽:恩惠。覆:遮盖,这里指包容。交游:指朋友。振:同“赈”,救济。

    ⑧君:统治。

    ⑨箧(qiè):箱子。

    ⑩宰:主管者。

    总:古丝80根为一总。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类似高脚盘。足:满足。中:内心。

    先君:前代祖先。桓公: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书社:古制25家立社,把社内人名登录簿册,移之为书册。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和土地。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意者:料想。

    【品评】

    《晏子拒赐》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则故事通过晏子拒绝接受景公赐予的千金和赋税,表现了晏子身居高位而不图享受的高尚品德。

    《晏子拒赐》全文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晏子家贫,但安贫乐道,婉言陈述理由,拒绝接受齐景公的千金赐礼。第二段,通过对话作比,进一步表现晏子生活俭朴、廉洁自律的美德。

    去私

    《吕氏春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①?”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②?”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③:“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④?”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⑥。”

    【注释】

    ①可:合适、胜任。

    ②子:你。

    ③居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子之子:前一个“子”是古人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后一个“子”即儿子。

    ⑤论:话、观点。

    ⑥公:公正。

    【品评】

    这篇文章节选自《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即去掉一切私心私念,摒弃一切谋取私利、满足私欲的行为,而要求事事“出以公心”。

    文章通过祁黄羊“外举不避雠(仇),内举不避子”,两则故事,阐明了去私的道理。祁黄羊是从国家——“公”的利益出发,以“任人惟贤”为推荐人的指导思想,而不是以从个人——“私”的利益出发,以个人的好恶为原则,从而表现了祁黄羊不计个人恩怨,不顾他人毁誉,一心为国君效忠的崇高思想。

    人之私心自古有之,有人曾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大公无私的美德也自古有之。唐代名将郭子仪当初跟李光弼一起做安思顺的副将,但互相瞧不起,虽然同坐但不交谈。后来郭子仪代安思顺做主将,李光弼恐怕被杀害,于是跪下来请求说:“我个人死是心甘情愿的,但请宽恕我妻子儿女。”郭子仪急忙跑下堂来,握着李光弼的手说:“现在国家遭难,皇帝受侮辱,没有您不能平定天下,我怎么敢记个人的仇恨呢?”同是流着泪激动地用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勉励他,并推荐他为节度使,于是共同攻打敌人,互相间没有半点猜疑和妒忌,体现了郭子仪对国家坦诚无私的感情。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品评】

    诗的第一首开头,作者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了四海之内,荒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但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可最终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第二首诗诗人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概括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使历史的滚滚车轮从原始社会走进了文明时代。他们勤劳、善良,终年劳碌奔波却毫无怨言,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常年在豺狼出没、荒无人烟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却只求“身上衣裳口中食”。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劳动生产了宫殿,劳动生产了美。劳动者是天底下最值得尊敬的人。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①。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②。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③。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④。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⑤。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⑥,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⑦。’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⑧。’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⑨。’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⑩!”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注释】

    ①寒家:贫寒的家庭。清白:指清白的家风。

    ②华靡:生活豪华奢侈。自为乳儿:从婴儿时起。长者:长辈。羞赧(nǎn):害羞。

    ③忝科名:名列进士的科名。忝(tiǎn),谦辞,有辱。闻喜宴:又名“琼林宴”,皇帝为新科进士赐宴。戴花:宋制,赴闻喜宴的新科进士,皆赐簪花。

    ④同年:同榜登科的人。簪(zān):插,戴。

    ⑤充腹:吃饱。垢弊:肮脏破烂的衣服。矫俗干名:故意与世俗相背以求沽名钓誉。顺吾性:顺从我的天性。

    ⑥俭素:节俭朴素。固陋:顽固鄙陋。病:缺点。

    ⑦不逊:骄傲。固:固陋。

    ⑧约:俭约。鲜:少。

    ⑨志于道:有志于追求道。未足:不值得。议:谈论。

    ⑩诟病:讥议,批评。异:奇怪。

    近岁:指宋神宗元丰年间。

    走卒:当差的。类:大都。蹑(niè):穿。丝履:丝织的鞋。

    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先公: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群牧判官:群牧司判官。群牧司,主管国家马匹的机构。置酒:摆酒席。行:行酒,主人为客人斟酒。

    酤(gū):买酒。脯(fǔ):干肉。醢(hǎi):肉酱。羹(gēng):汤。瓷漆:瓷器和漆具。

    皆然:都这样。非:认为不对。

    会:聚会。数(shuò):多次。礼勤:礼意殷勤。物薄:食物简单。

    内法:宫内酿酒之法。远方珍异:来自远方的奇珍异果。品:种类。皿(mǐn):盘、盆之类器具。

    营聚:张罗,准备。发书:发出请柬。

    苟或:如果有人。鄙吝:小气,没见过世面。随俗靡:跟风随俗。靡,倾,倒。

    颓弊:败坏。居位者:有权势的人。忍:忍心。

    李文靖公:李沆,字太初,洛州肥乡人,宋真宗时任宰相,死后谥“文靖”。治:修建。居第:住宅。封丘门:汴京城门之一。厅事:办公或接待宾客的厅堂。旋马:马转身,形容狭小。

    隘(ài):狭窄。诚:确实。太祝奉礼:太常寺的两个官职,主管祭祀。常由功臣子孙担任。

    参政鲁公:鲁宗道,字贯之。毫州谯人。宋真宗时为右正言,仁宗时拜参知政事。谏官:右正言为谏官。

    得于酒家:在酒馆找到。所来:从何处来。以实对:把实情说出。

    卿:皇帝对大臣的称呼。清望官:名声清正的官员。酒肆:酒馆。

    就:借着。觞之:请人喝酒。

    无隐:坦言,不隐瞒。盖:更加。

    张文节: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宋真宗时为河阳判官,宋仁宗时官至宰相,谥“文节”。自奉养:自己生活享受。掌书记:唐朝官名,相当于宋代判官,故以此代称。

    所亲:亲近的人。规:劝。受俸:俸禄收入。清约:清廉节约。

    公孙布被:汉武帝时,公孙弘任丞相,封平津侯,但他盖着布被,吃肉很少,被当时人认为是故意作伪。少:稍。从众:和众人一样。

    锦衣玉食:形容很奢侈的生活。顾:但。

    顿:马上。失所:饥寒无靠。

    大贤:指上述李、鲁、张这样的人。庸人:凡人,平常人。

    御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共(gōng):相同。

    寡欲:欲望很少。不役于物:不受外物的牵扯、制约。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

    小人:指普通百姓。谨身节用:约束自己,节约用度。远罪丰家:避免犯罪,使家庭富裕。

    枉道:不按正道行事。速祸:招致祸患。速,招。

    多求:多方搜求。妄用:浪费。

    居官:做官时。贿:贪赃受贿。居乡:不做官时。

    正考父:春秋时宋国的上卿,孔子的祖先。饘(zhān):稠粥。孟僖子:春秋时鲁国大夫。其后:他的后代。达人:显达的人。

    季文子: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在宣公、成公、襄公三朝执政。以为忠:认为他忠于王室。

    管仲:春秋时齐国之相。镂:刻花。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纮(hóng):帽带。山节:刻有山形的斗拱。藻棁:在梁柱上绘画。棁(zhuó):梁上的短柱。小器:气量狭小。

    公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公叔发。享:宴请。史鰌:卫国大夫。及祸:遭到灾祸。戍: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孙戍。得罪:惹上罪名。出之:逃亡别国。

    何曾:晋阳夏人,曾官至太尉,生活奢侈,每天吃饭花费万钱还说“无处下筷”。骄溢:骄横豪侈。倾家:家族败亡。到晋怀帝时,何家已“灭亡无遗。”

    石崇:晋渤海南皮人,极其富裕,常与贵戚争奢斗富。夸人:炫耀。卒:终于。东市:刑场。石崇有一妓绿珠,孙秀求之不得,便唆使赵王司马伦杀石崇。

    寇莱公: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宋真宗时任宰相,封莱国公。冠:领先。功业大:寇准曾拥真宗打败辽兵进犯。习:染上。

    立名:树立名声。

    非徒:不仅。身:自身。服行:实行。

    【品评】

    这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作者在文章中阐述了俭朴与奢华的关系,议论精到,举例翔实,表现了一个史学家的眼光与见识,全文脉络清楚,观点鲜明,其中许多有关勤俭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美德。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冻受饿,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虽然节俭,穿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但由于他们在事业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些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又殷富了起来。由此可见,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视。在现代社会,虽然经济增长和物质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①?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②。

    【注释】

    ①实:充实。箱:同“厢”,指粮仓。伤:怜惜。

    ②羸(léi):衰弱。

    【品评】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借咏物言志。诗写的是牛,但作者把牛比做自己,说自己尽管力尽筋疲,但仍时时以国家兴亡、天下苍生为念,对自己被弃置不放心上。这种志在众生、百死不悔的“老牛”精神,值得今天的人们大力赞扬和效仿。

    “耕犁千亩实千箱”两句,写病牛辛勤劳作却无人怜惜。在“但得众生皆得饱”两句中,作者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只要众人都能吃饱穿暖,我就是年老体弱也在所不辞,一心为国的高尚节操溢于言表。

    国家的兴盛,需要有高昂的民气,需要有为国献身的民节,更需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革命爱国战士鲁迅,向敌人“横眉冷对”,可在人们面前他却“俯首甘为孺子牛”;新时期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了人们的冷暖安危,以身殉职;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许的邹容,倡言国民应该“尽瘁义务”。这一切的一切,谱成了一曲中华民族的正气歌,高悬华夏长空。

    与澄、温、子、季四弟书

    曾国藩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①:

    四月初三日发第五号家信,厥后折差久不来,是以月余无家书。五月十二折弁来,接到家中四号信,乃四月一日所发者。具悉一切。植弟大愈,此最可喜。

    二十六日,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言颇过激切,而圣量如海,尚能容纳,岂汉唐以下之英主所可及哉!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而皇上圣德之美出于天亶自然,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②,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③。此乃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④。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乃区区之余意也。

    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不意圣慈含容,曲赐矜全。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然此后折奏虽多,亦断无有似此折之激直者。此折尚蒙优容,则以后奏折,必不致或触圣怒可知矣。诸弟可将吾意细告堂上大人,毋以余奏折不慎,或以戆直干威为虑也。

    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尔忘私,国尔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即一心以国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故昨五月初七大京堂考差,余即未往赴考。侍郎之得差不得差,原不关乎与考不与考。上年己酉科,侍郎考差而得者三人:瑞常、花沙纳、张芾是也。未考而得者亦三人:灵桂、福济、王广荫是也。今年侍郎考差者五人,不考者三人。是日题“以义制事以礼制心论”,诗题“楼观沧海日”,得“涛”字。五月初一放云贵差,十二放两广、福建三省,名见京报内,兹不另录。袁漱六考差颇为得意,诗亦工妥,应可一得,以救积困。

    曾国藩此次所寄折底,如欧阳家、汪家及诸亲族不妨抄送共阅,见余忝窃高位,亦欲忠直图报,不敢唯阿取容,惧怕玷辱宗教,辜负期望也。余不一一。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子植:即曾国荃。②天亶:天性。臣工:群臣百官。③兢业:谨慎戒惧。④脂韦唯阿:形容人阿谀圆滑。脂,油脂。韦,柔软的熟皮。

    【品评】

    这是曾国藩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曾国藩在信中向弟弟们叙述了自己在新君即位之时力矫时弊、直言进谏的事,表明了自己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尚品德。

    自古以来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为官者都苟合取容,投机钻营,耿直不阿者可谓凤毛麟角。但曾国藩却将个人得失祸福置之度外,不以升官得差为念,这种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慷慨直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进谏者具有固执己见的意志品质和为民请命的内在动机,魏徵就是这样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名臣。贞观年间,他直言陈谏二百余事,深得太宗信任,千古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贤受谏”等更是传颂千古,经久不衰,魏徵也因此被誉为“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前代净臣,一人而已”。

    进谏者,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心怀国家社稷,他们,是历史上有价值的言语英雄。

    致子谷、廉伯①

    谢觉哉

    子谷、廉伯:

    儿子要看父亲,父亲也想看儿子,是人情之常。

    眼下你们很穷,北方是荒年,饿死人;你们筹措路费不易,到这里,我又要替你们搞住的吃的,也是件麻烦事。如你们还没有起身,可以等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后,估计那时候光景会好一些。到那时来看我,是一样的。打听便车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

    你们会说我这个官是“焦官”②。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有诗一首。

    你们说我做大官,

    我官好比周老官(奇才大老官),

    起得早来眠得晚,

    能多做事即心安③。

    问你母亲好。

    父字

    1950年1月21日

    【注释】

    ①子谷、廉伯:谢觉哉的两个儿子。

    ②“焦官”:不挣钱的官。

    ③周老官:姓周名奇才,谢觉哉的长辈,一位勤勤恳恳的雇农,谢觉哉有诗称赞他:生来脸黑号奇才,诚实勤劳口少开;越吃苦心越静,晚年耳更不闻雷。

    【品评】

    这封信是谢觉哉写给留在家乡的两个儿子的,他的两个儿子要去北京看望他,可身为内务部长的谢觉哉却劝阻儿子来京。他在信中告诉两个儿子,自己当的是那种“起得早来睡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的焦官,没钱为其买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谢觉哉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

    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是为官者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可以说,包拯把这些为官的准则发挥到了极致。他一生清正廉洁,执法不循私情,堪称“清官”之典范。他不但自己廉洁奉公,执法严明,还要求子孙后代这样做。他死前曾留下一份遗嘱: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民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范,尊称他为“包公”,由此可见人们对他的敬慕之情。

    清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党军国民的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地失望呵!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民党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惟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品评】

    《清贫》是方志敏烈士清白朴素的革命生活的自述。文章开头通过自叙,说明简朴的生活作风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美德。接着记叙自己被捕后,国民党匪兵一无所获、大失所望的情景,暴露了匪徒们的贪婪丑态,衬托出共产党人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然后,作者又通过对家庭的“惟一财产”的回忆,进一步说明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作者把强烈的爱憎感情融化在客观事实的叙述中,通过事实的讲述感染读者,文章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得以取胜的法宝。发扬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一方面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困难时期,艰苦朴素的传统有助于克服困难、激励斗志。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品评】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据诗人自述,它“歌颂了伟大战士鲁迅,也同时揭露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阐释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牛”精神,从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对人民的爱的执着。

    臧克家松树的风格

    陶铸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辟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的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一九五九年一月中旬于虎门

    【品评】

    《松树的风格》一文,写松意在写人,意在励人。

    作者在这里句句写“松”,实则笔笔在写“人”,松是人的“现象”,人是松的魂灵。所以当作者笔锋一转,写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时,就显得顺理成章,贴切自然。他说:“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松树的风格,就是人的风格,而且是最高境界的人的风格。松树在这篇文章中成为最健全的人格的象征,最高尚的风格的象征。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品评】

    这是一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它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诗人对他人的善意告诫: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投身于人民大众的神圣事业中。

    诗仅四句,分为两节。第一节着重告诫,要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争名夺利,陷于个人利益的泥坑中不能自拔,以致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第二节着重劝勉,勉励人们要谦虚谨慎、甘于平凡,乐于为人民大众的利益奉献自己。它表达的是一种公而忘私的人生观,一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一种服务于集体的献身精神。那些把自己当成泥土的人,在人民心里,却比珍珠更闪亮!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雷锋呵,

    你虽然不是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战斗冲锋,

    在平凡的

    工作岗位上,

    你却是真正的

    勇士呵——

    你永远在

    高举红旗,

    向前进攻!

    在我们革命的

    万能机床上,

    雷锋——

    你是一个

    平凡的,但却

    伟大的——

    永不生锈的

    螺丝钉!

    哪里需要?

    看雷锋的

    飞快的

    脚步!

    哪里缺少?

    看雷锋的

    忙碌的

    身影!……

    ……呵,马上去

    给大娘浇地——

    现在

    麦苗正要返青……

    ……呵,立刻把

    自己省下的存款

    寄给公社——

    支援

    受灾的农民弟兄……

    ……唔,快准备

    给孩子们

    讲革命故事——

    明天是

    队日活动……

    ……唔,必须把

    赶路的大嫂

    护送到家——

    现在是

    夜深,雨大,

    路远,泥泞……

    呵,雷锋!

    你白天的

    每一个思念,

    你夜晚的

    每一个梦境,

    都是:

    人民……

    人民……

    人民……

    你的每一声脚步,

    你的每一次呼吸,

    都是:

    革命……

    革命……

    革命……

    雷锋,你是

    真正的

    真正的

    幸福呵!

    你是何等的

    何等的

    聪明!

    你用我们旗帜一样

    鲜红的颜色,

    写下了

    你短暂的

    却是不朽的

    历史,

    你在阶级的伟大事业里,

    在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之中,

    找到了呵——

    最壮丽的

    人生!

    你的生命

    是多么

    富有呵!

    在我们党的怀抱里,

    你已成长得

    力大无穷!

    【品评】

    《雷锋之歌》是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有一千二百多行,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歌颂了雷锋短暂、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这是节选的部分,先以“不是”“却是”的句式肯定了雷锋的价值,把它比喻成一颗“平凡的,但却/伟大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就有雷锋的身影,然后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最后盛赞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伟大品格。

    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平凡的点滴小事,但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今,雷锋已不单单是一个名字,而是美好的道德风尚的代称。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上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品评】

    这首诗是为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而作。诗中没有拘泥于对死者生平事迹的真实描写和抒情,而是运用大胆的想像,设计出几个特别的场景,将思念之情灌注其内,别开生面地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刻骨铭心的怀念。

    诗的第一节写想念总理,总括总理的品质——“好”,同时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第二节至第五节写寻找总理,总理处处不在,又处处在,总理足迹遍及“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第六、七节写找到总理,总理虽死犹生,仍在为事业操劳。最后一节写总理活在人民心里,深化了诗的主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周恩来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也应是当代干部的人生准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