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谁为“名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星”娱乐城三楼,紧挨楼梯的一个包间。

    一伙二十大几,三十不到的男、女同学坐在一起闲聊。聚会主题是王文升了一个小小的官,副科级,比芝麻还小。但在中国,升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组织公示,任命文件下来,不断有同学打电话,让王文请客。王文推辞不过,召集了这次小范围的聚会。杜美、陶二全到了,陶二本来没上高中就去参军了,以往很少参加这样的同学聚会,但现在陶二开了公司,发了财,在电视台播“春炫”花卉公司捐资助教时,和杜美走动得多,听说了有这个聚会,就来了,还自告奋勇:“完了我买单。”

    陶二初中学历,文化知识不丰富最怕人笑没文化,常从电视上记一些新鲜词儿。他怕有文化的同学看不起他,专找他们称兄道弟。这不,王文宴请,陶二提了一箱“五粮液”来,还带着一条“芙蓉王”,每个同学面前放了一盒。又说:“喝什么饮料,你们自己点。”

    杜美要了农夫山泉。每到酒店点饮料,她便想起农夫山泉的广告语:它不含酒精,却有碰杯的乐趣;不是香槟,却有香槟般金黄透明的色泽和欢腾的气泡;它不是啤酒,却有比啤酒更细腻、丰富的泡沫……杜美最欣赏的就是饮料中争先恐后层层而起的泡沫。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泡沫来装点。泡沫之于人生,就像衣服、首饰、化妆品,能把苍白平庸装点得妖娆多姿,丰富多彩。试想想:如果挤净了泡沫,生活一定会像个干瘪的老妇人,了无情趣。

    陶二坐在正对门醒目的位置,一会儿喊服务小姐开酒;一会儿让上点热饮;一会儿又怨:“这菜怎么这么咸,加美国盐了?”

    看到满场子吆喝踌躇满志的陶二,同学们先是恭维他:“还是咱二哥牛。”

    “以后二哥要多召集咱们聚。”

    “没问题,一个月聚一次。费用我全包。”陶二晃了晃脑袋,伸出他戴了硕大铂金戒指的手,掸了一下烟灰。同学们又转了话题说:“咱们班现在可是人才济济。有老总,还有才子。”

    “北城的才子和才女都出在咱们班,和谁说起来都自豪。”

    “《闲话北城》就是你俩弄的。下期把咱们班的人都写写。”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王文和杜美。

    “是呵。一定得写写咱们班。”

    “每个人写一段,印好每人发一本。”

    ……

    同学们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

    王文但笑不语。

    杜美说:“行。这不小事一桩么。”

    “最近忙什么?”有同学问杜美。

    “下乡。拉赞助。做公益专题文艺。”

    “女人不能谈钱,小心变得庸俗。”有同学提醒。

    ……

    “今天聚会,怎么没叫上许老师?班上的同学出息了,是当老师的光荣。”

    “打电话了,他有事来不了。”其实,上高中那会儿,除了班主任,还有数学、历史、生物、英语等科任老师,因为最数许立扬年轻,他又特别会说一些让同学们热血沸腾的激励语,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所以,毕业后,他们都记得他,和他来往着。

    “听说,许老师又当了宣传部副部长,那电视台谁去了?”

    “他兼着呢。”杜美答,心里却是感慨万千,现在的许立扬和当老师那会儿相比纯粹换了个人,他讲起话来还是慷慨激昂,做起事来却吹毛求疵,特别是对待财物,用有些人的话说,就是“看见公家的一根针都亲。”杜美对许立扬的看法是矛盾的,在他讲那些人生大道理的时候,佩服他境界非同一般;在他心心念念谋私利的时候,觉得这实在不像个大男人的行径。

    陶二凑到杜美近前,压低了声音,说:“你给搞的那个‘有奖竞猜’,启事通告得奖者获价值50元的纪念品,公司准备的是文竹、兰花之类的小盆栽。有人说只值30元钱,要上法院告什么名不符实。许立扬做了工作才压下没事了。他没给我当过老师,没想到他这么义气,等找机会得去谢谢人家。他吸烟不?”

    杜美摇了摇头。果然,许老师真和陶二卖关子了。这当官的人就是心思复杂,许立扬更甚。

    男同学都在谈论政治,女同学都在附庸风雅。三十岁左右是人生的一个节点,事业成不成,人生都有了主攻方向;婚姻正在“七年之痒”的时段,不能像二十岁那样拿青春赌明天,也不能像四十岁那样功成名就讲派头。三十岁正是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关键时刻,同学们坐到一起闲聊,无形中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有那么一会儿工夫,陶二喝酒的样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敞开了衣服,露出胸毛浓重的胸部,和谁打架似的猛喝,三杯、五杯不吃一口菜,那样子,像这辈子从来没喝过酒;或者是,这次酒宴后,今生再也喝不上酒了……陶二喝了很多酒,但没醉。

    散了之后,杜美感慨:几年不见,同学们都变了,在一起随和、热烈,像个大家庭。到家后,她写了个《我们班》:好像这世上所有的同学圈都是温暖的,我们班当然也不例外。

    ……曾经在同一个教室学习。那时,我们充满少年激情,怀抱远大理想。那时,我们心目中的世界,似乎永远是一片灿烂阳光!每一次早读和晚自习,每一次课外活动,甚至同学间偶尔发生的误会和口角,都是我们纯真友情的真实记录,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为有了那段寒窗苦读的经历,有了在高中教育所形成的人生观、道德观,后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了艰苦生活磨炼的勇气,都能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荣辱、甘苦。

    写完,见王文的QQ头像亮着,传给了他。“头像闪亮”对于他和她来说,都是稀有的事,杜美自从申请了腾讯QQ,都有了三个太阳,两个月亮了,状态多半是隐身,王文也一样,他们都是网络潜水者。

    呵呵,还没睡?毕业都快十年了。王文回复了感慨。

    是呵,时间过得真快。在干吗?

    赶一份材料。

    那你忙,先下了。杜美发过去一个卡通小女孩,用手支着脑袋做梦的表情。

    886,常联系。王文回复。

    杜美正要下线,“名士”上来招呼:呵呵,忙什么?

    杜美稍一迟缓,没应。不一会儿,关了电脑。最初看到“名士”,以为是熟人改了网名,聊过几次,对方尽提些男女敏感的话题,杜美实在想不出熟人中有这么一位混蛋人物,就懒得理了。

    但,谁是“名士”?怎么加为好友的?这问题闪过脑海,杜美觉得无聊,下次上线删了他就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