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苏尔-咪咪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早以前,太子山下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名叫马达吾的小伙子,阿大阿娜早已无常,一个人靠打柴为生,日子过得艰辛。可是,他心灵手巧,自小吹奏咪咪,十分绝妙,远近有名,好像百灵鸟儿在啼鸣。

    他上山打柴,口渴了,掬几捧清亮亮的山泉水喝,肚子饿了,啃几嘴硬邦邦的干馍;身乏了,就坐在绿茵茵的山坡上吹奏咪咪,霎时,优美动听的咪咪声在山野里飘荡起来。

    说来真是奇怪,马达吾每当吹起咪咪的时候,不但浑身的乏气一下散净了,而且,那山坡上的青草显得更加碧绿了,鲜艳的花也开得更俊了,连那天上的飞鸟也噗噜噜落在枝头,屏声静气地听起咪咪来。

    一天,在明媚的阳光下,徐徐而来的清风把马达吾美妙的咪咪乐曲声,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也送到太子山下一个美丽的姑娘耳朵里。

    这个姑娘名叫阿依莎,年纪正当十七八,长得俊美,又聪明能干。在翠绿色的盖头下,脸蛋就像一朵刚刚绽开的粉嫩嫩的牡丹花,所以,从小就被人们叫做牡丹姑娘。

    这一天,牡丹姑娘被那一阵一阵的咪咪声搅得心神不定,要绣花,忘了纫线;要做饭,忘了取面。她出门跳上一个土台子,手搭凉棚遥望山岭,只见一个打柴人坐在山顶上,正在入迷地吹奏咪咪。牡丹姑娘越听越爱听,从此,打柴娃天天在山上吹奏,牡丹姑娘日日在山下倾听。渐渐,牡丹姑娘听上了瘾,对打柴娃也钟了情。她常常躲在暗处等打柴娃下山,看他壮实有力的身影,听他高亢优美的歌声:

    每听到这里,牡丹姑娘的脸儿便红成了早霞,心儿便跳得像擂鼓。

    要是变天下雨,打柴娃不上山,牡丹姑娘听不到咪咪声,就好像三魂丢了二魄,吃饭没滋味,坐卧不安宁。

    一天,打柴娃砍柴砍累了,又坐在山坡上吹起了咪咪,因为太累了,吹着吹着,眼皮一合就在山坡上睡着了。

    山下的牡丹姑娘正听得入神哩,猛乍乍咪咪声中断了,她踮脚眺望了很久很久,听不到咪咪声,也看不见打柴娃的身影,她心里慌了,不知打柴娃出了什么事情,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家门,上了山岭,一步步来到打柴娃身边。只见打柴娃睡得正香,手中的咪咪落在草丛中。牡丹姑娘就在打柴娃身边轻轻坐下,又小心翼翼地伸手拿起那神奇的咪咪……

    这时打柴娃正在梦中砍柴哩,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只一会工夫,就砍了像小山一样的两垛柴。他正要把桑木扁担搁上肩,猛地看见打山崖豁口走出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来,望着他笑眯眯地说:“打柴哥,打柴哥,今天你咋没带咪咪来?”

    打柴娃慌忙放下扁担说:“带来哩,带来哩!”可是左寻右找,却不见了心爱的咪咪,他快要急出眼泪来。

    “嘻嘻嘻,你看这是啥?”

    打柴娃一看,姑娘手里扬起的正是他昼夜不离身的咪咪。

    “我能吹你的咪咪吗?”

    打柴娃喜滋滋地点了点头。

    姑娘朝他莞尔一笑,轻轻地把咪咪按在嘴唇上,顿时响起了美妙的乐曲声。

    打柴娃被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身边果真坐着一个十分俊秀的姑娘,正把自己的咪咪按在红扑扑的唇边吹奏着。打柴娃心中好生疑惑,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梦中。

    牡丹姑娘见打柴娃醒来,一下子羞红了脸,轻轻放下咪咪,转身就走,打柴娃急了,说:“姑娘,前面有狼!”姑娘一惊,一面后退一面问:“在哪里?在哪里?”打柴娃指着山坡说:“那不是羊嘛!”

    牡丹姑娘笑了,柴娃也笑了。他们两个搭上了话,亲亲热热地坐在树阴下……

    打这以后,打柴娃上山,姑娘也上山;打柴娃砍柴,姑娘帮他捡柴。天长日久,你的心里有了我,我的心里也有了你。

    可是,打柴打柴,山山要采。打柴娃要走远山,两个人犯了熬煎。咋办呢?聪明的牡丹姑娘拿上剪子和纸,嚓嚓嚓,三下五下,剪了一张打柴娃的像,又剪了一张自己的像,如同真人一样。打柴娃一看,喜得啥一样,两人约好相互带在身上。

    分手以后,不说牡丹姑娘怎么想念打柴娃,且说打柴娃不论走到哪座山上,随时随地都拿出姑娘的剪纸像看着。一天,他正看得出神,猛地刮来一阵狂风,把手中的像刮跑了。他慌忙追赶,可是,风沙迷眼,怎么也没追上。打柴娃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再说,牡丹姑娘的像被那阵黄风刮到了一个大庄院里,大庄院里住着一个马大人①。马大人虽有三房四妾,却还要想着法子霸占穷人家的姑娘。这天,突然随着一阵黄风,刮来了一张俊姑娘的像。马大人一看,顿时大喜,这真是胡大的慈悯啊!他两眼直勾勾,越看越心痒,急忙打发家丁四处寻访,决心找到这个美丽的姑娘。

    寻呀寻,访呀访,终于找着了牡丹姑娘。天高皇帝远,马大人就是这里的土皇帝,依仗权势,把牡丹姑娘抢进了自己的大庄院。牡丹姑娘进了大庄院,不梳妆,不吃饭,不说话,不睁眼。慌得手下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马大人如百爪挠心。

    牡丹姑娘被马大人抢去的消息传到打柴娃耳朵里,打柴娃不顾山高路远,一口气跑到了大庄院跟前。可是,庄院门口有家丁,门里有恶狗,打柴娃不能靠前。看看自己,身单影孤,如何能拯救牡丹姑娘?他悲愤,哀伤,把自己的一腔激情倾注在咪咪声中:

    打柴娃绕着大庄院转了一圈又一圈,咪咪声牵人心肠,催人泪下。这哀怨凄婉的咪咪声越过高墙,飘进大庄院,飞到绣楼上,送进了牡丹姑娘的耳朵里。牡丹姑娘一下睁开眼睛,从楼窗向外望去,只见打柴娃马达吾吹奏着咪咪,徘徊在楼下。她恨不能立即逃出庄院,飞到心爱的人身旁。可是,她想走脱不了身,欲飞没有翅膀,只能泪眼盯着意中人,任凭咪咪声揪着心。

    日头落下山,天已到黄昏,痴情的打柴娃还在楼下不停地走着,不停地吹着。

    突然,牡丹姑娘看身边无人,匆匆抢上前,打开楼窗,悲怆地喊了一声:“达吾哥!”一纵身便跳了下去。

    打柴娃听见呼叫声,回头一看,只见牡丹姑娘已从楼上飞身而下。他高喊着“牡丹姑娘”,却不见了牡丹姑娘,只见眼前冒出一株牡丹树,叶叶儿翠绿,花骨朵儿殷红。打柴娃想,这一定是牡丹姑娘的灵气所化成,便心里叫着牡丹姑娘,眼里流着泪,把牡丹连根挖了出来,双手捧到胸前,紧紧抱在怀中。

    这时,只听绣楼上人声鼎沸,乱成一团。打柴娃不敢停留,匆匆回到家中,把牡丹树种在窗前,天天浇水,日日作伴,清脆圆润的咪咪声长年萦绕在牡丹树梢。四月里,牡丹盛开,打柴娃窗前香气四溢,正是:红牡丹红者耀人哩,白牡丹白者破哩。

    咪咪声中看牡丹,那牡丹枝叶婆娑,花儿娇艳,那是牡丹姑娘在向打柴娃倾吐心中的爱情哩。

    直到现在,每到牡丹大放光华的时候,也是咪咪吹奏得最热闹最动听的时候。

    流传地区:甘肃

    搜集整理:刘瑞(回)

    搜集时间:1982年

    注释

    ①大人:河州方言,统称有钱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