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劝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相裕亭

    张真是个奴才。

    张真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跟着盐区的大东家吴三才捧烟袋、拎夜壶、掏耳窝,啥下贱的活儿他都干。后期,东家看他年岁大了,手脚不那么麻利了,便赏他几亩盐田,让他另开炉灶,养家糊口去。这是那个年代里奴才们梦寐以求的美事了。张真磕头泪别了东家。之后,他借助于东家的关系,广开盐路,几年的工夫,发了。

    半道上发了财的张真,如同雨后枯树根里冒出的嫩蘑菇,破土而出的那一阵子,它比旁边根正、苗壮的小树棵子长得还快!张真喜滋滋地摸着腰包里一天天鼓起来的银票,像模像样地学起了盐区大盐商们的做派,将手中得来的银子,一分为二。其一,用于购置盐田,利滚利长,力争今生今世能跻身于盐区的名门大户行列;其次,投资办学,立志教育下一代,读书做官,光宗耀祖。

    前者,张真不用再学了,他打小跟在东家身边,如何抛出洋钱,去购置白花花的盐田,张真心知肚明。问题是怎样教育儿孙们读书认字儿?这对于斗大的字不识半筐的张真来说,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盐区,高门大院人家,都有自家的学堂。而且,各家学堂的规格、装饰,以及室内的门窗、桌椅设施等等,都是家族中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呕心沥血地打磨出来的。他张真奴才出身,半路起家,顶上天算是个土财主,他哪有那个实力。再者,盐区人家办学,一家赛一家地讲究。所请来的先生,更是没有边际地相互攀比,你家能找个贡生、秀才坐堂教书;他家偏要请个举人、进士来壮壮门面。能到盐区来教书的先生,个个都不是凡人。而且,一般人家,请不起先生。

    张真思量再三,领着膝下一对犬子——大宝、二宝,磕头叩拜到当年在吴老爷家教书的杨先生门下。

    杨先生,大名杨秀海,晚清秀才。此人身高八尺,学富五车,满身儒雅、威严之气。他教过吴老爷家的大公子、三少爷,四姨太还跟他学过一阵书法呢。

    那时间,张真还是个孩子,整天跟个小瘪三似地伺候在吴老爷身边。转眼,杨先生七十有余了,并在盐区安了家。眼下,杨先生早已不外出坐堂,只在家中教几个孩子。既便如此,也不轻易收徒。此番,张真来见,若不是吴老爷从中调节,杨先生只怕不会答应。但,杨先生有言在先:孩子送来可以,他张真不能天天来见,也无需他过问孩子读书的事。只准其家人初一、十五来把孩子领回去洗洗澡、换换衣裳。

    张真一一照办。

    可每逢初一、十五,张真把大宝、二宝领回家时,总想知道孩子在杨先生那里到底学了什么。于是,张真就变着法鼓动大宝、二宝,问他们啥叫《百家姓》《三字经》?这是那个时候初入学堂的孩子们必需要背诵的。大宝、二宝不甘示弱,相互对对眼睛,便摇头晃脑地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一串串歌谣样的“经书”给背下来了。

    张真高兴得手舞足蹈!

    转而,张真又想:这两个小家伙背书口若悬河,是否也能写出来,读出来呢?张真想考考他们。但,张真本人不识字儿,怎么个考法呢?张真想了半天,忽而一拍脑门子,有了!他把大宝、二宝分别关在两间房子里。让大宝在纸上写一个字,读出音来。随后,拿到二宝跟前,让二宝来认。在张真看来,两者读音一致,那就是对的。反过来,二宝考大宝时,也是如此。

    张真的这一招,还真考住了大宝、二宝。好多字,大宝会写、能读,二宝却呆子一样,不认得。由此,兄弟两个比出了高低。

    期间,张真制定了激励政策。他把大宝、二宝“互考”的每一个字,都写在一张铜钱大小的圆纸片上,谁认对了,便可拾“字”入兜。因为,纸片底下贴着一枚金灿灿的铜钱。

    几次下来,大宝、二宝想出了赚钱的招数。再次盼到初一、十五回家时,这小哥俩便把平时所学的儿歌、熟语之类,依次编排好。那样,一方在纸片上乱写一气,另一方照样也能读出同一个字音。如此这般,让大宝、二宝轻而易举地骗得不少铜钱。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先生看到大宝翻弄衣兜时,抖出一张圆圆的小纸片,拾起一看,纸片上写得像字,又不是个字。杨先生岂能容忍,摸来板子,重打大宝的掌心,问他:“纸上写的是什么字?”

    大宝含泪告诉先生,说:“那不是字!那是用来回家骗钱的。”

    杨先生顿时愣住了!

    接下来,等杨先生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杨先生默默地放下手中的板子,静静地看了大宝半天。未了,杨先生啥话没说,起身离去。隔日,杨先生以隶书、楷书、篆书等不同的写法,专教大宝、二宝一个字——钱。

    数日后,又逢张真来领孩子回家。杨先生便把大宝、二宝的行李也一同给拎到大门外。并递给张真两张写满各种字体的“钱”字,告诉张真:“孩子们今生要学的东西,都在这上面了,你拿回家考去吧!无需再找先生了。”说完,杨先生没等张真反应过来,便“吱呀呀”地把大门关上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