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餐饮中的环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饮食上我们也要注意环保。首先我们要节约粮食,除此之外,还包括食用肉类要适量,拒食野生动物,不乱采乱食野菜,少买罐装食品、饮品,选购大瓶、大袋装食品等。

    (一)节约粮食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显示:112个发展中国家1979~1981年有3.35亿~4.49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粮食问题、吃饭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13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却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1500万人就要吃50亿千克的粮食!吃饭问题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问题。我们是否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呢?

    可喜的是,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但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发展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2000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仅362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强大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千克。

    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1/4!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塔,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面对这样的国情,作为伟大祖国的一分子的我们,应该懂得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分忧。节约粮食、为国分忧,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犯罪”。在长征途中,有多少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三年自然灾害,多少人被饿死,何况,即使是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挨饿的人在苦苦挣扎着。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粮食,有什么理由不去节约粮食呢?

    不浪费一粒粮食

    我们要有节约的意识,更要有节约的行动。对于青少年来说,节约粮食的行动就表现在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不攀比,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订餐适量,避免剩餐,减少浪费。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看到浪费现象要勇敢地制止,尽力减少浪费。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不偏食,不挑食。

    环保口号

    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二)食用肉类食物要适量

    肉类食物(简称肉类),是人类饮食中最重要的一类。它的原料为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以及鸡肉等。肉类食物主要的营养价值是提供蛋白质,同时还提供脂肪及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

    肉作为食物,在人们的饮食概念中,享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较之谷类、蔬菜、水果等其他的主要食物,肉类往往被认为是更为高级也更为难得的食物,古代和近代乃至20世纪前半叶尤其如此;而进入20世纪后半叶,肉的消费量在许多领域中,比起过去已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肉类食物中,人类食用最多的是畜肉和禽肉这两种。提供畜肉的家畜主要是猪、牛以及羊;提供禽肉的家禽主要是鸡、鸭以及鹅。一般来说,人类食用畜肉的量远大于禽肉,这应该是由于兽类的体型远大于禽类,故而能产更多的肉的缘故。

    肉类营养丰富,味美,人吃后更能耐饥;长期食用,还可以帮助身体变得更为强壮。此外,食用肉类食物,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

    但是,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肉类因为含有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杂环胺、多环芳烃化合物、激素、环境毒素等,过多食用会增加多种癌症尤其是肠癌、胃癌、食道癌、胰脏癌、乳腺癌、肺癌病发的风险。

    儿童性早熟也与过量食用肉类有关。据报道:天津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每月都要接待不少来治疗性早熟的孩子,这些孩子五六岁就变声或乳房发育,出现生理性月经。家长感到既害怕又不可思议。医学上将男性儿童10岁以前,女性儿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称为性早熟。有一位母亲找到内分泌科主任,告知她不到6岁的儿子已出现第二性征。这位母亲说平时十分注意,从不给孩子盲目进补,连吃药都很小心。但当医生询问她儿子的日常饮食时,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爱吃“炸鸡”,天天不离,究其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偏食上!一些家长认为吃肉就有营养,“洋快餐”肉量大、儿童容易接受,长期过量食用,肯定会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在“洋快餐”盛行下,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严重“西化”。1988~1998年中国肉食消费量增长了1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达46千克/年,接近发展中国家平均消费量的2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之首。根据2005年初商务部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国居民猪肉人均占有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达到33千克/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肉类中,牛、羊、禽肉占37%;农村人均消费的肉类中,牛、羊、禽肉占21.5%。

    肉类消费的增加似乎标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单纯以肉类消费来评价营养状况却是短视的,因为从生态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过量食肉危及民族生存!众所周知,生产1斤猪肉和禽类需投入5倍和3倍的粮食,一亩地产的草用来养牛,能生产1磅动物蛋白质;而种黄豆可生产17磅优质植物蛋白;吃肉比豆类需要的土地多16倍。家畜养殖业的耗水量是种植蔬菜、谷类用水量的8倍,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不亚于工业污染。因此“95%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论断,是每个人应当铭记的!2006年5月29日,荷兰国家公共卫生和环境局发布报告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每年造成13000名荷兰人因患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而死亡;肥胖每年使8000名荷兰人因患心脏病和癌症死亡。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与吸烟一样严重!荷兰大多数严重疾病和死亡病例都是因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使荷兰人平均预期寿命缩短1.2年。而增加鱼、水果、蔬菜的食用量,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量,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营养学家宣称:目前,中国人吃肉太多。吃肉都有什么危害呢?除了猪、牛、羊等红肉中脂肪含量过高外,肉类还含有嘌呤碱,这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会生成尿酸。尿酸大量积聚,会破坏肾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引起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过量吃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人体对各种疾病难以抵抗。

    按照合理的饮食标准,每人每天平均需要动物蛋白44~45克。这些蛋白除了从肉中摄取外,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等补充。因此,每天最好吃一次肉菜,而且最好在午餐时吃,肉量以100克左右为宜。在早餐或晚餐时补充点鸡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满足人身体一天对动物蛋白的需要了。

    超出正常需求的肉类不仅造成身体和心理的负担,还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多吃肉就要养更多的家畜、家禽,耗费更多的资源,饲养场中大量的家畜家禽粪便还污染地下水源。饲养家畜要消耗掉2/3以上的耕地。地球上人为产生的甲烷中,畜牧业占16%。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很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达25%。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过度放牧牛羊还是造成全球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肉类的消费要节制和适度,不要既给环境造成压力,又给自己的身体造成负担。

    环保口号

    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三)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哺乳类动物499种,鸟类1186种,爬行类动物376种,两栖类动物279种,鱼类20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2.5%、13.1%、6.0%、7.0%、12.1%。但现在已经有1431种动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马、豚鹿、叶猴、冠麻鸭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白鳍豚、朱鹮、黑颈鹤、黄腹角雉、扬子鳄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405种。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的根源是中国的人口问题,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带来的消费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再无限制地捕猎,野生动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据报道,中蒙边界的黄羊等野生动物稍有风吹草动(不过其实草是很少有的了,大部分土地已经成为沙漠戈壁),就往地广人稀的蒙古境内跑。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人与野生动物发生最早的联系只是因生存进行的抵御和狩猎。从此,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侵犯开始了。远古时代的人类以石器、木棒为武器来围猎,我们从教科书的插图上就看到过,多少个人围攻一头野兽,还常会有人员的伤亡。原始社会生产能力极为低下,人们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也是微乎其微。进入封建社会,在狩猎手段上,主要使用冷兵器,远程不过弓箭,猎捕能力有限,猎虎只是武松等勇士的荣耀。那是人们对大自然满怀畏惧的时代。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用机器“征服”大自然,使用现代兵器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轻而易举地进行屠戮。20世纪50年代末,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马滩,几个人就可以用机枪围杀近10万头野驴,造成至今也无法恢复正常的局面——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对自然的破坏力是多么的可怕。又如,在江南乡村里,我们能够见到一两个农民用电瓶在河浜里一段一段地捕鱼,大小鱼虾无一幸免,比竭泽而渔还要可怕,简直是生态毁灭。很多违法的野生生物贸易在公然进行,有些地方,受到法律保护的濒危物种被摆上铺面堂而皇之地销售。消费者在购买时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正在把一个濒危的物种推向灭绝的深渊。

    很多消费者对野生生物贸易还不了解,当他们去购物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消费跟野生生物有关,也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这些生物的野外种群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另一些情况下,人们捕食野生动物并不再是为了果腹。有些动物被看做“珍馐美味”,或是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因而蛇肉、鹿肉、穿山甲肉、鱼翅、鲍鱼等都被摆上餐桌,其中很多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濒危物种,它们很可能由于人类的口舌之欲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幸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吃野味”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时尚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有对外接待酒店一致承诺不提供鱼翅等食品。

    众所周知,现在产于中国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野马、高鼻羚羊、麋鹿等10余种动物已经完全绝迹,而大熊猫、长臂猴、老虎、野象、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正面临灭绝的趋势!由于一小部分人的无知、贪婪、愚昧,到处捕杀动物使得地球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也是有关系的,如战争、资源开发、人口增长及农村城市化等,造成了生存环境恶化,使得动物资源又一次遭到严重的破坏,濒危的野生动物日益减少。人们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捕杀动物,捕到的猎物被卖给饭店、宾馆、酒楼等,然后做成菜,再以高价卖给食客进行食用。饭店、宾馆、酒楼就为了钱杀死了这么多无辜的生命,满足某些人的嗜好。人类啊,醒醒吧!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杜绝乱捕乱杀,让我们和动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保护野生动物,关心野生动物,让更多人都能投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拒绝吃野生动物,不买野生动物制品,善待生命。世界属于人类,更多地应该属于比我们更早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野生动物,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拒绝进食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留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空间!

    环保口号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四)不乱采乱食野菜

    近年来,野菜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深受人们喜爱,人们不但到集市上购买,还亲自到公园及郊外的绿地去采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其实不然。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对于大气具有净化作用,不但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和固体悬浮物,而且对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成分具有过滤和富集作用。测验表明,工厂附近草本植物中硫元素的含量是空气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许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是如此。现在,大部分城市污染严重,很少能找到纯净的野菜。我们食用了这些受污染的野菜,对身体危害很大,严重的还会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工厂和居民区附近以及受污染的河流、水体附近的野菜更不能食用。

    除此之外,挖野菜时将植物连根掘起,再加上人们的践踏,使得植物第二年不能生长,对植被产生了破坏。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时髦”,也不要只图个人口腹之快而无视自然环境的脆弱。不要乱采摘、食用野菜,避免对环境和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大自然千奇百怪,许多色彩鲜艳、姿态娇媚的植物,竟有着不可忽略的毒性。虽然颜色和是否有毒并不成比例,我们在采摘和食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下面简介一些不能食用的有毒野菜。

    狼毒草

    狼毒草:又叫断肠草。高16~33厘米,根浅黄色,有甜味。叶片呈线形,花黄、白或紫色。吃后会呕吐、腹痛不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毒芹: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株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会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野生地:花紫红色或有黄色,形状像唇形的芝麻花。根黄色,叶上有毛,有苦味。吃后会呕吐、腹泻、头晕和昏迷。

    毒蘑菇:种类繁多,常见有毒伞、褐鳞小伞、白毒伞、黑包脚伞、内绿菌、褐脚伞、残托斑毒伞、鬼笔等,均为腐生,形状特殊,像小笔、小伞。颜色鲜艳,有白色、红色、黄色等。要说明的是,蘑菇的颜色、外形、生态等特征与其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民间有许多关于毒蘑菇和可食蘑菇的识别方法只能作为参考。蘑菇中毒率非常之高,要格外注意。

    曼陀罗: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喇叭状,五裂,多似唇形。吃后会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这些野菜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荠菜: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婆婆丁:又名蒲公英,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金银花:又称银花、忍冬花、双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夏季晴天早晨采收,晾晒干燥备用;或用鲜品。味甘,性温,无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咽痛,或温病初起,温热病热毒未解;暑热烦渴,或痱子瘙痒、灼热;痈肿、疖、疔,红肿热痛;热毒泻痢。现代又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泡茶,煎汤,制成露等。

    苦菜: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黄瓜香:也称荚果蕨、小叶贯众,俗称“广东菜”。属球子蕨科植物,多生于灌木丛下或林缘地带。因这种野生植物具有一股黄瓜的清香味而得名。黄瓜香作为一种野生蕨类,一般在每年的五、六月间采集,采集时要选择嫩绿不开卷且无异味者。黄瓜香清香适口、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

    柳蒿芽: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野外采集一般在五、六月份进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馅、做汤。

    环保口号

    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是人类之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五)少买罐装食品、饮品

    世界范围内日益膨胀的包装消费,在饮料工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尽管在许多地方,自来水非常纯净且容易取得,但自来水的饮用量占全部饮品量的比例却逐年下降。美国人饮用的罐装饮料比来自水龙头的水还要多。如果饮料容器被重新利用而不是扔掉,那么饮料消费并不会导致太大的环境问题。不存在本身对自然界特别危险的饮料,带来麻烦的主要是它们的包装品。

    消费者们正以日益上涨的增速饮用啤酒、汽水、瓶装水和其他装在一次性容器中的饮品。为了盛装饮品每年制造和扔掉了至少2万亿个瓶子、罐头盒、纸箱和塑料杯。美国是罐装饮料的头号消费大国,美国以罐头的形式扔掉的铝几乎比其他7个发达国家为各种目的所消耗的铝还要多。在日本,制造饮料罐是增长最快的使用铝的行业。可见包装饮料和罐装食品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我国此项消费起步较晚,希望国人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不要效法这种已经被证明为有害的消费形式。

    少买罐装食品和饮品,这不仅有益健康,也是节能的好习惯。自制饮料既简单又实惠,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减少各种各样的罐装饮料的资源浪费。但并非所有的自制饮料都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有些饭店的自制饮料添加的添加剂过多,反而对身体有害,因此追求绿色生活的新时尚人士青睐的是家庭自制的健康饮料。家庭自制的健康饮料不仅可以减少罐装饮料的包装垃圾,同时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鲜果汁、鲜蔬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鲜果汁或鲜蔬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并排出体外。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家庭自制的健康饮料。

    1.补充能量饮料:西红柿+胡萝卜+蛋黄奶昔

    喝一杯这种饮料能让人恢复体力,因为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组成的混合物和许多矿物质能迅速补充人体消耗掉的能量。

    原料:400克去皮的西红柿,200克胡萝卜,1个蛋黄,少量奶油,胡椒粉,盐。

    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搅拌器中压榨成汁,倒入玻璃杯,然后再加调料饮用。

    2.洁体饮料:菠萝+酸菜混合饮料

    这种饮料含有许多有利于健康的乳酸菌,酸菜能起到通便、促进代谢的作用,每天一杯能清洁体内垃圾。

    原料:半个菠萝,2个橙子,200毫升酸菜汁,少许柠檬汁。

    制作方法:将菠萝切成块,榨取橙汁,然后与酸菜汁和柠檬汁一起加入搅拌器中,如果太酸可加些蜂蜜。

    3.杀病毒饮料:芹菜+胡萝卜奶昔

    这种饮料能保护人们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使人头脑清醒和保持活力。

    原料:6根胡萝卜,半棵芹菜,4个橙子,3勺奶油,少量盐和胡椒粉。

    制作方法:胡萝卜和芹菜去皮后切成小块,把橙子压榨成汁。然后把所有东西连同奶油倒入搅拌器搅拌,用盐和胡椒粉来调味。

    4.矿物饮料:黄瓜+酸奶饮料

    这种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能使皮肤白皙、头发变得柔顺、黑亮。

    原料:半根黄瓜,2个橙子,200毫升酸奶,200毫升矿泉水,2勺麦芽。

    制作方法:黄瓜去皮,切成小块,将橙子压榨成汁。然后把橙汁与黄瓜块加入搅拌器,并倒入酸奶、矿泉水和麦芽一起搅拌。

    5.瘦身饮料:香蕉+豆腐奶昔

    豆腐热量少,易饱,是理想的减肥辅助食品,一杯饮料能代替一顿饱餐。

    原料:2根香蕉,75克豆腐,250毫升矿泉水,1杯捣碎的冰块,2茶匙蜂蜜。

    制作方法:把豆腐切成块,并将其与香蕉、矿泉水和冰一起倒入搅拌器搅拌,制成后加上蜂蜜饮用。

    环保口号

    保护碧水蓝天,营造绿色家园。

    环境与生命共存,环保与健康同在。

    (六)选用大瓶、大袋装的食品

    琳琅满目的包装食品在经济消费时代,人们日益重视商品浮华的包装了。商品的过分包装,加重了供养人们的自然界的生态负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包装废弃物几乎占家庭垃圾的1/2;包装工业在英国使用了5%的能源,在德国使用了40%的纸张,在美国使用了将近1/4的塑料。在美国,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的开支一般达到甚至超过了农民的纯收入。并且许多包装纯粹是装饰性的,而人们要为此却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如将只能保存一个星期的西红柿和青椒装进能持续一个世纪不腐烂的发泡塑料盘中出售。

    近年来,我国的商品市场也使用起这种包装来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更不能提倡这种包装方式。而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费者个人因包装而增加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更减少了因过度包装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

    环保口号

    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当绿色褪去,就意味着人类走向命运的低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